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大國,中國對鐵礦石需求一直很大,可今年鐵礦石價格卻出現了非常大的波動,整個上半年鐵礦石價格上漲幅度達到了60%,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鐵礦石價格瘋漲的情況下,鋼材卻只上漲10%。說明鐵礦石的價格波動是不合理的。對此,中國鋼鐵協會也與澳洲鐵礦石供應商進行了多輪視頻通話,澳洲方面承諾對定價進行更為嚴格的監管,同時保證和中方進行積極溝通,確保鐵礦石行業的健康發展。
澳市場對中國逐漸失去優勢
在眾多鐵礦石當中,我國對於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最為依賴,每年的鐵礦石進口有50%以上源自澳大利亞。而這種礦產出口的主動權一般都掌握在出口國手中,此前澳大利亞的一些智庫官員就曾建議政府通過鐵礦石價格來制裁中國,緩解澳大利亞在先前遭到的損失。所以不排除此次價格上漲就是澳大利亞方面在從中作梗。
可在澳大利亞利用鐵礦石報復中國之前,澳方應該首先擔心中國即將撤出澳洲的三個產業。第1個產業就是煤礦業,我國之前對澳洲的優質煤炭需求量十分旺盛,可在2020年我們同蒙古、印度尼西亞都籤署了煤炭進口協議,澳大利亞的煤炭儼然失去了優勢。而在鐵礦石方面,我國也在積極的同其他國家進行溝通,目前我國已經在非洲等地勘測到了鐵礦石的存在,並且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開發,徹底擺脫澳鐵礦石的束縛指日可待。
澳開始後悔了?莫裡森4次對華求和
在農牧業上也是一樣,此前澳大利亞的牛肉,龍蝦,奶製品以及大麥的產品,都是中國市場上的香餑餑,可是在中澳關係緊張之後,我國就停止對澳洲這些農產品的進口,使得澳洲被迫實現了龍蝦自由、龍蝦價格跳水嚴重,牛肉大麥也紛紛滯銷。除此之外,我國的留學生也能夠拉動澳大利亞經濟,在中澳關係降至冰點之後,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也不再將澳洲作為首選目的地,留學生生源的損失使得澳洲的留學業遭到巨大影響。
中國採取對澳反制措施後,澳洲預計損失或許要超過上千億元。因此,澳總理莫裡森雖然一直保持對華強硬態度,但他也在最近幾個月頻繁向中國表達善意,連續4次向中國求和,說明澳大利亞確實離不開中國市場。不過澳洲目前還是沒有採取任何實質措施來改善中澳關係,莫裡森的表態更像是一種作秀,我們需要澳大利亞拿出誠意,否則中方也不會貿然「原諒」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