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情商」對孩子的重要性。如果想讓孩子有一個高情商,父母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與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對塑造孩子的性格、培養孩子的素質起著重要作用。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高情商,就要多跟孩子說這4句話:
1. 這件事你說了算
其實,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尊重,這也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家裡有決定的時候,家長應該徵求孩子的意見,不一定要採納,而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意見。
當孩子對自己的事情有最終決定權時,父母和孩子都說你說了算,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這將有助於孩子們的生活更獨立,有更果斷的想法。
2. 我愛你
很多家長羞於對孩子說這句話。其實,這句話對孩子很重要。孩子需要父母的愛是無可厚非的。如果父母很少和孩子一起表達對孩子的愛,孩子就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和自信,性格也會越來越低人一等,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會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孩子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孩子會選擇隱藏父母,這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後果。有了父母的愛,孩子才能更加自信,大膽大方地說話。
3. 沒關係
父母經常在孩子犯錯時對孩子說這句話,這就是再次原諒孩子的意思。孩子犯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他們的孩子們能有更多的勇氣去面對犯下的錯誤,他們會有更多的勇氣去待人處事。同時,孩子們還可以學會寬容待人,讓孩子們今後能多做「情商」操作。
4. 說道要做到
孩子說話的時候有時會出爾反爾,這很正常,但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孩子以後會越來越習慣於不守承諾,甚至說謊。這種習慣對孩子的個性發展非常不利。經常和孩子們說這句話,是為了提醒孩子們說話要誠懇。
父母經常說這4句話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果斷性、自信心、安全感、寬容心和誠實守信,對孩子的情商有很大的提高。
人人都說,孩子生下來其實就是一張白紙,未來如何發展,關鍵看家長在這張白紙上如何畫。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不要錯過
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因為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說出孩子真正問題的根源所在。
她曾在一次演講上坦言: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若在這個時期不管教,那麼當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繪本,繪本故事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神奇法寶,效果事倍功半哦。不僅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
我是個愛給孩子買繪本的媽媽,從孩子3周歲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6周歲,每一個階段我都會給他買不同的繪本,幫助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裡推薦一套兒童繪本——《寶寶行為習慣情緒管理繪本》,一共有40冊,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並且教會他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有校園篇、交往篇、家庭篇、公眾篇四個主要習慣的主題,從不同方面讓孩子們學會在生活中和人際中的生活習慣。
家庭篇:讓孩子學會禮貌用語,在和長輩交談的時候,懂得尊重。
公眾篇: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規則。公共活動中保持良好的禮貌,不大聲喧譁,學會謙讓,尊重他人。
交往篇:讓孩子學會和小朋友交流,幫助孩子認識新的朋友,能夠學會處理好和新朋友之間的小矛盾。
校園篇:幫助孩子初步學習就餐禮儀、尊重幼兒園老師、與同學和諧相處等。
本書全套共有40冊僅需89元,每本不過2塊多錢,卻可以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做有教養,懂禮貌的小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經常讓孩子閱讀這樣的書籍,還能讓孩子懂得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未來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由現在的你說的算!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