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等你發現!
襄陽加油 中國加油
李桂英的戰「疫」手記
「我們是和新冠肺炎爭分奪秒搶寶寶的人!」
「疫情當前,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守護更多需要我們的人。」
隔離病房是我們的「戰場」
2月12日中午12點,我科(襄陽市中心醫院兒科)接到準備接收第四例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寶寶的通知。
這一例與眾不同——媽媽是高齡產婦,寶寶胎齡雖然有34周,但體重只有1.9公斤,且胎膜早破,有細菌感染疊加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病情危重。
收到消息後,護士長張曉紅立刻為寶寶整理出隔離病房,並備好暖箱、呼吸機等急救物品,等待寶寶的到來。
2月12號下午2點20分
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早產小寶寶在襄陽市中心醫院兒科住院醫師徐木珍的監護下從東津新區順利轉院,並從醫院後通道接入我科。
護士長張曉紅穿好防護服趕緊接下寶寶,第一時間將寶寶安置在提前準備好的預熱暖箱內。寶寶的狀況比醫生預估的更危重——不停地呻吟吐沫,呼吸困難。張曉紅立即為寶寶接上已經備好的無創呼吸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
身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隔著暖箱玻璃,重重阻擋又加上早產兒血管不好找,護士長張曉紅考慮再三,決定必須給寶寶進行臍靜脈置管。可是問題又來了,因為寶寶臍帶過短,植入會有一定風險,甚至可能會出現大出血。然而,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不儘快建立靜脈通道,寶寶可能會失去搶救的機會。護士長張曉紅不敢耽擱,只能儘量少剪臍帶殘端,因為害怕感染,所以延長碘伏消毒時間。
穿手術衣——打開切縫包——剪斷結紮臍帶皮圈——簡單結紮臍帶——修剪臍帶——提起臍帶——尋找臍靜脈......
護目鏡經熱氣遮擋,霧蒙蒙的什麼也看不清,再加上溫箱玻璃的遮擋,我們只能費力提拉尋找到臍動脈,再提拉、再仔細尋找、插管、回抽。終於,有回血了!結紮好臍帶,就立即傳呼床邊胸片定位。放射科安宏技師不到5分鐘就來到科室,床邊胸片定位顯示,置管位置良好……經過一系列急救措施,下午5點12分,寶寶的狀況逐漸穩定,值班醫師吳靜靜、護士長和我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來,大家長長的呼出一口氣。開始整理搶救物品。
脫下防護服,摘下護目鏡,一陣涼風吹來,我和護士長都打了一個寒顫,原來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溼透,口乾舌燥的我們喝下了姐妹們準備好的熱水。我和護士長相視一笑,趕緊去衝個熱水澡。
剛走出沐浴間,傳來副主任護師李陽老師熟悉的聲音:「桂英,我知道你這會兒沒有車回不了家,護士長也幾天沒回家了,我回家給你們炒了兩個菜,讓你們倆吃口熱乎飯,你們也不讓我進去……」
望著熱騰騰的飯菜,我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心裡溫暖極了。李陽老師身患乳腺癌還在化療,在疫情嚴重的當下,因為科室缺人,她仍堅持和我們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
後記
小寶寶在護士長張曉紅和同事們的精心救護、照料下,成功脫離危險。18天大的時間,完全不需要用呼吸機,不需要用靜脈營養,可以每倆小時吃28ml奶,身體情況良好,如今,即將出院。
醫院科室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她們在結伴奮戰抗疫的同時,也收穫了親情般的感動。作為醫護人員,堅守崗位不放棄是她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衷心地希望,這個嚴酷的冬天趕緊過去,這樣,李桂英很快就能和科室的姐妹們一起迎來一個充滿希望和朝氣的春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