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層樓的距離

2022-01-03 劉達

寫於 2012-12-17,星期一,凌晨 03:24

後半夜了,從黃克競一樓的1-6回家。推開機房那扇重重的門,迎面撲來香港夜裡的潮氣,這股夾雜著水珠的風,像一波海浪,有力地滋潤著我乾澀的呼吸道。突然想到,好多在港大的夜晚,都是在1-6度過的;而1-6在我心裡,不知不覺成為孤獨的代名詞。

對,孤獨。 走進黃克競的狹窄樓梯,港大兩年半裡讓我覺得孤獨的事情,變成一部部4D短片,在我腦子裡隨機播放著。。。

1. 被若干女孩兒拒絕的時候和接到「拒信」接下來的幾天。比如有一次失敗,在FB說 「沒有車總比搭錯車強」。我清晰的記得有且只有一個人like了那條status,那人是我在hall的樓友,馬來西亞師兄,當時也單身,現在有一個非常性感的女朋友。是真的羨慕嫉妒恨,不過現在想來,當時對男女之事的想法很是天真。——孤獨

2. 不在健身房的時候,有時自己在屋子裡做伏地挺身,拉彈力繩,各種練腹肌動作。剛練完,渾身肌肉緊繃,對著浴室裡的鏡子自我欣賞。肩像兩個鼓起的氣球,手臂線條很明顯,胸整個一倒三角,腹部有四條不太對稱的淺淺的弧線——自我感覺良好。特別想身邊有一個很親近的人,我可以跑到TA面前自豪地說:「看!我已經不是以前的紙片人了~」 可是沒有。這時候感覺自己像老友記裡Chandler和Ross。他們都有過這種情況:一個人在起居室,想到個很好的笑話,自己咯咯笑,然後環顧四周,失望地說「Nobody hears my good ones...(沒人聽到我這些好笑的笑話)」——孤獨

3. 凌晨五六點,大口吸著空氣裡的晨露,走在有水池的開心公園。看看花,看看綠葉,它們很漂亮,卻和它們溝通不到;於是走到小池子,想找那些烏龜,畢竟他們是會動的活物。不知道是他們躲在角落裡睡覺,還是夜色將他們包裹,我睜大眼睛找了半天,也無法探到他們的眼神。痛覺無人可以把酒夜談——孤獨

4. 想起某件自己做過的傻逼事兒,開始爆發性的自我抽搐:緊閉雙眼,面部扭曲,上半身像遇到急剎車一樣迅速前傾,雙腳離地,渾身肌肉緊繃,喉嚨裡發出尖尖的聲音。這時候坐在我旁邊的人,用看精神病人的眼光看我。——孤獨

5. 對一個香港女孩兒有好感好久了。花一個禮拜時間,終於約到她單獨相處。一個禮拜,是因為我發一次whatsapp,她隔兩三天才回。她前兩次回簡訊,都是觀望和小小拒絕的態度;第三次,她用簡短的句式問我時間和地點的時候,我開心得想跳起來——幸虧沒跳,如果真跳,我那一刻的能量足夠我跳出大氣層。可是吃飯的時候,和她的腦電波不是一個頻率。發現聊不來的那一刻,她的漂亮對我來說只是空殼,和她交流,我也成了精神世界匱乏的空殼。想著自己半年的美好幻想破滅——孤獨

……

走到了G層。1-6在1樓,但是1樓到G層的樓梯的距離,是整棟樓裡面,相鄰兩層樓距離最長的。可能老天特意讓我在這段樓梯上胡思亂想吧。

出了大樓,撞到一個熟悉面孔,可是一時想不起哪裡見過。走近了,想起,她是我一年前寒假在一家公司做trainee時候的一個香港同事。哇,那一刻感覺就像是很久以前做過一個夢,今天突然在現實中看到投影。和她聊起來。她半年前離開公司了,現在在新公司很開心。我跟她說一年前我在公司的時候很傻,她呵呵說是啊。她說我變「好」了,我說不明白妳啥意思,不過來香港以後真的一直在變。她問我覺得變化好不好,我說我心裡沒有好不好的概念,只是很喜歡每一個時期的自己。

聊了5分鐘,告別,繼續走。在山道下樓梯的時候,聽著耳機裡放著《給我一個理由忘記》,我就想,孤獨可以算是我大學故事的一條暗線了,這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呢?大家都想要正能量,孤獨是不是負能量?我是不是應該離它遠點?

結論是:我很幸運可以一直享受、品味、親近孤獨。孤獨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給自己反思、品味生活的,是用來與自己對話的,就像黃克競1樓到G樓的樓梯。哈哈,「哥不寂寞,因為有寂寞陪著哥」這句話很有道理呢。自從經常咀嚼自己的bad time,我就開始喝純咖啡,不加糖,比如星巴克的espresso。純咖啡初嘗起來苦,可是隨著濃濃的苦氣在口腔和鼻腔裡慵懶地蔓延,我會感覺到特別的、淡淡的甜味,或者說甜甜的感覺,這細小的感覺是從心底和腦袋出發,最後才到舌頭的——就像地下水因為虹吸作用在土壤的縫隙中上升,山泉因為地心引力在石縫間細流,最後匯合到一個泉眼,安靜得冒出來。

坐在家裡客廳的沙發上,耳機裡又開始放許巍的《漫步》了。這首歌的歌詞算上字字珠璣:

很多事來不及思考

就這樣自然發生了

在豐富多彩的路上

註定經歷風雨

讓它自然而地來吧

讓它悄然地去吧

就這樣微笑地看著自己

漫步在這人生裡

yeah 當往事悄然走遠

只留下清澈的心

yeah 讓我們相互溫暖

漫步在這陽光裡

讓它自然而地來吧

讓它悄然地去吧

就這樣微笑地看著自己

漫步在這人生裡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很多人會感慨時間過得很快,我這幾年卻感到時間過得很慢。經常感覺已經過了一年多,仔細查查,卻發現只過了五個多月。

如果能遇見三年前的自己,我會和他說:「劉達,保持你的激情、冷靜、思考、行動。雖然你看不清前面的路,但是我可以高興地告訴你,你的未來會很精彩,你會有很多失敗、絕望、收穫、成長。你現在已經有了星星之火,給點時間,火會燎原。」

(這段寫於2015年12月17日)

現在是2016年11月24日,我想說:

2015年12月17日的劉達說的很好。

(我的微信:liudafinance)

相關焦點

  • 送好友一層樓!這對閨蜜讓人羨慕
    要是我閨蜜送我一層樓……我……我想多了……但這事真的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網曝張庭送了陶虹一層樓。10月25日,網友曝光了張庭和陶虹同框的視頻。據爆料,張庭這次還大方送了一層樓給陶虹,用作陶虹的辦公場地。不曉得一起看大樓的明道,會不會吃醋啊~看情況,幾人的商業合作關係已經建立起來了,並且網友們都很羨慕張庭和陶虹的閨蜜情,還有人感嘆,像張庭這樣的閨蜜請來一打。
  • 歐洲最大3D列印住宅 2人25小時蓋好一層樓
    建築商執行長路普(Fabian Rupp)表示,這樣的多層公寓以往需要五個工人,但在3D列印技術的幫助下只要兩、三人,像這棟住宅他們蓋好一層樓只用兩人花費25小時,以往需要五人五天。路普也指出,這項優勢恰好彌補建築業的缺工問題,他也希望3D列印技術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建築業。
  • 帶你看看徐靜蕾的豪宅,客廳吊燈就價值百萬了,足足佔據了一層樓
    水晶大吊燈是從二樓延伸下來,足足佔據了一層樓,非常華麗,這種水晶吊燈估計要過百萬,房間中使用了雕花造型的屏風,空間更有層次,而且一點不不顯死板還很時尚。
  • 愛情:遠距離不是距離,心的距離才是距離
    你是否談過遠距離戀愛這?相信談過遠距離戀愛的你,也懂這個感情的痛苦。想要見面也很難,每次都靠videocall和對方見面聊天等,好心酸。遠距離戀愛的情侶們,記得一定要信任對方哦!因為信任才會把感情一直為此下去20句扎心遠距離戀愛語錄,送給正在談遠距離戀愛的你和另一半:1,愛情的距離,原來是太在乎彼此。
  • 距離,距離感
    常識認為,距離產生美。
  • 親密距離、社會距離和公共距離
    《無聲的語言》主要闡述了三種距離,親密距離、社會距離和公共距離,不同的國家或社會中的人們對這些距離的認識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會採取令自己感到舒適的距離與他人相處,這些適當的距離就是一種文化,如果不了解這種文化,而只採取語言進行溝通,可能會有很多障礙,產生矛盾,不利於解決問題。
  • 自動駕駛車又上一層樓,無需安全員,這次新寶駿領先特斯拉
    不過,現如今車市中最常見的L2級別自動駕駛,其實並不能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在行駛過程中仍然需要車主介入操作才行,因此很多消費者都覺得真正的無人駕駛時代距離當下還很遙遠。也就是說,在日常出行中,如果遇到了高速出行的情況,那麼就可以打開RS-3、RC-5的全速域ACC功能,設定好合適的跟車距離之後,它們就會幫助車主去主動跟車。如果前車進行了剎車,那麼它們也一樣會減速,並與前車保持一定的安全車距,在避免發生碰撞的同時,降低車主踩踏板的頻率,從而優化出行體驗。
  • 心的距離,相約永遠;距離是海我造舟,距離是塹我架橋
    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到達,那就是夢與夢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縮短,那就是心與心的距離
  • CITY CAFE暖心短片:距離不再距離
    CITY CAFE的這支最新廣告,將距離的場景和咖啡捆綁在了一起。 不得不說,"距離"這個概念在今年這樣的特殊背景被提及、運用到廣告中實在是太巧妙了。
  • 人生三度,一度一層樓
  • 奇妙的社交距離,正所謂距離產生美感
    奇妙的社交距離,正所謂距離產生美感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社會距離的實驗在- 個非常開放的閱覽室裡, 實驗者要求被試者獨自坐著看書。然後,實驗助理走進來,坐在受試者旁邊,觀察他們的反應。即使是不太注重私人空間的東方人,也存在一個微妙的社交距離,不會允許其他人輕易破壞。按照心理學家的分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般分為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眾距離。親密距離是人際交往中最小的距離,大約在十五釐米以內,所謂的「親密無間」,大概就在這個範圍內。
  • 距離產生美:「美」為什麼需要「距離」的成全?
    日常生活中大家常說「距離產生美」,意思大概是說人會比較容易忽略與自己「距離」近的東西,而遙不可及的事物往往容易讓人覺得美。距離對美的形成是否就是決定性的?「美」何以需要「距離」來成全?沒錯,是的。「美」一方面是客觀存在,但當人參與審美活動中來後,「美」又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 心理距離
    人際交往心理學研究發現,中等程度的空間距離最能產生較強的心理吸引效應,而過近或過遠的空間距離都會使人產生排斥或疏離的心理效應,這就是心理距離效應,又稱「刺蝟效應」人們用溝通與交往時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來反映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美國心理學家將其劃分為四類:
  • 都說距離產生美,但是距離也真的很可怕
    距離產生美,得不到的話就在自己的腦子裡把得不到的東西拼命的美化。我覺得永遠本來是一個無法說明的距離或是時間,但是永遠往往存在於人們的意志和誓言中,當你做下某些承諾和決定的時候,永遠就是你心中的執念。距離是一種很玄的東西,離得最近的不是最熟悉的,遠在天涯的,也許是最熟悉的。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 距離產生美,請保持適當的距離
    距離產生美,不是說說而已,人有了距離,就會看得不那麼真切,就像一個高度近視的人,看這個世界,都是模糊而美好的,TA看不到街邊的垃圾,卻能看到花壇總那一簇簇的紅色黃色。人與人之間,相處得越久,了解得越深,美藏得越深。
  • 距離產生美,適當的距離是對彼此的尊重
    即使是自己最親的人,也要有適當的距離,心中有點距離感更能讓自己尊重和敬畏,因為過於親近往往容易忽略某些東西。子女和父母要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子女煲好一碗湯送往父母處,剛好保持享用的溫度,近了太燙,遠了太涼,恰到好處才舒服。夫妻也是彼此最親密的人,相處起來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尊重對方的愛好和隱私,不要一味地想要控制或者改變對方,掌握分寸互敬互愛,才能相伴到老。劉若英曾說,夫妻間最好的狀態就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是愛的距離
    你如果問我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我會毫不遲疑的告訴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愛的距離。愛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你就站在我的面前,可是我卻不知道,或者我假裝不知道你愛我。
  • 有意思的「社交距離」.
    從字面上理解,人們都知道社交距離的涵義。但日常生活人際接觸中,哪些能夠做,哪些不行,許多人並不清楚,各國專家和政府給出意見也大相逕庭,而且說法似乎一天一個樣。社交距離包括:儘量減少與人接觸;與人接觸時,儘量不要靠太近,人際距離儘量保持在2米以上。曼省還建議,外出時,儘量減少10分鐘以上的外界接觸。
  •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是哪個?距離多少光年?
    離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距離約2800光年,第二是天鵝座X-1,距離為6100光年,第三是天鵝座V404,距離為7800光年!一般所指的黑洞是恆星型黑洞,超大質量的恆星(一般需要大於30倍太陽質量以上)在超新星爆發過程中形成的!
  • 特殊兩會,有距離卻無距離感(微視點)
    這是一次有「距離」的全國兩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會場內,口罩成為代表委員們的「標配」,全國政協首次採用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大會發言;會場外,代表委員們握手言談的畫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保持社交距離的頷首致意。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等採訪活動線下轉線上,改以網絡視頻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