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記|中國茶飲企業進軍日本

2021-01-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日媒稱,提供紅茶、日本茶、中國茶等飲品的茶飲店正在飛速發展。7月,星巴克咖啡和中國一些茶飲品牌相繼在日本開設茶飲門店,芬芳的氣息、華麗的色澤瞬間抓住了女性消費者的心。在咖啡市場接近飽和的背景下,茶飲店成為行業的新領軍者。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9日報導,7月1日,星巴克在東京六本木之丘開設了第一家專門經營茶飲的門店。店名雖然仍叫星巴克,但店內打出的商標卻是旗下的茶飲品牌「茶瓦納」。

餐單上也只有紅茶、日本茶等茶飲供應。據說加入果肉的「柚子柑橘香草鼠尾草茶」相當受歡迎。

報導稱,星巴克從2016年開始在所有門店推出「茶瓦納」系列茶飲,但在日本開設專門經營茶飲的門店還是頭一次,目的就是在咖啡、星冰樂之外培養新的增長點,預計未來可能會開設更多專門的茶飲店。

據報導,中國茶飲行業頭部品牌之一的「奈雪的茶」日本一號店4日在大阪市難波一帶的繁華街區開門迎客。包括「葡萄柚氣泡茶」等在內的30種茶飲在售,均採用自家茶園茶葉加入水果果肉調製,呈現出雞尾酒樣的分層效果。此外以新鮮水果裝點的軟歐包等產品也大受歡迎。

負責品牌運營的品道日本法人副社長黃華文介紹說,奈雪提供的是一種將水果和茶融合在一起的全新生活方式。他們計劃於年內在東京和京都開設分店,預計2021年底前門店數量將達到10至15家。

報導稱,「奈雪的茶」在中國年輕人中擁有大量擁躉,開業至今5年時間裡門店數量已達360家。據中國媒體報導,另一家人氣連鎖茶飲品牌「喜茶」也計劃進軍日本市場。

據富士經濟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專門經營茶飲的門店在日本已達1300間,3年時間裡達到此前的3倍。雖然與68900家咖啡館相比還不是一個數量級,但同一時期咖啡館的數量卻減少了4%。

報導指出,近年來在茶飲行業扮演引擎角色的主要是來自臺灣的珍珠奶茶連鎖店。2015年進入日本的「貢茶」目前已有71家門店,預計今年底將增加至90家。

日本咖啡品牌Tully's Coffee也在2017年開設了茶飲店「Tully's Coffee & Tea」,預計9月中旬將在岡山開設第十家門店。主營抹茶和煎茶的「七葉和茶」創立20年來,門店數量也擴展至87家。

報導稱,茶飲的主要受眾是女性。飲品本身色澤豔麗、造型精緻,與水果的味道也是相得益彰。

在羅森便利店點機煮咖啡的七成都是男性,而點紅茶的則以女性為主。2018年,羅森與立頓合作推出限時銷售「水果茶」的活動,兩天時間就賣出了兩周的庫存。

一方麵茶飲銷售火爆備受矚目,另一方面咖啡市場正在接近飽和。據全日本咖啡協會的統計,2019年日本國內消耗了約45.3噸咖啡,比2016年的峰值下降了4%。

據伊藤園公司的數據,包括罐裝和瓶裝飲料在內,2018年茶飲的市場規模合計已經超越咖啡飲料。

報導稱,日本人本來就有喝茶的習慣,潛在需求較高。而類似於珍珠奶茶這種產品,能夠帶給人不同以往的特別口感,從而吸引了那些喝不慣咖啡的人,大大拓展了市場空間。

世界範圍內茶飲市場的規模也在增長。據國際茶業委員會的統計,2019年全球茶業產量創紀錄地達到614.96萬噸,與十年前相比增長了約43%。其中紅茶佔到全球產量的近六成,綠茶約三成。近年來花草茶的產量也呈現擴大趨勢。

報導指出,隨著亞洲和中東國家人口的增長,茶業消費量也隨之上升。茶葉生產大國中國、印度、土耳其本身的消費量就佔到全球的60%以上。

而據國際咖啡組織的統計,2019年全球咖啡產量據推算達到1004.39萬噸。衝一杯咖啡需要使用10克左右的咖啡豆,一杯茶的茶葉用量通常在2到3克,所以按照杯數計算,人們喝掉的茶已經多於咖啡。

報導稱,日常就有飲茶習慣的亞洲人口的增加以及健康飲品理念在全球的流行對於茶飲市場今後的發展都是利好因素。

資料圖(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新茶飲出海:頭部們跟不上,加盟商需思量
    快樂檸檬進軍日本市場的時候,手裡並沒有十足的把握。「當時也不知道是火一波就涼涼,還是能就此在日本普及開。」快樂檸檬海外負責人林婉婷曾對媒體提到。當時,快樂檸檬選擇與當地日本企業合作開出第一家店,同時作為補充,還在售賣奶茶之餘,擺上了滷豆乾等小吃產品。
  • 日本人對茶飲的愛還在,中國品牌繼續入場卡位
    另外,日本雅虎新聞曾提到,疫情期間,日本的茶行業由於採摘後出貨不足導致大量庫存積壓,強調原茶葉的新式茶飲店的流行,也能幫助茶農們儘快出貨,避免虧損。日本人對茶飲店的熱愛,不止給日本茶農和當地本土企業創造了商機,中國內地、香港地區和臺灣地區的茶飲店,也有不少早出海到日本,挖掘當地的市場機會。
  • 奈雪的茶將開出日本首店,新式茶飲們進軍海外是為了什麼?
    略有不同的是,在產品方面,日本門店不僅提供了霸氣橙子、霸氣芝士草莓等國內消費者較為熟悉的經典產品,還有多款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品,如抹茶卡仕達、章魚燒麵包等。奈雪的茶日本Instagram帳號頁面截圖。奈雪的茶公關總監王依對界面新聞表示,進軍日本,是因為奈雪希望成為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創新者和推動者。
  • 「中國妝」日本走紅,國貨品牌借勢出海
    國貨美妝品牌等到了一個出海的好機會。圖片來源:菲鹿兒記者 |張馨予國貨美妝不僅在國內暢銷,也正在日本熱賣。此外,COSME DELI還於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1月8日在日本東京新宿開設了線下快閃店。除了電商平臺和快閃店,日本消費者還能在日本的兩家中式茶飲「逗號茶」(Comma Tea)買到菲鹿兒等中國美妝品牌。
  • 得歐洲者得天下,現在是中國企業進軍歐洲的黃金時刻
    面對一個強大的歐洲,中國已經跟幾十年前很不一樣了。雙邊開放市場之後,不再僅僅是歐洲企業來搶奪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也將大批量登陸歐洲市場。最主要的領域包括光伏、風電、網際網路、手機、新能源汽車。在遏制全球碳排放、推動新能源方面,歐洲是最堅決的。新能源最關鍵的就是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這兩個領域都是中國的強項。尤其是光伏,中國企業可以說獨步天下。歐洲的光伏、風電產業,已經被中國打趴下了。
  • 國漫出海記,「快看」讓全球一起催更
    為什麼漫畫適合出海?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動漫市場掀起來了一股日韓風潮,大量日本動漫湧入中國,並佔據了中國動漫市場的主要地位。針對這個問題,移動端漫畫出海平臺WebComics團隊在上線前曾經給出答案,從其引進籤約的110多部版權作品來看,S級和A級的作品數據比例超過了63%,作品發行通過率超92%,市場接受度較高。並且,在此之前,韓國漫畫已經率先驗證了出海的可行性。2015-2017年,韓國漫畫在日本,東南亞,北美和歐洲等地的銷售額都在逐年遞增。日本、歐洲、東南亞為主要輸出地。
  • 最新:又一中國茶飲品牌進軍日本市場!全球224億市場正啟動
    基於日本對茶文化的迷戀,中國奶茶品牌正趁勢進入日本市場。據日經中文網8月5日報導,中國大型茶飲企業「奈雪的茶」於7月4日在大阪的繁華商業街Minami開設了日本第一家門店。此外,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的另一個人氣茶飲連鎖品牌「喜茶」也在計劃進入日本市場。報導指出,奈雪的茶在日本當地提供多達30種水果茶,售價在380-780日元(約合人民幣25-51元);此外,以水果裝飾的麵包也頗受當地消費者青睞。
  • 日本樂天:面向中國企業開啟入駐招商,讓優質中國品牌走進日本
    「今日,能夠在此見證日本樂天與杭州締結戰略合作備忘錄,我從內心感到非常的喜悅。去年開始,我們面向中國企業開啟了入駐招商,通過這個新的項目,我們期待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入駐日本樂天市場。」如今,「要網購,上樂天市場」已經成為很多日本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其強大的「集客力」可以幫助入駐中國企業吸引大量有購買慾望的客戶,促進銷售額的增長。從2019年在華開啟業務,到2020年立足深圳、布局華南,再到2021年依託杭州、布局華東,日本樂天近年來不斷推進其在中國市場的拓展。2019年,日本樂天在深圳成立辦公室並組建團隊,以深圳為中心開拓華南地區3C類產品新商家。
  • 2020,國產品牌出海還有機會嗎?
    在國內開店開到飽和的奶茶店們,紛紛把甜蜜的魔爪伸向了東南亞、日本和北美。 這波中式茶飲的出海潮,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那些本來在國內只能算二線品牌的奶茶,走出國門後往往搖身一變,成為頂流網紅,一舉擺脫低端定位。
  • 中國小家電出海記:把豆漿機賣給馬來人,中國版戴森闖入美國
    無論是做吸塵器的科沃斯,還是做豆漿機的九陽,都在「造船出海」。他們在國內市場的競爭中得以成長,想方設法把產品賣到海外,抬頭看向更為遼闊的版圖。「中國市場的競爭,比全球所有市場的競爭都激烈。」科沃斯董事長錢東奇說。從貼牌加工,到做自有品牌,再到成為國際品牌,錢東奇認為這是小家電行業進軍國際線的大趨勢。
  • 日本樂天籤約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助力中國企業進入日本...
    去年開始,我們面向中國企業開啟了入駐招商,通過這個新的項目,我們期待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入駐日本樂天市場。」此次合作將為更多中國企業打開進軍日本電商業的大門,為其提供更多海外貿易機會。同時,日本樂天也期待招募到符合日本標準的優秀中國企業成為合作夥伴,為日本消費者提供未曾接觸的高品質、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讓更多優秀的中國品牌走進日本。
  • 日本樂天籤約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助力中國企業進入日本市場
    去年開始,我們面向中國企業開啟了入駐招商,通過這個新的項目,我們期待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入駐日本樂天市場。」 此次合作將為更多中國企業打開進軍日本電商業的大門,為其提供更多海外貿易機會。同時,日本樂天也期待招募到符合日本標準的優秀中國企業成為合作夥伴,為日本消費者提供未曾接觸的高品質、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讓更多優秀的中國品牌走進日本。 「日本樂天株式會社自1997年成立以來,創建了獨有的樂天經濟圈,不止日本,現在日本樂天這個名字已經在世界範圍內享有高知名度。」
  • 星巴克在日本首次開設茶飲專賣店,日本茶飲店過去4年增長3倍以上
    星巴克在日本出售 Teavana 並不新鮮,畢竟2016年就已經在普通星巴克門店推出 Teavana 系列,但這是星巴克首次在日本推出茶飲專賣店。據日本媒體的消息,星巴克日本未來將增設更多的 Teavana 門店,將茶飲打造成繼咖啡、星冰樂之後的又一大收入支柱。
  • 新式茶飲的2019:喜茶、奈雪不缺錢?
    就在幾天後,天眼查數據顯示,長沙本地的茶飲品牌「茶顏悅色」的運營主體湖南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蘇州元初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為新增股東,持股比例為6.32%。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查閱蘇州元初投資的股權結構發現,其股東之一為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意味著騰訊阿里兩大巨頭將掘金新式茶飲賽道,展開新的對決。
  • 中國遊戲出海:我是誰?要去哪?
    不出海就出局?「PUBG Mobile」不僅在沙特頗為熱門,而且在印度等南亞與東南亞國家也玩家眾多。這款在多國遊戲市場「大殺四方」的遊戲,背後是一家中國企業——騰訊。2018年ChinaJoy BToB館的某中國遊戲初創公司展臺,館內的中國遊戲初創公司多以宣發和出海服務為主要業務。真正推動大多數中國遊戲廠商開始認真考慮進軍海外市場的事件,還得說到2018年那場行業「寒冬」。
  • 視頻/音頻平臺加快出海,iQIYI/WeTV深耕東南亞 Himalaya試水日本
    領投方為眾為資本和金門創投,並有多家企業跟投如東南亞Openspace Ventures。雖然具體融資金額未披露,但本次投資也反映出投資者對於流媒體行業的信心。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下海外各賽道如視頻、音頻等中國產品的出海案例。首先視頻平臺,在海外最令人矚目的中國視頻平臺當屬短視頻APP抖音海外版TikTok,其已成為5月全球下載量最大的非遊戲類應用程式,安裝量超過1億,同時收入近6.8億。但除Tik Tok海外增長迅速外,長視頻平臺也不甘落後,愛奇藝、騰訊等國內頭部在線視頻播放平臺也在19年開始發力,拓展海外市場。
  • 為什麼B站、快看漫畫、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都趕著出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動漫經濟學出海,正在成為中國文化企業尋找市場增量的必經之路。2020年12月28日,有媒體發現B站已於近日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發布當地語言版本,並在海外版App內上架了一批日本人氣動漫。
  • 喜茶進軍日本 要徵服日本奶茶愛好者?
    傳言許久的喜茶日本首店或將成真——今年3月喜茶要在東京開店了。據日本生活時尚媒體FashionSnap報導,喜茶最近在日本最大的招聘網站Pasona上發布了員工招聘啟事,招聘內容顯示,今年3月喜茶計劃在東京都內開出第一家日本門店,並在此後陸續開出5家店。
  • 出海記|中信資本收購紐西蘭護膚及家居香薰品牌集團
    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獲悉,退市原因是其被中信資本收購。據美國金融新聞網(finance news network)4月12日報導,這家護膚品和香薰蠟燭製造商已經從紐西蘭證券交易所退市,並於4月13日停止在ASX官方名單上的報價。報導稱,紐西蘭股票持有者支持中國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2.11億美元的收購案。
  • 中國手機能否成為中國應用出海的第三極?
    1、從分頭出海到交匯而行2010年前後,中國智慧型手機和中國手機應用猶如兩條河流,分頭出擊,各自出海。2009年,OPPO進入泰國市場,拉開了中國智慧型手機進軍海外市場的大幕;2010年末,久邦數碼推出了GO桌面,迅速走紅海外,中國工具類應用迎來出海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