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脾臟功能下降之後身體會發出信號,因為脾臟保持功能正常,身體可以運化水溼,及時將體內的溼氣排洩出來,身體健康才有保障。但是,部分人因為錯誤飲食損傷了脾胃,脾胃受到傷害之後身體排洩水分能力下降,在體內溼氣堆積的情況下會發出信號,因此,要了解溼氣重有哪些表現,通過合理的方式來改善。
身體溼氣重也會發出警告,如果有相關的症狀出現應該及時調養身體。一般脾臟受到損傷,體內溼氣大量堆積的人會有身體虛胖、消化不良、舌苔厚膩、疲勞乏力等症狀,這四個信號產生說明身體溼氣過重,要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調養脾胃,脾胃功能保持正常,身體運化水溼能力提高,這些不良症狀自然會改善,否則溼氣重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哪些食物要少吃?
1、寒性食物
發現自己的身體溼氣過重,在飲食過程中儘量少吃性質寒涼的食物。性質寒涼食物也有刺激性,本身脾臟功能降低,處於虛弱的狀態中,應該選擇性質溫和,清淡的食物提供營養。如果還總是大量攝入性質偏寒涼的食物,在寒性刺激下脾胃虛弱明顯,運化水溼能力進一步降低,溼氣重表現會加重。可見,在飲食過程中雪梨、西瓜、綠豆、螃蟹等寒涼性質的食物不要吃太多。
2、油膩食物
要避免身體的溼氣重影響身體健康,應該在飲食過程中遠離油膩食物。油膩食物含有的脂肪,膽固醇比較多,攝入之後容易影響胃口,增加消化壓力。本身脾胃功能下降應該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來提供營養,食物攝入之後被及時消化並吸收裡面營養物質,不容易消化負擔重讓身體的溼氣排洩受阻。很多人總吃這些太過油膩的食物,不僅影響胃口,還會讓脾胃功能下降表現越發明顯。
3、冷凍食物
要改善溼氣重的情況,提高脾胃功能的過程中冷凍食物不要吃太多。到了夏天冷凍的水果、冰淇淋、雪糕等大量攝入,對人的脾胃功能增強不利,在低溫的刺激下更容易脾胃虛寒,脾胃功能下降的過程中身體運化水溼能力也降低,容易讓體內的溼氣堆積帶來影響。因此,在增強脾胃功能時要注意飲食方法合理,選擇溫度合適的食物提供營養,不要總是吃這些冷凍的低溫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