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日本人瘦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的飲食比較健康,還包括生活作息、運動習慣、人種特點、全人口年齡構成等個人或社會多方面因素。
但是健康的飲食的習慣,能幫助減肥和維持健康的體型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們好的習慣,咱們還是該學習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總結一下,就是:
• 飲食清淡,改掉重油重鹽重糖的壞習慣。
• 飲食多樣,注重營養和色彩搭配,吃得健康還開心。
• 飲食教育,從小學習飲食健康的重要性,愛惜糧食,愛惜健康。
• 小口慢吃,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減輕胃腸的消化負擔。
• 適量運動,不僅能減肥,還能幫助減輕壓力。
攝入小於消耗就能減肥,那是不是攝入越低(節食)減肥效果越好?答案是:NO。
節食減肥屬於典型的破壞飲食結構(如晚餐只吃一點水果),會造成營養不良,除了長時間的飢餓以外還可能出現面黃肌瘦、脫髮、記憶力變差、注意力無法集中、焦慮、皮膚變差、女性月經減少甚至絕經等症狀。
盲目的節食會讓身體調低基礎代謝率,結果雖然吃得少了,但是身體消耗得更少,非常容易進入平臺期。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體重就立刻反彈,甚至比節食之前更嚴重,反覆的節食還容易引發暴食症。
主食(谷薯類)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也是多種微量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不吃主食的危害包括但不限於:虛弱無力、脫髮、注意力無法集中、皮膚變差、女性月經減少甚至絕經等,減肥期間一定要保證主食的攝入。
主食(谷薯類)應該佔到每餐的 ¼~⅓ 左右,減肥人群可以適當降低這個比例,按照 ¼ 的比例進食主食。
食材選擇方面,減少精米細面(四白:白麵包、白麵條、白米飯、白饅頭)在主食中的比例,精米細面屬於高 GI 食物,缺乏膳食纖維,飽腹感差,和攝入等量的粗糧相比,餓的更快。
蔬菜是膳食指南鼓勵多攝入的食物,是最主要的微量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來源,而且蔬菜的熱量非常低,蔬菜攝入量應該佔到每餐的 ⅓ 左右,每天的總量最好達到 500g 以上。
深色蔬菜(深綠色、深黃色、紫色、紅色)一般富含維生素、植物化學物和膳食纖維,比如西蘭花、捲心菜、胡蘿蔔、辣椒、菠菜、芹菜等,推薦深色蔬菜佔總體蔬菜攝入量的 ½ 以上。
水果和蔬菜一樣,是微量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但水果普遍含有較高的糖分,特別是一些較甜的水果,如芒果、荔枝、棗等,果糖也是糖,而糖是導致發胖的重要原因。
減肥期間推薦每日水果的攝入量不超過 200g ,200g 是多少?大概是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加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
推薦直接吃水果,不建議喝果汁(即使是鮮榨的),大部分果汁去除了水果的果肉(膳食纖維)部分,剩下的部分不僅含糖量高(熱量高),而且不容易產生飽腹感(缺乏膳食纖維),不知不覺間很可能攝入了多餘的熱量導致發胖。
減肥期間每天至少飲水 1500~1700ml(約 7~8杯)。
都記住了吧,不要忘記 分享 給身邊的朋友哦,拒絕超重肥胖,一起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