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成敗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答案或許有很多種,但最重要的一點一定是相同的。那就是家中成員,惜福上進,共同創造新的財富,讓實力越來越強大。
而做到這上些的首要一點就是一面開源,一面節流。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儉樸敗由奢。
一部《紅樓夢》寫盡了敗家的根本問題。一個家,無論多麼富貴,人丁多麼興旺,只要出了「敗家子」染上驕奢惡習,家敗財散幾乎是註定的了。
一個人,一旦習慣了奢侈的生活,揮金如土的過日子,便很難再回到從前,奢侈一次兩次,看不出什麼。但積少成多,一旦奢侈成為一種習慣,想要再過細水長流的日子,基本沒有可能。
與奢相對的就是勤儉,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儉以養德,德可立身,身正事成,事成不奢,方才久遠。
社會是向前發展的,所有人都在動,沒有憂患意識,則不進而退。一個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居安思危的。如果沉浸在安逸之中,當危險到來時,你拿什麼跟無常鬥?
賈府眾人即便明知「寅年吃卯糧,靠典當度日」仍擺著從前的譜。什麼也不去做,樣樣都不願改。一頓飯吃盡百姓半年糧,一盤小菜要用十幾隻雞來配。即便如此,王夫人仍覺得幾位小姐的日子過得還不如賈敏當年的婢女體面。當家人尚如此認為,何況其他人呢?
安逸是生活中,最大的敵人,選擇安逸,就是悲劇的開始。要知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一旦風雨襲來,大廈將傾,再無路可退,只能任人宰割。
不斷進取,才有出路,少欲知足,才能收穫幸福。
知足常樂,不等於圖安逸,不思進取,而是在努力中,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基於客觀現實制定可行性計劃,少走彎路,向著更遠處穩步前進。
生活似一條河,人們的狀態決定它的悲喜與深度。深水流緩,淺水喧譁。量沛波穩,容得下暗藏的礁石,躲得過大浪泥沙。既可納川成海,也易波平如鏡。
因此,不要荒廢當下,業精於勤;不要錯失此刻,機不再來。
真正的幸福,一面在於減少貪慾,一面在於棒柴加薪,讓它釋放出無窮能量。
家是最小的社會細胞,也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它的好壞,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歲月無情,人生如夢。學會經營,才會在遭遇挫折時,有對抗風雨的底氣;在獲得成功時,保持一分清醒。能坦然面對必歷痛苦,並會珍惜機會和幸福。
如果事並多些盡力,那麼事後少點遺憾;如果人人多些自強,那麼家家多些歡欣。
生活就是從困境中出發,在泥濘中跋涉,在艱辛中衝刺。有挑戰和壓力,才有突破和動因;改掉不足和貪奢,才有吟詠和歡笑。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