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靜
編者按:
2019年是河南援疆的「鞏固提升年」。當前,河南援疆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第九批援疆工作即將收官。
前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抵達新疆,分別前往哈密市、伊州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伊吾縣等地進行採訪拍攝。
11月26日起,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將推出「援疆路·豫初心」系列報導,全方位展示河南援疆新風採。
扶貧扶到點子上:不再「守著金山走窮路」2016年河南企業註冊成立新疆中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駝公司」),通過河南援疆招商引資落戶伊吾縣。
伊吾縣村民毛達別克·達拉海告訴記者,三年前家裡散養著幾隻羊幾匹馬,現在養著80多峰駱駝。
「養駱駝賺錢啊!以前一年總收入也就三萬多,後來中駝公司來了,教我們技術,還成立了合作社,每個月能有4萬多的收入,年底還有分紅!現在三個孩子都開上了小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啊!村裡人其他人也開始加入合作社,一起養駱駝了!」毛達別克·達拉海豎起大拇指稱讚「河南!亞克西!」
據了解,2016年以前伊吾縣存欄駱駝全縣約1200峰,養駱駝基本上是為了售肉。三年來,中駝公司經過改良駱駝品種,培訓養殖技能,改變牧民養駝方式等,在原有的1200峰駱駝的基礎上,增加到5100峰,年產奶量1000噸左右,牧民直接增收2000萬元。
目前,企業與當地農牧民籤訂了奶駝認領託管協議,直接帶動了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800戶2000餘人脫貧增收。
駝奶顏色略微發黃,口感比牛奶濃稠。
提起駝奶的銷量,中駝公司質量負責人蘇華稱:駝奶營養價值高,品質好,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供不應求!
有舞也有歌:走上歡樂致富路「大家都知道新疆人民愛跳舞,有舞得有歌,咱們來援疆搞生產,就是大家致富路上最歡快的那支歌!」河南好想你集團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中心廠長馬軍偉這樣解釋公司的名字。
在明亮整潔的生產車間裡,記者見到了同在該公司工作的阿卜杜瓦依提·撒塔爾夫婦。據了解,他們來公司一年多,主要負責「泡棗、清洗果子」等工作。「之前在家種點菜,年收入不到一萬。現在我倆加起來一個月能有一萬多,今年老大考上了烏魯木齊的大學。越過越有奔頭了!」
馬軍偉告訴記者,河南好想你集團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凍乾果蔬產品深加工項目,總投資3.6億元,年處理和深加工各類鮮果蔬8000餘噸,帶動1000多戶農戶增收,人均年收入1.5萬元。
截止到2019年6月底,企業在職員工數量105人,其中少數民族職工83人,佔比79%,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人員24人,吸納南疆勞動力32人,公司員工同南疆員工「結對認親」32對。
一針一線繡未來,長路擋不住豫疆情天色漸晚,記者到達巴裡坤縣新安繡館。一進大門,便看到色彩斑斕、栩栩如生的眾多繡品。
「我叫巴合提古麗,你可以叫我小巴!」得知記者來自河南,在安繡館工作的哈薩克族姑娘巴合提古麗拉起記者的手,熱情地帶著記者參觀。
說起這裡的工作,小巴告訴記者「這裡的河南老闆人很好」,自己跟姐姐都在這兒工作,很充實也很開心。「感謝我們的援疆幹部,謝謝他們,我也相信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打造「造血」機制,增強「造血」機能,幫助受援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在李湘豫看來,這是當前援疆工作的首要任務。
據悉,河南安排援疆資金1500萬元,建成了集民族服裝、特色民族工藝品加工等產展銷一體化的巴裡坤縣民族服裝產業基地;引導河南安陽安繡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入駐基地,註冊成立巴裡坤縣新安繡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該公司共建設7個刺繡培訓基地,免費培訓200餘名少數民族群眾刺繡技術,其中三分之一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回收定單2000餘幅,發放工資百餘萬元,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實現了持續穩定就業增收,帶動當地少數民族婦女居家致富。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河南援疆幹部陳金嶺感慨地說,援疆讓新疆情結融入了河南援疆人的血液,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河南援疆工作只有落在實處,才能給這裡的人們帶來最實在的幸福。用辛勤的勞動成就自己的人生,助推社會發展建設再上新水平,再創新佳績,是每一位援疆人的初心,也是每一項援疆工程的使命。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