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升禁止入內」,這波蹭熱點只能打0分
喬志峰
「張東升」這一形象因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而爆紅。劇中,張東升利用爬山機會,從山頂將等待拍照的嶽父、嶽母推下了懸崖,堪稱該劇最經典的橋段之一。「爬山」和他的名言「您看我還有機會嗎」都成了名梗。
日前一景區還立出了告示牌,寫著:張東升禁止入內。該景區策劃營銷副總監柴先生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遊客都覺得很新奇,「很多人會去合影,還有人問這個人為什麼不可以進去。我們還是希望能通過這個熱點,增加娛樂性,吸引互動。」(7月21日央廣網)
景區工作人員比較誠實,坦然承認自己掛這麼個奇葩的牌子,是為了「蹭熱點」、吸引關注。
熱點,確實蹭上了。這幾天該新聞挺火的,甚至上了網絡熱搜,招徠了不少眼球,也吸引了不少關注。
可是,對景區這波蹭熱點的營銷方式,卻只能打0分。
先說重點。有律師表示,景區這一舉動,涉嫌侵犯張東升扮演者演員秦昊的肖像權;如果景區使用劇中的劇照製作這張海報,還涉嫌侵犯了著作權。
這應當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識,景區管理者如此缺乏法律意識,令人驚詫。而堂堂一個景區,難道連法律顧問都沒有嗎?像這樣想一出是一出,不管不顧瞎胡來,會給企業經營埋下多少法律隱患啊。
並且,蹭熱點的做法,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試圖通過炒作來招徠遊客的做法,更是淺薄、膚淺,甚至有幾分「黔驢技窮」。
近年來,無聊炒作乃至無底線炒作的景區,委實不少。麗江景區舉行吃昆蟲比賽,男遊客吃2斤贏得金條;河南5A級老君山景區曾規定,中外所有李姓遊客,憑有效身份證件可免費遊覽……
最離奇的,是河南濟源一景區曾經推出優惠:子女帶母親玩,在景區門口當場叫媽且對方答應,倆人即可免票。一男子竟帶著親媽、乾媽、後媽、奶媽和姨媽5人來到景區,並當場向5人叫「媽」。景區只好同意這6人免票。
吃蟲子、獎金條,既新奇,又誘惑。雖然新聞配發的大盆大盆的蟲子看起來有點瘮人,可沒有金鋼鑽、不攬瓷器活,既然來參賽,肯定好這口兒。更何況,據說蟲子是高蛋白的好食品,吃了不僅飽腹,甚至還能健身。
不過,讓人在為之驚嘆的同時,卻也隱隱生出幾分擔憂:哪怕是吃米飯、吃饅頭,也要適量,否則輕則撐得慌,重則腸胃受傷。到底多能吃,才能將那麼多的蟲子在幾分鐘內一掃而光?有沒有人爭強好勝,大大超出了自己的肚量極限?萬一在吃的過程中或吃完以後出現了身體不適,怎麼辦?誰來負責?能吃也不能任性,必須量力而行,不能為了拿名次、爭面子、搶金條不顧健康和安全。
至於「李姓免費」,景區這種有附加條件的「免費」,其本質應屬於一種宣傳和促銷手段。其目的無非有二,其一,吸引眼球,讓更多的人知道老君山跟李耳和李姓頗有淵源,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如果能引發李姓遊客的「尋根」欲望,就更好了;其二,李姓遊客遊山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們可以帶著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去,而其他非李姓的遊客是要收門票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總體而言景區不僅不吃虧,反倒增加了收入。
景區的策劃和初衷看起來很美,卻也存在一些風險。李姓是中國最大的姓氏之一,與之有關的歷史和傳說舉不勝舉,老君山的傳說恐怕很難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李姓家大業大、能人輩出,光皇帝就出了一大堆,一個唐太宗恐怕也缺乏足夠的號召力。同時,此新規單獨對李姓遊客免費,雖不至於被上升到「歧視」的高度,但不可避免地會讓部分其他姓的遊客心裡不舒服——憑啥姓李的免費,我卻要花錢呢?如果由此造成了其他姓的遊客的流失,顯然就弄巧成拙了。
「五媽青年」那個,就讓人有幾分噁心了。
無論親媽、乾媽、後媽,還是奶媽和姨媽,都是我的媽、我的媽。「五媽青年」橫空出世,不拼爹、只拼媽,引發網友一片譁然,有人更是對這名帶五個「媽」的男子大加鞭撻,認為為了省幾張門票,如此下作實在不值得。其實,那些善良的網友或許忽視了另一種可能——這個「五媽青年」或許是個「託兒」,這次鬧劇或許是景區進行的新一輪惡炒。
從新聞配發的圖片看,五個高矮胖瘦不一的女性一字排開,絲毫不怯場,反倒一副器宇軒昂、大義凜然的模樣兒任憑拍照,很顯然是有備而來。並且,照片不管是構圖還是清晰度都比較專業,並且還頗有幾分「擺拍」的意味,不像是網友抓拍。想想也是,普通人誰會傻不拉幾做什麼「五媽青年」?即便真有人吃飽了撐得沒事幹,要找五個願意配合的女性恐怕也並不太容易。景區「只好同意這6人免票」,看似很無奈很逗樂,其實卻弄巧成拙露了馬腳--你們不是規定「子女帶母親玩」才免票嘛,親媽、乾媽、後媽說得過去,奶媽和姨媽算啥身份?你們也太好"糊弄"了吧。
現在各種景區多如牛毛,競爭也非常激烈,特別是疫情之下,旅遊業更是艱難。那些知名度不高的景區為了爭取遊客,往往會推出一些招徠眼球的策劃或者說是炒作。不過,景區知名度如何、能否吸引遊客,最根本的,還是靠景區本身的自然風景、人文景觀以及軟硬體服務條件。在這些方面多下點功夫,肯定比淺薄的炒作更給力,也更具備可持續性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