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海名媛拼單」消費下午茶的事情網上鬧得沸沸揚揚,這裡反應的是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狀態。
一方面來講,有人可能會說這是愛慕虛榮,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採取一種消費策略,利用更少的錢享受到某種服務,體驗某種生活狀態。我們今天不去評價所謂上海名媛的行為是否恰當,主要分析一下,下午茶的前世今生。還有上海名媛拼單下午茶究竟是為了什麼?
現在,大家提到的下午茶,一般是指的英式下午茶在中國的一種傳播。
大家有可能會問,茶葉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嗎?怎麼會學習英式下午茶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茶文化的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
制茶和飲茶最早由咱們中國人發明的,後來隨著絲綢之路傳到西方,當時,由於路途遙遠加上歐洲國家對東方產品苛以重稅(19%),茶葉在歐洲國家貴堪比銀,只有皇室和貴族才能享用,而且成為他們鬥富工具。
據說當時貴婦人腰裡都別著一把鍍金鑰匙開啟特殊的茶具,而且泡茶都是女主人親自操持,怕的是僕人順手牽羊偷取價格昂貴的茶葉。
當時西方國家喝茶用的也是精美的中式的陶瓷茶具,模仿東方飲茶習慣,這個過程是東學西漸。
後來西方國家逐漸強盛,在全球到處侵略,荷蘭人通過東印度公司擴大了茶葉進口,並且在中國學習了種茶、採茶、制茶工藝,在印度種植炒制茶葉運往歐洲。
現在,雖然咱們茶葉產量最大,但是世界上人均消費茶葉最多的國家是土耳其,第二名是愛爾蘭,第三名是英國,中國只排在第十九位。
最早的下午茶(afternoontea)概念起於荷蘭,帶到英國的是1662年嫁給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開創的,人們稱她為「飲茶皇后」。她一人在異國他鄉,丈夫又用情不專,而她信仰的天主教也與英國宗教不和,受到英國人的排擠。為了紓解鬱悶也為了緩和矛盾,凱薩琳公主常在宮廷召集貴婦們喝茶,時間是在下午。
凱薩琳當時帶給英國很大衝擊,她的衣著,一言一行都是人們談論和模仿的對象,下午茶會也很快成為一種風尚。
真正現在盛行的英式下午茶是,1840年前後,英國的一位貴婦開創的,她就是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
每當聽到1840年這個詞兒,我心裡總是有種沉重感,不錯,就是鴉片戰爭爆發的年代,中國老百姓開始水深火熱生活,中華民族進入百年屈辱的年代。當時,英國打遍全球無敵手,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的貴族夫人們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總是尋找各種刺激來打發無聊的時光,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安娜夫人午睡醒來,突然有點兒餓,可是距離衣著華麗、禮儀繁複、菜品精雅奢侈的晚宴還有一段時間。
於是,讓僕人們準備了一些三明治、小蛋糕和一壺茶送到房間,她吃點心品茶,十分愜意。於是,這種習慣才在英國貴族間流行起來。
後來,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國人也開始有了下午茶的概念,但也只是少數人的享受,這是西學東漸,英式下午茶傳到東方是文化傳播縮影。
前些年,聖誕節、萬聖節、復活節、情人節等等洋節日甚至超過了傳統節日的影響,儘管大部分人只是人家過咱也過,根本不去管那些節日是怎麼回事兒。
上海名媛的行為是西方文化的影響,一種追求。
二、英式下午茶和傳統的中國茶道有很大不同
中國傳統茶道是一杯清茶在手兩袖清風縈懷,喝的是一種心境,品的是茶葉清香悟的是人生百味。
英式下午茶,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他有下面一些特點:
1、特定時間
英國人飲茶有早茶、午茶、下午茶、晚茶等等很多講究。
英式下午茶(afternoontea)時間選在下午,午餐和正餐之間,人剛好有些疲憊、飢餓,而又不到晚宴的時間的間隙,邊喝茶,邊吃點心。
2、配茶
英式下午茶是多種茶葉配的,據說由於早期中國茶葉運到歐洲路途遙遠,發酵程度不同,口味差異較大,後來印度茶技術不過關,茶品更不穩定,為了保證茶葉味道的穩定,英式下午茶是多種茶配在一起喝的。
3、大量的輔助原料
除了多種茶葉配在一起引用之外,英式下午茶還要放水果、鮮花、香料、精油等。而且,先衝茶,再加奶。
4、精美的茶具和特定的泡製過程
茶葉最早產於中國,茶具也產於中國,但是現在英國的高檔茶具全部是英國製造。並且,他們還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程序和器具。
5、配合茶點
英式下午茶傳到我國後,茶點也相應做出了一些變化,開發出各種新的口味。比如一口大小、綴有魚子醬和小黃瓜的甜點,手制餅乾等。還有芒果布丁、核桃撻、巧克力撻、酥盒鵝肝醬、三文魚三明治、番茄蒜蓉包、英式鬆餅、曲奇、藍莓蛋糕、芝士餅等20多款的小巧玲瓏、風味各異,宛如精雕細琢的藝術品茶點,令人流連在欣賞之餘不捨得品嘗。
英式下午茶與傳統中國茶道的不同,讓絕大部分中國現代人不具備在私人場合,經常品嘗英式下午茶。在中國當下,英式下午茶更多的是一種商業行為,所謂上海名媛也沒有更多的選擇。
三、英式下午茶的養生之道
英式下午茶由於選擇的時間和特殊的過程、飲食搭配,其在養生方面,對於現在人的生活狀態來講,仍然有一些益處:
1、下午茶是一種少吃多餐的習慣,有利於減少熱量攝入,有利於保持身材。
2、相當於中場休息,可以緩解疲勞,精力更充沛。
3、是一種社交,如果時間和金錢允許,不妨試試;但是他並不適應現代年輕人了,因為你不可能上著班跑出去喝茶。
四、時過境遷的英式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是英帝國幾乎統治全球的鼎盛時代形成的風尚,需要有錢、有場所、有時間、有充足的社交團體,沒有生活壓力的社會環境才能滋生這樣的習俗。
但是,他在英國人眼中是一種儀式感和貴族派十足的社交活動,儼然一種神話般的貴族象徵。
英式下午茶傳到中國,經過了一些改造,適應中國的環境,簡化了很多。在曾經在英國生活過的人生活圈裡或許還可以,普通人很難享受到貼近英國的英式下午茶了。有歐洲生活經歷,或者十分喜歡那種文化氛圍,又有足夠的條件的,喝喝英式下午茶還是不錯的,我們應該提倡。
但是有一些人完全是附庸風雅。
由於近百年來,中國國弱民貧,文化也受到蠶食。改革開放以來國民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前些年,更是全盤西化的呼聲不絕於耳,直到近年仍有人說「空氣都是香甜的」。在有人眼裡,喝英式下午茶,不過是一種盲目的崇拜和炫耀。
所以,也沒有必要過分推崇這種,生活方式,因為他已經不適應中國目前大部分人的生活節奏。
中國的文化日趨多元化,但是我們民族要有足夠的文化自信,正是因為自信,我們尊重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拼單也是一種很好的消費形式,追求英式下午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都無可厚非,我們的社會應該有足夠的寬容。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