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被「將了一軍」,澳鐵礦石價格猛漲四成,鋼鐵協會坐不住了

2020-12-14 小強財藝

我國鐵礦石主要進口自巴西、澳大利亞。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前10月,中國進口鐵礦石9.75億噸,同比增長11.2%。11月30日,62%鐵品位的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達130.95美元/噸,距離今年年初的93.2美元/噸已上漲超過四成,成為今年表現最亮眼的大宗商品。

最近幾天,我們的鋼鐵協會和國內的鋼鐵企業有點坐不住了。據稱在12月11日,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內,因為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價格上漲問題,寶鋼、沙鋼等7家大型鋼鐵企業走到一起,發生質疑最近鐵礦石價格暴漲問題已經脫離了市場供需關係,存在人為操縱跡象,希望有關部門介入調查,保護國內鋼鐵企業的利益。

鋼鐵協會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與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取得聯繫,詢問這是什麼原因,必和必拓也作出了解釋和說明,並承諾將保持鐵礦石價格的穩定。

對雲本輪鐵礦石價格上漲問題,有分析認為,這是澳大利亞對於中國停止或減少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大麥、紅酒、龍蝦、葡萄酒、食糖及銅礦石等產品的回擊,但是澳大利亞對於中國來說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能拿出的手段畢竟有限,於是就想到了自己的王牌產品鐵礦石反制中國,以此來表明中澳經貿關係的態度。

鐵礦石的問題,一直是我國鋼鐵企業的「軟肋」。

中國被譽為世界的基建狂魔,但是搞基本建設又需要大量的鋼鐵,這就需要質優的鐵礦石。

進口鐵礦石對於國內鋼鐵企業而言,就是「剛需」。為了保障國內市場的需要,必須購買質優價廉的進口鐵礦石。國內鐵礦石因其自身產量較低,品位不足,難以大面積替代進口鐵礦石。這就造成進口鐵礦石需求彈性低,鋼鐵企業對進口鐵礦石的議價能力弱,話語權低,議價空間低。

過度依賴澳大利亞或者巴西的鐵礦石的供給,我國對於鐵礦石的進口有6成來自澳大利亞,2成來自巴西。單一的供給來源,對鋼廠高爐穩順生產和正常生產經營而言,顯然是存在一定的保供隱患,這猶如給國外礦山遞交了可「拿捏」鋼廠的把柄。

中國大量進口鐵礦石,吃虧最大的就是沒有議價權。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10月曾表示,預計2020全年中國粗鋼產量將超過10億噸,同比增長3%至5%。但是中國鋼鐵行業佔據全球半壁江山的同時,其最主要的「糧食」鐵礦石卻是一道長期難題。

根據聯合國商品資料庫統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買主,近年來中國鐵礦石進口金額佔全球鐵礦石進口總額比重維持在80%以上。就拿2019年來說,全球鐵礦石的需求量是16.52億噸,而一個中國就買下了10.69億噸,但全球需求量的64.9%,澳大利亞生產的鐵礦石的83%都被中國企業買走,按照正常邏輯,這應該是一個買方市場才符合邏輯。

但事與願違,我國恰恰在鐵礦石定價方面缺少定價權。

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率,就必須採購更為便宜的鐵礦石。海外的鐵礦石就是眾多鋼鐵企業的首選了,這也就造成了中國的鐵礦石大部分都要從海外採購,而優質的鐵礦企業又比較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巴西,所以中國採購鐵礦石的主要賣家又以澳大利亞和巴西為主。

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議價權」。在國際市場中,沒有金融的制空權,就沒有產品的定價權,老外很聰明,應用搞金融那一套,搞出來一個鐵礦石普氏指數,但普氏指數的發布控制在人家手裡。三大礦山中有著滙豐、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等的金融機構的身影,當資本市場與大宗商品被這些金融機構連接在一起之後,實際上國際大宗商品的買賣就淪為了金融市場獲利的工具,不僅僅是需求與供給相互滿足的問題了,所以影響鐵礦石價格的因素,除了買方和賣方之外,還有另外一隻看不見的手。

那麼中國是否會「破釜沉舟」,順勢而為,停止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呢?從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點個人粗淺看法:

第一點,雙方損失巨大。

澳大利亞州長高麥文就發出警告,不要讓鐵礦石陷入危機,要知道,澳洲80%的礦石出口到了中國,相關貿易額達到了800億澳元,對於深陷經濟危機的澳洲鐵礦石供應商來說,中國市場是損失不起的。

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樣暫時也離不開澳洲鐵礦石,看看我們的周邊,哪一個建設不是「鐵礦石」撐起的。比如城市的高樓、鐵路建設、地跌建設、機場、港口、橋梁等如果意氣用事,暫時停止進口鐵礦石,用國產礦石替代,一個是產量無法達到要求,另外一個是鐵礦石品味太差,最終不僅導致鋼鐵企業成本飛升,還會帶來國內鋼鐵價格的上漲,制約中國經濟的發展。

第二點,澳鐵礦石的可替代性低。

由於鋼鐵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對鐵礦石的需求較大,又由於產量及質量等因素,我國的鐵礦石開採成本極高,深埋地下,品味較差,為了企業利潤,我國鋼鐵企業在大多數情況下傾向於進口。

即使想多元化進口渠道也不容易,因為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品味確實是非常優質的,國產鐵礦石品味低,開採成本高,比如2018年,三大礦企(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前兩家是澳大利亞的公司,後一家是巴西的。)的開採成本在25美元左右,而中國的開採成本達到了70美元左右,足足是人家的近三倍。

所以鐵礦石價格對於鋼鐵企業是非常敏感的,就綜合成本來說,國外鐵礦石的價格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暫時還找不到替代品。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率,就必須採購更為便宜的鐵礦石,而優質的鐵礦企業又比較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巴西,所以中國採購鐵礦石的主要從澳大利亞和巴西購買。

可以預見的是,在最近的幾年中,澳大利亞仍將是我們採購鐵礦石的第一來源國,但我國也要未雨綢繆,不能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但凡事總要一步一步來,一口吃不了個胖子。

我們的目標不是禁止買賣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而是讓中國的鐵礦石來源放在多個籃子裡,這樣才會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雖然目前澳大利亞的做法,也讓我們國內的鋼鐵企業感受到了「寒冬」,被澳大利亞狠狠地「將了一軍」,對此澳媒鼓吹,掐住了中國的「咽喉」,但是雙邊貿易不是哪家對哪家的施捨,如果澳大利亞堅持目前的做法,最終「哭爹喊娘」的還是澳大利亞自己。

相關焦點

  • 好消息:中國又一巨頭與澳企實現鐵礦石人民幣結算!意味著什麼?
    據澎湃新聞的最新報導,一條運載鐵礦石的大船正在從澳大利亞駛向中國東北地區,該船的買家鞍鋼集團與澳企巨頭力拓集團首次實現鐵礦石的人民幣跨境結算,合計金額約為1億元人民幣。1、中企話語權上升,寶鋼與全球3巨頭均實現人民幣結算此次鞍鋼集團實現進口鐵礦石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突破,對買賣雙方都將帶來好處。
  • 鐵礦石價格破千元大關 鋼企每噸生產成本暴漲...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上漲了60%,但鋼材價格漲幅不到10%,鐵礦石的漲價是不合理的,也不可持續。   與礦石貿易商不一樣,鋼企下遊的鋼貿商則是想要突擊拿貨。重慶綠雲鋼材市場內,幾個鋼貿商正坐在一起討論目前的行情。大家普遍認為現在礦石的價格很高,未來鋼企出廠的鋼材或許要漲價,所以都在想著囤一下貨。
  • 鐵礦石價格瘋漲100%!澳專家對華狂嘲諷:是中愚蠢的經濟政策所致
    鐵礦石價格瘋漲100%市場數據顯示,12月11日,受澳大利亞影響,鐵礦石價格漲至1042元每噸,較今年最低的511元每噸超100%,創下7年來歷史新高,單日漲幅近10%,資本炒作的跡象十分明顯為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兩度連線質問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就近期鐵礦石價格瘋漲問題、如何完善定價機制問題展開了交流。但兩大澳大利亞巨頭否認「刻意控制鐵礦石發運量」,願意同中國一起完善定價機制,並承諾明年繼續保持2.76億—2.86億噸的供應水平。然而,這則消息卻讓貿易頻繁受阻的澳大利亞人飄了。
  • 蘭格觀點:鐵礦石價格暴漲是供需矛盾還是人為炒作?
    來源:蘭格鋼鐵網作者:高大正 年末將至,本是淡季的鋼市卻火了起來,鐵礦石價格像坐上了火箭,一飛沖天,漲幅驚人,且連續多日處於高位,鋼價也是水漲船高,連創新高。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近期鐵礦石價格的暴漲?蘭格鋼鐵網鐵礦石品種主管胡富港表示,受經濟好轉影響,國內外鐵礦石需求量較大,且受季節性影響,國外發貨端資源發運較為緊張等因素疊加,共同推動了鐵礦石價格大漲,且短期內供需矛盾仍將存在。
  • 鐵礦石價格連續上漲 鋼企須抱團提升議價能力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向炎濤「如果我們前10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能達到60%,未來跟鐵礦石巨頭談判時,就能增強我們的談判能力。」1月5日,國內一家鋼鐵企業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此輪鐵礦石價格上漲已偏離了需求的基本面,有炒作的成分,目前短期看鐵礦石價格還是偏高。
  • 鐵礦石價格瘋狂飆升,全球第一大進口國,為何沒有定價權?
    根據萬得數據顯示,當前臨近交割月的鐵礦石I2101期貨合約,比4月的511元/噸價格水平漲超1.1倍,並創下過去七年價格新高。而如此高的價格對於中國的鋼鐵企業顯然是不利的,這進一步壓縮了相關企業的盈利空間,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將直接導致鋼材價格上升,從而嚴重影響下遊產業的發展如建築業、機械加工業等等。為什麼我國鐵礦進口價格會受制於澳大利呢?
  • 鐵礦石價格漲100%!中國兩度「質問」後,澳洲巨頭終於作出回應
    隨後,中國鋼鐵協會和澳大利亞方面的鐵礦石供應商在12月10日進行了溝通,澳方也終於給出了回復。據澳洲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公司表示,從今年7月份開始,澳洲公司就一直努力的達到產量上限,價格上漲是由於不可抗力因素,同時澳洲也願意和中國鋼鐵協會進一步溝通。
  • 鐵礦石價格瘋漲,和我又有什麼關係?
    鐵礦石的價格快速上漲,最終反映為工業企業的成本壓力,而這種壓力最終會傳導到終端產品的價格,也會影響了你我這樣的普通國民的消費能力。所以,鐵礦石價格的動向不僅是鋼鐵企業需要關注的,也是國家層面需要關注的。
  • 鐵礦石價格飆升?瘋漲的鐵礦石該怎麼看?中國鋼企該咋辦?
    來源:江瀚視野據北京商報報導,12月11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11月初的772.5元/噸,一度漲至1042元/噸,大漲近35%。如果拉長到更早的時間來看,鐵礦石價格的漲幅更加驚人。根據萬得數據顯示,當前臨近交割月的鐵礦石I2101期貨合約,比4月的511元/噸價格水平漲超1.1倍,並創下過去七年價格新高。鐵礦石為何變成「瘋狂的石頭」呢?市場普遍認為,經濟基本面不斷改善造成國內鋼鐵行業產能擴充,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強勁是漲價原因之一。
  • 鐵礦石還會漲多久?專家稱一個因素比供求關係影響還大
    來源:一財網分析稱,鐵礦石進口價格水平將繼續得到美元貶值因素支撐 近來鐵礦石被稱為「瘋狂的石頭」,期貨現貨均創新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6日接受採訪時表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超出了行業預期,使得行業運行風險進一步加大,不利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鋼鐵產業鏈期貨家族團圓 為鋼企戴上「安全帽」
    業內人士表示,鋼鐵產業鏈期貨品種體系的完善,為鋼企提供了無縫的對衝交易工具,有利於其將價格風險降至最低  隨著上周五熱軋卷板期貨的上市,我國鋼鐵全產業鏈期貨品種體系形成。業內人士表示,鋼鐵產業鏈期貨品種體系的完善,對全產業鏈鋼企來說,提供了無縫的對衝交易工具,有利於鋼企將價格風險降至最低。
  • 高義鋼鐵王超:鐵礦石定價人民幣化乃大勢所趨
    籤約儀式上,力拓與日照港集團代表籤署戰略意向協議,並與山西高義鋼鐵有限公司(下稱高義鋼鐵)代表籤署礦石銷售協議。根據協議,力拓將向高義鋼鐵提供10000噸SP10中品位鐵礦石(鐵含量59%)。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力拓和中國鋼鐵企業籤署的首份以人民幣計價的供應合同。日前,就此次籤約的背景與意義等,《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了高義鋼鐵副總經理王超。
  • 鐵礦石開「超市」:為發現價格 中國還在努力
    對於鐵礦石的線上交易來說,目前其普及程度還遠不如鋼材線上交易。這家線上鐵礦石超市,意義不僅在於提升河鋼自身的效率,也被寄予了「發現」鐵礦石價格的希望,正如北鐵中心成立之時的初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駱鐵軍近日表示,從目前運行情況看,北鐵中心平臺功能的發揮沒有達到成立之初設定的預期,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 鐵礦石期貨價格創上市以來最高,每噸鋼材有100元利潤受...
    在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看來,除了資本的炒作,大概率也有礦山炒作的因素。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前期高盛對全球鐵礦石市場的預期還比較低調,但是近日高盛預期鐵礦石的牛市可望延續至2021年,明年全球鐵礦石供應仍將短缺,鐵礦石將出現連續三年供不應求的情況。
  • 別再盯著鐵礦石!中國加速撤出澳大利亞3大產業,澳總理第4次求和
    作為工業大國,中國對鐵礦石需求一直很大,可今年鐵礦石價格卻出現了非常大的波動,整個上半年鐵礦石價格上漲幅度達到了60%,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鐵礦石價格瘋漲的情況下,鋼材卻只上漲10%。說明鐵礦石的價格波動是不合理的。
  • 鐵礦石被「卡脖子」?價格瘋狂翻倍,得多花幾千億?
    第三個是葡萄酒,咱們對澳葡萄酒進行了反傾銷調查,佔進口份額37%的澳大利亞受打擊很大。接下來是龍蝦出口受挫,澳大利亞每年捕捉的龍蝦中有94%出口到了中國。最近是動力煤,咱們每年的煤炭進口不少,澳大利亞是第三大貿易國,現在受配額管制,很多澳大利亞的煤炭船滯留港口卸不了貨,有的船停留時間已經超過了5個月……這麼多物資進口受限,得益者是誰呢?
  • 鐵礦石暴漲資本迷局:兩大巨頭確認供給如常 鋼企否認炒作傳聞
    儘管發貨量有所降低,但鐵礦石供應商經營生產仍正常。3月20日,力拓集團中國區總部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鐵礦石一直在運輸到中國市場,並沒有中斷。3月13日,據淡水河谷向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未對公司運營、物流、銷售或財務狀況造成任何實質性影響。
  • 進口鐵礦石價格一夜飛漲,一個信號引起中國警惕
    撰文:東 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消息稱:近期中國進口的鐵礦石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且漲幅出現了異常。業界考慮到鐵礦石進口價格短期內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變動會對行業生產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因此,他們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儘快介入。
  • 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為何創下8年新高?
    但鐵礦石價格大漲卻讓本已利潤不高的中國鋼鐵行業倍感壓力。鐵礦石價格為何出現異動?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供求偏緊。來自中國的強勁需求是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基礎,從疫情打擊中率先恢復的中國經濟對鋼鐵產品的需求量大增,而中國的鐵礦石超80%依賴進口。
  • 國內鋼鐵企業任重道遠
    鐵礦石漲勢如潮,原因在哪裡?誰在瘋狂炒作?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料的國內鋼鐵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01分析鐵礦石漲價,無非是看兩個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一是庫存,二是需求。近期,我國國內港口的鐵礦石庫存確實出現了「五連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