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人物:從「日吉丸」到「豐臣秀吉」

2021-01-10 飲茶聊歷史

豐臣秀吉,曾名日吉丸、藤吉郎、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日本戰國時代人物姓名常隨著身份、地位變化而變化,通過其姓名變化,大致可窺探其一生的軌跡。

光榮公司《信長之野望》

日吉丸:公元1537年,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一個農民家中,傳說其母在懷孕時曾夢見太陽跑進自己的肚子,因此為豐臣秀吉取乳名為「日吉丸」(封建時代的常規操作)。豐臣秀吉此時還沒有姓,那是武士階級才擁有的特權,日本古代平民是沒有姓氏的。(日本天皇也沒有姓氏)

藤吉郎:因為出身貧賤,所以豐臣秀吉少年時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他長大成人後,以「浪人」的身份活動於自己家鄉附近地區。後來出仕於一個名為松下嘉兵衛的低級武士,但因為工作出色反遭同事嫉妒中傷,只好離開。公元1554年,豐臣秀吉回到家鄉,成為了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名雜役。

光榮公司《信長之野望》

木下藤吉郎:公元1560年左右,豐臣秀吉因為工作盡職盡責,受到織田信長賞識,被賜姓「木下」,並提拔為足輕組頭(最低級軍官)晉升武士階級,同年參與了信長的成名戰「桶狹間奇襲」。

光榮公司《信長之野望》

木下秀吉:公元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豐臣秀吉被任命為京都「奉行」。「藤吉郎」一名一聽就是出身低賤的人才會有的名字,為了不讓京都裡的貴族瞧不起自己,時名為木下藤吉郎的豐臣秀吉為自己改名「木下秀吉」。

光榮公司《信長之野望》

羽柴秀吉:公元1573年,織田信長吞併「淺井家」,並將今濱城賜予立下戰功的豐臣秀吉,使得豐臣秀吉的身份地位再一次得到躍升,成為一方「大名」(諸侯)。為此,豐臣秀吉先是取織田信長中的「長」字將今濱城改為長濱城。接著又從織田信長麾下兩大重臣,即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二人,取他們姓中的各一字,組成「羽柴」,自此木下秀吉改稱羽柴秀吉。

光榮公司《信長之野望》

豐臣秀吉:公元1585年,此時的豐臣秀吉不僅全盤接收了織田信長的「遺產」,還一進步擴大,幾近統一日本。創下如此功業的豐臣秀吉想效仿先人創立幕府、就任徵夷大將軍,但在朝廷公家的勸阻下,轉而向朝廷索取「關白」(相當於丞相)一職。由於這個職務歷來都是由「五攝家」世襲,為此豐臣秀吉一度想通過認「五攝家」中的某人(最後選近衛前久)為「義父」。但後來,豐臣秀吉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直接向天皇提出賜姓。最終,天皇賜姓「豐臣」,與藤原、源、平、橘四姓並列!

然而豐臣秀吉的霸業沒能長久,「二世而亡」,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相關焦點

  • 從「戰國的猴子」到權傾朝野「太閤」 豐臣秀吉的「變形記」
    日本戰國時代英雄輩出,而在這一時期有為統一日本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戰國大名即: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而這三人也被稱為"戰國三傑",而月半叔今天就要講一講豐臣秀吉是怎麼一步步登上日本權力巔峰的
  • 日本戰國內亂的洗牌者!漫談豐臣秀吉政治改革失敗的歷史必然性!
    前言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崛起的一位相當有名的人物,被稱為"戰國三傑之一",曾經有人這麼評價他,說他是日本軍國主義傳承的起點,大陸政策的啟蒙者,同時也是一個膽大、狂妄的賭徒!豐臣秀吉畫像就這樣的一個人卻在日本等級制度森嚴的時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得很多人們都有著秀吉情節。在後世的日本企業中,也對他的成功事跡做了頗多的研究,運用到管理企業裡面。
  • 豐臣秀吉,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
    豐臣秀吉(日語:豊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繼室町幕府之後,近代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
  • 《仁王2》豐臣秀吉怎麼樣 豐臣秀吉背景介紹
    導 讀 《仁王2》作為一款以日本戰國時代為背景的遊戲,在遊戲中登場的一些人物可能都讓人感覺耳熟能詳了吧,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實力對比,誰更強?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實力對比,誰更強?關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這對君臣的話題頗多,不過有不少人在後臺多次留言,想了解一下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實力對比。雖然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但既然大家多這些感興趣,今天我們就嘗試還原一下兩人的實力對比。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寫這篇文章的正文之前,有必要提醒讀者:日本的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戰國時代,不是同一個概念。儘管如此,二者在本質上仍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一個中央權力衰微而地方權力崛起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日本同中國一樣,都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梟雄。
  • 豐臣秀吉:這個日本人為何會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
    這是倭寇侵擾大陸的數百年來,第一次來自日本官方的嚴令。下達命令的人,是中國人最熟悉和仇視的日本古代人物一豐臣秀吉。豐臣秀吉,一個性格「無賴」的戰國風雲兒,憑藉武力和過人的把握機會能力統一了亂世。但大海剛剛平靜,豐臣秀吉卻悍然發動入侵朝鮮的戰爭,一舉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無法冠姓的下層階級相對於其他在日本戰國時代成名的人來說,豐臣秀吉的出身即使不能算是最差的,也已經相去不遠。豐臣秀吉出身無法冠姓的下層階級,本名不是這一個——豐臣是日本天皇的賜姓,而秀吉是織田信長給他的賜名。
  • 日本統領豐臣秀吉:我要佔領朝鮮印度,統治中國,最後葬在寧波
    在日本歷史上,也曾經有過一段被稱為「戰國」的時期,發生過長時間的戰亂,雖然他們的戰鬥規模在我們看來,實在很小,簡直只能稱為村子打架,但是期間還是湧現出了不少知名人物。
  • 豐臣秀吉番外篇(1)——北政所寧寧
    正篇先歇歇,寫寫豐臣秀吉番外篇。北政所,朝廷賜予的女性官位,官居從二品。中國有個成語叫「封妻蔭子」,在日本一樣,對於地位足夠高的男性來說,他們的正妻(注意是正妻),是可以擁有一定的官位的,與丈夫一樣享受來自朝廷的尊榮。1585年,秀吉獲得「關白」之位後,順理成章地,其正妻寧寧也獲得了「北政所」之稱。
  • 豐臣秀吉究竟膨脹到什麼地步?竟然想要攻打大明朝!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身亡之後,豐臣秀吉接過了「天下人」的位子。野心勃勃的他繼續四處攻伐,最終實現了統一日本的霸業。但統一日本後又有了新的麻煩。他手下的大名們常常為了土地的爭端吵得不可開交,這讓豐臣秀吉感到頭疼。奈何日本土地太小,而人心膨脹太快。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一)偏聽偏信 疏遠親將 豐臣秀吉於結束戰國亂世,基本統一日本之後 與織田信長一樣,豐臣秀吉有著強烈的大陸情結。認為日本國土狹小,資源緊張,難成大國。只有以朝鮮為跳板,進軍東亞大陸。方能使日本真正成為大國,布國威於四方。於是,1592年,豐臣秀吉剛剛統一日本不久,即自恃戰爭經驗豐富,武力強大,悍然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想要先滅亡朝鮮,然後再侵佔中國。
  • 豐臣秀吉番外篇(3)——右大臣豐臣秀賴
    秀賴出生的時候,是1593年,秀吉56歲。秀吉本想著能見到秀賴成長到15歲,但1598年,秀吉熬不住了,臨終前囑託摯友兼五大老的前田利家擔任秀賴的監護人,隨即便撒手人寰。(豐臣秀吉臨終)1599年,前田利家也去世了,而豐臣家武將派和文吏派的衝突日益激化。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日本的戰國時期就是因此得名,指公元1467年「應仁之亂」至公元1615年德川家康擊敗豐臣秀賴的這一百多年時間。同一時期,中國正處於明朝的中後期。一、本能寺之變的背景織田信長(1534年6月——1582年6月),「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號稱「魔王」,在日本戰國後期才逐漸崛起。
  • 豐臣秀吉「自作多情」了?三獻茶的另一個版本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天下人",他與手下石田三成"三獻茶"的故事被奉為奇談,廣為流傳。然而這個故事在不同角度的人講來,卻是完全不同的意境。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摘要: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身亡後,花費數年時間,先後擊敗反秀吉聯盟的所有勢力,成功將織田家權力握在手中。在之後的日子裡,豐臣秀吉先後平定了日本九州及東北,並成為關白,正式掌控日本。在小田原的北條氏滅亡後,德川家康被移封關八州。具體的移封細節不得而知,但後人認為秀吉是為了將家康驅趕至邊遠地區,但這並非事實。
  • 豐臣秀吉自認為可以打敗明朝
    ③豐田秀吉在美濃結識了土豪蜂須賀小六(蜂須賀正勝),後來成為豐臣秀吉的重要將領。豐臣秀吉來到遠江國(今靜岡縣)的松下嘉兵衛家中幫傭。這是武士的家,其理想就是願意到武士家工作,其工作是提鞋工就是幫主人拿託鞋,雖然是不起眼的工作,但是過於勤奮受到松下嘉兵衛的重視,被提攜出出納管理員。
  • 他是豐臣秀吉的養子,萬曆朝鮮戰爭任統帥,慘被德川家康軟禁50年
    日本經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戰國亂世後,終於在豐臣秀吉的努力下實現統一,豐臣秀吉因此得到日本歷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下人」稱號,站在日本歷史的角度看,豐臣秀吉確實有傑出的歷史貢獻。不過戰國亂世結束後,仍然遺留著很多問題,主要問題是那些為統一日本而作出貢獻的家臣和武士,得不到應有的封賞(封地和賞金),豐臣秀吉為了平息有功的家臣和武士,決定對外發動入侵戰爭,侵佔更多的領土和物資,分給家臣和武士。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毛利元就在日本戰國時代名氣很大,只可惜他和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活躍的時間錯開了。毛利元就74歲病故之時,上杉謙信41歲,武田信玄50歲,明智光秀43歲,織田信長37歲,德川家康29歲,豐臣秀吉35歲,伊達政宗4歲。那麼,如果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