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知道香妃,都是因為《還珠格格》或者《書劍恩仇錄》,在這些影視劇和小說裡,香妃長相絕美,為了家族利益被獻給乾隆,乾隆被她的美貌傾倒百般優待,香妃卻始終不為所動,屢次拒絕乾隆。乾隆對她百般縱容和寵愛,終於引起後宮其他嬪妃的嫉妒,向太后告發香妃身懷利刃拒絕乾隆近身,太后震怒,賜予香妃毒酒,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殞。
在這些民間傳說和藝術形象中,人們似乎認定了這個皇帝的驕奢淫逸,也更加同情香妃的悲慘命運,但事實往往與傳說大相逕庭。存在於歷史上的香妃,與乾隆情深意切,生活富足閒適,令人羨慕。
乾隆在位期間,中華帝國經歷了最後一個時期的輝煌,康乾盛世至今仍被人稱道,百姓安康,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有過一些赫赫有名的政績,他安定西藏,平定準噶爾,安定臺灣……不能說他十全十美,但無疑,乾隆是一位嚴格律己的帝王。這樣的人,斷然不會為了一個女子,影響邊疆的和平。
乾隆與香妃,最開始不過是政治聯姻,也因為如此,伊帕爾罕一入宮就被封為和貴人,備受關注。
入宮三年,伊帕爾罕由和貴人升為容嬪。
帝王與妃子的感情,通常難以評價,正規的史書中也不會記錄帝王私事,只是從宮中記錄的獎賞記錄中,我們能夠看出,乾隆對伊帕爾罕極為寵愛,屢屢給她厚重的賞賜。
對伊帕爾罕這樣的政治婚姻,乾隆若不是真的喜歡她,大可放於宮中,優待則好,不必時刻對她關注有加。
在留下的關於伊帕爾罕的畫像中,她十分貌美,又是宮中唯一一位維族的女子,據說性情柔順,待人恭敬有禮,深得乾隆和太后的歡心。
香妃的旗裝畫像
乾隆三十三年,伊帕爾罕又被冊封為容妃。後來,乾隆出宮東巡,都會將伊帕爾罕帶在身邊,這個來自異域的女子,在大清的後宮中,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
二十七歲入宮,到四十八歲離世,伊帕爾罕陪在乾隆身邊,整整二十幾年。
從遙遠的回疆到北京城,她想必是思念家鄉的,卻依舊無怨無悔,在乾隆身邊,做好一個妃子應該做的所有。
與各種傳說中的命運悽慘不同,伊帕爾罕在乾隆的後宮中順風順水,一路高升,賞賜不斷,她似乎沒有經歷過殘酷的後宮之爭,近五十歲的伊帕爾罕,達到了地位與殊榮的頂峰,最後的凋零,也不過是因為病重。
乾隆身邊的嬪妃們並不安穩,就連皇后,也會惹得他震怒,接連被貶,可他對待這位來自遠方的回疆女子,不能不說是照顧有加。這位女子在乾隆的後宮中活得似乎格外輕鬆,沒有明爭暗鬥,沒有血肉相殘,她仿佛只是靜靜地跟在乾隆身後,而這個男人,會給她最大的庇佑和保護。
乾隆五十三年,伊帕爾罕病逝,享年四十八歲,據說八十多歲的乾隆老淚縱橫。他原本欲將伊帕爾罕的遺體送回回疆,讓她回歸故裡,生前遠離故土,而死後,至少可以離父母親人們近一點。奈何祖宗規定,滿清的后妃只能葬於后妃陵墓中,乾隆只好令人造了一具木雕的遺體,與伊帕爾罕的音容笑貌一致,送回回疆,至今,在新疆仍有遠近聞名的香妃墓。
而真正的香妃遺體,葬於如今位於河北唐山的清東陵中,在這座佔地80平方公裡的15座陵寢中,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伊帕爾罕靜靜地躺在清東陵的裕陵妃園寢,不遠處,就是乾隆歸葬的裕陵。
乾隆皇帝畫像
我不由得猜測,對於這個結局,伊帕爾罕是滿意的吧,人和人之間,其實誰也騙不了誰,她若對乾隆沒有情真意切,人尖兒上的這位皇帝,也不會待她如此優厚。
二十七歲的伊帕爾罕,當年想必沒有料到,自己會有這番命運,如果沒有出現動亂,她或許會留在回疆,嫁給一位部落的首領,過著平靜的生活,不會千裡迢迢來到京城,不會留在乾隆身邊二十餘年,不會葬於獨屬於滿清皇族的清東陵。
在清東陵裡,幾乎埋葬了滿清最重要的人物,順治、康熙、乾隆、孝莊、慈禧、慈安、同治……幾乎整個清朝的歷史,都能夠在這裡覓得蹤跡。這位在民間留下種種動人傳說的香妃,不過是極普通的一位。
我卻始終對她好奇,念念不忘,恨不得穿越回去問一問她,背井離鄉,千裡迢迢入宮,她可曾後悔過?抱怨過?心生膽怯過?
史書中的記載,不過寥寥數語,哪怕抽絲剝繭,也不過是後人強加的推測。
縱然如此,我仍舊願意相信,乾隆與她之間,有些一份懂得的默契。
知道她來自異鄉,所以對她特殊照顧,尊重她的民族習慣,允許她不按照滿清規矩,穿著維族服裝,保持維族的飲食習慣,專門為她找來維族廚役。每每宮中有來自西北的進宮,如哈密瓜之類,乾隆總是會多留給她。甚至她同乾隆一起下江南,一路上得到的賞賜,也大都是清真食品,與伊斯蘭教習俗相關的物品。
若不是有心,哪裡會照顧得這麼多?乾隆不過是憐惜她,想著能夠給她一些看起來熟悉的東西,好緩解她的思鄉之苦。
香妃戎裝像
現代社會中,大家似乎越來越忙,忙得不願意去走近一個人,更別說耐心地去了解一個人,很多時候,男人和女人走在一起,似乎只是為了排遣寂寞和解決婚姻大事生兒育女。
總是會聽到身邊的姑娘們在抱怨,訴說男友的不靠譜,明明自己喜歡吃橘子,對方卻偏偏每次都買一大堆蘋果,明明最討厭黑色,每次送來的禮物卻總是這個顏色。有人勸說,能送就不錯了。姑娘依舊不依,滿腹委屈,他根本就不願意花心思去了解一下我喜歡什麼!
其實,了解一個人,懂得一個人,有多難呢?連日理萬機、日日五六點就起床處理政事、一生中做過那麼多大事、後宮佳麗三千的乾隆,都願意去體恤一個妃子的心思,專門為她尋覓來自家鄉的瓜果、小玩意兒、特色食物送給她,只為博紅顏一笑。由此可見,只要你願意,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容妃入宮二十多年,身為異鄉女子,在宮中無權無勢,最後卻在後宮所有嬪妃中位居第三,乾隆待她不可謂不薄,而我想,這大概是她與乾隆相知相惜的結果。他投以木瓜,她報之以瓊瑤,他對她憐惜真愛,她願意用一生默默相守,他是所有人的帝王,她不過是他眾多嬪妃中的一位。可是多年之後,看到他們的故事,依舊唏噓不已,恨不得去他們歸葬的陵墓親自走一遭,體會一下,他們之間那淡如水,卻深似海的情誼。
「冬冰俯北沼,春閣出南城。寶月昔時記,韶年今日迎。屏文新茀祿,鏡影大光明。鱗次居回部,安西系遠情。」乾隆二十八年,興致勃勃地寫詩,仿佛是在向伊帕爾罕討功,為了她,在宮中建立寶月樓,在城中建立回回城,讓她的族人前來居住,還建了清真寺,讓她可以遙遙相望。
香妃畫像
男女之間,最難得不過我所有曲折難以言說的心思,你都懂,最幸運不過能夠遇見一個值得你深情以待的人。
傳說中的香妃,有那麼多身世和傳奇,那麼多剛烈和慘痛,人們似乎更願意相信她是那個死得悽慘不屈服於帝王權威的香妃,而我,卻一直深信,她這一生,過得足夠安定祥和,擁有屬於她的現世安穩。
作者/老妖/不靠譜作者,靠譜編輯,逗逼型分裂少女,只想要做個有趣而且認真而且努力的人/微博@老妖要fighting /豆瓣@老妖/微信@好姑娘光芒萬丈(ID:goodgoodgirls)原文題目為《因為懂得,因為值得深情以待》/圖片來源網絡/觀瀾閣彙編
觀瀾閣私藏/ID:GuanLanGesc
高/精/尖/食家們
精彩的分享空間
時事/經濟/藝術
時尚/美食/網際網路
請關注我們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合作請+閣閣私人微信:YYwork888
投稿郵箱:GuanLanGes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