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愛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的事則是「無」。
—題記
初識樸樹可能和大家一樣,在某一年的畢業季,也是因為那首膾炙人口的《那些花兒》。那時候腦子裡就一個想法: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歌?而後慢慢了解我便沉淪、痴迷、折服以致沉淪。種種這些都是因為他,都市叢林中的行吟詩人—樸樹。
樸樹,他是一個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的明星。父親是一位學院院士,母親是中國第一代計算機女工程師。看到這裡也許你會疑問樸樹最後為什麼成了娛樂圈的人物,因為他就是那隻特立獨行的人,會做自己愛做的事。後來慢慢地了解,查百科、看新聞才知道當初樸樹以0.5fen之差無緣北大附中,即便後來通過父親的關係進入北大附中,他的心裡也始終不得勁。為了排解心中的這份不高興,年少的樸樹只能通過音樂來解解悶。也就是這時候一個叫羅大佑的人名以及羅大佑的歌進入了他的耳朵。音樂似乎推開了樸樹新世界的大門,也許從那時起他的是生活裡只有音樂才能讓他惦記。
音樂比他的生命更重要。喜歡過了變形金剛、遊戲機之後,音樂最後一個進入了他的興趣愛好。那時他為了報個吉他培訓班把自己喜歡的遊戲機都給賣了。興趣愛好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多彩多樣的並且來來去去。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玩音樂時間一長樸樹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臉上的笑也越來越少。那是時候人們管這種精神狀態叫做抑鬱吧。記得有篇報導寫過醫生問他:那你認為身邊的人會怎樣,第一是難過,第二是無動於衷,第三是高興。樸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三項。最後的結果是:再高3分樸樹的精神就會被診斷為「變態」。
本來樸樹準備放棄上大學,潛心鑽到做音樂上去,當時父親的一句話讓樸樹進入了大學學府。大學是自由的,可以玩音樂,可以留長髮……依稀記得那句話可能是這麼說的。那年的9月,樸樹留著長發走在了首都師範大學裡,夢想著開始放飛自我。軍訓開始,他發現他被騙了。剪去了他喜歡的長髮,那和齊秦一樣的長髮。每天渾渾噩噩的混著,大二那年他便輟學了。那樣他便可以抱著心愛的吉他去專心玩他的音樂。
對樸樹而言,高曉松、宋柯算是他人生中的貴人。《火車開往冬天》《天上有個花園》《白樺林》等一系列好的作品都是從麥田音樂發的以及他的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同年樸樹也登上了春晚。次年,他發行了自己的第二行專輯《生命如花》。從那以後,樸樹便陷入了我們都知道的那個十年。
長達十年的抑鬱使樸樹受盡了折磨,同時也在打磨著這塊金子。也是在這段時間樸樹有了一輩子的靈魂伴侶—吳曉敏。」即便樸樹一輩子不工作,我也能養得起他」,是何等的感情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也是在她的照顧下,樸樹慢慢地康復漸漸地又回到了大家的視線當中。
樸樹是一個今天看來很少見的人,他像琥珀,他的音樂就是琥珀外面那層硬硬的東西,他被包裹在其中。復出之後的第一首單曲《平凡之路》,使他又開始霸佔各大榜單的榜首,即便蟄伏十年他依然強勢。就像他說的:他是金子,始終要散發著光芒。樸樹性格很直,直到讓人心疼。就像綜藝上看到他一樣,我是需要錢我才來上的節目。
也許這些是讓我喜歡上他的原因吧!「我從遠方趕來恰巧你們也在,痴迷流連人間我為她而狂野,我是這耀眼的瞬間,是划過天邊的剎那火焰。」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馬上步入知天命的年紀,願您在以後的生活裡活得不再這麼擰巴,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我們會一直陪著你,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