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聽話的人,當面對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心裡是十分的鬧心。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不僅僅是在青春期有叛逆,兩歲階段的小朋友同樣是有的。
看到子女頂嘴,父母心裡會更加生氣。用氣憤來面對他們,甚至會責罵動手。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辦法是不正確的,可能會起反作用。那麼面對這個問題,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用怎麼樣的辦法呢?
李玫瑾教授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現在的父母對小朋友實在是太寵愛了,幾乎什麼事情都會順著他們。漸漸的,小朋友的脾氣是會越來越驕縱,頂嘴的行為也是越來越多。那麼對於這樣的事情,下面的三句話是很有效果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樣的話吧。
第一句話,知道現在的你肯定是很生氣的,但是剛才的行為真的是不對,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聊這個問題。
處於憤怒的情緒下,一個人是很容易說出不好的話,或者做出衝動的事情。而孩子也是一樣,因為情緒的發育,很多時候他們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所以是很經常作出一些頂嘴的行為。出現這個情況後,家長不能因為看到小朋友敢頂嘴,心裡更加生氣。而是應該冷靜下來,友好的對孩子說。此刻兩個人都處於被情緒控制的狀態下,不適合繼續交流。等雙方都鎮靜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這個問題,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第二句話,處於低落心情下,對愛自己的人不能說我討厭你,而是明確說出不高興
年紀小,無論是在語言表達能力,還是心理成熟度上都遠遠不夠。不能很好的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詞語上的積累是比較少,所以是會說出我討厭你之類的話。然而他們心裡並不清楚這樣的話代表的是什麼,無疑說出來的。但是對於愛他們的人,聽到這樣的話後會非常的傷心。
所以父母從小就要教著小朋友怎麼樣正確表達出自己的心情,明白哪些話是可以說,而什麼是不可以說的,一旦說了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第三句話,頂嘴後不想出門,可以給他們一個選擇
一些時候,小朋友覺得自己的父母不關心,或者不尊重自己,會出現頂嘴的行為。如果有出門的計劃,那麼就賴皮說不想出去。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是真的生氣,只是希望家長可以多關注自己一下。這個時候,大人就可以給他們一個選擇,比如說是想要穿白色還是藍色的衣服。
教育小朋友,父母的方法是特別重要的,特別是下面幾點,一定不要對小朋友做。
第一、一味讓小朋友接受自己的想法
很多大人認為,孩子就一定要聽自己的話,甚至之後的人生也要按照計劃好的進行。一旦他們出現什麼不一樣的想法,會開口責罵,甚至是動手打人。這樣的方法是非常不對,會影響小朋友性格的形成,甚至是會起反作用。
第二、動手打罵
棍子底下出孝子,大部分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孩子做錯什麼事情,覺得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打他們。之後小朋友就不會再犯這個錯誤了,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不僅僅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而且還有心理上的陰影。
第三、不許有其他情緒
面對一件事情上,對於父母的決定,孩子一旦開口說了自己的想法。那麼家長就會認為是不服氣,用辦法把他們這樣的行為壓制下去。長時間下去,不好的情緒沒有得到發洩,那麼當積累到一定的量之後就會爆發。
其實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也會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寶貝能夠成為溫文爾雅,受人歡迎的好孩子。但有些家長苦惱於孩子對枯燥說教的厭煩和排斥,很難讓他們聽從自己的引導。
其實年幼的孩子,自我成長的最好方法,是讓他們自行領悟。如何能夠讓孩子「自學」呢?家長可以給孩子看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繪本中的故事都以孩子喜歡的可愛動物為主角,講述了各種孩子成長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像是愛發脾氣、撒謊、沒禮貌,不愛分享等性格。不需要家長過多說教,孩子在各種故事中,也能感受到好性格帶來的快樂。原價89.8元,現價只需79.8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總結:一個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特別是小朋友,在各方面還不成熟,容易做很多不對的事情。這個時候,父母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氣憤而對他們打罵,而是用正確的辦法引導,給小朋友留下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