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41歲創業,任正非35歲還在當兵,他們都是厚積薄發的代表!

2020-12-21 水木陽剛

我們經常去找工作的都知道,招聘單位通常都會設置一道年齡分水嶺,來隔絕大齡求職者。而在很多場景下,這條冷酷的分界線,會劃在35歲。35歲還在找工作,在不少人眼裡要麼意味著落魄,要麼意味著折騰。在大部分中國人的認知裡,35歲應該是逐漸安分的年紀,因為你即將跨入中年時期。所以,很多人在35歲時都會感到有一種職業危機。

但是,對於曹德旺和任正非來說,35歲才是他們精彩人生的剛剛開始。曹德旺小時候家裡是有錢有名的華僑家族,曾祖父曾經是福州福清縣的首富,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再好的家庭生活也會因為時局動蕩的影響,他們苦心經營大半輩子的家產也徹底毀了,家裡徹底沒錢了。

小時候,曹德旺是一個很有擔當的孩子。他9歲之後上了幾年學,在14歲的時候就輟學去打工了。他在街頭賣過菸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經年累月一日兩餐食不果腹,在歧視者的白眼下艱難謀生,嘗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那是精神和肉體蒙受的雙重苦難,但他並未逆來順受,而是不斷地與命運抗爭。

1976年,曹德旺有了一份相對體面的工作,應聘成為了一家玻璃廠的員工,他負責推銷水錶玻璃。受當時經濟政策的變化,廠裡的承包人紛紛離去,曹德旺在幾年裡面慢慢地開始一個人承包玻璃廠。可以說,剛開始真正創業的時候,他已經有41歲了。後來,經過近二十年的摸索,他終於成為名聞遐邇的「玻璃大王」。

再來看看任正非的故事。1979年,任正非35歲。那時候,他還在當兵。在部隊,任正非擔任技術人員,到33歲,研發出一個名為「空氣壓力天平」的小儀器,填補了當時中國儀表工業的一項空白。34歲,他被選為部隊科學家代表,參加全國科技大會。這意味著,35歲到來之前,任正非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和名氣。

然而,到1983年,任正非所在的基建工程兵部隊,被成建制地裁撤了。他只得轉業,到地方工作。到了地方,擔任深圳一家電子企業的副總經理,看起來平穩度過了35歲危機,卻因為沒有市場經驗,任正非被騙,200萬元貨款收不回來,他遭到公司開除。差不多同時,家庭也出現危機,妻子選擇和他離婚。

事業失敗、家庭破碎、一無所有,都讓任正非趕上了,走投無路之時,迫不得已創業。公司最初賣過化肥等各種東西,進而代理程控交換機,挖到第一桶金,數年後自主研發成功,切入通訊行業。談及往事,任正非說:「我不覺得跌倒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

曹德旺41歲才開始創業,任正非35歲還在當兵,從中可以看出,也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們都是厚積薄發的代表!

相關焦點

  • 超級大佬們35歲時,都在幹嘛?
    大多數人都是越問越焦慮,越問越迷茫。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那些叱吒風雲的大佬們,35歲時都在幹嘛。任正非任正非的35歲,是1979年,那時他還在部隊當兵。 當時的他,絕對想不到自己以後會辦企業,甚至可能連離開部隊的想法都沒有過。
  • 35歲人生就這樣了嗎?任正非、馬雲等大佬們的35歲
    任正非、馬雲、董明珠...大佬們的35歲) 在每一個深夜,35歲的男男女女們,都免不了在內心深處問自己三個問題: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嗎?
  • 宗慶後42歲、任正非43歲、KFC老爺爺65歲才創業!一切都不算晚
    網絡上有個討論:「人就20多歲創業,過了這年齡,再想創業就很難了」你怎麼看?都不知道你這種是什麼邏輯?宗慶後42歲開始創業,任正非40多歲才創辦華為,山德士60多歲才成立肯德基,你是否覺得他們都是運氣好而已?
  • 曹德旺、任正非早已給出建議
    曹德旺、任正非早已給出建議推薦語: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到了12月份,距離2021年到來也只有幾天的時間而已了。在生活回歸正常後,人們一邊要忙著找工作賺錢,另一邊還要為不斷積累的儲蓄尋找出路。之所以有如此想法,主要還是擔憂貨幣不斷貶值,手中的鈔票自然就會「變毛票」了。
  • 看下「首富」們的30歲,你就明白了
    ,但是你們看完國內很出名的「首富」,他們在30歲的時候在幹什麼、王健林出生於1954年,王健林滿30歲的時候,他還是一名學生,很多人就會問,王健林30歲還在讀書,你騙誰啊,其實王健林在1979年的時候,就已經畢業了,後來在部隊當兵,為了提升自己,才選擇進修的,所以他30歲還在讀書。
  • 李子柒,胡歌,曹德旺,董明珠,25歲與我們有什麼不同?
    但這事兒有時被理解歪了,讓不少人誤以為如果二十五歲沒有找到人生目標,沒有在行業站穩腳跟,沒有看清眼前的路,這輩子就要一步落後,步步落後。普通人呢,二十五歲,有人沒有穩定的工作,還在摸索之路上,有人從高峰跌到低谷,經歷了過山車,有人心灰意冷承受著煎熬。這三個挫敗,有人美滿、幸福,絲毫不知未來的驚濤駭浪。他們後續的人生是不是也順著二十五歲的軌跡繼續滑行?
  • 35歲後職場中年危機漸顯?那是你未挖掘自己的優勢
    據悉任正非不惜耗費10億堅持辭退35歲以上的員工,社會一片譁然,還出現了很多企業效仿,把35歲作為招聘的界限。想想其實挺可笑的。華為堅持辭退這些員工任正非回應一則是太過安逸,沒有危機感,華為崇尚狼性文化;二則時代發展,華為科研需要更年輕的血液。回到主題,身為華為總裁的任正非先生,43歲才創立的華為。
  • 56歲創業,創下萬億新臺幣晶片巨頭,還在70歲時娶自己的美女秘書
    創業一詞,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在熱門位上的話題。現如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通過創業,走上了人生巔峰。而且國家也一直都高度重視自主創業,給予了創業者們非常多的優惠政策,甚至對於一些小微企業還給予了特別照顧。
  • 76歲的華為董事任正非,不為人知的「隱密」之處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大躍進時期的浮誇口號,卻成為了華為董事最傳奇的故事;5G網絡的開設讓我們認識了華為,提起華為我們會想到華為公司的老總「任正非」,如今已76歲的高齡卻依舊奔赴在世界主流,著實讓人敬佩;「任正非」40多歲才開始創業,從一個山寨公司變成了世界一流的科技企業,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深刻的影響
  • 35歲一刀切,任正非表示華為沒有這一說!
    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科技這一塊發展的非常快,尤其是越高精尖的領域,其發展速度就越快,這就要求著工作者要時刻不停的去學習,去進步,這樣才能夠說不被淘汰,而且才能夠迅速的積累自己的經驗。但是,如今隨著一大批高精尖工作者來到35歲,正值是經驗豐富的最好時期居然面臨了失業危機。
  • 放牛娃27歲成500強總監,35歲創業2年5億
    某財經大咖曾在財經論壇上曾提到過:創業者需要不斷成長,包括思維、格局、自身修養都應該不斷的突破自己。華為的董事長任正非先生,不斷突破自己的成長的同時帶領華為發展壯大,在談論創辦華為的過程時說:企業發展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眾所周知,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 因為感受過生活的艱辛,所以任正非對員工格外大方!
    任正非出生在貴州安順地區的一個小村莊,家裡兄妹6人,父親是鄉村教師,知識分子家庭的背景給了任正非很多幫助,正是因為父母對於知識的重視,才即使在三年困難時期也堅持讓任正非完成學業。由於家裡孩子多,生活壓力很大,而作為老大,任正非多花一分錢,弟弟妹妹就沒有錢花,所以小時候的任正非非常懂事,他曾說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吃到白饃饃。可以說任正非在年輕時就嘗遍了生活的艱辛,還有過打工和當兵的經歷,最後在40多歲時選擇創業,所以他對生活有著比普通人更多的感悟。
  • 華為總裁任正非:3個兒女3個姓,兩任妻子親如姐妹
    孟晚舟、任平、姚安娜,三個兒女三個姓,任正非和家人們的關係讓人好奇。隨著華為公司的不斷發展,這家中國民營企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都在不斷擴大,但好景不長,美西方開始在向華為下手了,而任正非的大女兒孟晚舟在2018年被加拿大警方拘押,一直到現在都沒能回國。
  • 50歲退休選擇創業,41次拜訪紅牛公司,終成紅牛加多寶背後的女人
    文:小飛想創業,年齡真的不是問題。比如任正非在44歲才選擇創業,宗慶後在42歲選擇「下海」創建了娃哈哈,柳傳志在40歲的時候才決定創建聯想,所以創業年齡真的不是問題,當你感覺這個行業未來會有不錯的發展趨勢,而且整個市場還是一片藍海階段,那麼就有成功的機會。當然現在國內的女富豪也很多,在年紀比較大的女富豪中,陶華碧算是知名度比較高,其實還有一位「老太太」在55歲的時候才開始創業,還是靠著不起眼的生意致富的。
  • 任正非:從貧窮老百姓碗裡要飯吃,我良心上過不去,華為扛得住!
    但是任正非並沒有退縮,而是更加堅定和豁達。從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在加拿大無故被羈押開始,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才開始為人所知。其實,細算起來,早在21世紀初開始,美國和西方國家就已經開始對華為進行限制。這場制裁活動已經長達二十年。
  • 財富150億累計捐出110億,曹德旺卻說這只是「小善」,是一種修行
    在離開上海時,曹德旺的父親帶全家坐油輪,財產全部放在另一條運輸船上。等人到家之後,全部家當卻沒有回來,只得到一句答覆,說是那條船沉了!兵荒馬亂的年月中,一家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睜睜地看著家中變得一貧如洗。 9歲才上學、14歲就被迫輟學的曹德旺,在街頭販過菸絲、賣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經年累月一日兩餐,食不果腹。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個字,在我辦公室掛了50年,讓我一生順風順水
    現在的曹德旺事業順風順水,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早年的他也經歷過非常困難的時期。他9歲的時候才上學,14歲的時候被迫輟學,家境不好的他,只得起早貪黑地和父親做生意,早上3點鐘出發,騎車幾個小時到縣城裡買水果,辛辛苦苦幹一天,只賺得了2元錢的差價。
  • 35歲了,做了十年到現在也沒什麼積蓄,想辭職轉行創業,可行嗎?
    35歲正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確實需要好好反思過去,想好未來的路。1) 35歲混了十年到現在也沒有什麼積蓄。請問,你是怎麼混的??看來你這前十幾年白混的。首先,看職場之路:一般情況下,就從20歲開始工作,正常人混了十幾年,未來的職場之路已經基本定型,個人要麼薪水逐年提高,要麼職位逐步在晉升。有些混的好的,薪水和職位可以同步提升。
  • 任正非的招賢納士,華為的「床墊文化」
    創業之初的華為真是個皮包公司,跟著別的公司一起學倒賣各種產品,是個人有點錢都能做,完全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賣的都是火災報警器、保健品、減肥藥,任正非甚至還想賣墓碑來著,只是不知道合不合法才打消,為了存活,嘗試過很多東西。如果說創業合伙人紀平是任正非靠關係得以進入南油集團而認識的,那麼郭平真的是完全靠他自己拉進來的。
  • 曹德旺3讀曾國藩,悟出成大事的秘密,網友:難怪人生如此成功!
    曹德旺有一個非常重視的書房,每天回家後都會話2個小時的時間讀書,而提到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曹德旺說:是《曾國藩》。「玻璃大王」曹德旺曹德旺小時候家境富裕,但一次搬家卻讓他們一貧如洗。14歲的曹德旺輟學回家,開始幫著父親做生意,剛開始賺錢的曹德旺就把自己一部分的錢捐給了自己的母校。1983年,曹德旺開始了自己「玻璃大王」的人生,一邊做生意,一邊捐款,直到今天,曹德旺的累計捐款數額已經達到160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首善」。為什麼曹德旺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