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對人體有沒有副作用 艾灸的注意事項+功效+好處解析

2020-12-11 大眾網

艾灸防大疫,防傳染、扶正氣、扶陽氣、祛邪毒,從古至今,備受醫家推崇。《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證明艾灸療法在遠至春秋戰
國時代,便已流行。隨著時代的發展,家用式艾灸貼,漸成趨勢。
 

 

艾灸對人體有沒有副作用

艾灸是一種純天然自然療法,對人體一般不會產生不良反應,所以說艾灸本身是不會產生副作用,如果說艾灸有副作用,主要是錯誤的判斷了自己的體質,錯誤的選擇了施灸的穴位,從而造成了身體的不適。

 

艾灸療法調理要有耐心,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想要達到一定的效果,就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艾灸功效很多,但是艾灸不是萬能的。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應該先去醫院檢查確診是什麼問題,而不能不管哪裡不舒服都企圖靠做艾灸來解決。

 

2、艾灸要想有好效果,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不要覺得,反正艾灸能養生,能治病,我就可以隨便熬夜,可以不注意飲食。如果有這樣的想法,艾灸什麼也幫不了你。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不宜灸。

 

4、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洗澡,因為艾灸後身體的經絡和毛孔都是打開的,此時洗澡會給身體帶進寒氣。灸後1個小時再洗澡,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再洗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5、艾灸後若出現上火,可艾灸足三裡穴、湧泉穴引火下行,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減少灸量,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6、每分鐘脈搏超過90次以上的人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急性扭傷48小時內禁灸;孕婦禁灸

醫專家指出,由於夏季氣候潮溼悶熱,而人們普遍有貪涼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人體很容易被溼邪侵襲,而「冬病夏治」作為我國中醫特色療法,其本質是治「溼」利用三伏灸進行祛溼,可達到一定的效果。

艾灸命門的位置

 

取俯臥位,位於人體腰部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即為本穴;或與肚臍相對處取命門穴。

1、命門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

 

2、 命門在五行中屬火,位於與對應的髒、心的旁邊。如《嵩崖尊生書》:「木、火、土、金、水、肝.心命門.脾.肺.腎.

 

艾灸命門的功效和好處

 

「溫陽益氣、壯腰健腎。 命門穴屬於督脈,在人體背部正中線,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人體常用的保健要穴。艾灸命門有溫陽益氣、壯腰健腎等功效,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婦科疾病及其他虛損性疾病,比如腰肌勞損、腰酸、腰痛、洩瀉、遺精、陽痿、早洩、赤白帶下、五勞七傷、頭暈...」


 

艾灸什麼時候最好 艾灸的最佳時間

「中醫專家指出,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涼。而且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被燙傷。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中醫認為,陽虛、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針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溼,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為什麼我會推薦大家用易灸灸呢?一張圖易灸灸的成分。傳統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可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功能。

 

易灸灸結合傳統療法,經過科學萃取,輔之現代可攜式方式,讓傳統艾文化融入現代都市生活。

易灸灸的藥材取自神奇北緯30º艾都「艾草之王」蘄艾,加乘多種」草本精粹」, 同時採用特有紅外線納米技術和能量石發熱包,使易灸灸的灸效、熱效、藥效,三效合一,而蘄艾精油有淡淡的植物香氣,使得易灸灸解疲乏效果更佳。

 

在陽氣最旺盛之時三伏天施「三伏灸」,在疼痛部位貼上易灸灸,可將雙重陽氣作用於體內滲入經絡,通過經絡的氣血直達疼痛之處,最大限度地以熱治寒、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寒逐溼等。因此,三伏灸貼易灸灸,成為許多養生達人的生活方式。

 

下面本人分享幾種常見病痛的艾灸療法:

1.頸椎病

症狀: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頸椎骨質增生引起的,在臨床上既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肌肉萎縮、手指麻木等神經受壓的類型,又有眩暈、耳鳴、視物模糊等椎動脈供血不足的類型;以及胸悶心慌、噁心嘔吐、吞咽模糊等交感神經紊亂的類型。

 

病因:該病發生的原因大多是感受風、寒、溼諸邪,溼寒入體淤積,導致氣滯血淤、經脈痺阻。體內則氣血不足、筋骨虛弱,無力自行祛溼。艾灸治療對緩解本症有較好的療效,可溫經散寒,舒筋活絡,效果顯著。

 

治則:首先取頸椎兩側和有壓痛點的阿是穴施灸,疏經通絡、活血止痛;其次,行走於人體頸肩部的經絡,主要是督脈和手三陽經,按照「循經取穴」的原理,可再取風池穴、天宗穴、肩井穴、大椎穴、風府穴等;神經根型頸椎病常累及上肢,出現手指麻木等症狀,還可加曲池穴、合谷穴。

 

 

 

2.肩周炎

 

症狀:肩周全炎稱為「肩關周節圍組織炎」,臨床表現為部肩疼痛,個整上臂活動明受顯限,嚴者重無法自行洗臉、梳頭、穿衣、上舉。

 

病因:肩周炎是由部肩感受風寒所致,又故名「漏肩風」。該屬病於「痺證」,受風、寒、溼三氣夾雜侵所襲為,導局致部氣血痺阻,發引疼痛。隔姜灸能經溫散寒、通止絡痛,般一施灸數次後有可效緩疼解痛。

 

治則:病因變多限局於肩周位部,造成關節黏連活,動僵硬,故首先可肩取周的阿穴是,疏風、散寒、化溼,其通經絡、止疼其痛;肩周部位多陽為經分布,病之邪中以寒溼為重兼,有淤血阻,滯故可取手三陽經在部肩的諸多位穴施灸,溫散陽寒、行氣活血、祛病除邪。肩如井穴、肩俞中穴、曲池穴、肩外俞穴、肩貞穴、肩羈穴、肩影等穴。

 

 

 

3.痛經

 

症狀:痛經是指婦女在月經期和月經期前後,所出現的周期性下腹疼痛。發作時,下腹部常呈痙攣性疼痛和脹痛,同時可伴有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手足發冷、噁心嘔吐等不適。原發性痛經者生殖器官往往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而繼發性痛經者大多有盆腔炎、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病史。

 

病因:大部分痛經都與寒涼有關,因寒致淤。如在月經之前或者月經期淋雨受涼、涉水遇寒、遊泳、吃冷飲、喝冷水等會引起血淤,就會導致子宮收縮引起腹部疼痛。所以痛經治療的關鍵就是清除氣滯血淤、驅寒除溼。

 

治則:可先取中極穴、曲泉穴、陰陵泉穴三穴,再取氣海穴、關元穴、腎俞穴、腰陽關穴等,溫補腎陽、益氣行血,再配以合谷穴行氣止痛;若是氣血虛弱者,可取足三裡穴、三陰交穴,健脾和胃,助氣血生化;痛經病在生殖器,為厥陰肝經之症,可取太衝穴,疏通肝氣、調達肝血,直達病所。

 

4.咳嗽:

 

症狀:受當到異味、異物刺激或,呼吸道出現分泌時物,人通過咳嗽異將物排出外體,這是身體進行的潔清維護工作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肺核結等症能也引起咳嗽。

 

病因:論無是外感還內是傷咳嗽,皆肺是氣上逆、不肅得降所。致肺感寒溼,濁痰之物堆積,氣肺不能下行只能逆上,從而起引咳嗽。肺為儲痰器之,脾為痰生之源,脾感寒溼而生痰。艾灸能溫和疏地通肺氣,祛寒風,除痰,溼一般連續施灸數,就能趕走嗽咳煩惱。

 

治則:治咳嗽者首,先當取孔穴最這個與肺關係最為密切穴的位,清肅氣肺;此外列缺穴、擅中穴、天突穴、中府穴可等清淨胸腑,曠氣達機。再取三足裡穴、豐穴隆等,健脾和胃才,能斷絕痰溼之源;倘若是水腎不足、津虧液乏引起的。

 

 

 

5.風寒感冒

 

症狀:感冒俗稱「傷風」,除了會造成頭痛、鼻塞、流涕、發燒、畏寒、咽喉疼痛等不適外,還會造成人體免疫機能下降,甚至誘發心肌炎、腎小球腎炎等疾病。

 

病因:中醫中有「風為百病之長,六淫之首」的說法,因而大凡外感疾病,可見到風邪的影子,或者是風邪與其他病邪結伴而來。風寒感冒初期及時施灸,直至身體發熱、微微出汗為好,能令頭痛、鼻塞等症狀很快消失,患者會感覺舒暢不少。

 

治則:可取主一身之陽,督脈經中的大椎穴施灸;臟腑中肺主皮毛,鼻為肺竅,故風寒感冒者時常有畏寒惡風、鼻塞流涕等症狀,可取曲池穴、合谷穴、肺俞穴、列缺穴等施灸,以宣散肺氣;再取經穴中最擅長於治療風邪的風池穴、風門穴、身柱穴等施灸,疏風解表。

 

 

6.過敏性鼻炎

 

症狀:過敏性鼻炎有噴噓、鼻癢、流涕、鼻塞四大症狀。其急性發作時,不光有水樣鼻涕流出,鼻塞、頭痛、耳鳴、流淚等症狀更是讓人無法忍受。

 

病因:過敏性鼻炎從外因而言,是由過敏原觸發的鼻黏膜變態反應性炎症,局部水腫;從內因來講就是肺氣虛弱、營衛失調。用艾灸治療能溫經散寒、消遊散結,益氣固表,病症也會隨溫熱的氣息悄然散去。

 

治則:急性發作期,可取鼻部周圍的印堂穴、迎香穴等,以艾火之熱行氣活血、利水消腫,抑制鼻腔內的炎症反應。在其緩解期間,可在手三裡穴、大椎穴、肺俞穴、關元穴、足三裡穴、風池穴等處施行艾灸,益肺健脾、補氣強身,調整和完善機體的免疫功能。

 

艾灸新寵易灸灸 養出國人健康體質

 

以「三伏灸就用易灸灸」為口號的國民品牌易灸灸,自2015年成立至今,一直以「弘揚國粹中醫文化,守護國人健康」為使命,在多次反覆實踐中,易灸灸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每年使用人數高達1.5億人次。

相信在未來, 易灸灸定能憑藉堅定的初心,成為一個傳承東方艾文化的民族品牌,一個弘揚國粹經典為已任的新國貨,一個守護國人身心健康的流行臻品。

 

相關焦點

  • 艾灸好處多,但經常艾灸,真的沒有副作用嗎?聽聽專業的回答
    艾灸不僅僅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還有助於治療一些疾病,所以正確地進行艾灸,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很多人知道艾灸的好處之後,就會經常性地去做艾灸,那麼這樣是否會有副作用?經常艾灸會不會有副作用?部分人做了艾灸之後,發現身體確實有了好的變化,於是會天天去做。
  •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的功效你了解多少!
    艾灸是中醫治療疾病和保健養生的一種傳統方法,艾灸本身是用艾葉做成艾條或艾柱,對人體體表進行燻烤,具有強身健體、溫腎壯陽、散風寒、活血化瘀功效。強身健體艾灸可以強身健體,有一句話叫做:「要讓身體健,三裡常不幹,」就是說經常艾灸足三裡,會有明顯的強身健體的原因。
  • 艾灸的注意事項和禁忌,不加注意,艾灸也會傷身體
    今天我們分享的重點是關於艾灸注意事項和禁忌的問題,希望各位灸友認真閱讀,平常艾灸期間多加重視,這些問題確實是可以影響到艾灸效果的。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說道: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灸之。艾灸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最主要的作用是行氣活血,溫陽補腎,消瘀散結,溫通經絡,調和陰陽,扶陽固脫。
  • 7條艾灸的注意事項,拯救你的艾灸無效
    很多人艾灸以後沒有效果,甚至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失眠、上火、乏力等,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艾灸的注意事項沒有做到。艾灸,看似簡單的燻烤,但是講究很多,這麼多講究並非故弄玄虛,而是確有其道理,為了保證艾灸的效果,更為了預防把自己灸壞出現各種問題,以下的10條注意事項一定要做到。
  • 艾灸腹部的好處與功效
    現在很多人都對一些傳統的養生方法比較感興趣,艾灸就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養生方法,這種方法現在已經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但是也有些朋友對艾灸腹部的作用和功效不是很了解,所以很想知道艾灸腹部的好處與功效都有哪些?
  • 艾灸印堂穴有什麼好處
    艾灸印堂穴有什麼好處1、艾灸印堂穴有什麼好處1.1、祛痘痘痘的出現和內分泌失調、熬夜、脾胃溼熱有關,艾灸印堂可以改善內分泌、祛風安眠、去脾胃溼熱、消炎鎮痛、平滑肌膚,從根源上解決痘痘。1.2、均勻膚色、祛斑在中醫看來膚色不均、長斑、面色蒼白等和人體經絡不暢、氣滯血瘀有關,通過艾灸印堂部位,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環,讓面色白裡透紅。
  • 艾灸「肚臍」與艾灸「腳底」這兩個部位,有什麼好處呢?
    艾灸可以對身體的體質進行調節,改善體質,使身體肌肉變得緊緻,從而強身健體。艾灸通過傳導熱力給人體穴位以溫熱的刺激,發揮溫通經絡、調節臟腑、扶正祛邪等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肚臍艾灸和腳底艾灸是常見的艾灸方式,那麼,在這兩個部位艾灸有什麼好處呢?
  • 艾灸的功效和禁忌是什麼?哪些人不適合艾灸?
    艾灸的功效和禁忌是什麼?燃燒艾絨時,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對寒性體質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腸胃功能較差的人也可以進行艾灸,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腸胃的消化和吸收,減輕便秘的症狀,有通腸潤便的效果。天氣較冷時,人體中的脂肪能夠起到禦寒的作用,身體中的脂肪含量堆積過多,就會導致肥胖,體內的溼氣較重,艾灸能夠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活動,促進脂肪的燃燒,從而起到祛溼的效果,還能幫助減肥。體質較弱的人經常艾灸,能夠增加人體內的白細胞數量,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以預防感冒,對支氣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 【每日一穴】女人艾灸好處多,對女人最好的艾灸特效穴及其注意事項!
    人體就好比一個摩天大樓,脾胃就是大樓的根基,脾胃好,人的健康才能有保障。足三裡又是脾胃的貼身保鏢,所以,愛美的女生,千萬要用好足三裡。 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常常會有一些神志方面的問題,如失眠、健忘、煩躁等,時間一久,人便會神疲乏力、容顏憔悴。 怎麼辦呢?養心安神啊!神門這個美容大穴可以隨時派上用場。 這4大美容穴,每周艾灸4-5次,每次每穴艾灸10-20分鐘。
  • 艾灸蒲團坐墊有什麼功效
    ,其實在家經常做艾灸蒲團坐墊就能緩解溼氣,那麼艾灸蒲團坐墊使用方法是什麼呢?,在家裡就能用,首先要準報艾柱,也就是將含有一些中藥成分的艾柱直接的放入到託盤當中,可以將艾柱點燃完畢之後然後將託盤直接的放入到艾灸蒲團坐墊裡面的艾灸儀裡面,艾灸蒲團坐墊也是有蓋子的,只要是將點燃的艾柱放進去之後然後將外面的蓋子蓋好就可以了,然後就可以直接靜坐在上面就可以了,這樣靜靜的等待裡面的艾柱燃燒完畢就可以了。
  • 艾灸的好處有哪些?哪些人不能艾灸?希望你別做錯
    關於艾灸,在很多醫藥典籍中都有記載、描述。《黃帝內經》: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備急灸法》:凡倉卒救人者,惟艾灼收第一。這些都體現了艾灸對身體的益處。通過艾灸,會發現身體得到改善,那麼艾灸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 夏季艾灸好處多!然而艾灸的這些知識,你都了解嗎?
    艾灸因其可行性強、療效好,受到人們的青睞。中醫認為,艾灸可以「透諸經而治百病」,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除寒溼、回陽救逆、防病保健等功效。古語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很多人會選擇艾灸。
  • 艾灸能幫身體「扶正祛邪」,經常做艾灸,喜人的好處會自動找上門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灸有很多養生功效,能幫身體扶正祛邪,經常做做艾灸,身體能夠收穫不少喜人的好處。做艾灸,對人體有哪些好處?艾灸所用的艾條和艾柱,裡面裝的是艾葉,艾葉性溫味辛,能夠幫助人體疏絡通經,活血化瘀和行氣。
  • 針灸和艾灸有什麼區別 兩者的功效是什麼
    中醫裡面最出名的就是針灸喝艾灸了,很多人都不明白針灸和艾灸的區別,兩者的功效有什麼不同呢?  針灸和艾灸的區別  針灸和艾灸都屬於中醫療法,都是通過刺激人體穴位來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但是兩種療法有很大差別,並不是同一種療法。
  • 你知道艾灸貼的功效嗎?
    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李時珍艾灸貼的功效和作用,也不知道自己用完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好處。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艾灸帖的三大功效與作用。一、止痛消炎把艾灸貼用來貼在關節部位,你會發現長時間這樣做以後能夠有效的起到止痛消炎的作用,有的關節炎比較厲害,而用了艾灸貼後就得到了很好的調節,但要記住的是,艾灸貼只能起到一個輔助治療效果,而不能當成主要的治療手段,如果病情比較嚴重,還是應該要去醫院看的。
  • 艾灸的3個好處不容忽視,中醫提醒:2類人不宜艾灸
    夏秋相交之際人體的免疫力還未調節好就會很容易生病,不少人都覺得身體虛了。中醫將人體對應四季調和,夏天積攢的陽氣消耗同時秋季機體中陰氣萌芽,不少人都出現了入秋三分虛,身體先犯困的現象。在這個適合犯困生病的季節,艾灸就是比較好的一種暖陽方式。
  • 為什麼很多人熱衷做艾灸?到底有什麼好處?老中醫告訴你答案
    艾灸在我國傳統醫學領域具有很高的地位,每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都有其獨特的艾灸手法,經常做艾灸,可以給身體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具體有哪些呢?今天就來和你聊一聊。老中醫告訴你,艾灸具有哪些功效?可以幫助人體祛溼排寒,人怕冷大多是因為血液流通不暢導致,當氣血在人體流轉時,如果體寒或者溼氣較重,就會造成氣血凝固的情況,相反,如果使人體保持一個良好的溫度,就可以驅趕寒溼,而艾灸就起到這個作用。
  • 艾灸的作用與功效,對女性的好處尤其多!
    06.便秘,腸胃蠕動功能失調便秘是人體最大的病毒的源泉,水纖維素不足,緊張壓力時間過長,精神因素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腔肌與盆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胃脹胃寒,胃潰瘍。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腸道內的濁氣,有的人做艾灸時,肚子咕咕響就是艾灸促進腸胃蠕動的表現,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經絡排毒及腸道排便。胃寒溼重就會胃脹胃酸胃潰瘍,艾灸有消炎殺菌,驅寒,修復胃部不適的功效。
  • 2020年三伏灸時間表,以及艾灸的六大注意事項(建議轉發收藏)
    (2)功效:溫腎健脾,散寒祛溼(3)頻率:先連灸三天,後續調理隔一天灸一次註:三伏灸時間僅供參考,具體時間以專業醫生為準。艾性屬木,木燃燒能生火,象徵著天上的太陽,行人體之陽以助生能,熱勝寒,能生火,火溫土,生萬物,火化氣,能伐水,這是艾草本有的自然屬性。艾灸連續燃燒,使之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經絡,又因經絡和臟腑相互聯繫,使之通達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循環全身。
  • 不要盲目艾灸,艾灸的最佳次數禁忌,及注意事項這些你都知道嗎?
    艾灸能不能天天做?要看不同情況,比如身體的突發某些急性症狀,有些嚴重,我們可以灸的時間灸一些,一天灸一次到兩次左右,直到病症好了為止,但是有個前提就是自己的身體能吃得消。再有就是慢性疾病艾灸一段後要有停頓,如果某種疾病困擾我們很多年了,剛開始艾灸的時候要慢慢來,講究循序漸進,這種剛開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個月左右,中間休息兩天,然後再天天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