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於知足(寫的真好)

2021-03-05 論道V


《道德經》中說道:「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人生,懂得知足就不會感到屈辱,明白適可而止才能不遇危險,如此,方能長久。

經歷萬千坎坷,方知平安就好;看遍世間繁華,方知知足就好。

人們常說知足者富,懂得知足的人便是世間最富有,最幸福之人。

老子言:「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人性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放縱自己的欲望,最大的禍端是不知滿足,最大的過失便是貪得無厭。

欲望太多,自然感覺不到幸福。

從前,有個釀酒的酒娘,有一日,一位道士過來買酒,卻發現自己的錢不夠。

酒娘心生憐憫,於是將酒免費贈與道士。後來,道士為了報恩,便打造了一口井送給了酒娘。

那口井每天都能湧出美味的美酒,酒娘的錢財也是源源不斷。

後來,當道士到來時,酒娘滿臉笑容的迎上去,跟道士抱怨缺少餵豬的酒糟,道士聽完微笑不語,轉身離去。

此後,那口井再也流不出美酒了。

一個人的不知足會像沼澤一樣,會越陷越深。

格林童話《漁夫和比目魚》的故事眾所周知,正是因為貪得無厭導致最終一無所獲。

生活中,有很多人也陷入如此狀態。

擁有了權勢,渴望著金錢;擁有了健康,貪戀著美色,人心太貪,必定活的很累。

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不知足的人,必定不幸福!

常言道:「知足常樂」,懂得知足的人必定是快樂的。

一個懂得知足的人,錢財名利皆是浮雲,開心愉悅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倍感珍惜,心懷感恩,不會羨慕別人所擁有的,更不會嫉妒別人的幸福。

懂得知足的人,心胸豁達,不會因失去,而心生抱怨,不會因貧窮,而悶悶不樂。

在他們心中,擁有即是幸福,知足便是幸福。

在明朝有一位名叫胡九韶的人,他每天都會焚香拜佛,感謝上天給予他一天的清福。

妻子看見便笑道:「咋們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飯,又怎能談上是享清福呢?」

胡九韶緩緩道來:「一來,咋們在太平盛世,沒有受戰爭之苦,二來,咋們衣食無憂,有衣穿,有飯吃,三來身體健康,沒有病人,沒有犯錯被關到大牢,這樣日子怎麼不是享清福呢?」

是啊,知足便是人生最美的狀態。知足,才能沒有憂愁;知足,才能內心平靜;知足,才能擁有最純粹的快樂。

《增廣賢文》中提到:「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八尺。」

即使擁有萬頃良田,每日也只能吃掉一升米;縱然有千萬間房屋,每天睡覺時也只佔用八尺之地。

很多時候,不是擁有的不夠多,而是內心不知足。

做人,要懂得知足,只有拋開欲望和計較,才能擁抱幸福。

從今往後,做一個知足的人,修一顆寬容仁慈的心,不計較,不攀比,不嫉妒,如此,方能幸福的度過一生!

因為,幸福,在於知足!同意的點個「在看」,也請大家轉發分享給身邊更多的朋友,福生無量!

作者: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論道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寫得真好!赤裸裸的人生觀!
  • 勤勉而知足 人生自幸福
    我們人生中的許多低谷,常常是因為面對磨練時的軟弱;我們人生中的許多煩惱,常常是因為貪心不足、奢望太多。幸福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容易,它需要我們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幸福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它需要我們既懂得進取也懂得滿足。人生的幸福,一半需要爭取,一半需要知足。
  • 願你的人生簡單而美好(寫的真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書院,ID:YHSY-1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春暖花開 來源:花開心靈驛站願你的人生簡單而美好(寫的真好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值得炫耀的,唯一最珍貴的是發的內心的幸福,和健康的身體,所以把日子過好,把自己照顧好,比什麼都重要。每天不約而至的是心情,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這個世界,而是為了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取悅自己。只有自己活得開心了,才能帶給別人快樂。
  • 知足!(值得一讀)
    知足的人生,隱藏著無法估量的幸福指數。 所謂的知足,不是停止前行的腳步,不是放棄追求夢想,而是沒有過分的欲望和強求,能看淡一些名利,能看懂生活的真諦,能守住自己的內心。 人生,最大的福報,不在遠方,而在心上。萬法皆空,一切唯有心造,心若知足,人生處處順心,心若不知足,生活處處坎坷。
  • 命運是知足的感召,富足是內心的豐盈!
    人如果不知足,心比天高,命就會比紙薄,事事有嫌棄,處處就會損福報。富不知足亦為貧,貧而務實也為富,命好不在上蒼的給予,而在於內心的知足。命運是知足的感召,富足是內心的豐盈!心有所想,事有所吸,心窮人則貧,心富人則貴。人不知足無福運,心不知足永久窮。所以,做人做事,務實為佳,知足為寶。
  • 何為幸福?(寫得真好)
    圖源:視覺中國什麼是幸福?有家就是幸福。家是一個放鬆的地方,讓人心情舒暢,怡然自得。累了,煩了,傷了,痛了……還有家可以回。有子女就是幸福。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當你親眼看著自己的子女長大成人,一代一代這麼傳承下去,你能說這不是一種幸福嗎?
  • 人生三足: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總有人問,什麼樣的人生是幸福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曾提出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指的是欲望的主觀享受滿足感,欲望則是指想要達到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現實和期望值這二者之間,差距越小,越幸福。 但是二者都要適度,不能「過」也不能「不及」,取其中庸為上策。
  • 活著真好,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有人說幸福是擁有許多金錢,腰纏萬貫;有人說幸福是擁有權力,朝權傾野;有人說幸福是擁有一個快樂美滿的家庭,天天像吃蜜糖;有人說幸福是住豪宅,開豪車,提名包,過人上人的生活……而我卻認為:活著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 知足(很精闢)
    那人說道:「誰的生活還能比我更幸福呢?我剛美餐了一頓,現在又能烤火取暖,簡直不要太幸福。」 正所謂:「知足者貧賤亦樂 ,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知足的人,即使身處貧賤也會自得其樂;不知足者縱然錦衣玉食也滿身憂愁。
  • 釋懷(寫得真好)
    釋懷,是一種選擇,選擇快樂和幸福。釋懷,是一種忘記,忘記煩惱和憂傷。釋懷,是一種勇氣,告別過去和失去。只有釋懷,才能看淡,只有看淡,才能看開,只有看開,才能知足,只有知足,才能幸福。
  • 一個人最好的姿態,是「知足」
    人的欲望是沒有盡頭的,即使一個人擁有的再多,沒有一個健康的處事心態,也總會覺得自己不幸福。所謂「知足者常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一個人最好的姿態,就是「知足」。02懂得知足,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一個人的生活之所以過得幸福,不是因為他擁有的東西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 第十五課 | 《知足與快樂》:心若知足,萬事常樂
    所以祖輩遺留的,是居安思危,是不知足地對待眼前,是冒險,是創新。如此的思維方式,成就了盛唐詩仙李白的風韻,取道「平野闊」「大江流」,自寫「扶搖直上九萬裡」。那麼,魚和熊掌,生來就不相及,哪有取捨一說。兩者兼得,不亦樂乎?生而不知足,是一種過程,正如先前說的那半杯水,去找水源,找到水源,得到整杯水,便是一個完整的不知足的過程。
  • 悅讀:知足是一種樂觀的態度!
    何謂知足?知足的第一個境界就是珍惜所擁有的,人們可以看到很遠,但遠方的景色再好,也是虛幻的,只有你的立足之地才是現實,如果一直關注虛幻的東西,看不到現實的美好,那麼就永遠不會知足。知足者身貧而心富,貪得者身富而心貧。
  • 老子:知足者富,知止者久
    這些都告誡我們,最大的災禍是不知足,是不及時終止自己無窮的欲望,知足方可成事幹事,知止才能遠離屈辱,只有知道滿足而獲得的富足,這才是長久的富足。人心最難在知足。有一首《解人頤》的詩,對人性中的貪慾作了入骨三分的刻畫,詩中說,「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 人生沒有圓滿的幸福,但有知足的快樂.
    心安者,知足也。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楊絳說: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人生沒有圓滿的幸福,但有知足的快樂。少一點名利心,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隨緣就能自在自安。心有知足,安於當下,方是歸處之感。
  • 感悟 | 人生三足: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總有人問,什麼樣的人生是幸福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曾提出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指的是欲望的主觀享受滿足感,欲望則是指想要達到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現實和期望值這二者之間,差距越小,越幸福。 但是二者都要適度,不能「過」也不能「不及」,取其中庸為上策。
  • 人生,越知足越滿足(十分經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且讀文摘,ID:qdwz8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心簡單,就少了貪婪;少了貪婪,就容易知足;容易知足,就容易獲得幸福。生活中不缺幸福,缺的是發現幸福的眼睛;生活中不缺幸福,缺的是感受幸福的心態;生活中不缺幸福,缺的是無貪無欲的知足。知足的人懂得及時止損,活得美好又精緻。在平淡的生活裡,知足的人都不做6件小事,把每一天都過得格調有檔次。
  •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
    不斷進取,才有出路,少欲知足,才能收穫幸福。知足常樂,不等於圖安逸,不思進取,而是在努力中,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基於客觀現實制定可行性計劃,少走彎路,向著更遠處穩步前進。生活似一條河,人們的狀態決定它的悲喜與深度。深水流緩,淺水喧譁。
  • 幸福是什麼?就是平凡樸素,簡單知足
    這份花錢的自由灑脫總讓我可望而不可即,曾幾何時,我是多麼羨慕她這樣的生活,不禁感嘆:有錢人真幸福。但隨著認識的時間越長,對他們了解多一點,我心中這份羨慕就減少一點,直至羨慕感完全消失。讓我再一次對幸福二字有新的定義。有些幸福只是在表面,殊不知,我羨慕她的同時,她卻在羨慕我。
  • 人啊,糊塗是本事,知足是聰明!
    於是,這幸福就像打轉的方向盤,永遠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做生意時,學會讓利,短期看是糊塗,長期才知是智慧,多一個生意夥伴遠比多一家勁敵要強;夫妻之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包容對方的缺點,這樣關係才能更加和諧長久;同事之間,懂得大局為重,不爭先後,終有人會發現你的付出……佛家有云:「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是太盡,緣分勢必早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