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憤怒不知怎麼辦?科學引導方法來了,培養娃的穩定情緒很好用

2020-12-26 楓糖媽媽

紀錄片《巴學園》裡面有一個五歲的女孩子,因為和朋友發生了爭執,女孩開始用推搡的動作來回應朋友。

老師在採訪女孩,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女孩說:「我如果不大發雷霆,他們就不知道我生氣了。」

老師又問:「你生氣了,解決問題了嗎?」

女孩說:「沒有解決問題。」

老師用引導性的語言告訴孩子,嘗試著用冷靜對待的方法解決問題,和朋友溝通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於是女孩嘗試著和朋友進行溝通,他們又重歸於好了。

在很多家庭中,寶爸寶媽們並沒有像紀錄片中的老師這樣,和孩子進行溝通,來了解孩子為什麼表現憤怒的原因。大多寶爸寶媽們對於孩子出現憤怒情緒時,都會採用非常直接的方法壓制孩子的情緒。

壓制孩子情緒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確的,這會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寶爸寶媽媽在面對孩子憤怒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做呢?

一、面對孩子的憤怒,家長慣常有哪些做法,對孩子又會有什麼樣的傷害

面對孩子憤怒的表現,家長們慣用以下三種方法對孩子進行處理,但是這三種家庭教育方式都存在著弊端,對他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01.冷靜處理

西方教育中非常常用的一種辦法,就是冷靜處理,冷靜處理是指用一種冷靜面對的方法去面對孩子行為。

用這樣教育方式教養出來的孩子是非常冷漠的,特別是在父母年紀大以後,孩子會用冷靜處理的方法去照顧自己的父母。比如說父母生病的時候,會覺得父母自己會康復,所以不用特殊的照顧,因為父母會自己照顧自己。

冷靜處理的方法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心靈,也會讓孩子產生不健全的人格。

02.滿足孩子要求

寵溺型家庭教育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憤怒的時候,都會採用滿足孩子的要求來消除孩子的憤怒。

採用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憤怒的表現不停地重現。這樣的家庭教育雖然滿足了孩子心理的需要,但是會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孩子覺得只要自己表現出不開心,憤怒父母就會滿足自己,這樣下去孩子就不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同時採用這樣家庭教育方式,教養出來的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是非常懦弱的,當面對問題的時候,他們會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03.對孩子進行懲罰

專制型家庭教育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憤怒的時候,都會採用對孩子進行懲罰的方式去消除孩子憤怒的情緒。

採用這樣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們認為孩子出現這樣的情緒,一定是因為自己沒有教育好的原因,所以採用懲罰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改掉這樣憤怒的表現。

但是這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會產生巨大的傷害。心理上孩子會產生討好型人格,孩子會以滿足父母或他人的要求來獲得贊同為目標,喪失對自我的評價。同時父母對孩子進行懲罰,也會對孩子的生理產生非常大的傷害,情緒對孩子的健康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父母仍然採用暴力的方式去消除孩子憤怒的情緒,甚至會讓孩子出現暈厥的現象。

二、孩子的憤怒,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爸媽又該如何「看見」孩子的憤怒

很多時候孩子的憤怒並不是家長們理解的無理取鬧,孩子表現的憤怒有的時候是一種信號,有的時候也是一種自我意識得到發展的表現,有的時候也是孩子的一種語言,寶爸寶媽們在看待孩子憤怒的時候應該用辯證的方法進行教育。

01.是一種信號

孩子的憤怒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信號,孩子並不能理解憤怒所代表的意義,孩子的憤怒對於孩子來說特別的單純,只是因為這件事情讓自己感覺到了不舒適,所以孩子會表現出憤怒。

寶媽們在面對孩子憤怒的時候,應該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探究孩子的憤怒,究竟是因為什麼產生的?如果是因為孩子的合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寶媽們可以嘗試的去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幫助孩子消除憤怒。

同時可以將孩子這次的憤怒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發洩情緒的方式和方法。

02.自我意識的表現

當孩子出現憤怒的情緒的時候,就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代表了什麼意義,同時孩子也開始產生了初步的自我評價,什麼事情是自己無法忍受的,所以孩子才會有憤怒的表現。

寶爸寶媽們應該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去思考孩子憤怒的原因,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將解決問題權利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解決,用這樣的方式,不僅能促進家庭關係的和睦,還能促進親子依戀關係的良性發展。

03.表達自己需求的表現

孩子憤怒的情緒,其實也是一種表達自己需求的表現。

在孩子年齡過小的時候,孩子不能用完整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孩子將交流都寄托在肢體語言和行為表現上,因此孩子會利用憤怒情緒來表現自己的不滿。

寶爸寶媽們可以利用這樣的契機幫助孩子去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的同時,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和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三、面對孩子的憤怒,爸媽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面對孩子的憤怒,寶爸寶媽們不用太過驚慌,用以下三種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可以幫助孩子養成穩定的情緒。

01.採用共情的方式

面對孩子憤怒,寶爸寶媽們可以採用共情的方式去解決。共情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共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感同身受,讓寶爸寶媽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理解孩子此刻憤怒的原因。

02.榜樣示範的方式

還是從睜開眼睛以後接觸的第一個老師就是寶爸寶媽們,寶爸寶媽們對孩子的榜樣示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當寶爸寶媽們遇見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可以將問題告訴孩子,和孩子一起解決,並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給孩子憤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冷靜對待才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法。

03.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在面對孩子憤怒的時候,寶爸寶媽們應當先不著急去解決,應該先和孩子溝通,去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再去考慮如何解決的問題。

孩子的想法對於寶爸寶媽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人,所以他們並不能有一個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寶爸寶媽們要和孩子進行溝通,引導他們選擇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去解決問題。

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幫助孩子養成穩定的情緒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讓孩子正常入學是每個家長的一個小心願,但對於自閉症家長來說卻有一些難度,無數的自閉症孩子被幼兒園拒收。理由大多類似,「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秩序」等等。老師總會比較委婉的表達,但真實原因必然是孩子缺少情緒管理的能力。那麼,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 孩子情緒失控,可以用以下方法
    你家娃有沒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看中某個玩具沒給買,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抱著ipad看動畫片,說Ta幾句就鬧情緒搭積木時;遇到困難,就直接把零件摔地上在學校被同學搶了玩具;會抓狂甚至打人;……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
  • 三歲孩子生氣就大喊,三種方法引導孩子,從小學會控制自己情緒
    3.父母是否經常鼓勵孩子,看到孩子優點,還是經常否定孩子,讓孩子自我價值感低。方法:孩子有情緒,家長首先有正確認識,情緒不是一件壞事,說明孩子需要我們幫助,家長需要和孩子共情。,娃看了圖片直呼要養一隻,咋整呢?」
  •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家長不但要以身作則,還要掌握科學的教養方法。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情緒有多少種呢?伊扎德分解出十種基本的情緒:喜悅、興趣—興奮、驚訝、悲傷、憤怒、厭惡、輕視、恐懼、害羞和內疚,他認為其他情緒都是這十種基本情緒的組合。
  • 培養孩子性格特徵,面對孩子六大消極性格特徵,家長應如何引導?
    來自寶媽小張的吐槽,兒子性格越來越差,到底該怎麼辦?小張的兒子是獨生子,全家人都非常寵愛這個孩子,小張更是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兒子的身上。面對兒子這種懦弱的性格以及叛逆的表現,小張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其實小張兒子會有這種轉變,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首先我們會發現小張對兒子教育是非常嚴格的,可能在這個教育當中就忽視了對兒子性格的培養。
  • 面對總是大吼大叫的孩子,做情緒管理型父母,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約翰·戈特曼博士,為了尋找一種能夠改善人際關係方法,經過漫長的20年,研究眾多家庭,得出結論:唯有情緒管理訓練,才是父母向孩子傳達愛意的最好方式,並寫在《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這本書中。
  • 預告丨2-6歲孩子必備的情商繪本,來自丹麥的《艾達情緒管理盒子》
    這些感覺需要有人看見,也需要有人來跟他們談談,可以怎麼辦?  怎麼來應付這些感覺?怎麼表達出來呢?    用觀察小主人公小艾達的視角,抽絲剝繭地展示小艾達情緒產生、情緒放大、認知情緒、自我和解的整個過程。  於孩子,艾達幫助他們看見,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於家長,艾達傳達的,是孩子無法言傳的內心世界。
  • 孩子愛生悶氣怎麼辦?父母試試這些方法,幫孩子快速擺脫不良情緒
    1、情緒不穩定的後果。雯雯的這種心理狀態其實很多女孩子都經歷過,她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都喜歡藏在心裡,一個人生悶氣,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與不滿,她們總是認為周圍的人應該能體會到她們的感受,然而,事實卻是,她們的行為只會令周圍人感到莫名其妙、無法理解,反倒是讓自己受到了精神上的折磨。
  • 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排第一
    他們的孩子常常因為表達悲傷、憤怒或恐懼等情緒而被斥責、管教或懲罰。會以培養堅強男人的名義,對表達恐懼或悲傷之情的兒子進行懲罰;以養育心地善良的女子的名義,要求女兒把憤怒往肚子裡咽,強顏歡笑。但效果適得其反,因為這些孩子錯失了體會自己情緒的經驗,不懂得如何有效應對情緒,所以長大後對生活的重重挑戰毫無準備。心中的消極情緒如果不能及時釋放和疏導,其危險不亞於一枚炸彈。
  •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身體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在增強,家長們往往更注意孩子生理以及智力方面的培養開放,容易忽視心理層面的關注。因此當孩子長大時,就容易出現愛發脾氣,喜歡用哭鬧達成自己的訴求,不善於溝通的問題。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愛發脾氣,該用這5個方法引導,聰明家長這麼做一言不合就發脾氣,是孩子的通病,怎樣改善,3個辦法解決家裡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們特別操心,那就是孩子的脾氣很大,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會讓孩子一言不合的生氣,還喜歡亂摔東西。
  • 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因此,當他們有情緒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即哭鬧來進行排解。面對孩子的哭鬧,你可以這麼做無論問題是出在父母身上還是孩子身上,這種「哭鬧大戲」必須要制止,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推薦家長們去閱讀一下《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該書中提到的幾個方法還是非常有採納價值的,下面即將介紹的3種方法就有該書中所提到的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呢?聰明父母這樣做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非常糾結,孩子年齡小總不能打孩子吧,也不能罵孩子,害怕影響親子關係。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這種形式來發洩情緒,甚至罵人。①帶孩子去運動,適當情緒和壓力孩子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對他們來說,運動是一個很好的解壓方式,不僅能釋放情緒和壓力,還能鍛鍊身體。當孩子產生情緒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跑跑步、打打球,陪孩子做一些他喜歡的運動。
  • 孩子不能打?北大心理學教授教你如何科學揍娃!
    對此,北大研究心理和認知學的專家張老師是這麼說的:孩子犯熊,專家同樣忍不了。娃娃該揍也得揍,但揍娃不是為了出氣,還得講科學。今天,我們就請張昕老師講講他的科學揍娃論。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在開打之前,我們要明白一點:打,是為了規則的建立,而不是為了父母自己壞情緒的發洩。雖然打孩子是個力氣活兒,但「怎麼打」卻是需要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的。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這些情緒傳染性很強,孩子遇上這樣的情緒也會隨著大人的表現發生共鳴。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視頻,爸爸抱著娃靠近門邊,爸爸用自己的手敲了門一聲(模仿孩子頭撞到門發出的聲響),然後爸爸假裝孩子撞到頭了,表現出對孩子的遭遇感到痛惜,並且一邊撫摸寶寶的頭,嘴裡說著:「不痛不痛」。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
    原標題: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7個易學實用的動作,不僅讓家長和孩子都得到鍛鍊,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這個寒假,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都延長了假期。「宅」在家裡,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國家體育總局統一部署,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快速行動,體育界積極響應,各方通過多種渠道向孩子和家長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傳授有效的居家鍛鍊和親子健身方法。
  • 孩子三歲大了特別喜歡買東西怎麼辦?家長先培養娃合理的消費觀念
    孩子三歲大了特別喜歡買東西怎麼辦?家長先培養娃合理的消費觀念寶寶三歲大了,特別喜歡買東西?家長要早點養成娃合理的消費觀念寶寶有這樣的性習慣,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父母都比較寵愛孩子,家庭條件也比較好,所以會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因此父母在無形之中給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一些寶寶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定要拿到手裡,這種不好的習慣,父母要及時引導教育孩子。
  • 小孩的臉六月的天,孩子情緒多變,用情緒ABC理論調節孩子情緒!
    這讓小麗媽頭疼的很,安慰也沒有用,最後孩子哭了一個下午,然後帶著淚珠睡著了。小孩子年紀輕輕的,有必要情緒這麼激烈嗎?說變臉就變臉,怎麼哄他們都不管用,這該怎麼辦?今天就教給大家用情緒ABC理論來調節孩子的情緒變化,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小孩的臉六月的天,孩子的情緒為什麼這麼多變?
  • 「情緒穩定」,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的你
    從來我就很痛恨訴諸於武力讓孩子屈服的方式。 明明是自己沒能力用正面良好的方式引導孩子,卻利用自己強者的地位,讓弱勢的「孩子」屈服於自己的「權威」,是霸凌的一種方式和自己無能的表現。 明明痛恨武力霸凌的行為,怎麼現在也會成為自己討厭的人的模樣。
  • 當孩子遭遇「情緒車禍」,用「交通燈法」幫孩子疏解
    等孩子在經過一輪的思考之後,就能夠想清楚問題的癥結,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法。有時候孩子的思維能力發育不完全,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將問題想清楚,孩子學會自己思考解決問題後,比父母說多少大道理都有用。3、執行辦法的"綠燈"情緒出現時,先是冷靜,然後就思考,最後一步便是執行了。孩子到這個時候情緒已經基本穩定下來了,那麼就到了執行辦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