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

2020-12-21 窗外海棠

一個家,成敗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答案或許有很多種,但最重要的一點一定是相同的。那就是家中成員,惜福上進,共同創造新的財富,讓實力越來越強大。

而做到這上些的首要一點就是一面開源,一面節流。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儉樸敗由奢。

一部《紅樓夢》寫盡了敗家的根本問題。一個家,無論多麼富貴,人丁多麼興旺,只要出了「敗家子」染上驕奢惡習,家敗財散幾乎是註定的了。

一個人,一旦習慣了奢侈的生活,揮金如土的過日子,便很難再回到從前,奢侈一次兩次,看不出什麼。但積少成多,一旦奢侈成為一種習慣,想要再過細水長流的日子,基本沒有可能。

與奢相對的就是勤儉,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儉以養德,德可立身,身正事成,事成不奢,方才久遠。

社會是向前發展的,所有人都在動,沒有憂患意識,則不進而退。一個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居安思危的。如果沉浸在安逸之中,當危險到來時,你拿什麼跟無常鬥?

賈府眾人即便明知「寅年吃卯糧,靠典當度日」仍擺著從前的譜。什麼也不去做,樣樣都不願改。一頓飯吃盡百姓半年糧,一盤小菜要用十幾隻雞來配。即便如此,王夫人仍覺得幾位小姐的日子過得還不如賈敏當年的婢女體面。當家人尚如此認為,何況其他人呢?

安逸是生活中,最大的敵人,選擇安逸,就是悲劇的開始。要知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一旦風雨襲來,大廈將傾,再無路可退,只能任人宰割。

不斷進取,才有出路,少欲知足,才能收穫幸福。

知足常樂,不等於圖安逸,不思進取,而是在努力中,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基於客觀現實制定可行性計劃,少走彎路,向著更遠處穩步前進。

生活似一條河,人們的狀態決定它的悲喜與深度。深水流緩,淺水喧譁。量沛波穩,容得下暗藏的礁石,躲得過大浪泥沙。既可納川成海,也易波平如鏡。

因此,不要荒廢當下,業精於勤;不要錯失此刻,機不再來。

真正的幸福,一面在於減少貪慾,一面在於棒柴加薪,讓它釋放出無窮能量。

家是最小的社會細胞,也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它的好壞,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歲月無情,人生如夢。學會經營,才會在遭遇挫折時,有對抗風雨的底氣;在獲得成功時,保持一分清醒。能坦然面對必歷痛苦,並會珍惜機會和幸福。

如果事並多些盡力,那麼事後少點遺憾;如果人人多些自強,那麼家家多些歡欣。

生活就是從困境中出發,在泥濘中跋涉,在艱辛中衝刺。有挑戰和壓力,才有突破和動因;改掉不足和貪奢,才有吟詠和歡笑。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

相關焦點

  • 幸福,在於知足(寫的真好)
    人們常說知足者富,懂得知足的人便是世間最富有,最幸福之人。老子言:「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性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放縱自己的欲望,最大的禍端是不知滿足,最大的過失便是貪得無厭。欲望太多,自然感覺不到幸福。從前,有個釀酒的酒娘,有一日,一位道士過來買酒,卻發現自己的錢不夠。
  • 生活貧窮困頓,資財乏少,讓佛經告訴你如何如理如法增長財富
    除此之外,佛教其實把財富的真相說得十分清楚。從另一面說,把財富應用得當,修福修慧,如把財富來布施行善等,錢財這個「毒蛇」也能轉化為得生淨土的福德資糧。●為何貧窮?●《地藏經》云:若遇盜竊者,說貧窮苦楚報。
  • 知足!(值得一讀)
    知足的人生,隱藏著無法估量的幸福指數。 所謂的知足,不是停止前行的腳步,不是放棄追求夢想,而是沒有過分的欲望和強求,能看淡一些名利,能看懂生活的真諦,能守住自己的內心。 人生,最大的福報,不在遠方,而在心上。萬法皆空,一切唯有心造,心若知足,人生處處順心,心若不知足,生活處處坎坷。
  • 俗語中的大智慧: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原文】「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一一清·陳伯崖【俗語解讀】「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句俗語取自清代文學家紀曉嵐的先師陳伯崖所作的上面這幅對聯。也只有做到無求,才能知足心常愜,才會逍遙快樂!【人生智慧】從前,有一位農夫騎著毛驢走在路上,看見前邊有位富紳騎著棗紅馬威風凜凜。農夫很自卑地長嘆一聲:「我這輩子要是能有一頭棗紅馬該多好呀,這個小毛驢走起來也不快!」內心很不平衡。 可這位農夫回頭一看,還有一位挑著擔子的老漢累得汗流浹背。 見此情景,農夫恍然大悟,比前邊的不足,可還比挑著擔子的老漢強上百倍呢。
  • 【天然or人為】
    △粉水晶紫水晶,天然產出的紫水晶因含鐵、錳等礦物質而形成漂亮的紫色,紫水晶因其產地、成色的不同會展現出不同深淺層次的紫色,所以天然紫水晶的紫色從最淺的淡紫到非常濃豔的深紫都有。天然綠水晶顏色是淡綠色,一顆斯裡蘭卡出產的天然綠水晶重量僅為67克拉,該水晶的內部極為純淨。花式切割,光彩奪目,及其稀有珍貴。現市面上多為人造綠水晶。大家現在比較認可的就要說綠幽靈了,但準確來說綠幽靈不屬於綠水晶,綠幽靈晶體內的綠色礦物質為綠色火山泥,在晶體中常常以雲霧、水草、金字塔、山水畫等天然的現象顯現。還有就是綠髮晶,綠色系的橄欖石。
  • 為什麼NBA球員大多粗胳膊細腿,是天然的,還是人為的?
    為什麼NBA球員大多粗胳膊細腿,是天然的,還是人為的? 為什麼NBA球員大多粗胳膊細腿,是天然的,還是人為的?
  • 感悟 | 人生三足: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多年之後,他自己也成了魚販,雖然坐擁財富,但他仍然快樂不起來,海上的隨便一點風浪都會讓他急得睡不著覺。 一次,龍捲風的突襲,讓幾條漁船觸礁,魚販損失慘重。他滿心焦慮,到沙灘上踱步,正好碰到一個流浪漢在沙灘上唱著歌。 歌聲一下子讓魚販聯想到了年輕的自己,他問流浪漢:「你一無所有,為什麼這麼快樂?」
  • 悅讀:知足是一種樂觀的態度!
    然無論如何,倘把中國人和西洋人分門別類,一個階級歸一個階級,處於同一環境下,則中國人或許總是比西方人來的知足,那是不錯的。此種愉快而知足的精神流露於知識階級,也流露於非知識階級,因為這是中國傳統思想的滲透結果。——林語堂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
  •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
    早已忘記自己兒時的遠大理想 只能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我們對財富的理解有時是寬泛的,知識、健康、親情、友情、愛情等都可稱之為財富。
  • 第十五課 | 《知足與快樂》:心若知足,萬事常樂
    知足是在吃食堂難以下咽的飯時,也盡力吃完,不抱怨;知足是不因爸媽沒給你買好的衣服而不滿;知足還是浪漫的英雄主義,即知道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一生中所相遇的人,知足了,還有什麼值得抱怨的呢?那麼,如何真正由表及裡地做到知足了,真正的知足就是要去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經歷過的種種。過去的憂傷也是永不褪色的回憶。
  • 雨辰說人生:人生要知足常樂,只有懂得知足才會常樂
    知足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只要你對你所得到的感到滿足你就能得到知足,但是生活中的人卻是很少能做到,是因為沒有客觀準確地認識到自己所得到的東西,總是在抬高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滿眼前的狀態,總是不斷的激進,因此卻忽視了身邊已經擁有的幸福生活。
  • 世間的財富是五家所共有
    她負責給予你財富,我則負責來銷散你的積財,錢財有積聚就會銷散,這是必然的現象。」        這則故事,正說明了「積聚皆銷散」的無常法則。 世上一切財富都是無常的,財來財去的過程或快或慢,但總沒有永遠不變的財富。積聚的財物變成不動產也好,存入銀行也好,都無法保證它永久不會損失或銷散。
  • 最富有26人掌握世界上一半財富,最貧窮者「分享」吃剩的殘羹冷炙
    貧富差距是當今世界存在的不平等現象之一,極少數人掌握著世界上絕大部分財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指出,最富有的26個人控制著世界上一半的財富。英國扶貧慈善組織樂施會曾發布過相關報告,該報告顯示,超級富豪現在承擔的稅款遠遠低於過去幾十年,但其財富還在不斷增加,2018年全球富豪平均每天新增25億美元財富。最富者吃剩的殘羹冷炙可供無數最貧窮者分享,該報告發現,若對全球最富有人群多徵收0.5%稅款,可以為約2.62億輟學兒童提供教育,而全球最富有者財富的1%,相當於一個非洲國家全年的國家醫療保健預算總額。
  • 人生三足: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面對誘惑,知足就是福;面對榮譽和褒獎,知不足就是智慧;面對挫折和困難,不知足讓人奮起趕超。 英國作家威廉姆·拉爾夫·英奇曾說:「幸福的似乎是那些並無特別原因而快樂的人,他們僅僅因快樂而快樂。」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豈能事事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 知足(很精闢)
    人這一生,想要平安順遂,首先要懂得知足。 懂得滿足之人,便不會招來屈辱,知道適可而止,才不會遭遇危險。 正所謂:「知足者常樂」,知足,是每個人尋求快樂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