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很能吃,但身材卻很瘦?兒科醫生:三個習慣或是「元兇」

2020-12-21 兒科洪澤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家長都非常關心的一件事情,家裡的寶寶不愛吃飯,一直長不高或者是不喜歡運動,身體很瘦弱等等問題也都是家長十分重視的。但是有一種情況讓家長無從下手,自己的孩子明明很能吃但是身體卻很瘦?有些一頓飯能吃兩碗,但是從體格上來說卻還是比同齡人瘦弱,這種原因是什麼呢?

張大姐家的孩子小虎今年剛好10歲,這個時間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而且小虎每天吃飯也很多,但是張大姐給孩子量一下身高體重,卻發現身高已經1米5的小虎體重卻只有60多斤,於是張大姐立馬心急火燎地去找兒科醫生詢問,醫生在了解小虎的飲食情況後,跟張大姐說下午吃得多卻身體瘦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隱性飢餓導致的,而導致隱性飢餓的原因一般是因為以下這三個習慣。

01了解一下什麼是隱性飢餓

你可能經常會聽到有些老人說「吃飽了也要吃好」,孩子之所以吃很多但是卻身體很瘦就是由於吃飽了卻沒有吃好,沒有吃好這方面代表的就是隱性飢餓。通常我們感到肚子餓了然後吃一點東西飽了這種現象是顯性飢餓,但是吃飽了並不代表身體所發出的營養需求被全部滿足。當孩子經常吸收單一的營養或者是缺乏某種維生素等等就會導致孩子吸收的營養不均衡,像這種情況就是隱性飢餓

02隱性飢餓的危害有哪些?

根據數據統計的結果,在整個中國大概有40%的孩子都會出現隱性飢餓的問題,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其實大多數都是由於家長不了解隱性飢餓方面的知識。隱性飢餓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呢?我們都知道兒童時期是人體發育的關鍵時期,而隱性飢餓會導致孩子的智力,體力,免疫力等方面都會受到不利影響,而且這種不利影響是不可逆的,就算及時的發現在後期幾乎也是沒辦法彌補的。

03三個習慣或是「元兇」

第1個習慣,早上只喜歡喝粥

有些孩子雖然中午飯吃得很多,但是他們早上只喜歡喝粥,特別是大白米粥,而且往往喝完連包子也不吃一個,就急匆匆地往學校趕。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喝米粥是一個非常省事的吃飯方法,可以吃的很快所以就可以更早地到學校和小夥伴玩。但是白粥中的營養成分並不高,這孩子急需營養來成長發育的階段,早上長期只喝粥很容易讓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導致孩子瘦弱。

第2個習慣,零食吃得太多

其實有些家長也會發現,雖然孩子飯吃得多,但是他們零食吃的更多。但是這些家長由於孩子一直在正常吃飯就沒有去管他們吃零食的事情。不過家長可能不知道的是,零食吃多就會影響到孩子腸胃功能,讓孩子的腸胃功能紊亂導致吸收消化的能力也變差了,所以就讓孩子吃進再多的飯,但他卻不能飯菜中的營養全部吸收,同樣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3個習慣,只吃固定的幾樣飯菜

有些孩子雖然吃很多飯,但是他們往往也很挑食。他們會經常向家長點菜,每天只吃自己喜歡的那幾樣,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就會導致孩子吸收的營養過於單一滿足不了身體生長發育的需求,導致孩子身材瘦弱。

相關焦點

  • 6歲女童發育停滯,或因父母3個習慣,兒科醫生斥責:家長太胡鬧
    但讓歡歡媽媽擔憂的是,歡歡的身高不知怎麼的比其他孩子的矮得多。幼兒園的孩子都在漲,但是歡歡卻一點變化都沒有,好像變瘦了。歡歡的父母疑惑,為什麼自己明明已經給孩子補充那麼多營養食品和保健品,而且他們夫妻的身高都不是很矮,為啥孩子就是長不高,甚至還比比同齡人矮上了不少呢?尤其是歡歡父母一看,這一年內孩子居然都不長高,就覺得可能是出問題了,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檢查。
  • 明明一直都是熱門專業,為什麼醫學生最不願意做的就是兒科醫生?
    最近又有一部醫療劇正在熱播,那就是反映兒科醫生工作狀況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在劇中有很多認真負責、醫術高超的兒科醫生,但在現實生活中,兒科醫生是非常稀缺的。明明醫學類專業一直都是熱門專業,但為什麼偏偏兒科人才這麼少呢?大家為什麼不願意學兒科呢?
  •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
    佳佳媽媽很疑惑,平時自己在孩子飲食方面已經很小心了,為什麼孩子還會好端端的積食了?經過醫生的詢問,發現佳佳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每次剛剛運動完,就會大量的飲水,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有脾虛積食的情況發生。1、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1.運動後立即喝水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會大量的排汗,所以在運動後常常感覺到口感舌燥,很多小孩都會在這個時候大量的飲水,滋潤口腔。
  • 孩子因喝水導致積食,兒科醫生:給孩子喝水,要避開這3個時間
    5歲的小彬還在上幼兒園大班,長得白白淨淨的,嘴巴又甜,周圍的鄰居都很喜歡他,但是這段時間,小彬總是無精打採的,飯量突然變小了,眼看著好像都瘦了,用奶奶的話說,孩子瘦得眼睛都變大了。這幾天,小彬突然說肚子脹,小彬奶奶給娃煮了些山楂水喝,睡到半夜,孩子突然哭鬧,小彬媽媽想,得趕緊帶孩子去趟醫院,最近怎麼那麼反常,第二天,趕忙帶孩子去了醫院。
  • 吃1口等於吃8個塑料瓶,家長卻還這樣餵孩子,兒科醫生:愚蠢
    經過兒科醫生的檢查,後面告知家長小圓之所以總是不長個,平時不愛吃飯,都是因為脾胃衰竭引起的,孩子的脾胃經常受到損傷,消化不良,也吸收不到營養,就會阻礙身高發育的。醫生又繼續問了小圓的飲食是怎樣的,家長告知醫生後,醫生無奈道,這些食物吃1口等於吃8個塑料瓶,做父母的卻還這樣喂,真的不應該啊!
  • 5歲孩子近視千度,傷害視力的元兇不只手機,還有其他物件、習慣
    相當於平均每3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近視,比例高35.16%-39.21%,它已經快速「榮升」為國病之一。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配戴眼鏡,甚至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受到了普及。一些家長普遍認為毀掉孩子視力的元兇是層出不窮的電子產品,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真兇」另有其他,家長不要再單純讓手機電視背鍋了。
  • 吃一口等於吃5雙皮鞋,家長卻無知給孩子餵,兒科醫生:愚昧
    可是小美的身高一直是老李所擔心的問題,因為自己的孩子比同齡的孩子可矮了不少,而且這一年幾乎都沒有長個,上次去體檢,身高和去年沒有差別。而且這段時間下雪氣溫驟降,老是看到小美咳嗽感冒,不愛吃飯,上次去老李家做客,看到莉莉扒拉了兩口飯就說吃不下了,拿起零食就坐在客廳看電視。小區裡面的寶媽都建議帶去檢查一下,看看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 吃一次10天不消化,很多家長都不明白,兒科醫生:愚昧毀掉孩子
    醫生通過了解情況,才得知芳芳脾虛的原因,原來是因為老王平時過度寵溺女兒,經常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零食吃,餐餐大魚大肉的,孩子吃多了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很容易影響脾胃健康,導致脾虛積食,醫生怒斥:這些食物很傷孩子脾胃,怎麼能經常給孩子吃,太愚昧了!
  • 明明沒在減肥,體重卻下降了?醫生:或是你無意間做了這3件事
    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些事情不能盡如人意,但是正因為那些不可預知的未來,卻能經常讓你有意外的驚喜,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哦!很多女性注重保持身材這個的問題,並且也付之於行動了,但效果卻微乎其微,而有些女性,因為平時的生活習慣很有規律,飲食搭配得也很健康,所以,她們並沒有把過多的心思與精力,投入到減肥這件事情上,所以,她們的身材一直維持著很好的水平。
  • 吃一次等於吃7個塑料瓶,家長還傻乎乎的給娃吃,兒科醫生:荒唐
    最近柳柳身體好像變差了,聽她媽媽說,孩子老是感冒發燒,平時也不吃飯,大家都勸要帶去醫院檢查一下才行。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下來,大家都難以置信,醫生說柳柳脾胃衰弱,而且腸胃中堆積著大量的食物沒有消化,經過詢問之後才知道這和柳柳日常的飲食習慣脫不了干係,在平時就喜歡吃一些傷脾的食物,有些食物吃一次等於吃7個塑料瓶,家長還傻乎乎的給娃吃!
  • 為什麼不用給孩子吃止咳藥?兒科醫生想告訴你的 4 個真相
    原創 王鑫 丁香媽媽孩子一咳嗽,全家都焦慮了起來,擔驚受怕:醫生醫生,孩子咳嗽老不好,是怎麼回事?醫生醫生,孩子咳嗽有沒有藥可以壓一壓?咳嗽能幫忙清除呼吸道的刺激物
  • 9歲男孩半年長個10cm,兒科醫生:他的飲食習慣是猛長高的關鍵
    身高方面對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擁有較高的身高,無論就業還是擇偶都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長得高一點。孩子不長個?或許是沒吃好!小敏的兒子今年9歲了,身高不算突出,聽身邊的人說多遊泳能增高,小敏就給兒子報了個班,每天放學都去遊上一個小時。可誰知堅持了半年,兒子不僅沒怎麼長個,反而因為遊泳更容易餓,吃得越來越胖。而遊泳班上和小敏兒子同齡的男孩,個頭卻在瘋長,這讓小敏感到疑惑:同樣是學遊泳,為啥差距這麼大呢?
  •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少吃3種食物,養脾健胃
    張姐帶娃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孩子體內食物堆積比較多,造成娃積食不消化,以至於損傷了孩子的脾胃功能,導致消化系統異常虛弱。在醫生詢問下,才知道小寧是因為零食吃多了,才會導致娃積食難消化。孩子的脾胃發育還沒有完成,飲食上一定要注意,難以消化的食物以及零食,都要適量食用,不然會影響到消化和吸收,造成孩子肚子不適。下面的這3種食物,會給娃脾胃「添堵」,家長少給吃。
  • 兒科醫生:新生兒出現黃疸,多半是孕期的3個錯誤習慣,別不信
    醫生檢查了寶寶的情況後,確診王琴女兒的確是患有新生兒黃疸,於是立即安排住院進行藍光治療。經過一周的治療,王琴女兒的黃疸消褪,健康平安出院。其實王琴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據兒科醫生也表示,現在出現新生兒黃疸的情況越來越多,新生兒科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黃疸患兒。
  • 兒科醫生:做好這幾點,娃能睡個安穩覺
    為此,還專門抱去看過兒科醫生,一番檢查後並未找到實質原因。兒科醫生便憑藉自己的經驗,跟我分析了孩子睡覺不踏實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按照兒科醫生的應對方法堅持一段時間後,女兒果然睡覺老實多了。哪些原因會導致寶寶睡覺不踏實?
  • 9歲女娃吃不下飯,醫生用15個小時在她胃裡取出一堆頭髮
    7月8日,《醫師報》報導來自江西省兒童醫院的案例,一名8個月大的幼兒,反覆咳嗽7個月,輾轉多地求醫未果,最後醫生在電子支氣管鏡的幫助下,從患兒氣管壁上取出一根10釐米長的頭髮,解除了患兒咳嗽問題。(詳情點擊:8個月大的幼兒,反覆咳嗽、吐奶7個月,元兇竟是一根10釐米長的頭髮)文章發布後引發網友討論,很多家長認為,他們也經常發現孩子會吃頭髮,而且吃的時候並不知情,多數是在孩子糞便中發現後才知道。因此有些家長就擔心,吃下去的頭髮,發現了還好,如果沒發現會不會產生什麼後果。無獨有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日接診了一例有長期吃頭髮習慣的患兒,醫生用了15個小時從她胃裡取出大量的頭髮。
  • 兒科醫生:孩子吃完飯後不要馬上就睡覺,容易丟掉性命
    四歲萌寶飯後午睡遲遲不醒,奶奶想要叫醒時卻發現孩子不動了,兒科醫生:飯後不宜馬上入睡四歲的娜娜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但是奶奶心疼小孫女,擔心她在幼兒園裡會受人欺負,於是便執意把孫女帶在自己身旁。奶奶對于娜娜的照顧十分精細,不過也有著老人特有的執拗,那就是總覺得孫女沒有吃飽。
  • 專訪|編劇王歡、翁海鑫:《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五個真實剖面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是一部充滿熱血與正能量的勵志行業劇,聚焦醫療題材中相對冷門的兒科醫生這一特殊崗位,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鮮活而真實的兒科醫生,看到他們在成為「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路上竭盡全力。
  • 吃幾口相當於吃5個塑料杯,家長還在傻乎乎的餵,兒科醫生:胡來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後,兒科醫生說,升升的腸胃裡面堆積了大量的食物無法消化,導致脾胃虛弱,導致孩子吸收不到營養,從而影響了升升的身體發育。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和生生日常飲食是脫不了干係的,長期大量吃傷脾的食物,有些吃幾口等於吃5個塑料杯,大人們還在傻乎乎的喂,真的是胡來。
  • 從《兒科醫生》中看焦慮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
    最近,上演了一部電視劇《兒科醫生》,該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發生在兒科診室裡既真實又動人的暖心故事。這部劇雖然描寫的是醫生這一特定職業,但是你也能從中看到很多媽媽的狀態,反映了現代父母的一些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