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分享平頭塞了,先說老生常談的話。各位都知道平頭塞的優勢是佩戴舒適,弱點則是低頻因為腔體的原因總是有先天性殘缺。
再者平頭塞的市場相比入耳式耳機是屬於小眾品類,在如今TWS流行的時代,我都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還鍾情於平頭塞。
不過正因為如此,國際大廠是不怎麼關注這個市場的,即使目前還有在售的型號也是很難和國產同價位的相提並論。
不僅如此,即使是國產HIFI圈主流品牌也不怎麼做平頭塞,這市場實在太小。所以當你看到這裡時,恭喜你,你的愛好很特別。個人也是,看過我以前文章的人都知道我是平頭塞愛好者,手裡攢了差不多50副平頭塞了。
▲今天分享的是國產品牌音可若瓦的RW2000,也是其最新的旗艦型號,售價1198元。這個價位在平頭塞裡還是算中檔的,但是在入耳式裡就算中低檔了。如果玩不起HIFI耳機,可以嘗試嘗試平頭塞哦。
▲音可若瓦到底什麼來頭其實我並不知道,但我知道它低價位的如RW9/X6以及RW1000都很有名,這款RW2000顯然是RW1000的升級款,暱稱也從大牛升級到野牛,可能說到這個很多人就會說「喔,原來就是它啊!」目前在音可若瓦的店鋪也僅看到一款入耳式耳塞,其它都是平頭塞,說這個的意思是想說術業有專攻,因為國產有好幾家專注平頭塞的,聲音是真不錯。
▲國產平頭塞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附件特別多,各位別小看這些。玩過幾款平頭塞的人會知道平頭塞的佩戴和耳塞套帶來的聲音差別是很明顯的,比如實心套比空心套的低頻更有彈性人聲則更溫潤,又比如某些平頭塞塞的緊一點,低頻量感會明顯增多,這都是顯而易見的。
▲腔體方面,音可若瓦RW2000並沒有明顯的創新,這種雙層塔式結構在這幾年還挺流行,在改善低頻方面有顯而易見的優勢,只不過RW2000的配色挺別致,做工更沒話說。
▲腔體後蓋展示,顏色怎麼做上去的我不確定,但是很均勻,個人的照片打燈拍的有色差,實際顏色有些偏藍。
佩戴方面,這種腔體既有普通平頭塞常見的直接擱在耳道上,亦能用線材繞耳掛耳朵上,我更喜歡後者,因為那樣可以把腔體塞得更緊一點,其低頻自然就更好了。
▲線材展示,RW2000用的是6N單晶銅銀箔絲混編線,主線略粗,但是沒什麼彈性,所以收納指數較高;換線方案則是通用MMCX接口,官方有2.5和4.4版本可選,個人建議還是普通3.5就足矣(個人沒看差價),挺好推的。
▲音質方面看了下官方的介紹,除了防共振的蝸牛式架構聲腔,同時還有尖端振膜磁鼓設計,這些技術咱就不扒了,因為此耳機用手機(個人還是用音質較弱的mate30)開聲就很漂亮,有不錯的低頻,聲音通透不缺亮度,所以為了更客觀的分享音質,下文我會加入橫評。
▲先說RW2000和RW1000吧,兩者都比較好驅動,mate30直推,音量開6成,低頻就有還算自然的量感和聲底厚度,RW2000就像是大一號的RW1000,簡直就是全方位的提升,但更易驅動。這並不是說RW1000低頻就弱,如前文所說,mate30音量開6成,它就有還算自然的量感和聲底厚度,解析不錯,風格略微偏淡,而且原本RW1000低頻已經是通透的,但是RW2000不僅有更濃鬱的氛圍和更自然的舒展度,其彈性和器樂分離感也更為出色,整體通透感更為出色,而且最大的改變是後者的動態更為自然了。
▲鑑於兩者低頻在手機上都有上佳的表現,人聲部分個人就直接用樂彼L4說事吧。飽滿度不用擔心,兩者都推得足夠飽滿,且有著足夠自然的亮度,僅從動圈的角度而言兩者都是優秀的動圈耳機。
RW1000的人聲偏下盤多那麼點點,醇厚感也多那麼一點點,柔和感相對多一點,乾淨飽滿,細節上變化要遜於RW2000;RW2000久聽之下會覺得更為中正,它的柔和感、厚度以及立體感包括解析構成的結象更為清晰而富有韻味,它在舒展度上的把握要比RW1000嫻熟。
女聲方面,個人用兩副耳機分別試聽了蔡琴、孫燕姿和阿桑,初聽並不覺得多麼毒,煲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它對厚度的把握以及恰如其分的解析會有獨特的風味,它們不像創新air以及阿思翠天琴座那種乾淨明亮的解析快感,它的清澈與明亮是適可而止的,是值得回味的。差別方面,RW2000的齒音控制的比RW1000更加自然,解析要強那麼一點點,結象感更為紮實。
高頻方面,RW1000表現出了不錯的素質,整體偏中正,有還算自然的亮度和通透感,器樂分離感優秀,順滑感很出色,延伸感中規中矩,聲場還算規整,聽小編制雖有顯而易見的毛刺,但音樂味還是有的;RW2000則有更好的延伸感和聲場,不管是弦樂還是管樂它都兼顧到了,儘管仍有可見的毛刺感,但順滑度是夠自然的,其動態和瞬態都達到一定水準,相比RW1000要張揚一些或者更有活力。
僅以L4直推為基準的話,個人反而更喜歡RW1000的沉穩,不過個人也意識到兩副耳機的高頻仍有潛力可嘗試更好的前端。所以個人同時又在乾龍盛QA390上試聽了會,RW2000的提升會明顯一點,有一定的脫塞感,音樂味明顯,但細節表現還不均衡。
▲因為前面的聽感用的都是實心套,為了更全面,此處再用空心套對比一下我非常喜歡的平頭塞瑞弦D2+。兩者都是手機能直推的,不過RW2000對比之下更大氣,無論低頻亮度還是通透感還是聲場要更勝一籌;人聲方面瑞弦D2+顯得更有密度,聲音更內斂,而RW2000則是更舒展,就個人聽感來說瑞弦D2+略佔上風。
不過當你考慮用這兩副耳機的時候即使買不起HIFI播放器也該整個耳放哈,所以咱就直接用樂彼L4來說說具體表現。
▲低頻方面RW2000是明顯勝出的,儘管瑞弦D2+的低頻在平頭塞裡算是不錯的了,它有還算自然的聲底厚度以及直逼濃鬱的氛圍,量感也不算弱,尤其彈性挺好,整體也不緊促;但RW2000有更深的下潛和更強的量感,加上整體舒展、動態自然,亮度也要亮那麼一點,入耳更通透,在平頭塞裡其低頻算是一線頂級水準了。
人聲方面個人覺得RW2000則要遜色一點,它的人聲和低頻風格一致,有一定的醇厚感,偏暖且失柔和度,同時還有一定的立體感,偏下盤多一點,聽男聲尤其是偏低音的男聲是其長項;但是D2+更清澈更中正,它沒有RW2000那種醇厚和立體感,勝在擁有自然的解析之時還保持著穩健的線條感,不肥不瘦、不緊不松;和RW2000的舒展、大氣不同,D2+更顯素質,給人無論聽什麼歌都是從容自如的態度。
高頻方面,換空心套後的RW2000變得更為通透、細膩程度亦有增加,依然保持著鮮活的氣質;相對RW2000,D2+要薄那麼一點,泛音比RW2000細膩一點,但更亮更大氣的RW2000顯得更刺激一些,其它諸如器樂分離度、順滑度包括延伸感都沒有太大的差異,是處於同一個層面的作品。
▲整體總結部分
從我個人玩過的這麼多平頭塞來看,音可若瓦RW2000其實是兼顧了老燒和初燒兩種人群,它的高頻有較大潛力,中低頻是很容易推出感覺來的,尤其是其低頻可以說是平頭塞裡的頂級水準。
它的獨特之處除了下盤親和力強,整體風格也很均衡,走的是大氣舒展的路線,在目前的平頭塞裡算得上別樹一幟。
各位可以看看不管是上古神塞還是差不多退市的經典平頭塞,要麼賊難推,要麼偏科厲害,還有暴力解析求刺激的,真的要論均衡要論低頻其實並不多,瑞弦D2+算是均衡的了,但其低頻相對RW2000來說就明顯不足了,當然個人覺得這跟腔體也有關係。
至於今後的平頭塞何去何從,我還真不知道,像D2+這種聲音類型的平頭塞目前有好幾款,而像音可若瓦RW2000這樣的目前我還只聽到這一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