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防護鼻罩在武漢抗疫前線發明 中山醫院發「英雄帖」尋企業火速...

2020-12-26 新民晚報

中山醫院供圖(下同)

2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出「英雄帖」:「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狀態,這項來自中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的前線發明,已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現向全國募集企業迅速轉化投產!」

武漢抗疫前線,無數當地醫務人員和來自全國的近兩萬名醫療隊員們全力以赴抗擊新冠病毒。「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大量使用呼吸機的危重患者,如何在繁忙工作中做好防護是我一直在默默思考的問題。」 1月24日除夕夜,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蔣進軍作為上海市援鄂醫療隊隊員奔赴武漢前線。在救治病患的同時,他一直在關注醫務人員的合理防護。

已經按照規範使用防護用品,為什麼還有一些醫務人員會被感染?「我發現醫務人員由於工作時間比較長,一日三餐都在醫院解決,還要經常喝水,在進餐和飲水時就會脫下口罩,時間從數分鐘到數十分鐘不等。」蔣進軍觀察到,醫務人員因為進餐時無法佩戴防護品或口罩,口鼻必然敞開,無法一邊吃飯一邊進行呼吸道防護,這種短暫的不戴口罩存在很大的暴露危險,給病毒可乘之機,而其危險性卻極易被忽視。

「我認為進餐時的防護非常必要,關鍵就是解決鼻腔防護,同時不能影響嘴巴進餐,做到一舉兩得。但目前還缺乏醫務人員在病房就餐區就餐時的呼吸道防護產品。」為了解決臨床醫務人員在醫院病房就餐區就餐時容易發生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高風險問題,蔣進軍和後方上海中山醫院宋元林教授協商,邀請陳淑靖、畢晶醫生迅速組建了一個四人研發團隊進行研究和探索。在緊張繁重的工作間隙,他根據切身的體會,受到醫用外科口罩啟發,在上海後方團隊積極配合下,不斷完善思路和設計,最終構思並製作出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用後即拋的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可以在就餐時佩戴,提供呼吸道感染防護。

為了驗證完善鼻罩性能,簡單手工製作後,蔣進軍將這種鼻罩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中小範圍試用,包括上海醫療隊隊員徐璟、劉勇超、許虹在內的試用者普遍反映這種新型醫用防護鼻罩對就餐基本沒有影響,舒適度也不錯。在試用基礎上,研發團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設計,並已於2月10日成功提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一線醫護人員奮戰抗疫前線,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障、降低其感染率迫在眉睫。「我們發出『英雄帖』,是為了儘快跑贏創新的『最後一公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介紹說,由呼吸科研發的、適應中國人臉型的第一款面罩——「鈕式面罩」,就曾在2003年抗擊非典中立下戰功,目前正在武漢前線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心內科葛均波高度肯定這一難能可貴的「前線發明」:「呼吸科蔣進軍醫生在救治病人臨床實踐中的創新發明產業化,刻不容緩!」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聞玉梅院士表示,作為前線戰士,蔣醫生的發明貼合實際,及時且方便易操作,將是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防護的有力保障之一。

蔣進軍醫生說:「希望我們這個小發明能夠儘快應用到全國的抗疫前線,為所有奮戰在武漢前線、堅守在各自崗位的醫護人員增加多一重安全防護,期待我們能儘快取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

「有意向者請發我郵件聯繫:cheng.leilei@zs-hospital.sh.cn。」中山醫院科研處程蕾蕾醫生希望能在這一關鍵時刻,儘快攜手企業,將這項迫在眉睫的發明創造轉變成實際產品。疫情結束之後,產品依然可以應用於傳染病病房及相關領域。

通訊員 齊璐璐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中山醫院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正式籤約 首批樣品已發貨...
    3天前,中山醫院向全國募集企業迅速轉化投產的、來自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前線的「上海發明」——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已經正式籤訂專利權實施許可合同,上海羅萊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家響應中山醫院「英雄帖」的企業,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2次打樣,調節產品規格滿足醫護需求,今天(15日)完成籤約後,將立即以10000隻/天的速度量產,為武漢以及全國的白衣衛士在醫療場所提供進餐飲水時的貼心守護。
  • 吃飯用鼻罩為醫護人員添安全屏障,中山醫院在武漢前線的「上海發明...
    1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出「英雄帖」:「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狀態,這項來自我院援鄂醫療隊隊員的前線發明,已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現向全國募集企業迅速轉化投產!」武漢抗疫前線,無數當地醫務人員和來自全國的近兩萬名醫療隊員們全力以赴抗擊新冠病毒。令人揪心的是,有的醫務人員在工作中也被病毒感染。
  • 醫護人員飲水摘口罩存在暴露風險,中山醫院研發醫用防護鼻罩
    醫護人員在吃飯、飲水時摘掉口罩存在暴露風險,上海中山醫院醫療隊研發了一款簡單易用的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中山醫院研發為醫護人員研發一次性醫用鼻罩 中山醫院供圖「我發現醫務人員由於工作時間比較長,一日三餐都在醫院解決,還要經常喝水,在進餐和飲水時就會脫下口罩,時間從數分鐘到數十分鐘不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蔣進軍說。蔣進軍是上海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一直在武漢前線支援。
  • 抗「疫」必勝 羅萊生活醫用專利防護鼻罩火速量產馳援一線
    2月15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式與羅萊生活(上海羅萊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籤訂專利權實施許可合同,來自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前線的「上海發明」——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將立即以10000隻/天的速度量產,為武漢以及全國的白衣衛士在醫療場所提供進餐飲水時的貼心守護。
  • 援鄂醫療隊火線發明「防護鼻罩」南通一企業火速生產
    連日來,位於江蘇南通的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鼻罩」加工車間裡一片繁忙,員工們加班加點,每天能生產約8000隻一次性「防護鼻罩」。據羅萊生產管理中心經理孫愛琴介紹,該公司抗疫期間趕製的新型防護鼻罩,將全部免費捐贈給一線醫護人員,到目前僅為湖北抗疫一線就送去4萬多隻防護鼻罩,進一步降低了一線醫護人員的病毒感染風險。據了解,一次性防護鼻罩是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火線發明」。
  • 醫護人員就餐有了防護鼻罩
    防疫一線見聞【醫護人員就餐有了防護鼻罩】臨床醫務人員在醫院病房就餐區就餐時無法佩戴防護品或口罩,容易發生病毒或細菌感染。馳援武漢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蔣進軍注意到這個問題,和後方同事組建4人研發團隊,構思並製作出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可以在就餐時佩戴,提供呼吸道感染防護。僅用3天時間,這項誕生於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上海發明」,就在多方協同下火速完成產業化,從圖紙變成戴在醫護人員臉上的防護用品。第一批樣品已送往武漢金銀潭醫院呼吸科一線醫護人員手中,將立即以10000隻/天的速度量產。
  • 武漢前線「頭腦風暴」迸發中山「金點子」
    說起為何會評選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金點子」獎,餘情表示,「中山醫院黨委自200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全院的『金點子』獎評選,前線隊員在特殊時期創新了很多有用的做法,何不將這個獎項也在醫療隊中進行評選呢?」在領隊朱疇文副院長的大力支持下,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積極策劃探討在前線開展「金點子」獎項目評選的可行性與流程。
  • 脫口罩吃東西怕感染,醫療隊近日研發出專用鼻罩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療隊,近日研發一款簡單易用的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或有助減低進食時口鼻暴露於空氣中而受感染的問題。院方目前正募集企業迅速轉化投產。該院呼吸科副主任蔣進軍,是上海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一直在武漢前線支援。他稱醫護人員工作時間較長,一日三餐都在醫院解決,但進食及飲水時無法佩戴口罩等,無法一邊食飯一邊防護。
  • 江蘇南通:「防護鼻罩」助力抗疫一線
    目前,由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生產的「防護鼻罩」日產量達8000多個,至今累計捐贈武漢等抗疫一線4萬多個。「防護鼻罩」在外觀上與口罩相像,但只遮住鼻部、露出嘴部,方便醫護人員用餐飲水。↑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整理、檢驗「防護鼻罩」。CICPHOTO/許叢軍 攝↑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加工「防護鼻罩」。CICPHOTO/許叢軍 攝↑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加工「防護鼻罩」。
  • 拉伸肩頸、甩甩手臂,中山醫院版「抗疫體操」跳起來!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抗疫英雄與時間賽跑,從病毒的魔爪下搶下一個又一個患者。誰,來為我們「最可愛」的人保駕護航?中山醫院版「體操」上線!一段放鬆操視頻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科火了。剛剛結束工作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醫護人員對著電腦屏幕,拉伸肩頸、前後壓腿、甩甩手臂……保重自己,從運動開始。圖說:醫護人員在做體操 受訪者供圖中山醫院版的抗疫體操「血脈正統」。
  • 美的空調×中山一院馳援武漢國家醫療隊:共同守護呼吸健康
    來源標題:美的空調×中山一院馳援武漢國家醫療隊:共同守護呼吸健康 世衛組織總幹事在7月7日召開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中表示,全球疫情仍在加速蔓延,尚未達到頂峰。抗疫尚未結束,我們日常的呼吸健康仍不能怠慢。
  • 沃爾瑪、強生、雀巢、可口可樂、拜耳等外企助力抗疫|跨國企業在中國
    這批物資將第一時間分別運送給兩家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醫學中心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以及瑞金、華山、中山等多家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及社區防疫工作人員,幫助緩解一線醫護和防疫工作者對醫療防護用品的需求。
  • ...從九江轉戰武漢,九江學院附屬醫院醫務副科長變身抗疫前線...
    【田芳 文】不知不覺,九江學院附屬醫院醫療隊支援湖北已經25天了,看著一批批患者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下出院,親手送上感謝信,與他們合影,何佰順有點羨慕,但作為抗疫前線的「勤務兵」,他內心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樣無以言表……與「前線」醫務人員不同的是
  • 為這些中山企業點讚!
    向湖北慈善總會捐贈現金100萬元,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救助、獎勵及醫療防護物資的採購。積極聯繫武漢等各地紅十字會及政府指定的其他防疫統籌部門。捐贈價值400萬元除菌消毒物資,用於支援各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目前,已將首批支援物資發往武漢。
  • 復旦附屬中山醫院醫務工作者的五組抗疫鏡頭
    復旦附屬中山醫院醫務工作者的五組抗疫鏡頭 2020-02-05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花開「疫」散,英雄歸來|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定版(標清)       花開時節,疫情的陰霾漸漸散去;人間如畫,美好的生活正在徐徐而來。伴隨著春暖花開,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的抗疫戰士們也從湖北踏上了回歸家鄉的行程。去時他們風雨兼程,無所畏懼,奔赴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歸來,他們勝利凱旋,碩果纍纍,圓滿完成了抗擊疫情的任務。
  • 戰「疫」有我 | 照明企業在行動
    歐普照明向「蔡甸區火神山醫院」及「江夏區雷神山醫院」捐贈建設所需的專業照明燈具及其他相關產品。截至1月30日中午,已經有兩批由歐普照明生產的項目建設所需產品自武漢、中山、吳江三地發出,並已順利送達武漢應急醫院施工現場。
  • 《人民日報》頭版:巾幗英雄戰疫魔——獻給抗疫最前線的「半邊天」
    來源:人民日報3月8日,「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文章《巾幗英雄戰疫魔——獻給抗疫最前線的「半邊天」》《人民日報》2020年03月08日01版全文如下:巾幗英雄戰疫魔——獻給抗疫最前線的「半邊天」3月的武漢,春花初綻枝頭,恰似戰「疫」前線那一張張最美的笑臉。
  • 抗擊疫情 │ 又一批緊缺物資衛生巾及時送到抗疫前線
    ——北京市三八紅旗手雪蓮生物科技創始人陸允娟守衛女醫護天使,7萬片衛生巾和護理墊抵達武漢6所醫院為響應抗疫前線女醫護人員衛生巾和護理品緊缺的現實需求,緩解女性醫務工作者生理期的不便,雪蓮生物科技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百萬淨牌雪蓮衛生巾和護理墊,分發給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市第八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 ...沃爾瑪在武漢推行社區到家;強生再捐產品抗疫;幫寶適捐贈紙尿褲...
    其中,強生消費品旗下的李施德林和大寶品牌調配50000多瓶李施德林漱口水、18000多支大寶SOD蜜和滋養手霜,送往上海和武漢當地的9家定點醫院。強生視力健向武漢的兩家定點醫院捐贈了一批價值超過50萬元的安視優日拋型隱形眼鏡,守護需要同時佩戴護目鏡和眼鏡的最美逆行者明眸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