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熔化宮中所有金器,就為表明孝心,成就了精美絕倫的國寶

2020-12-15 騰訊網

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閣,有一座非常精美的塔式金器,許多導遊告訴遊客,這就是「清乾隆金髮塔」。這大概是因為金髮塔名氣太大,許多電視劇中都有提及,但珍寶閣中的並不是該塔,而是「清金嵌珍珠寶石塔」。真正的金髮塔,也在故宮,收藏於景陽宮的金銀器館。

「清金嵌珍珠寶石塔」也很驚豔,但比起「清乾隆金髮塔」確實遜色不少,不僅個頭上小了一大圈,而且重量上也輕了許多。它花費了170兩黃金,而「清乾隆金髮塔」卻用了三千多兩,這幾乎讓乾隆掏空了宮中所有的金器。

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被認為是清朝歷史上最有福氣的皇太后,她的出身並不算特別高貴,但因為生育了乾隆。乾隆在位時間長,鈕祜祿氏也活了84歲,享盡了榮華富貴。早幾年火遍全國的《甄嬛傳》,就是以她為原型的。更關鍵的是,乾隆對她十分孝順。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皇太后病逝。乾隆悲痛萬分,除去極盡哀榮的葬禮外,還打算製作一座發塔,用以收藏母親生前時梳頭掉落的頭髮。保留先輩的頭髮,用來紀念,這是佛教的行為。釋迦牟尼圓寂時,信徒們建造了十座佛塔存放遺物,其中有一座就是發塔。

因為這座宮造佛塔的意義非凡,寄託了乾隆的哀思,乾隆對其非常重視,親自下旨,不僅要供奉頭髮,而且還要放入一尊無量壽佛,為母親祈福。這尊無量壽佛是皇太后生前禮佛所用,沒想到就讓整個佛塔的規格極具增大。

當時,乾隆準備了1300兩黃金打造佛塔。小珏剛說過「清金嵌珍珠寶石塔」用了170兩黃金,所以乾隆自認預算相當寬裕。可是,當造辦處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用楠木製造出模型後,卻發現佛塔太小,放頭髮當然沒問題,放那尊無量壽佛像就不行了。

為此,乾隆表示佛像是皇太后生前的信物,必須原樣放入,佛塔儘管往大了做。他說得容易,每大一圈,所耗費的黃金就會猛增,而造辦處已經沒有多餘的黃金了。乾隆不願意自己的孝心打折扣,卻讓佛塔製作所缺的黃金沒有著落。

幸好,內務府大臣福隆安機靈,他知道這件事非辦好不可,便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動用內務府廣儲司存金,如果不夠就將壽康宮的金器全部熔化。結果,兩項加起來得到了九百四十多兩黃金。壽康宮的金器無一倖存,別說盆、匙、箸等大件金器,就連七錢重的金琺瑯鼻煙壺、二錢重的金茶匙都給化了。

也就是這樣,造辦處發現還是不夠。眼看時間一天天過去,福隆安怕逾期未完成受到更大懲罰,便奏請乾隆,請求使用一點白銀。乾隆考慮再三,最終還是同意了。這座佛塔名義上是三千多兩黃金,其中白銀有七百兩,含金量大約是百分之七十。

這依然不是個小數目,乾隆非常用心。他不僅親自審核了佛塔的樣式,而且從製作質量、工藝水準乃至防備官員、工匠偷工減料,中飽私囊,都做了精心的安排。為了這座佛塔,乾隆前前後後發了二十道諭旨。這樣的重視程度,當然做出了傑出的精品。

清乾隆金髮塔高為147釐米,底座邊長為70釐米。別的佛塔底座都是楠木等名貴木材,金髮塔的底座也是金的,重重疊疊分為三層,厚重無比,顯得相當華貴。金髮塔的塔身就有十三層,這已經是頂級規格了,每一層上都密密麻麻地雕刻著梵文佛經,都是為皇太后禱告。每一層還有大量的綠松石、珊瑚等珠寶,點綴得富麗堂皇。塔身之上有一扇門,前面放置的便是無量光佛像,後面的金匣中則是太后的頭髮。

這座佛塔的材料如此貴重,做工自然不敢馬虎。頂級工匠們採用盤紋焊接和錘胎鏨花工藝等,才能做出那麼繁雜而不冗雜的紋飾。它不僅僅是代表了乾隆的一片孝心,更能表現出清朝中期最頂尖的工藝技術。難怪,它能成為驚豔世界的國寶。

相關焦點

  • 冷枚75歲時被乾隆召入宮中
    作為一位精通人物、鳥獸、山水、園林的全能型畫家,冷枚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一位多產的長壽畫家,因名氣大,在75歲時,被乾隆帝召入宮中任職。 確定了清朝仕女畫的風格 冷枚《美人獻壽圖軸》絹本,縱121釐米、橫68釐米,題材取自民間傳說「麻姑獻壽」的神話故事。據《神仙傳》記載,麻姑貌美,像十八九歲樣子,「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因此古人以麻姑象徵長壽。
  • 歪果仁1英鎊就把咱乾隆國寶賣了?
    這豔麗的配色這細密複雜的花紋這可是乾隆那會兒的!相比雍正的「小清新文藝風」乾隆早就被網友吐槽過堪稱「農家樂」審美近日,據外媒報導英國男子以1英磅(8.6元人民幣)的價格從慈善商店買走一個花瓶隨後他又以低廉的價格掛在eBay上結果收到大量出價嚇得他趕緊將花瓶交於拍賣行鑑定結果證實為乾隆時期的罕見花瓶
  • 故宮有座金塔,遊客參觀後:後宮甄嬛是假的,乾隆太后是真的
    在故宮珍寶館,有一座「乾隆金髮塔」。見過這件珍寶的人,都為它的優美端莊和精良製作所驚嘆。這座塔的大小,底座是70x70釐米,全高達到1.47米,塔肚內供佛背後的一個金匣子裡,盛放著乾隆皇帝的生母——雍正的孝聖憲皇后鈕鈷祿氏的御發。
  • 乾隆最疼愛的女兒,一生不被允許遠嫁,卻被父親圈養宮中61年
    她是乾隆一生最疼愛的女兒,由於捨不得她,乾隆甚至不允許她遠嫁,將其圈養宮中61年,盡享榮華富貴,她便是固倫和敬公主。大圖模式那麼乾隆一生眾多子女(17位皇子,10位公主),為何獨獨偏愛固倫和敬公主呢?這一切,還要從她的母親說起。
  • 中國古代金器藝術之美
    金器在人類歷史文物中佔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金是貴重金屬,硬度適中,具有延展性,易錘打成形,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是製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自從人類發現、認識之後,就將其加工成為各種金製品。從出土的金器可知,我國最遲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有了金器,歷史各代王朝,金器的製作和使用久盛不衰。
  • 清朝名將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乾隆三十六年(1771),福康安隨徵金川,僅攻下得楞山就獲得"嘉勇巴圖魯"的珍貴稱號;鎮壓甘肅地區的起義後,福康安憑藉活捉起義軍首領張文慶等人之功,晉封嘉勇侯;平定臺灣林爽文起義後,福康安不僅被封為一等嘉勇公,還在臺灣當地擁有官方籌建的多座生祠……種種跡象表明,清廷,尤其是乾隆皇帝,對福安康寵信至極。
  • 精美絕倫的青花瓷 是心動的感覺……
    ——清代龔軾《陶歌》中國的陶瓷世界聞名,在眾多的陶瓷種類當中,又以青花瓷為之最,被人們譽為「國之瑰寶,瓷之榮光」。青花瓷,每一個都堪稱經典,充滿著精美絕倫的古代之美!乾隆款琺瑯彩鳩犬圖薄胎瓷瓶乾隆款琺瑯彩鳩犬圖薄胎瓷瓶,一對。清·乾隆,口徑2.8釐米,底徑2.5釐米,高10.6釐米。
  • 國寶賀歲之金銀器篇
    這篇文章特意選取了中國古代珍貴奢華的金銀類文物作為今後國寶賀歲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寫作內容。CCTV國家寶藏第一季和第二季節目均有金銀器類文物被作為重點守護的國寶,其一是唐代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其二是清乾隆的御用酒杯金甌永固杯。
  • 和乾隆比臨帖,你的勝算有多大?
    △乾隆:看我家的大飄窗~「三希」包含兩層含義《快雪時晴帖》為「三希」之首,本來就藏在清內府。乾隆在《三希堂記》裡也說:「吾之以三希名堂者,亦非盡為藏貼也。」另外,乾隆的老師蔡世遠曾以「二希」命名自己的堂號,乾隆的三希堂也有效仿的意思。在「三希」中,《快雪時晴帖》是乾隆最喜愛的法帖。他在這三行字上用功極勤,綿柔圓轉的書風即受此帖影響頗大。
  • 稀世國寶乾隆「金編鐘」,愛國收藏家冒死保護,1949年無償捐獻給故宮
    清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令各省總督聚斂黃金,派工匠精心鑄造出了16隻金編鐘,作為他80大壽的貢品。 向來編鐘都是銅製的,所以乾隆的這套編鐘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金編鐘,它總重13647兩2錢,做工精湛,發聲悅耳動聽,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無法估量,是稀世珍寶。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古代)朝鮮於12世紀供高麗皇室御用的瓷器中也有類似汝窯的器皿,朝鮮青瓷與中國汝窯的釉料在化學成分上有相似之處,表明當時已經存在著早期國際技術貿易。河南省 清涼寺(村)公元1086-1125年附錄:這種盞託具信全球只有兩件,全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涵坊閣裝飾畫轉載▼標籤:家居 文化分類:禮品【作者簡介】>乾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一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朝代,在位60年,加上三年多的太上皇帝,執政大 清帝國長達64年,不僅在滿清十位皇帝中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在中國4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也堪稱是「千古一帝」。
  • 曾當作國寶的名畫,被此人指出破綻,「備胎」則大紅大紫
    它不僅是為之瘋狂的名作,更因種種傳奇而籠罩著神秘面紗。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他在80歲時才動筆,花費了四年時間,不僅浸潤了他的心血,更是他閱盡人生後的產物。然而,這件作品就是因為太過成功,遭遇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坎坷。
  • 她是乾隆九公主,母親是乾隆親封的皇后,弟弟還成了大清皇帝
    和恪公主出生前,令妃已經生下了兩個兒女,分別為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與皇十四子永璐。 和恪公主的降生無疑再次為母親令妃的固寵提升了砝碼,從此,令妃更加受大清天子的青睞,第二年便升至貴妃(令貴妃)。當時,令妃可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經常隨駕出巡,很少有時間管教兒女,因此,和恪公主出生沒多久便被送到了舒妃身邊撫養,於是乎,這舒妃便成了和恪公主的養母。
  • 惇妃是如何得到乾隆的寵幸的?為什麼乾隆對她的態度有所改變?
    ,成為乾隆晚年最寵愛的妃子……  乾隆二十八年年初的宮女選秀中,有一位來自內務府正白旗的包衣女子汪氏,年僅17歲,汪氏雖是包衣出身,但其所屬的汪氏家族卻是內務府有名的包衣世家,父親四格也官至都統,是朝廷一品大員,這樣的出身在所有宮女中,都是出類拔萃的。
  • 他是乾隆皇后後裔,是我國真正的國寶,因他解開了700多年的謎團
    有一位我國乾隆皇后的後裔,他窮困潦倒,連生病都只能住在醫院的過道上,甚至當他去世了也無人問津。其實這樣的他才是我國真正的「國寶」,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正是有了他,我國專家才解開了長達700多年的國寶謎團。他就是葉喆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
  • 說一說乾隆的香妃
    乾隆與香妃,最開始不過是政治聯姻,也因為如此,伊帕爾罕一入宮就被封為和貴人,備受關注。 入宮三年,伊帕爾罕由和貴人升為容嬪。 帝王與妃子的感情,通常難以評價,正規的史書中也不會記錄帝王私事,只是從宮中記錄的獎賞記錄中,我們能夠看出,乾隆對伊帕爾罕極為寵愛,屢屢給她厚重的賞賜。
  • 乾隆的突發奇想,造就了瓷器「大雜燴」,也造就了驚豔世界的國寶
    然而,無論怎麼評,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都堪稱是驚豔世界的國寶。和許多技藝一樣,只有在國泰民安、經濟繁華的盛世才能達到頂點。康乾盛世無疑給乾隆提供了這樣的好機會,他酷愛玩賞瓷器,也有獨到的見解。見識過古往今來的各色瓷器後,他突發奇想,要將各色釉彩集中在一件瓷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