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生命的天才外科醫生,漫畫之神創造的這個怪醫永遠不會過時

2020-12-21 動漫N次番

在名為活著的這條道路上誰都是路人,大多數人都在渴求能走得更遠,但它總有盡頭,活著到死去才顯得生命更有意義,而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更能「活著」的內容更加豐富而幫助人們克服一次又一次病痛帶來死亡的是一群生命的藝術家——醫生。

近些年來有關於醫學題材來的劇集層出不窮,像是日劇《Doctor-X 外科醫大門未知子》美劇的《急診室的故事》都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但是醫學題材的動漫卻鳳毛麟角。

所以今天呢,小編就來給大家聊一聊一部被譽為「日本醫學漫畫的先驅」的一部可謂裡程碑的佳作——《怪醫黑傑克》。

《怪醫黑傑克》被譽為「漫畫之神」的作者手塚治虫,對於日本漫畫又少許了解的應該都認識,作者不僅作了家喻戶曉的鐵臂阿童木,《怪醫黑傑克》更是他漫畫生涯的另一個高峰,要提起這部作品就不得不提一下手塚治虫老師創作的背景。

手塚治虫於1945年,入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為這部作品的醫學內容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怪醫黑傑克》創作於1973年,正值日本戰後新左翼運動結束的第二年,當時社會席捲一股浮躁之風,而也在這時手塚治虫老師的「蟲製作商事」面臨倒閉並因此負債3億日元,手冢老師也陷入了人生與事業的低谷期。

而就在此時《周刊少年champion》的總編找上手塚治虫希望他畫四篇用手塚治虫漫畫家生活三十周年的名號讓旗下知名漫畫人物登場的作品,而這也就是《怪醫黑傑克》誕生的重要契機。

這部作品誕生於此時也使得它更被賦予了手冢老師對當時社會的隱晦諷刺以及對人性的批判控訴,這也是早期作品裡極少擁有的精神內核,對人性的描寫更是淋漓盡致也使得這部作品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與擁戴也讓這部作品從原定的四集變為了長達數十年的連載,並且於2003年改編為TV動畫。

一頭邊白邊黑的頭髮,臉上宛如補丁般縫合的皮膚,平日不論多熱也穿著一件黑大衣,外面冷淡而卻充滿良知,醫術頂尖而卻沒有醫生執照,總是索要巨額手術費的天才外科醫生,這是黑傑克廣為人知且經典的形象。

而這一形象則是源於他的遭遇,他本名為黑間男,在小時候與母親在海邊玩耍而不料發現了一顆未爆彈並發生了意外爆炸,母親不幸身亡而自己也瀕臨死亡。

在這時本間丈太郎對他的不棄以及高超的醫術得以倖存,也因此他也決心向救命恩人本間丈太郎學習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拯救生命成了他的理想。

但在後來成為大醫院實習生的他卻見識了醫院裡醫生們圍繞權貴的勾心鬥角、拉幫結派而對病人的不重視,被現實打擊的他寧願作為一名黑醫也要與他們劃清界限。

而黑醫的身份也更讓他在對待病人上沒有限制所以經常收取巨額的手術費,但是手術費並非總是昂貴,也許「我可不是慈善家。」

這是他最大的謊言,在手冢老師的筆下他被賦予了靈魂與良知總是刀子嘴豆腐心,面對善良或可敬的人也經常無償治病但是面對著權貴壞人從不手軟,但我想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明白生命的價值,從中更能看出了手冢老師對生死的看待以及對善惡的觀念。

黑傑克他雖然不能說是純粹的一名好人但是卻擁有並堅守在一般人沒有的善良與良知,具有一絲良知可卻因他的價值觀念與自己對醫學的理念與他人有所不同也導致被他人不認可,經常遭到打壓與歧視,保受著孤獨和冷落。

可他卻始終堅持著在黑醫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許是在守護著自己那一份心中純淨的地帶。

而黑傑克這樣的醫生形象我想也是手冢老師心中那理想的形象,通過這樣的形象去控訴、去諷刺當時的社會,刺骨揭露當時的社會問題,也讓這部作品留下了深刻的時代的烙印。

很多人認為《怪醫黑傑克》是令人致鬱的,但是也有不少人從中被治癒,其內容露骨揭露出社會的殘酷黑暗面往往難以接受,而包括主角黑傑克卻又描繪出一個個溫暖富有人性光環的角色,這又側面突出社會另一面的陰暗,達官顯貴的現實。

而這樣醫學的故事反而引起對人性的思考,對於生命的探討、活著的意義的追尋使它更是講述人性的故事,而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問題,這樣的人都是每個時代都所具有。

這也說明這樣的故事就算到了到現在也依舊不會過時,他的良知觀念與道德觀更是一個又一個時代人們所需要找回的,我想這點也是手冢老師想通過這部作品告訴我們的吧。

正如《怪醫黑傑克》動畫中的一句話「以一把神乎其技的手術刀,書寫奇蹟的生命藝術家,時代所呼喚的天才外科醫生——Black Jack。」

-

本文作者:灰鹿

編輯:動漫N次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多動漫推薦、二次元話題

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從《怪醫黑傑克》瑪麗亞們的勳章,看「批判現實主義」的動畫思考
    作為開啟了日本動畫新篇章的「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一生留下了無數經典作品,而作為醫學博士和漫畫大師雙重身份的他,將自己所學醫學融入漫畫創作後帶來的作品《怪異黑傑克》,更被譽為世界醫學漫畫開山之作,且至今為止無法超越。
  • 怪醫黑傑克,可敬的奉獻者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醫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是可敬的奉獻者。下面,我也給大家推薦一部關於醫生的動漫作品,就是這個《怪醫黑傑克》。
  • 《良醫》:自閉少年,天才醫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儘管上帝可能不太喜歡我,但我卻熱愛著這個美麗的世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部高分美劇《良醫》,該劇改編自同名韓劇《善良醫生》。在這部劇中主要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患有自閉症和學者症候群的天才少年,如何一步一步成為一個優秀外科醫生的故事。目前這部電視劇已經在網絡上播到第三季了,並且每一季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分。故事背景發生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一個臉龐清秀、表情木訥的少年出現在了機場。
  • 專訪丨沈柏用:乘風破浪的外科醫生
    沈柏用的祖父與外祖父,都是民國時期上海的實業家,從小家境殷實,但他的母親年輕時患有嚴重的風溼性心臟病,若不是1963年在仁濟醫院由王一山醫生和朱洪生醫生主刀手術,恐不會有他三年後,1966年的呱呱墜地。這次手術,對兩位醫生來說,僅是無數拯救中平凡的一次,但對沈柏用一家而言,卻是實實在在的奇蹟。
  • 區中醫院外科醫生張琳敏: 「刀光剪影」中挽救患者生命!
    區中醫院外科醫生張琳敏: 「刀光剪影」中挽救患者生命!,他們就是外科醫生。在區中醫院外一科裡,有這樣一個「溫柔一刀」,她叫張琳敏,從事外科工作8年,是院裡唯一的女外科醫生,在門診、辦公室、病房等地,她總是耐心細緻、認真地對待每一位患者;在手術室裡,她又格外果決,手術操作精準到位。她曾連續三年獲評區中醫院先進個人,2019年被評為區中醫院優秀共產黨員,還曾代表科室參加院內急救技能操作比賽獲得一等獎。8月26日,記者見到了這位溫柔卻不溫吞、果斷中帶著果敢的醫生。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人類永遠都在突破與創造中前行,醫學的發展同樣如此。心臟是決定著我們生存的重要器官,然而,它卻是柳葉刀最後被攻克的人體部位。在大量的手術實踐後,醫生提出了外科手術的兩個「金科玉律」:手術刀觸及的器官必須靜止、手術視野清晰無血。而在心臟上動刀子,恰恰是這兩個原則的悖論。心臟與生俱來的跳動,可以說是我們生命的象徵,然而這在當時的外科醫生眼裡,卻是無法逾越的障礙。心外科手術的發展停滯不前,人們對心臟的了解也所知甚少。而無法觸及的「禁區」,自然會讓人們心生敬畏。
  • 外科醫生的八大通病,據說大咖都佔六項以上 ……
    外科醫生的自大在於大多數人常自我感覺過於良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外科醫生,水平最高,能力最強,手術最漂亮,病人遇到自己是修了十輩子的福氣;如看到別人做手術出了問題第一反應是手術沒做好,要換成自己來做,肯定不會犯類似的錯。
  • 外科醫生的八大通病,據說大咖都佔六項以上
    外科醫生的自大在於大多數人常自我感覺過於良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外科醫生,水平最高,能力最強,手術最漂亮,病人遇到自己是修了十輩子的福氣;如看到別人做手術出了問題第一反應是手術沒做好,要換成自己來做,肯定不會犯類似的錯。
  • 北京安貞醫院醫生顧承雄:搭建「生命之橋」
    來源標題:搭建「生命之橋」 從華佗的麻沸散,到扁鵲的四診法,人類文明史上許多偉大的發明均與醫學相關。為救人於病痛,一代代醫者奮力創造著一項又一項醫學奇蹟。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六病區主任顧承雄就是這樣一位充滿創新智慧的醫者。
  • 一名外科醫生的藝術人生
    最初我期望能一邊學醫一邊學繪畫,然而,在經過三年劍橋學醫及另外三年在牛津醫科培訓後,繁忙的生活很快便證明我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後來我在美國接受外科醫生的訓練,其後回到香港在中文大學外科學院工作。任職期間,工作上我獲得很高的評價,被晉升為中文大學醫科教授。作為一名心胸肺外科醫生,我獲得了非常成功和充實的職業生涯,然而緊張忙碌的生活亦令我沒有時間去思考藝術,更不用說繪畫了。
  • 泌尿外科開展「醫律同行 醫路有你」醫療法律知識講座
    值此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的醫療法律知識,強化醫療安全意識,構建和諧醫患關係,8月18日下午3點,泌尿外科開展了一場以"醫律同行,醫路有你"為主題的醫療法律知識講座。講座由泌尿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王龍副教授主持,特邀湖南協雅律師事務所主任姜舟律師與大家共同分享了醫療法律方面的知識,泌尿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參加了此次講座。姜舟律師就「病例書寫、病例管理、搶救記錄書寫、知情同意書籤字」等主題,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了醫務人員在這些方面應該要注意的問題。
  • 從臺灣醫美,解讀臺灣ITHACA的生命真諦
    在這種人文底蘊之下,臺灣的醫美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除此之外,臺灣的各項審批也比大陸甚至其他國家要快,這也是其發展迅速的一個重要原因。臺灣的第一家醫美診所創始人是當年跟隨蔣介石的一名軍醫,「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醫院的名字「生生」便出自蔣介石的這句話。足以可見,臺灣的醫美行業在最初便有對生命和生活意義的探索。
  • 醫美屆「諾貝爾獎」重磅揭曉 新氧盛典衝出黑馬醫生
    經過現場緊張的比拼,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劉春軍獲得現場專家評委會的高度認可,榮獲第二屆中國醫美飛翔獎·年度技術突破一等獎。劉春軍表示:「非常榮幸得到這個『年度技術突破獎!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名專業的醫美醫生,不僅要有責任心和同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準確、安全地完成求美者所託。
  • 《外科醫生大門未知子》第六季強勢回歸,這個絕不會失敗醫生回來了!
    我是不會失敗的!在第一集的時候,有個患者在公眾場所突發疾病,已經有醫生過去搶救,但她發現醫生的手法不對,馬上過去幫忙。(是的,這個醫生是甜圭)關於老天爺賞飯吃,外科醫生的手是重要的一環,有的人天生的手指靈活,更適合手術,能夠完成更加精密的手術。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努力。大門未知子從學校畢業後,輾轉去做了戰地醫生。每天都要面對緊急的情況,需要冷靜沉著的去做手術。
  • 《怪醫杜立德歷險記》觀後感
    其實《怪醫杜立德》在美國也算是個不錯的IP:這部作品問世於1922年,是由1886年出生的休.洛夫廷(Hugh Lofting)創作而成。這位出生於英國伯克郡的年輕人,從小就喜歡跟小動物打交道。他中學畢業後進入了美國麻省理工(MIT),就這點來說,他還是「鋼鐵俠」的校友(漫畫中鋼鐵俠也是MIT畢業)。1912年他和一位美國姑娘結婚並定居紐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曾入職英國情報部,後來又親自到戰場加入了愛爾蘭近衛軍。據說,創立《怪醫杜立德》的靈感就是來自他在戰場上的感受。
  • 人物風雲|他是熱愛文學還發明了人工心肺機的心臟外科醫生!
    二、熱愛文學的心臟外科醫生 因發明了人工心肺機,被尊稱為「體外循環之父」的約翰·海森·吉本(John Heysham Gibbon)或小約翰·吉本(John Gibbon,Jr),是美國著名的心臟外科醫生。
  • 醫美界「諾貝爾獎」終於揭曉 讓好醫生展翅「飛翔」
    在疫情爆發近一年之時,「醫療」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高頻熱詞,而受衝擊最嚴重的「線下服務業」正在努力走出陰影。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
  • 主角是醫生的古言小說:《天才小毒妃》,《醉玲瓏》
    1《天才小毒妃》作者:芥沫小編簡評:小編很喜歡這一本小說的原因是這是一本男女主勢均力敵的愛情。女主並非一出現就技能全都點滿了,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知識而去嘲諷所處時代。她存善念卻不濫用善心,敢愛敢恨,敢想敢做,可以說她身上體現了剛柔並濟。
  • 外科醫生的內褲,竟然是這樣的……
    醫生的工作是救死扶傷,嚴肅莊重,外科醫生的形象也是成熟穩重,嚴謹敬業,讓人信賴放心,值得性命相託。當外科醫生脫去了外套,卸下了包裝,又是什麼樣子呢?這個時候再貼身的穿在裡面,就有疾病傳染的風險。但是經常扔內褲,這個成本又太大,外科醫生的薪水承受不起這種消耗。所以,有老司機就會掛空擋套上手術衣褲直接上臺手術。當然,這個是不穿內褲的情況,那要穿內褲時,又穿什麼樣的內褲?
  • 被《外科風雲》莊醫生圈粉?我看到的卻是這個……
    最近你是不是也在追這部剛剛收官的《外科風雲》,老幹部靳東完美演繹了「三高」海歸莊恕的醫者仁心,隱忍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