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後,尿不溼就成了家中一項不小的開銷。那麼,尿不溼去哪裡買比較合適呢?現在無非是線上電商、線下母嬰店超市、微商等幾個途徑。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分享自己購買尿不溼的經歷,她說自己在網上買過多個知名品牌,也在實體店買過同樣的牌子,發現差別很大,用她的原話說就是「天差地別」,「線下買的很軟,吸水性好,不紅屁股」,「網上買的粗糙、漏尿、紅屁股」,因此她得出結論: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在實體店買吧,千萬別為了省錢去網上買。
這讓我想起了給自家寶寶買尿不溼的經歷,不過,我並不贊成這位媽媽的結論,相反,我是在實體店買過幾次之後,果斷重回線上買了。
懷孕的時候,給寶寶囤了兩大箱紙尿片,是在網上買的,不貴,一元錢左右一片,之所以選擇紙尿片,主要是為了換起來方便,寶寶頭兩三個月反正都是穿開襠褲,而且因為還不會翻身,也不用擔心紙尿片會漏。
紙尿片還是挺好用的,加上頭兩三個月寶寶屎尿多,換得勤,並沒有紅過屁股。
後來,和一個姐妹聊起寶寶的尿不溼問題,她說網上的東西好多假的,還是實體店放心,於是紙尿片用完後,我決定去實體店買。
我家附近的兩家母嬰店,主要賣的是在我們當地生產的尿不溼,牌子在國內還算比較知名,倍康和舒比奇,相信應該也有一些寶媽用過這兩個牌子。母嬰店的店員極力向我推薦這兩個牌子,說有活動,我一看算下來紙尿褲一片大概在兩元左右,還能接受,於是兩個牌子各買了一箱。
這兩個牌子的紙尿褲還可以,紅屁股什麼的倒也沒有,只不過我後來上網搜這兩個牌子,發現網上也有旗艦店,一看價格,比母嬰店搞活動時還要便宜三分之一左右,正好孩子的尿不溼快用完了,於是果斷在網上又各買了一箱。
網上購買的拿到貨一看,我特意拿之前在母嬰店購買的對比了一下,發現無論是柔軟度、厚度等,都沒有什麼區別, 給孩子用了幾天,也沒有發現漏尿、紅屁股什麼的。很顯然,這幾乎就是同樣的產品了,但為什麼賣出了差別比較大的價格呢?因為它們還是有一點區別的,那就是外包裝不一樣,以及紙尿褲前面的圖案不一樣。
也是,如今消費者這麼精明,如果連外包裝都完全一樣,那怎麼能賣出差別較大的價格來呢?
後來,我又在實體店買過好奇鉑金裝、幫寶適等更知名一些的牌子,發現質量上和網上旗艦店和自營店買的也並沒有什麼差別,於是漸漸就不再相信「網上都是假貨」的說法了。
最後讓我再也不去實體店買尿不溼來源於另外一件事。那次,我們全家帶孩子回老公的老家,因為隔得遠住的時間又長,所以尿不溼肯定不能從家裡帶回去,只能要用了去當地買。
老公的老家在一個小縣城,專門的母嬰店不多,去了當地最大的一家母嬰店,尿不溼真是貴得讓我咋舌,沒錯,有多貴呢,最最便宜的拉拉褲45片98元一包,普通的40多片的一包一百五左右,再貴一點的則要180左右,這個價格,堪比「尿不溼中的愛馬仕」露安適了——當然,它並不是露安適。
最後,只好買了一包120元的綠幫,至於98元一包的,因為是聽都沒聽過,網上也搜不到的牌子,實在不敢買。
從這以後,我再也沒在實體店買過尿不溼了,直到孩子戒掉尿不溼,因為同樣的品質,它貴得多了,小城市就更不用說了,母嬰店同樣有很多不知名的小牌子,稍微知名一點的,賣得貴的要死。
「貴的一定好」,「網上儘是假貨」,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我想說,或許網上的確有不少假貨,但只要不貪便宜,而是去自營店或者旗艦店買,質量方面還是有保障的。至於實體店,同樣的東西要更貴一些不說,有時候他們為了掙錢,會拼命推薦一些利潤高的產品,甚至虛假宣傳,如果寶媽們沒有較強的判斷能力,很可能就要交不少「智商稅」。
各位寶媽,你們是通過哪種渠道買母嬰用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