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湯女士(化名)站在武漢常青花園XX御景營銷大廳的沙盤前,一邊看著樓盤模型,一邊等待銷售人員。十米外的辦公座內,幾名項目銷售人員正在打著電話,通知已經辦理買房手續的購房者,樓盤明天將在武漢博物館驗資、認籌。
湯女士等得有些焦躁,一刻鐘後,仍然沒有銷售人員過來接待,她直接衝向銷售人員,質問買房如何辦理手續?一位銷售人員並沒有抬眼看她,冷淡地回應說:「我們已經停辦客戶的買房手續!」
湯女士有點窩火,大聲對在場的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說:「這半個月來,他們幾乎是閉門謝客,之前被投訴了。」
武漢常青花園XX御景位於武漢市北三環外沿不遠處,緊鄰武漢地鐵2號線的金銀潭站,因其周邊配套較好,很受買房者關注,該樓盤於5月中旬在武漢市房管局獲得銷售許可證,銷售備案價15800元/平方米。
湯女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說:「我此前已經來過幾次了,非常奇怪的是,在5月8日拿到預售許可證後,他們營銷中心大門緊閉,對客戶不願接待,我仔細打聽才知道,他們把很多房源做給自己員工了,他們想抬高價格,通過中介機構分銷,據說是在銷售備案價15800元/平方米的基礎上,每套房多收二三十萬元。」
這是一家全國房企前三強公司的樓盤,真實情況到底是不是如湯女士所說,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通過一家中介分銷公司的網站發現,確實有不少購房者在投訴這個樓盤的銷售做法。
多位購房者在網上留言:
「找誰投訴?怎麼投訴茶水費?」
「投訴舉報要茶水費的樓盤,就不信還管不了你了,搞什麼不對外,內部購買,實際就是變相加價20多萬元,黑良心!!!」
「既然不對外賣 還搞什麼網上vip ?外面又是各種茶水費, 這不是把公司形象搞臭嗎?」
「以後你們做的房子都賣給自己公司當員工宿舍好吧,也別全款了,直接分配好了!」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再次通過武漢市房管局官網查詢核實,常青花園XX御景分別在5月8日和5月30日獲取共計6棟樓的預售許可證。
在常青花園XX御景項目營銷的微信公眾號裡,目前卻只查出了2棟樓的開盤公告,這兩棟樓推售房源共計403套,另4棟樓的房源銷售的信息全無,這些樓盤是如何銷售的?外人不得而知。
━━━━
聯手做市: 「捆綁精裝軟裝利潤就超80%」
為什麼出現這種頂風作案的冒險銷售行為?
武漢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爆料和分析稱:「常青花園XX御景第一期開盤是2016年6月,當時開盤價低於14000元/平方米,而後,按照開發與施工進度,實際上後續的多棟樓早就符合銷售條件,遲遲不賣,就是看行情不斷上漲,想賣個高價。如果開發商去年開盤會好一些,沒想到今年武漢對新房價格控制得更嚴,開發商與當地政府多次周旋後,銷售備案價才只拿到15800元/平方米(含裝修費用2500元),周邊的二手房掛牌價格卻已近2萬元/平方米,開發商想捂盤賣高價未果,心態就變了!」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調查發現,受政府嚴厲的價格管制,遲遲不願上市出售的樓盤並非個案,特別是兩年前招拍掛獲得的武漢地王項目與高價地塊,由於高地價成本與趨嚴的價格管制的雙重壓力,大多數地王和高價地項目對推盤節奏進行了人為的緩慢調控。
根據億房網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18年5月27日,武漢共計成交商品住宅56577套。其中「金三銀四」銷售較為平緩。同時,從前4個月來看,僅1月份相較去年同期銷量上浮,2、3、4三個月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現了大幅下降,4月下降幅度更下滑近一半。
成交下滑源於供應不足,2018年至今,武漢樓市相比去年同期供應整體不足,即使是供應量最大的1月,仍是5年來同期供應最低水平。
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武漢樓市銷量,同時,武漢樓市庫存問題更為突出。截至2018年4月,武漢商品住宅庫存僅390萬平方米,去化周期僅剩2個月 武漢樓市存貨告急 。在僅剩的390萬平方米存貨之中,仍包含大部分雙限房及別墅、洋房庫存,市場需求旺盛剛需房源供給更加嚴峻。
武漢真的是缺房嗎?記者調查並非完全如此。從2016年以來的本輪周期房企拿地規模來看,房企手中的存貨並不少,但它們刻意放緩推盤節奏,影響了市場供應量,特別是剛需盤更顯捉襟見肘。
一個突出的跡象是,一些房企之間或聯合、或與中介機構聯合做市,刻意營造供給不足,變相抬高房價的意願十分強烈。
一些拿到地王項目和大型地塊的房企,為了應對市場及政府調控的壓力,採取項目合作的多種方式,與多家品牌企業聯合操盤,有些項目的股東或合作方甚至多達4-5家,抱團應對調控政策,增添隨意操盤放縱營銷的底氣。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圈起地就賣房 石家莊天山發展這個樓盤被指變相融資
外地購房者明顯減少 高碑店樓盤「變通」賣房
這個樓盤膽子真大:謊稱「限購將解除」 引誘無資格購房者買房
海口亞太銀泉樓盤收5萬團購費被投訴 官方:投訴不實
石家莊望公府「一房二賣」 樓盤實際控制人被刑拘
搜索更多: 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