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月為菊花盛產期,
除了採摘後製成菊花茶、入藥,
不少地方還將其入饌做出各種菊花美食,甚至推出菊花宴。
根據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
菊花主要分為杭菊、貢菊、滁菊、亳菊、懷菊等幾個品種。
雖說菊花都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等功效,
但也有一些細微差異。
你分辨得出來嗎?
從顏色上看,菊花主要有黃、白兩種: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風熱感冒初期,發燒、頭痛、咳嗽,有黃色黏稠痰液的時候,可泡些黃菊花來喝。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對於肝火上攻和肝腎陰虛導致的眼睛發紅腫痛,怕光流眼淚,看東西模糊不清,以及頭痛眩暈,可用白菊花。
從種類上看,功效也略有不同。
滁菊又名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緊密的一種。滁菊疏散風熱的效果最強。如果出現嗓子發乾、頭昏等熱傷風症狀,喝一些滁菊即可緩解。
貢菊也稱黃山貢菊,因在古代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而得名。貢菊花朵雪白,蒂呈綠色。
貢菊的寒性緩和,其清肝明目、養肝養眼的作用更突出。貢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電腦族的護眼良方。
杭菊花朵較大,分為杭白菊和杭黃菊兩種,杭白菊味道更甘美。杭菊清熱利咽的效果最強,咽喉腫痛時,喝杭菊效果最好。
相關資料表明,杭菊對體外的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變形菌以及綠膿桿菌和霍亂弧菌等細菌具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對人體的結核桿菌有某些抑制效果。
與以上幾種家菊相比,野菊花的花朵更小,顏色更黃,苦寒更重一些。
野菊花解毒清熱消腫的作用最強,對緩解生瘡、牙痛、口臭、咽喉腫痛、風疹等有一定功效。
一般情況下不宜飲用野菊花茶,以免損傷脾胃陽氣,造成胃部不適、腸鳴、大便溏稀等不良反應。
衝飲野菊花茶,一次取3~5克就夠了,也就是20~40朵野菊花。
補肝腎:菊花味甘,對肝腎有滋養作用,配上滋補肝腎的枸杞,作用可得到加強。
治感冒:桑葉與菊花皆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同時可緩解風熱感冒初期的發熱、頭痛等症狀。
菊花加山楂,可消脂降壓。
菊花茶中富含黃酮類物質,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
但黃酮類物質十分不穩定,很容易被氧化,使茶水失去本來的黃色色澤,變成綠色,其保健作用也會有所下降。因此菊花茶要現泡現飲,不宜久放。
無論哪種菊花,性質都偏寒,一般陽虛體質(平時怕冷)和脾胃虛寒(一吃涼東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不宜多飲。
菊花茶中加些冰糖,能稍微減弱寒性,更加適合體寒體虛者。而對於體熱體壯的人,加冰糖會減弱菊花茶清熱的功效。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小美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