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喝葡萄酒那樣喝茶!日本高端瓶裝茶飲品牌 Royal Blue Te 的創新之路

2021-02-15 華麗志

在觥籌交錯的婚宴或商務晚宴上,不能喝酒的人往往十分尷尬,只能以橙汁、氣泡水等作為替代飲品,但有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呢?

針對這樣一個司空見慣卻長期被忽視的痛點,日本的兩位創業者佐藤節男( Setsuo Sato)和 吉本桂子(Keiko Yoshimoto)在2006年創辦了高端瓶裝茶品牌 Royal Blue Tea,單價從數千日元到上萬日元不等,最貴的賣到20萬日元/瓶(約合人民幣1.28萬)。

看到 Royal Blue Tea 的第一眼,想到的大概只有,這是葡萄酒還是茶?這便是品牌最大的噱頭:全球首個玻璃瓶裝的茶飲品牌—— 其產品的外包裝採用了葡萄酒瓶。

「飲品是用戶餐飲體驗中最重要的一環,」 佐藤節男說到,「在正式的晚餐中,可以嘗試不同的飲品,享受美食度過一段美好的聊天時光。這樣才是完整的一餐,不然吃盒飯就好了。」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有一點沒錯:飲品很重要。飲品能幫助營造氛圍,打破尷尬的氣氛,一定程度上還能給美食加分。「我們想打造一種所有人,無論其文化、宗教、年齡或健康狀態,都能享受的飲品文化」,佐藤節男表示。

由外而內的升級

佐藤節男本人是一名茶侍,還曾經營有一家茶藝學校,而身為茶藝發燒友的吉本桂子則是這間學校的學生。吉本桂子原本是一名平面設計師,但年輕時患病導致臥床休養十年,不得飲酒,後將茶當作了替代飲品。病好後,吉本桂子開始去佐藤節男的茶藝學校學習。

2006年,兩人決定合作創立一個品牌,只提供最好的無酒精茶飲,同時採用葡萄酒瓶外包裝,發揮通感作用,讓顧客在品茶時也能有品酒的感覺——細細感受茶飲的豐富口感和層次。

至於品牌的高端定位,也源自茶本身在日本的地位——佐藤節男表示:「直到日本的明治時代之前,茶一直流行於貴族之間。」

多年來,儘管茶是全球第二大消費飲品,但高端茶飲市場一直存在市場空白。而為了重新定義綠茶,日本一直在拉高「高品質茶飲」的標準,從豐富的口感、有益於身體健康等多個方面著手推廣。如日本京都的利招園茶鋪(Rishouen Tea),借鑑葡萄酒「風土條件」和法國產地認證系統兩個概念,開發單塊茶園茶葉製品。(詳見《華麗志》:日本茶商顛覆綠茶傳統飲用方式,傳統茶園成為旅遊新熱點)

Royal Blue Tea 能夠發展十多年,在日本六本木開設精品店,並於2016年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在產品本身也是下了功夫的。目前品牌的產品分為綠茶、青茶、紅茶、花茶和葉茶五個大類共28款產品。

按照 Royal Blue Tea 的介紹,所有茶葉都產自日本及全球最好的茶葉產區,均為有機種植,且完全是手工採摘和挑選。那如何才能製作 Royal Blue Tea 的茶飲?方法如下,將專一產地的茶葉在冷水中浸泡3~7天,再去除茶葉,並對過濾後的茶水進行非加熱式的滅菌處理,中間完全不涉及任何的添加劑。最後的成品就是顏色濃烈但極為清透,且有著茶香的飲品。

而以 King Of Green Hiro Premium 為例,這款茶飲所需的綠茶茶葉只能通過拍賣購得,茶葉買入的價格越高,最後商品的價格就高。這款茶飲的年產量為100瓶。

此外,Royal Blue Tea 還借鑑了葡萄酒的命名方法,將產地融入產品的名字中。如產自靜岡縣的 King of Green Masa 系列、產自京都的 RIICHI 系列、產自宮崎縣的 Irika 系列、產自臺灣的 Queen of Blue 系列、以及產自福建的 Jewel of Flowers Hana 系列等。

茶宴(Chaen)

目前,Royal Blue Tea 已經成為部分日本、香港、新加坡的知名餐廳、酒吧及酒店的供貨商,為包括法餐、中餐、日料在內多鍾菜系提供佐餐飲品。2011年,Royal Blue Tea 還成為了日本航空(JAL)國際航班頭等艙提供的飲品。雙方的合作意在將日本的奢華產品推廣至全球。

在與 JAL 合作的助推之下,Royal Blue Tea 以「高端品牌」的身份打開了市場,穩步增長。2016年,品牌被神奈川縣選做61屆 National Arboreal Fair(日本皇室會參與的活動)的迎賓飲品。隨後,成為日本的國賓宴會飲品之一。

2016年,Royal Blue Tea 旗下的兩個京都茶飲產品線 The Uji、King of Green Riichi Premium 成為在伊勢志摩舉辦的七國集團峰會的指定飲品之一,該時間也就此成為品牌全力開拓國際市場的起點。

佐藤節男指出,希望能進一步擴張業務,能將產品推廣至全球的1000家以上的餐廳和酒店。「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改變日本以及全球感知茶的方式,我們想要推出茶宴這種佳餚與茶水相配的藝術,並將此作為全新的全球標準。」Royal Blue Tea 已經為 Chaen 申請專利。

茶宴與晚宴相差不大,只是將香檳、葡萄酒等酒精飲品更換為不含酒精的茶飲。為了更好的推廣茶宴概念,並使其成為一種全球標準,Royal Blue Tea 已經在日本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組織。「全新的文化」,是佐藤節男對茶宴的定義。

註:當前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4元

丨圖片來源:Royal Blue Tea 官網

丨責任編輯:LeZhi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關於全球創新茶飲」的相關報導 

相關焦點

  • 從冰紅茶到正山小種,中國瓶裝茶飲市場是如何進化的?
    這四排貨架當中有一整排貨架陳列了來自各大公司和品牌的茶飲產品,但雀巢的「茶萃」用了極為顯眼的文字設計強調了真實果汁、低糖、茶以及切開的水果圖這幾個關鍵元素,從所有瓶子裡面「跳」了出來,「像是它迫不及待有很多話要跟我講。」施文說。
  • 星巴克開始在中國賣瓶裝奶茶,「喜茶們」會害怕嗎?
    即飲咖啡變成了即飲茶,星巴克首次在中國嘗試瓶裝奶茶,依舊走高端路線。不過在以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和各種層出不窮的夏日飲料的夾擊下,星巴克能否突出重圍還是未知。 據小食代消息,星巴克近期在中國市場投放了兩款即飲產品——瓶裝紅茶星冰樂與瓶裝抹茶星冰樂,打破以往即飲產品只有咖啡的慣例,已率先在天貓超市上線。
  • 2020年度創新回顧,599篇文章解鎖食品行業「創新力」
    把防災食品做到極致,日本食品企業給了我們這些啟示懶出天際的日本人,在「吃」這件事上到底是怎麼偷懶的?新茶飲和新咖飲來勢洶洶,傳統品牌的創新之路怎麼走?一顆可生食雞蛋月營收2000萬,全平臺類目銷量第一,黃天鵝把雞蛋做成新消費品牌養樂多日銷破4000萬,衛龍年營收近50億!
  • 新茶飲和新咖飲來勢洶洶,傳統品牌的創新之路怎麼走?
    由上世紀末誕生於日本的芝士蛋糕稍加改良而得的好利來版半熟芝士,從2015年起霸佔華語圈博主的生活類分享內容,從現制烘焙的夾縫中成功拯救品牌,甚至還給了好利來幾番申請「半熟芝士」商標的底氣。同時,好利來的線下門店也不斷鋪開,還借鑑了新式茶飲品牌鍾愛又容易成為黑歷史的粉色主題,串起吃喝買一站式體驗。另一個成功的傳統品牌是瀘州老窖,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其傳統釀造技藝還被選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 出海記|中國茶飲企業進軍日本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日媒稱,提供紅茶、日本茶、中國茶等飲品的茶飲店正在飛速發展。7月,星巴克咖啡和中國一些茶飲品牌相繼在日本開設茶飲門店,芬芳的氣息、華麗的色澤瞬間抓住了女性消費者的心。在咖啡市場接近飽和的背景下,茶飲店成為行業的新領軍者。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9日報導,7月1日,星巴克在東京六本木之丘開設了第一家專門經營茶飲的門店。
  • 喜茶、奈雪等紛紛涉足,瓶裝飲料成新茶飲下一個戰場?
    有網友因此猜測,蜜雪冰城要開始進軍瓶裝飲料市場了。不過,紅餐網(ID:hongcan18)觀察發現,布局瓶裝飲料賽道的新式茶飲品牌,蜜雪冰城並非孤例。早在一年多以前,喜茶、奈雪就已經瞄上了瓶裝茶飲這一賽道,並先後推出了氣泡水、果汁茶、輕乳茶飲料等一系列當下大熱的瓶裝飲品。
  • 星巴克在日本首次開設茶飲專賣店,日本茶飲店過去4年增長3倍以上
    7月1日,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Starbucks)旗下茶飲品牌 Teavana(茶瓦納)的專賣店在日本知名購物中心六本木(Roppongi Hill)開張,提供柚子、柑橘薰衣草、鼠尾草等風味茶飲,售價590日元(約合人民幣39元)。
  • 極簡美學的茶飲品牌BASAO的發展之路
    BASAO主打「從風土到風味,熱情傾注每一杯」,以品質上乘的產品打造品牌的核心競爭力。BASAO,品牌名的靈感來源自被稱作「賣茶翁(BAISAO)」的日本江戶時代的雲遊僧人,他摒棄了日本當時繁瑣的飲茶流程,開創了日本的日本的煎茶之道,流傳至今,成為當代日本最流行的飲茶形式。
  • 這家日本茶飲品牌,媲美伊藤園、麒麟,年營收1422億人民幣
    其中,雀巢是瑞士品牌,三得利是日本品牌。日本茶飲料行業發展較早,由伊藤園在上世紀80現代推出,經過30餘年的發展,現在日本市場上已基本形成伊藤園、三得利、麒麟等企業競爭的格局。時間回到百多年前,鳥井信治郎創辦了鳥井商店(三得利前身),最初主要銷售進口葡萄酒、啤酒和威士忌。可以說,在公司創辦後的數十年間,其將酒類業務發展得如火如荼,在日本國內排名領先。在這個過程中,公司也開始自主生產酒類產品,在上下遊進行擴張發展。
  • 衝刺中國高端商務第一葡萄酒品牌,天鵝莊選擇「高鐵速度」?
    此次,天鵝莊冠名滬寧線,旨在借力高鐵新營銷模式,提高品牌曝光度,樹立「天鵝莊·大使」中國高端商務葡萄酒品牌的形象,將天鵝莊的品牌理念傳遞給每一位高鐵乘客。在「天鵝莊號」上,品牌展示全方位覆蓋列車的各個角落。
  • 日本人平時喜歡喝哪些茶?
    日本人喝茶的習慣,最初是向中國古代學習而來。中國唐宋盛行點茶,明初開始流行泡茶,日本引進後略加改良,便培育出了自己的茶道。
  • 不論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傳統喝茶方式好?還是喝奶茶好?
    現在年輕人愛喝的新式茶飲裡,用「現泡」、「原葉」、「直接萃取」等概念推廣的瓶裝茶,更受歡迎。像剛畢業的表妹,每逢逛商場就喜歡捧上一杯原萃的四季春等,邊逛邊喝。新茶飲備受年輕人歡迎的原因,有很多。那麼,不論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是按傳統喝茶方式好?還是喝新茶飲好?《2》第一,從原料看,傳統茶更原汁原味。新式茶飲屬於調飲的茶飲料,茶味並不單純。
  • 奈雪的茶瓶裝氣泡水上新口味,氣泡水究竟還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並且首批瓶裝氣泡水共推出了兩款不同的口味,包括白桃味和義大利檸檬味。間隔差不多一年,此次推出新的口味,難道是為了「推翻」元氣森林,自己獨大?氣泡+,在茶飲屆一直屬於頂流的產品。無論什麼茶飲品牌,發展到後面,一定會推出氣泡水。而喜茶和奈雪的茶,作為新式茶飲屆的「宿敵」,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能碾壓對手的活力賽道。
  • 小瓶葡萄酒將成未來發展趨勢!
    唐代一首《涼州詞》,無不透著中國人對葡萄酒的眷戀與豪放曠達的胸懷。不管是東方和西方,人們對葡萄酒的依戀是一樣的。國外的葡萄酒常常被國人理解為奢侈品,不管是的酒吧還是在家中,打開一瓶有時喝不完,沒法保存,扔了可惜的尷尬局面,痛苦心情是常有的事兒。那麼,葡萄酒為什麼不推小瓶裝?葡萄酒小瓶酒的現狀如何?
  • 日本飲料品牌打破世界紀錄,一年賣出了9000萬箱
    但要知道,亞太地區的瓶裝茶飲料最早起源於日本。上世紀80年代,伊藤園公司已經在日本開發和銷售罐裝烏龍茶飲料。去年,該公司銷售額達到5041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329億元)。資料顯示:株式會社伊藤園,總部位於日本東京都。
  • Lucky Blue 可以喝的新鮮肉體是什麼鬼?
    圖片來自facebook.com可能有專業葡萄酒愛好者會關心葡萄酒是否產自世界知名的酒莊,但對於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藍色葡萄酒你就別指望了,它來自一個你我都耳目一新的年輕團隊——The圖片來自facebook.com由於他家敢於挑戰傳統的創新精神,也就使得這款blue wine 更受非專業葡萄酒愛好者及年輕人的青睞,相比傳統的葡萄酒,獨具個性的同時又不失「bigger
  • 「茶飲之王」立頓被拋棄,愛喝茶的都鄙視袋泡茶?
    但中國市場與歐洲市場並不完全相同,立頓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品牌老化、難以開拓高端市場等問題。這些問題背後,折射了袋泡茶長期以來的低端形象困境。袋泡茶,怎麼就跟低端劃上等號了?1992進入中國的立頓,明白要在幾千年茶文化的中國人面前打高端牌,無異於班門弄斧。
  • 創意 全球首創 西班牙的藍色葡萄酒
    它倒在酒杯裡像藍色的寶石一樣耀眼,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於傳統葡萄酒的概念。更為神奇的是,Gïk團隊裡6個20出頭的年輕人,當中竟然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葡萄酒相關背景。但是由於這款葡萄酒面世時間非常短,並沒有法定產區,可以在西班牙不同酒莊生產,包括卡斯蒂亞萊昂產區。
  • 喝茶的人VS喝咖啡的人——二者之間的差別
    · 飲茶者打坐;喝咖啡的人吃藥。  · 喝茶的人保持思想;喝咖啡的人會記筆記。  · 喝茶的人閱讀;喝咖啡的人書寫。  · 喝茶的人休息一下;喝咖啡的人需要休息一下。與葡萄酒一樣,取決於地區,氣候和其他多種因素,茶的質量可能要複雜得多。  話雖如此,如果您了解咖啡人為什么喝咖啡而茶人為什么喝茶的原因,您可能會更好地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  4.喝茶的人呼吸更好。   喝茶可以改善人的呼吸,而喝咖啡則可導致口臭。
  • 喝茶包茶飲就是喝塑料?研究發現:一袋茶包可泡出上百億塑料顆粒
    喝茶對身體大有裨益,可以降血糖、調節脂肪、保護心腦血管、抗壓力等等。不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再也沒有閒心坐下來細細品味茶的味道,而商家為了迎合人們對茶的需求,開發出了許多茶品,如茶粉、茶包等等。其中,由於茶包簡單易攜帶,且沒有對茶葉進行額外的加工,保存了茶味,使其更受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