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為何荀彧便自殺了?明顯是猜錯了意思

2020-12-09 騰訊網

在東漢末年,朝廷混亂,群雄崛起,戰爭頻繁爆發。這時天下分為幾大勢力,其中人們關注最多的就是聲稱"興復漢室"的劉備所屬的勢力了。劉備的手下都是人才濟濟,有諸葛亮,有實力強勁的五虎將等。而與此同時,另一個大勢力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那就是北方的曹操。

曹操為東漢末年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在戰爭爆發之時,幫助漢室鎮壓起義軍,之後又根據東漢皇帝沒有實權這一事實,成功的搶佔了先機,控制了朝廷,防止東漢快速滅亡。他控制皇室這一舉動,成功的讓他實力大增,而想起這計策的人就是他手下一大謀臣荀彧。

荀彧

荀彧出生於東漢世家大族,世世代代都為朝廷效命,他的父親也是東漢大官。荀彧從小聰慧,在當地的名聲非常大,很多人才都願意和他交好,其中有人說他是天生的輔佐王上之人。他的父親因為忌憚朝中宦官,所以就讓他和宦官之女聯姻,但因他的名號響亮,譏諷反而減少了。

公元189年,東漢朝廷大亂,董卓專權廢漢少帝自立漢獻帝,當時戰爭爆發,為避免荀彧等人遭到迫害,把他們接到冀州。而當他到達冀州之時,冀州已經被袁紹所佔領。袁紹也聽聞了荀彧的名聲,把他當做上賓對待。

當時袁紹有很大的實力,所以跟著荀彧的一些能人以及他的弟弟都投奔了袁紹,可是他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袁紹沒有王者風範,總是出爾反爾實在不是一個胸襟開闊之人。公元191年,他終於找到了機會離開了袁紹,從而投奔了曹操。曹操是惜才之人,見荀彧肯投奔他,大為歡喜,還曾把荀彧與張良相比,可見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荀彧在曹操帳中,也發揮了他的作用,他建議曹操在滅呂布這一事上,先作為旁觀者,看別人相爭,然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曹操聽從了他的建議,在旁觀望,等到呂布損失慘重之時,給了呂布一個措手不及,呂布大敗,曹操佔領兗州各地,這為後世曹操一統北方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曹操在荀彧的輔佐下,很快就一統北方,而在對待東漢皇室方面,曹操遇到了大難題。曹操很多將領都不同意曹操去擁護漢獻帝等人,因為當時曹操實力很大,不需要再去需要一個"空殼子"皇室的支持。而荀彧則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

荀彧認為,當時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之後,讓百姓們的生活回歸安寧,所以百姓們對漢朝是非常敬重的,而東漢雖然當時已經是強弩之弓,但是漢室的名號還依舊在百姓的心中;如果曹操對待漢室不好,將會失去民心,而擁護漢室,會讓百姓們對曹操的統治也是心服口服。曹操認為荀彧的想法很有道理,於是便親自率領大軍,去迎接漢獻帝。

有了皇室的"加盟",曹操在北方的地位更加牢固,而正如荀彧說的那樣,百姓們對曹操這個統治者心服口服。

曹操在朝中的地位越來越大,連帶著荀彧等人的地位也變高了。曹操對荀彧加官進爵,荀彧也一直在盡心輔佐著曹操。但是歷史上有一個說法,說最後曹操因為忌憚荀彧,荀彧不得已服毒自盡,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在歷史上有兩個說法,第一個是荀彧因病去世,另一個則是記載,荀彧則是服毒自盡。

後者原來是當時曹操有非常大的野心,雖然他不曾稱帝,但是卻壟斷了漢室朝廷,自己則專權跋扈。荀彧是世家大族,對朝廷有很深的情懷,他不願意曹操這樣,也不願看他這樣遭人詬病,於是就勸解他,但是卻遭到了曹操的不滿。於是在私底下就命人送給荀彧一個空食盒,而食盒代表著俸祿,空食盒就相當於沒有俸祿。荀彧認為曹操的意思是他現在不需要自己的輔佐了,所以很悲憤,最後無奈服毒而死。

可事實上,曹操是什麼意思呢?可能曹操的意思並不是荀彧想的那樣,他可能只想告訴荀彧,當時的漢室朝廷如同空盒一般,沒有實權,自己再擁護也不能夠把它扶持起來。他想讓荀彧知道漢朝的局勢,卻不曾想荀彧會錯了意,最後死去。而曹操也在荀彧死後給他加官進爵,好生安葬。

相關焦點

  • 曹操送了個空盒給荀彧,荀彧便自殺了,曹操真的是那個意思嗎?
    曹操「空盒殺荀彧」的故事非常有名,不少少兒讀物都把它和杯酒釋兵權、劉邦殺韓信之類故事放在一起,作為過河拆橋、兔死狗烹的代名詞。荀彧是曹操心腹這一點毋庸置疑。曹操去平陶謙、呂布的叛亂時,兗州三城出事,正是荀彧主持大局保全了三座城池。他還為曹操舉薦籠絡了眾多良才,赫赫有名的鐘繇、郭嘉就是其中的兩個。曹操初識荀彧,兩人都還年輕,曹操固不肯代漢稱帝,荀彧則一心忠於漢室把自己當成一個挽狂瀾之人。曹操就像他的《短歌行》中表達的一樣求賢若渴,與荀彧惺惺相惜,迅速重用了他。只是荀彧想不到人心比天下大勢還要難測,曹操掌權久了,心就變了。
  • 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盒子,荀彧打開後,為何馬上服毒自盡?
    可就是這麼重要的人,最後卻被曹操冷落甚至自殺身亡。荀彧出身於潁川大族荀家,而潁川又是東漢時期學術氛圍最濃鬱的地方,荀彧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培養了他長遠的見識還有敏捷的思維。董卓亂京時荀彧感覺到即將天下大亂,起初他看好袁紹,畢竟當時袁紹名氣很大,祖上四代人竟然有三代人做到了三公這個職務,門生故吏遍布朝野,就連反董聯軍都推舉他為盟主。
  • 曹操送荀彧空盒子這事,歷史上存在嗎,曹操是什麼意思
    曹操送荀彧空盒子這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只是三國演義中有這樣的情節,在三國演義中,荀彧收到了曹操送給他的空盒子,然後就自殺了,給人的感覺就是曹操送了個空盒子逼死了荀彧,還有很多人對曹操送空盒子進行各種猜解,比如理解為沒有食,甚至還有人說送空盒子送一口棺材,因為三國演義就是要表達是曹操逼死了荀彧。
  • 曹操帳下的荀彧與荀攸,其結果如何?
    荀攸劇照荀彧的下場:飲藥而卒荀彧雖然為曹操立下了卓越的功勳,卻沒有落個好下場。《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說:荀彧不同意曹操進位為魏公和受九錫,因而招致曹操不滿。在南徵途中,曹操命人送來空食盒,荀或即服毒而亡。這是符合史實的。事情發生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十月,據《三國志,荀或傳》記載:這年司空軍祭酒董昭等人提議:曹操應該進位為魏國公,受九錫。
  • 荀彧真正死因是什麼,不是曹操謀害也非自殺,現代科學揭開謎團
    由於荀彧不適合淮南的氣候,悲劇生病了,因此就被留到壽春,曹操再次涉足濡須。對戰期內,孫權贈給曹操二盒甜酥。曹操吃完一口,覺得味兒十分爽口,因此就在小盒子上提了「一合酥」三個字。並囑咐把眾將士喊來,大伙兒相互共享。後因孫權來攻,曹操出帳來到。這時候大家都趕到帳中,看不到曹操,只看到桌子上的食盒,誰也搞不懂啥意思。
  • 荀彧為曹操鞠躬盡瘁,為何最後被曹操逼令自殺?
    荀彧的一生確實為曹操鞠躬盡瘁,勞累一生,最後被曹操剝奪原來的官職,委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突然遭受如此待遇,荀彧心情煩悶而鬱郁而死。那麼荀彧到了晚年,為何遭遇如此待遇以致抑鬱而終呢?荀彧一直擔任的官職是尚書令,這個官職是漢朝廷的,並非曹操麾下的官職。從名義上看,荀彧是皇帝劉協名下的官,而非曹操麾下的官,然而此時曹操將荀彧拉到軍中,掛著侍中光祿大夫並且持節的名頭,而真正給予的官職是參丞相軍事,這就相當於把荀彧從皇帝劉協那裡拉到曹操麾下,從皇帝的官變成了曹操的官,這就有違荀彧報效天子的初衷。
  • 荊州往事(10)荀彧之死
    年輕時的曹操的確心懷漢室,一腔熱血,可自從迎天子,嘗過權力的滋味之後,便再也不想放棄了。 公元210年,正當周瑜、劉備圍攻江陵的時候,漢獻帝主動向曹操示好,下詔給曹操增加三個縣、兩萬戶的封地,不久,曹操寫了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婉拒了皇帝的好意。
  • 荀彧為什麼背叛曹操?
    212年,丞相曹操送給軍師聯盟首席謀士荀彧送來包裝精緻的一個食品盒,荀彧打開食品盒見裡面空空如也後,服藥自殺,時年50歲。太祖饋彧食,發之乃容器也,於是飲藥而卒。《三國志》君子絕交,一切盡在不言中。曹操為什麼要殺竭盡全力助他成功的荀彧?荀彧當初為什麼要投靠曹操,又反對曹操?是什麼原因釀成荀彧的悲劇人生?便成為後世議論的主題。荀彧協調了曹操與世家大族的關係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軍閥混戰,鬥爭激烈。
  • 荀彧和荀攸是「曹魏五謀臣」,他們的奇謀妙計卻失傳,原因是什麼
    關於三國時期有一個"曹魏五謀臣"的說法,分別是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這個說法到底貼切不貼切呢?小編個人認為是不如"五虎上將"或者"五子良將"的,以荀彧為例。說荀彧是魏臣,倒不如說他是漢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五個人對曹操創業過程中確實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荀彧和荀攸,對比蜀漢的話就是諸葛亮和法正,一內一外輔佐曹操。
  • 透過三國殺荀彧的前世今生,我仿佛看到了那個空食盒……
    今天小鋒要聊的便是其中一位無論在三國歷史還是三國殺中都同樣頂配的選手——荀彧。荀彧出身潁川荀氏,乃當時當地世家大族,東漢末年,眾多族人活躍在曹魏集團,其中荀彧、荀攸更是曹操手下一內一外兩大智力支柱。荀彧其實最初跟隨的是袁紹,後來覺得袁紹成不了大事才轉投曹操。勸曹操奉迎天子,掌握了政治主動權。又為曹操定計伐呂布、徵張繡、平定兗州徐州。
  • 曹操為何沒有稱帝? 他始終忘不掉此人憂鬱的眼神
    那荀彧為何要自殺呢?這就要從荀彧投靠曹操的動機說起,荀彧起初是袁紹手下的謀士,後來他覺得袁紹不能成大事,選擇了投靠曹操。 大漢王朝如果實力龐大,這種關係,也許荀彧還能接受。但是此時的大漢王朝已經風雨飄搖,曹操隨便一句話就能滅了大漢王朝,這也是荀彧不能接受的。 在這種情況下,荀彧必須做出選擇。此時的曹操並不是他能寄予厚望的人,也許劉備才是值得荀彧輔佐的明君。但是此時的荀彧能投靠劉備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荀彧哪怕死他也不會背叛曹操,這是他的原則。
  • 同樣都反對曹操加官進爵,為何荀彧身死,而夏侯惇卻榮寵不衰
    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裡,荀彧和夏侯惇可謂文臣武將中的領軍人物。初平元年(190),「太祖行奮武將軍,以(夏侯)惇為司馬」;初平二年,荀彧從袁紹帳下投歸曹操「以為司馬」,此後的歲月裡,這兩人長期擔負留守根據地、主持全面工作的重任。
  • 荀彧為何會和曹操分道揚鑣?荀攸真的反對過曹操稱王嗎?
    荀彧和荀攸出身於潁川士族,對曹操統一河北起到了莫大的功勞,荀彧之才被當時人譽為「王佐」,曹操更是直言其「乃吾之子房」,在曹操擊敗袁紹統一河北後,對諸人論功行賞時,荀彧為首位功臣,而荀攸為亞位。十二年,下令大論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 荀彧家族的四位謀士:除了荀彧,另外三人分別是誰?
    其中,就荀彧來說,無疑是最被大家熟悉的一位謀士了。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省許昌市)人。東漢末年著名謀士,曹操一統北方中原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舉孝廉出身,任守宮令,董卓篡奪大權後棄官歸鄉,率領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
  • 荀彧荀攸為何在輔助曹操的決策上截然不同?
    荀彧原為袁紹的座上賓,在袁紹集團中地位也相當高,只是荀彧認為袁紹優柔寡斷難以成事,最後選擇了輔佐曹操。荀彧之才華是三國中極為罕見的,對軍事戰略和內政方針很有見解,被曹操成為「吾之子房」。在早期的兗州叛亂中為曹操保存了最後的實力,在官渡之戰時,坐鎮許昌保證後方安全。
  •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荀攸什麼時候出 荀彧荀攸正式上線時間
    導 讀 三國志幻想大陸手遊裡荀彧荀攸什麼時候上線呢?
  • 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哪個受到的禮遇最高?
    曹操手下有五大謀士,分別是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這五人為曹操徵戰天下,出謀劃策,立下了赫赫功勳,尤其是二荀和郭嘉,表現非常突出。那麼,這五人中,究竟誰受到的禮遇最高呢?荀彧被稱為曹操的首席謀士,曹操也把荀彧稱作吾之子房,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第一功臣,多次為曹操出謀劃策,忠心耿耿,比如,「迎奉天子」、「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等。然而,在曹操稱魏王的這個問題上,荀彧持了反對意見,最終,曹操送給了荀彧一個空盒子,荀彧看到盒子,明白曹操要對自己下手了,於是,服毒自殺。
  • 食盒演變:看看古代的吃貨們有多執著|史太Long
    飯盒最早叫「櫝」、「食盒」,跟咱們趙錢孫李一樣,人家祖上可是有家譜的。食盒約始於魏晉時期,早在公元212年,漢獻帝建安十七年,曹操想當魏國公,遭到三國第一謀士荀彧的反對,曹老兒心裡是恨的牙痒痒。裴注引《魏氏春秋》中記載「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後來,曹操以品嘗「舌尖上的魏國」為名賜荀彧美食,差人送去一個雞翅木食盒,荀彧打開食盒一看,卻空無一物。
  •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荀攸陣容怎麼玩 荀彧荀攸最強陣容搭配推薦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荀攸怎麼搭配陣容?這兩個角色是當下玩家當中大熱的角色,雖然使用的人很多,但並不是每一個都能將角色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尤其在搭配陣容的同時,不注重細節的話,後續搭配出的陣容可能會不盡人意,在對戰時並不能給到對手太大的壓制力。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三國志幻想大陸荀彧荀攸陣容攻略。
  • 張遼、夏侯惇、郭嘉、荀彧,曹操最信任誰?說出來別不信
    那麼曹操生性多疑,張遼、夏侯惇、郭嘉、荀彧之中,曹操最信任誰?說出來別不信。郭嘉郭嘉在小說裡是個有才之人,他同時也是曹操最為信任的下手,為何如此之說,從下面的探討中就能得出結論。當年郭嘉投奔曹操的時候,就一直都在為曹操出謀劃策,並且是不顧性命的出主意。當時郭嘉南下就是冒著水土不服的風險跟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