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器八大傳統工藝揭秘

2021-02-16 亞振智業

1、鎏金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近代稱「火鍍金」。系將金熔於水銀之中,形成金泥,塗於銅或銀器表面,加溫,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於器表,謂之鎏金。

其工藝流程大體分5個步驟:

①做「金棍」,將銅棍前端錘扁,略翹起。打磨光滑,抹上熱酸梅湯後沾滿水銀,晾乾;

②煞金,將黃金碎片放入水銀之中,加熱熔解;隨之倒入冷水之中,形成濃稠的黃金和水銀的混合物――金泥;

③抹金,用「金棍」沾起金泥,再沾70%的濃硝酸(古時以鹽、礬等量混合液代替),將其塗在銅器上;用細漆刷沾稀硝酸把金泥刷勻;

④開金,將燒紅的無煙木炭放在扁形鐵絲籠內,用金屬棍挑著圍著抹金的地方烘烤,讓水銀蒸發,使黃金緊貼器物表面;

⑤壓光,用瑪瑙或七八度的玉石做壓子,在鍍金面上反覆磨壓,以使鍍金光亮耐久。二里頭文化三期所出銅刀刀背細紋間見有鎏金痕跡,可能是我國最早的鎏金實物。

到戰國時期,鎏金工藝比較成熟,輝縣固圍村戰國墓所出鎏金銅獸為其代表。以後歷朝各代均使用鎏金技術增強器物的美感。

2、鑲嵌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鑄造銅器時,在需鑲嵌部位表面鑄成淺槽,將松石、紅銅片,或金銀絲、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整光滑鑲嵌工藝始於二里頭文化時期,春秋時期較盛行。二里頭遺址所出鑲嵌綠松石的圓形銅器為目前所見最早的鑲嵌實物。

3、錘鍱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此法乃利用金、銀極富延展性的特點,用錘敲打金、銀塊,使之延伸展開呈片狀,再按要求造成各種器形和紋飾。一般來說,凡隱起的器物和紋飾圖案,都是經過錘鍱製成的。北京市平谷縣劉家河商代墓葬所出金臂釧、耳環就是以錘鍱法打造而成。錘鍱技術是金細工藝的基本技法之一,一直沿用至今。

4、錯金銀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亦稱金銀錯。先在青銅器表面鑄成凹槽圖案,然後在凹槽內嵌入金銀絲、片,再用錯石(即磨石)錯平磨光,利用兩種金屬的不同光澤顯現花紋,謂之錯金銀。如果是將純銅片嵌入青銅器表面,可叫做鑲嵌紅銅。此種工藝產生於春秋時期,欒書缶上的錯金銘文和洛陽中州路所出錯金帶鉤就是這種工藝的早期實物。戰國時期廣為運用,東漢以後逐漸衰落。

5、掐絲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將金銀或其他金屬細絲,按照墨樣花紋的曲屈轉折,掐成圖案,粘焊在器物上,謂之掐絲。江蘇刊江東漢廣陵王墓所出龍形金飾即有掐絲工藝製成的圖形。此項工藝不僅在寶石、金銀飾上運用,琺瑯器也運用,如掐絲琺瑯器等。

6、炸珠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將黃金溶液滴入溫水中會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謂之炸珠。炸珠形成的金珠通常焊接在金、銀器物上以作裝飾,如聯珠紋、魚子紋等。

7、鏨花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系用各種大小、紋理不同的鏨子,用小錘敲擊鏨具,使金屬表面留下鏨痕,形成各種不同的紋理,達到裝飾器物的目的。這種工藝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它使單一的金屬表面產生多層次的、變幻的立體效果,既光彩綺麗,又非常和諧。始於春秋晚期,盛行於戰國,此後歷朝各代均沿用。

8、累絲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將金拉成金絲,然後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再焊接在器物上,謂之累絲。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所出精美絕倫的金鎖鏈就是以多股細如毫髮的金絲編累而成,不僅代表了戰國時期的工藝水平,亦是匈奴金屬編絲工藝的傑作。

通訊錄搜「yzzy678」,即可關注平臺

回復「001至164」中的任意數字,可查看往期內容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

相關焦點

  • 完美揭秘八大古代金工傳統工藝
    這是我國較古老的一種技術。再按要求造成各種器形和紋飾。一般來說,凡隱起的器物和紋飾圖案,都是經過錘鍱製成的。北京市平谷縣劉家河商代墓葬所出金臂釧、耳環就是以錘鍱法打造而成。錘鍱技術是金細工藝的基本技法之一,一直沿用至今。
  • 中國古代金器藝術之美
    金器在人類歷史文物中佔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金是貴重金屬,硬度適中,具有延展性,易錘打成形,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是製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自從人類發現、認識之後,就將其加工成為各種金製品。從出土的金器可知,我國最遲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有了金器,歷史各代王朝,金器的製作和使用久盛不衰。
  • 圖釋中國古代金器藝術之美:鎏金、花絲鑲嵌、錘鍱、錯金銀(篇一)
    金器在人類歷史文物中佔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金是貴重金屬,硬度適中,具有延展性,易錘打成形,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是製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自從人類發現、認識之後,就將其加工成為各種金製品。從出土的金器可知,我國最遲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有了金器,歷史各代王朝,金器的製作和使用久盛不衰。
  • 揭秘日本傳統武士刀工藝:一年才做一把還賣不出去!
    一、日本傳統武士刀工藝 提及日本的傳統文化與技藝,那麼呼之欲出的自然是茶道、武士道、唐風等諸多詞彙,而武士刀的鑄造工藝亦是日本傳統文化技藝之中不可多得的璀璨一筆
  • 揭秘八大古代金工藝,超級美,希望這些精湛的技藝永不失傳
    中國精美絕倫的古代八大金工藝:鎏金、花絲鑲嵌、錘鍱、金銀錯、掐絲、炸珠、鏨花、累絲,就是最好的明證。 一、鎏金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
  • 磨漆畫:古代漆器工藝的優秀傳統
    磨漆畫是以漆作顏料,運用漆器的工藝技法,經逐層描繪和研磨而製作出來的畫。磨漆畫在借鑑傳統漆器技法的基礎上,現代繪畫藝術手法,將「畫」和「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製作出來的畫具有色調明朗、深沉,立體感強,表面平滑光亮等特點。
  • 中國傳統的木工器具及古代家具製造工藝圖鑑
    中國傳統木工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魯班師傅就是在那個年代,使用看似簡單的工具,製作出很多精美的木質器物。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我們為大家總結了中國傳統的一些木工工具,它們有的仍然在現在頻繁使用。單(面)刃斧雙(面)刃斧(又稱錛子)三、鑿是傳統木工工藝中木結構結合的主要工具,用於鑿眼、挖空、剔槽、鏟削的製作方面。一般與錘子配合使用。四、鏟是常用的傳統工具之一,主要用於鏟削局部平面。形狀較鑿子細薄,刃口角度較鏟子小,手柄長、上端一般不帶箍,操作者用手或肩部頂手柄作業,也可用手錘輕敲作業。
  • 螺鈿:驚豔世界的中國傳統奢侈品工藝
    螺鈿是我國傳統家具上常用的材質,螺鈿又名「螺甸鑲嵌」、「螺甸」、「螺填」或「鈿嵌」等,即用貝殼薄片做成花紋嵌在器物上的裝飾技法。明代黃成《髹飾錄》關於「螺鈿」的解釋是:「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
  • 這座市中心的博物館,有好多古代精品,值得來看一下
    在好多的大都市中,隨著現代人欣賞水平的提高,都建起了好多的博物館,今天我所說的這座博物館,它就坐落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的觀復博物館的地方館,雖然它是一個民間博物館,但是館內所陳列的都是歷代文化藝術的精品,可以全方位的觀賞,展品都是一點一點收集來的,有各種瓷器,金器
  • 一位90男生與他的古代黃金首飾庫的故事
    不同於現代機器製作的黃金,古法黃金飾品用料密實,鎏金、花絲鑲嵌、錘揲、金銀錯、掐絲、鏨花等工藝繁多,體現出手工美感。穿越了歲月而來的這些黃金器物、首飾,華而不炫,貴而不顯,低調中帶著雍容與華貴。  這一批金器的主人,就是在國內古代金銀器收藏圈中小有名氣的90後藏家、被藏友們稱為「周金金」的周佺。
  • 怎樣用小蘇打清潔金器?
    4、把金器洗淨擦乾。用溫水仔細衝淋金器,把醋和小蘇打完全衝乾淨。最後用軟布把金器擦乾。如果金器還是髒的,就把上面4個步驟重複一遍,或者嘗試其它的方法。另外,不要用牙刷刷金器,因為在牙刷和小蘇打的共同作用下,金器可能會被不小心刮花。這個方法不適合用來清潔鑲嵌有珍珠或寶石的金器。小蘇打和醋結合後可能損壞金器上的珠寶。方法2:小蘇打和洗碗液混合
  • ...穿越千年終相遇-一位90後網際網路男生與他的古代黃金首飾庫的故事
    不同於現代機器製作的黃金,古法黃金飾品用料密實,鎏金、花絲鑲嵌、錘揲、金銀錯、掐絲、鏨花等工藝繁多,體現出手工美感。穿越了歲月而來的這些黃金器物、首飾,華而不炫,貴而不顯,低調中帶著雍容與華貴。這一批金器的主人,就是在國內古代金銀器收藏圈中小有名氣的90後藏家、被藏友們稱為「周金金」的周佺。
  • 「非遺」傳統白酒工藝:曲為酒骨
    「非遺」作為傳統文化代表之一的白酒,重點是因為它的傳統釀造工藝。在如今的商業時代,傳統白酒釀造工藝,依然是不可被取代的存在。這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匠心,是一種傳承,是一種耐心。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八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龍舌蘭酒Tequila、日本清酒sake、中國白酒Spirit)之一,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後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解放後稱為白酒。
  • 乾隆熔化宮中所有金器,就為表明孝心,成就了精美絕倫的國寶
    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閣,有一座非常精美的塔式金器,許多導遊告訴遊客,這就是「清乾隆金髮塔」。它花費了170兩黃金,而「清乾隆金髮塔」卻用了三千多兩,這幾乎讓乾隆掏空了宮中所有的金器。
  • 揭秘水性漆工藝及注意事項
    相對的水性漆施工要求高,下面和小編一起來揭秘水性漆的工藝吧。揭秘水性漆工藝及注意事項水性漆施工工藝1.基層處理:清除木材表面的塵土和油汙,然後進行打磨,要求磨平、磨光,並清掃乾淨。揭秘水性漆工藝及注意事項3.刷水性漆:塗刷時要橫平豎直,薄厚均勻,不流不墜,刷紋通順,不許漏刷,幹後用砂紙打磨,並用溼布擦淨晾乾。
  • 精美絕倫中國古代首飾欣賞
    簪首分三個金託,中間用壘絲工藝做成花葉狀託,兩側壓出帶狀託,三託頂端有橢圓形託,原有嵌物,已佚。三託均嵌瑪瑙,中 間較大,色橘紅,作佛手形,兩側較小,色紫,亦作佛手形。步搖,是中國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戴在頭上,步動則搖,故名。
  • 中國傳統珠寶首飾製作工藝
    中國傳統珠寶製作工藝也是融合了幾千年來世代手工藝匠人的智慧結晶,七千餘年發展的玉雕工藝,始於商代的花絲工藝,盛行於明景泰的景泰藍工藝
  • 還是3D硬金、傳統軟金?
    古法黃金是一種採用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老鑄金工藝,這種工藝很是珍貴,它出自宮廷造辦處,專供皇家貴族製作金飾、金器的地方。工藝包括花絲、錘揲,以及摟胎、鑲嵌、修金等等,使得黃金飾品擁有更豐富的層次感,在製作的難度上也是普通金飾不能比的,需要技術嫻熟的工匠投入大量的精力才可以打造出來。古法金講究返璞歸真,表面啞光的感覺是古法工藝的特點。
  • 5大鑽戒、金器等結婚首飾必看篇
    雖說婚嫁首飾不外乎鑽石戒指、金器、龍鳳鈪、中西頭飾、耳環,但在國內不少新人舉辦婚禮都是「中西合璧」, 早上向父母敬茶出門,下午 Cocktail Party 註冊到晚上婚宴,如此下來一天換幾套裙褂、婚紗與禮服,選擇適合的配飾絕對加倍提升新娘的整體造型、而怎樣選擇、何時配戴、怎樣配搭結婚首飾都大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