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用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孩子日漸長大,父母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感到苦惱。在孩子小小的腦袋裡,會越來越多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他們不成型的世界觀裡,很多觀點和看法又是不完善的。
這就直接導致孩子會通過「頂嘴」這一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證明自己是獨立的個體。這是父母最頭疼的一個時期,但是千萬不能試圖用自己的思想來覆蓋或控制孩子的思想,這樣做不僅沒有任何效果,有時還會起到反作用。
朋友小梁平時跟朋友相處都笑呵呵的,唯獨跟自己的孩子相處時極為嚴厲,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必須跟著大人的想法做才對。結果孩子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頂嘴,氣得小梁直跳腳。青春期的時候孩子更是直接離家出走,把小梁一家都急得不行。
可見對待孩子不能靠一味的嚴厲,有時也需要聽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育兒領域頗有研究,在她的講座中曾經給家長分享了三句話,在孩子頂嘴的時候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李玫瑾: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用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我知道你很生氣,但這麼說話是不對的,你冷靜一會兒我們再說
當孩子發脾氣時,是最容易頂嘴的時刻,但家長們要意識到,其實孩子發脾氣跟大人一樣一定是有原因的,也是需要發洩的。
當孩子發脾氣頂嘴的,第一步應該先安撫孩子的情緒,給他們平復的時間,再跟他們了解情況。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家長也建立了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一舉兩得。
如果你覺得不開心就直說你不開心,而不是說我討厭你
孩子3-6歲的時候說話還沒有自己的「尺度」,不知道自己說出的話到底傷人與否。因此在孩子的頂嘴的時候,就是家長最佳的教育時機,要讓他們認識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不能惡語傷人。如果你覺得不開心就直說你不開心,而不是說我討厭你。
孩子頂嘴的時候,偶爾給孩子臺階下
父母的出發點自然是為了孩子好,但很多時候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自然會跟父母頂嘴。父母偶爾也要給孩子臺階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也要主動承認錯誤,給孩子當個好榜樣。要知道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示範!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如果父母抓好這個關鍵期,孩子將來會更有出席;反之,孩子可能越大越難管教,走上歪路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作為寶媽,真心給大家推薦一套適合寶寶的《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家長可以當睡前故事給孩子讀。把裡面的故事作為例子,很好地給孩子解釋習慣和性格的重要性,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一套10冊,包括《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
書中的圖畫鮮豔豐富,十分適合孩子閱讀,還可掃碼暢聽,即使父母經歷一天疲累還是能陪著孩子一起聽故事。
好習慣的形成要日積月累,壞習慣卻只要片刻。培養正確的意識就從現在開始,點擊下方的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