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己亥末庚子春,一場來勢洶洶的病疫由荊楚大地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山東省對口援助黃岡市,先後派出十餘批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湖北省武漢市和黃岡市,齊心協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並聯合湖北荊楚網、黃岡日報等媒體同步刊發,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疫線故事⑧】爭分奪秒,一個早班取樣9個咽拭子
□作者:李興國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員
2020年2月19日, 我們經過四個班次的工作,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恐懼感不再像剛來時那麼強烈了。最初吃的苦頭,很大程度上也是對未知的恐懼造成的。在防護上,我們格外小心,恨不能所有防護措施都用上,這也是一線醫護的普遍心理。因為,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
進入汙染區,同事之間相互監督檢查,及時發現職業暴露。毫不誇張的講:整個團隊是生死與共的,每一個人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了與你並肩作戰的隊友。
我們組進入湖北後第四個班次是5:00—9:00,這個時間段主要的工作是測量生命體徵、發飯和口服藥、留取化驗標本。作為傳染病房,患者的一切治療和生活需求由護理全權負責。在諸多護理工作中,採集血液標本耗費時間最長,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職業暴露的風險也比較大。我們一組的同事年資比較高、技術也可以,一番抽血下來,普遍反應有難度。主要原因在於戴上防護鏡後視線受影響,再就是手上戴兩層防護手套後,最敏感的食指根本無法感知血管彈性。
危險係數最高的是採集咽拭子做核酸檢測,因為採集過程要直接面對患者的口鼻,呼出來的氣流會噴到採集者的臉上,另外採集時患者極大可能會出現噁心、咳嗽,引起飛沫噴濺。因此,採集咽拭子時,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佩戴360°防護面罩,升級為三級防護。同濟的值班老師把東西備齊後讓我們自行決定誰採,因為三級防護面罩只有一個。作為我們組唯一的男生,我接了過來。戀戀姐幫我佩戴好防護面罩,我又向她請教了一些操作的注意事項,就開始了第一次採集咽拭子的工作。
第一位患者配合很好,懸雍垂及咽喉部暴露充分,擦拭的時候也沒噁心咳嗽。採集到第二位時,防護面罩上出現了霧氣,視線受到影響,咽喉部暴露不充分,也沒有找到壓舌板,最後用大棉籤壓住舌頭,才採集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往後,面罩的霧氣越大,最後匯聚成水滴,順著往下流。一早共採集了九個咽拭子,到最後根本看不清什麼部位,只能憑感覺患者有輕微的噁心,有躲避動作,說明棉籤觸及咽喉部。因此,我想以後如果採集,一定要速戰速決,在面罩形成水滴之前儘快採集完成。
我們九人換完衣服走出醫院時,已經接近十點。雪後的武漢,大晴,陽光刺眼,雖然溫度還很低,但大家心情都很好,因為,我們見到了抵達武漢九天來,最晴的天,最亮的光!
返回賓館的途中,空曠的馬路上,遇到了灑水車,灑水車過後,我們幸運的見到了彩虹。色彩絢麗的彩虹橋,仿佛連接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