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故事|爭分奪秒 和疫情搶奪生命——李桂英的戰「疫」手記

2020-12-07 襄陽婦聯

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等你發現!

襄陽加油 中國加油

李桂英的戰「疫」手記

「我們是和新冠肺炎爭分奪秒搶寶寶的人!」

「疫情當前,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守護更多需要我們的人。」

隔離病房是我們的「戰場」

2月12日中午12點,我科(襄陽市中心醫院兒科)接到準備接收第四例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寶寶的通知。

這一例與眾不同——媽媽是高齡產婦,寶寶胎齡雖然有34周,但體重只有1.9公斤,且胎膜早破,有細菌感染疊加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病情危重。

收到消息後,護士長張曉紅立刻為寶寶整理出隔離病房,並備好暖箱、呼吸機等急救物品,等待寶寶的到來。

2月12號下午2點20分

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早產小寶寶在襄陽市中心醫院兒科住院醫師徐木珍的監護下從東津新區順利轉院,並從醫院後通道接入我科。

護士長張曉紅穿好防護服趕緊接下寶寶,第一時間將寶寶安置在提前準備好的預熱暖箱內。寶寶的狀況比醫生預估的更危重——不停地呻吟吐沫,呼吸困難。張曉紅立即為寶寶接上已經備好的無創呼吸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

身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隔著暖箱玻璃,重重阻擋又加上早產兒血管不好找,護士長張曉紅考慮再三,決定必須給寶寶進行臍靜脈置管。可是問題又來了,因為寶寶臍帶過短,植入會有一定風險,甚至可能會出現大出血。然而,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不儘快建立靜脈通道,寶寶可能會失去搶救的機會。護士長張曉紅不敢耽擱,只能儘量少剪臍帶殘端,因為害怕感染,所以延長碘伏消毒時間。

穿手術衣——打開切縫包——剪斷結紮臍帶皮圈——簡單結紮臍帶——修剪臍帶——提起臍帶——尋找臍靜脈......

護目鏡經熱氣遮擋,霧蒙蒙的什麼也看不清,再加上溫箱玻璃的遮擋,我們只能費力提拉尋找到臍動脈,再提拉、再仔細尋找、插管、回抽。終於,有回血了!結紮好臍帶,就立即傳呼床邊胸片定位。放射科安宏技師不到5分鐘就來到科室,床邊胸片定位顯示,置管位置良好……經過一系列急救措施,下午5點12分,寶寶的狀況逐漸穩定,值班醫師吳靜靜、護士長和我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來,大家長長的呼出一口氣。開始整理搶救物品。

脫下防護服,摘下護目鏡,一陣涼風吹來,我和護士長都打了一個寒顫,原來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溼透,口乾舌燥的我們喝下了姐妹們準備好的熱水。我和護士長相視一笑,趕緊去衝個熱水澡。

剛走出沐浴間,傳來副主任護師李陽老師熟悉的聲音:「桂英,我知道你這會兒沒有車回不了家,護士長也幾天沒回家了,我回家給你們炒了兩個菜,讓你們倆吃口熱乎飯,你們也不讓我進去……」

望著熱騰騰的飯菜,我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心裡溫暖極了。李陽老師身患乳腺癌還在化療,在疫情嚴重的當下,因為科室缺人,她仍堅持和我們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

後記

小寶寶在護士長張曉紅和同事們的精心救護、照料下,成功脫離危險。18天大的時間,完全不需要用呼吸機,不需要用靜脈營養,可以每倆小時吃28ml奶,身體情況良好,如今,即將出院。

醫院科室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她們在結伴奮戰抗疫的同時,也收穫了親情般的感動。作為醫護人員,堅守崗位不放棄是她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衷心地希望,這個嚴酷的冬天趕緊過去,這樣,李桂英很快就能和科室的姐妹們一起迎來一個充滿希望和朝氣的春天。

···THE END···

相關焦點

  • 爭分奪秒!順義法院戰「疫」48小時記
    爭分奪秒!順義法院戰「疫」48小時記 2020-12-29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陳薇委員:爭分奪秒,讓疫苗捍衛生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爭分奪秒,讓疫苗捍衛生命■解放軍報記者 邵龍飛 特約記者 張振威陳薇在抗疫一線。
  • 「疫線故事⑧」爭分奪秒,一個早班取樣9個咽拭子
    編者按:己亥末庚子春,一場來勢洶洶的病疫由荊楚大地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山東省對口援助黃岡市,先後派出十餘批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湖北省武漢市和黃岡市,齊心協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獅特龍克服困難爭分奪秒馳援戰「疫」 小小橡筋背後的戰「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急需我們公司生產的口罩、防護服橡筋,大家紛紛加班加點、不辭勞苦完成生產任務」,像老董這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獅特龍員工還有很多。近日,國務院向獅特龍發來感謝信。獅特龍公司負責人張慶豐表示,「我們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強的擔當,做好防疫物資保障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江門製造』力量。」
  • 爭分奪秒 戰「疫」中的高校科研力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高校科研工作者也在進行著與時間賽跑的「戰役」。從1月下旬起,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紛紛啟動一批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在這場戰「疫」中貢獻高校科研力量。從1月10日開始,他們就迅速組建團隊,過年期間和學生一起留校攻關課題,克服春節期間進行實驗的各種困難,在實驗室裡爭分奪秒。從早上7點到晚上12點,實驗室從沒閒著。新冠肺炎重症病區的部分護士合影。在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棟10東新冠肺炎重症病區,有近60名護士。
  •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這是和時間賽跑,爭奪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
    在這場全國人民參與的疫情阻擊戰中,總有一些鏗鏘的話語讓人感動,總有一些溫暖的瞬間令人淚流滿面。在疫情的攻堅時刻,他們扛起了責任,披上了戰衣,義無反顧地為了生命和愛戰鬥。他們是這場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是城市中的平凡英雄。
  • 山東戰「疫」最美警察丨用熱血鑄就警魂以生命承託使命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全省各級公安機關以最快速度集結一線,發揮特別講政治、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品質,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防疫戰「疫」、維護社會穩定和服務復工復產的多重勝利。日前,山東戰「疫」最美警察發布,30人入選。從今天起,本報陸續刊發他們的事跡。
  •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她們用勇氣、智慧和擔當撐起了疫情防控「半邊天」。今天,我們翻開牡丹江中院行裝辦幹警佟盛磊的戰「疫」日記,來看看她和她的戰「疫」姐妹們的故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寧靜,擾亂了節日的祥和。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法院人沒有害怕、更沒有退縮。我與中院機關30名姐妹們第一時間投入到林機社區戰「疫」一線,齊心協力,共同抗「疫」。
  • 系列紀實故事《我的戰「疫」》溫暖上線
    2020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疫」中,人們不論身份、不分年齡,都在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成為戰「疫」防線中緊密相扣的一環。疫情發生後,她和她的6位小夥伴留守在咖啡館,每天為附近醫院的醫護人員免費送咖啡。老萬,70後,武漢人。他是新冠肺炎患者,作為第一批入住火神山醫院的重症患者,他第一時間發布的病房視頻,讓他一夜之間成為了患者中的網紅。老萬說:「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告訴大家,什麼都可以輸,信心不能輸。」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
    「高舉團旗跟黨走,唱響抗疫青春歌!」「心有大愛,疫散花開!」「十年磨劍,初心不變!」在第71個「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昨天「初心·傳承」戰「疫」青年故事會暨第九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分享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近200名師生醫護人員代表共同線上參會互動,在線觀看直播人數13.3餘萬。
  • 爭分奪秒,為生命護航——吉首市抗擊疫情工作紀實
    紅網時刻通訊員 田思思 陳生真 湘西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中,無論是前線奮戰,還是後方保障,吉首全市上下爭分奪秒、共克時艱,為生命保駕護航。她的丈夫田俊,是該院骨一科的主治醫師,申請到發熱門診輪班,「每天看到她我都很心疼,和她並肩作戰,就是對她最大的支持。」上陣父子兵,抗「疫」夫妻檔。農曆臘月二十九,丹青鎮副鎮長陳生愛和擔任吉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的愛人田吉平分別接到通知,取消春節休假,立即趕赴工作崗位。一聲令,一聲到!
  • 【戰「疫」說理】疫情防控做好「人文關懷」三個維度
    一、人文關懷的基點:尊重生命 全民救援  中華文化倡導「以人為本」,人的生命重於一切。此次疫情防控始終要把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最高位置,彰顯了最根本的人文關懷。抗「疫」是一場生命和健康保衛戰,也是舉國上下共同參與的人道主義大行動。
  • 【戰「疫」故事會】社區「鐵娘子」,戰「疫」敢擔當——這就是西城...
    姐妹們, 三八婦女節就要來臨,疫情防控形勢卻依然嚴峻,為進一步築牢巾幗戰「疫」防線,徹底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縣婦聯特開設《戰「疫」故事會》專欄,本欄目旨在發動廣大群眾用自己的筆寫身邊和周圍真實的人和家庭,用自己的話講知道和熟悉的動人故事。
  • 以中國戰疫堅定「四個自信」
    原標題:以中國戰疫堅定「四個自信」  【教育探索】 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高校要通過在線思政課、形勢政策課、主題黨日、主題團日等途徑,講清楚戰疫中的四大事實,引導大學生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那些默默奉獻的人》作者:濟南市天橋區晏陽初小學五年級二班 趙雅如>指導教師:孫建鑫戰疫情同舟共濟,擔使命共克時艱。在這次疫情中有許多人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們要為他們致敬!醫護人員日夜不息,爭分奪秒,只為把患者送死神手中拉回來。他們早已把自己的性命與患者生命緊緊連在一起。許多外地的醫護人員也馳援武漢,即使相隔兩地甚遠,即使有的家人反對,即使明知前方存在巨大困難和風險,仍然義不容辭。
  • 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新聞—科學網
    「高舉團旗跟黨走,唱響抗疫青春歌!」「心有大愛,疫散花開!」「十年磨劍,初心不變!」高喊著口號,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 「初心·傳承」戰「疫」青年故事會暨第九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分享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
  • 【我們的2020】武漢戰「疫」故事
    年終歲末,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導《我們的2020》,和您一起說成就,話收穫,感受時代變遷,滿懷信心昂首邁入2021年。  今天(12月22日),我們首先來看發生在武漢的戰「疫」故事。  做康復操、行走訓練、澆花看書,這基本上是武漢市民秦志江現在每天的生活。老秦說,2020年,他無疑是經歷了一次重生。
  • 抗擊疫情 志願同行——雷鋒精神在戰「疫」中閃亮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隊先後開展多項志願突擊行動,為抗擊疫情做好出行保障。免費接送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和家屬……400餘輛「雷鋒的士」一直在行動。「編外雷鋒團」的抗疫故事自疫情發生以來,河南鄧州「編外雷鋒團」持續為「逆行者」提供暖心服務。
  • 戰「疫」手記我和妻子決定留下來守護大武漢
    當武漢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時,出於對這裡的熱愛和警察的職責,我和妻子退掉了回老家的車票,堅守在各自的抗疫戰場上。 我和妻子鐵肖會都是河南安陽人。2014年4月,我通過湖北省公務員考試,被武漢市公安局蔡甸區分局錄取。經過兩年多的歷練,我來到了新農街派出所,擔任鐵鋪社區的管段民警。作為中法生態城的核心區,新農街經濟欣欣向榮,但各類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
  • 用生命紀實,「新冠」戰「疫」下的「卡帕」式中國攝影師
    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深深牽動著攝影人的心,他們義無反顧, 衝在防控最前線,用影像報導真相,用影像謳歌真情,用影像提振士氣,為抗擊疫情注入強大正能量! 本期邀請到的是身兼攝影師和「白衣戰士」的中山市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山市人民醫院攝影協會會長、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山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廣東中山市人民醫院放射影像中心學術主任李曉群,冒著感染的風險,用鏡頭紀錄了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沿醫護人員的可歌可泣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