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疫情日益趨緩,再加上經濟衰退的壓力,各國政府無不開始檢討邊境管制措施。歐盟近日即宣布,將於7月1日起開放18個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入境,臺灣地區及疫情依舊嚴峻的美國、巴西及俄羅斯並未在第一波名單,而中國大陸則是有條件解禁。歐盟表示若大陸願意開放歐盟國家旅客們入境,那就會列入安全清單中,然而對臺灣卻隻字未提。
民進黨當局一直鼓吹自己的防疫成績世界第一,然而不久前,希臘洋洋灑灑列出29個國家和地區開放名單,亞洲包括了日本、韓國和大陸,唯獨沒有號稱「防疫世界第一」的臺灣。日本首波開放泰國、越南和紐西蘭、澳洲,也是沒臺灣,蔡英文向來吹噓臺日關係有多親密,這個結果卻是個冷冰冰的反證。此外,紐西蘭、澳大利亞及泰國等,也都未將臺灣列入首波入境名單。
如今,歐盟再次打臉臺灣,因為連最受綠營敵視的中國大陸都有機會解禁,臺灣卻吃了閉門羹。臺「外交部」忙不迭地辯解,指稱此決定是基於「互惠」考慮,將與歐盟持續交換意見。換言之,臺「外交部」相當自信,臺灣極有可能被列在下次開放名單。
是誰給了臺「外交部」這麼大的勇氣?是梁靜茹嗎?不,是口罩。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盤點了民進黨這幾個月來慷慨送給歐盟的口罩:4月上旬,第一波致贈560萬片口罩援歐盟,獲得的重大「外交」成果是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在「個人推特」貼文,感謝臺灣捐助口罩。4月中旬,臺當局再次致贈歐盟130萬片口罩,獲得的重大「外交」成果是歐盟官網出現臺灣的青天白日旗,因為臺灣把旗幟的貼紙貼在口罩外箱上。5月上旬,第三波「口罩外交」啟動,再援助歐盟130萬片口罩,這次沒有「外交」成果,只剩下「你要捐我就拿、感謝在心中」。5月中旬,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無望,「斷交」成績卓越的吳釗燮繼續規劃「口罩外交」,第四波更大手筆撒出:包含2,350萬片外科口罩、116萬片N95口罩、17萬件防護衣等,致贈對像不明!
然而,正如遊淑慧所說,「口罩外交」由於仙女的魔法棒,雖然燦爛,但只有一瞬間!民進黨之前吹上天的「口罩外交」,不過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大內宣」。
臺灣的經濟過度依賴大陸,但臺當局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決定放寬港澳及中低感染風險國家的商務人士入境,卻以北京近期感染數激增為由,仍舊不開放兩岸商務人士往來。如此高度政治性的防疫決策,難怪得不到他國的尊重。若歐盟有條件接受陸籍旅客,臺灣有何理由一概拒絕?
說穿了,民進黨並不怕歐盟和其它國家打臉,因為它還有一帖屢試不爽的好膏藥——「都是大陸害的」!
比起「口罩外交」這種「心理安慰劑」,吃完就沒藥效,「都是大陸害的」這帖膏藥則要好用的多。本「仙藥」簡直是藥到見效,服了後,即刻會精神亢奮,感覺全身躁動、充滿神奇力量。比如此次歐盟打臉臺灣,民進黨只要餵給臺灣民眾這帖「仙藥」, 並用「臺灣好棒棒」當輔藥,再告訴人民「你(歐盟)要給我們去,我們也不敢去」,一切完美!
應該說,民進黨根本不在意這些國家是否開放臺灣人入境,因為臺灣越自閉,就越容易成為綠營的「仇中」禁臠,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