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東京都一個出生超過6個月的嬰兒因為食用了以蜂蜜作為離乳食品(戒奶的食物)的食物,引發了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症死亡。
這一悲劇引發了國內外寶媽們的熱議,不少人紛紛表示:
1歲寶寶不能吃蜂蜜,這是常識好不好?
那多大寶寶才能吃蜂蜜呢?
好可怕,感覺1歲寶寶進食禁忌有好多,可是到底哪些不能吃呢?
的確,早在1978年,美國加州就針對嬰兒食用蜂蜜導致感染肉毒桿菌死亡的事件,對蜂蜜樣品鹼性了檢測,結果發現蜂蜜樣品中含有肉毒桿菌的芽孢。同年,美國加州衛生部門就發出通告,勸告家長:不要給未滿1周歲的嬰兒食用蜂蜜。
雖然對於成年人來說,蜂蜜是健康飲食佳品。其含有少量的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有機酸、酶類等多種營養成份。
但對於1歲(尤其是小於6個月)的寶寶來說,食用蜂蜜就如飲毒品。
因為蜂蜜在採取花粉時可能把被肉毒桿菌汙染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中,使蜂蜜受到肉毒桿菌的汙染。而未滿一歲的嬰幼兒,腸道內沒有能夠充分抑制肉毒桿菌繁殖的菌類,於是肉毒桿菌可能在寶寶腸道中繁殖,並產生毒素,而寶寶肝臟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易引起肉毒桿菌性食物中毒。
除此之外,過早的食用有甜味的蜂蜜,也會影響寶寶味覺系統完善的建立。而且寶寶4個月後,乳牙開始萌出,多吃甜食易蛀牙。
目前,國內和國際上的營養專家對寶寶吃蜂蜜的看法基本相似:1歲以前的寶寶不能食用蜂蜜,1歲以後的寶寶有特殊需要時可以吃一點。
另外,蜂蜜中還可能含有一些雌性激素,如果長時間食用,可能導致寶寶提早發育。所以即使是1歲以上的寶寶,也不能毫無限度地吃蜂蜜,也需要注意以下這些點:
考慮到寶寶的味覺非常敏感,家長給寶寶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長期大量過濃的喝蜂蜜會使寶寶逐漸形成愛吃甜食的習慣。
如果寶寶正在腹瀉或者胃腸功能發育不全等情況下,最好不要給寶寶吃蜂蜜,以免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寶寶食用蜂蜜最好衝調成較淡的蜂蜜水再飲用。衝調蜂蜜時不要用剛燒開的熱水來衝調,因為蜂蜜裡面含有大量的酶類活性物質,高溫會使酶失去活性。因此,最好使用40℃以下的溫開水或涼白開衝飲,這樣更易於被吸收。
其實,吃蜂蜜起不到傳說中可以解決便秘問題的作用。寶寶便秘還是要從增加蔬菜、水果、飲水的量及合理飲食等多方面改善。
10歲以後,對蜂蜜的限制就可以放寬,基本能和成人一樣食用蜂蜜了。
調味料是成年人每餐必備的東西,但對於一歲內的寶寶來說,完全沒有必要使用。沙茶醬、西紅柿醬、辣椒醬、芥末、味精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幹擾身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
一歲以內的寶寶也不要吃鹽,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
對於1歲內寶寶來說,豆漿、蜂蜜、鮮奶等都是易過敏的食物。寶寶腸胃還未發育完善,豆漿中的植物蛋白、牛奶中的蛋白質,都無法被吸收,最終會寶寶腎臟負擔過重,引起過敏。
菠菜、韭菜、莧菜等蔬菜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內不易吸收,並且會影響食物中鈣的吸收,所以1歲內寶寶也不可常吃,宜導致寶寶腹瀉。
魚肉是非常好的嬰兒輔食食材,但有些魚類尤其是海魚,含有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積聚與魚類體內,甲基汞會影響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
選擇魚肉作為輔食時,避免選擇體型較大的或含汞量特別高的魚類,如鯊魚、劍魚、羅非魚、鯰魚,特別是吞拿魚。
孕期補鈣∣母乳∣輔食∣便秘∣幼兒園
腹瀉∣發燒∣咳嗽∣手足口∣疫苗∣斷奶∣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