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如今BAT市值,百度市值739.45億元、阿里市值4.76萬億港元(港股)、騰訊市值5.58萬億港元,從體量上來看,百度似乎處於三家中的絕對劣勢,然而在智慧城市的賽道上,百度卻異軍突起。
縱觀2020年智慧城市中標金額,百度年中中標金額就已超5億,而其智慧城市數字運營正快速在市場上攻城略地,更有意思的是,百度依靠其獨具特色的運營走出了與阿里、騰訊、華為不同的道路。
三大層級形成智慧城市核心體系
雖然從市值上來看百度相比其他ICT企業並不具備優勢,但百度在智慧城市賽道上確有其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人工智慧。
百度作為國內最大的搜尋引擎提供商,人工智慧從創立之初就是其重要的研究領域。而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後,百度的人工智慧已經形成了包括人臉識別(壁虎)、智能雲平臺(天宮)、大數據平臺、智能交通(自動駕駛Apollo)、城市大腦、深度學習平臺(飛漿)在內智慧城市AI生態,涵蓋了從底部的自動駕駛算法到頂部的城市大腦架構、深度學習在內構建智慧城市所需要的全部AI組件,是百度多年來AI領域經驗的集大成者。
有了各類架構,百度終於可以在智慧城市的賽道上大展拳腳,而從其整體解決方案的構思來看,百度智慧城市主要分為三個層級:
1.底層智慧城市新基建
這一部分主要由包含人工智慧雲和百度城市大腦,其中人工智慧雲具備安全、穩定、自主可控的優勢,基礎雲還通過百度的崑崙AI晶片提供人工智慧需要的算法算力,以及百度超級鏈提供區塊鏈底層能力。
百度城市大腦則包含城市感知中臺、知識和數據中臺、AI中臺和智能交互中臺。從2019年安博會百度的展臺可以看出,其底層的硬體架構相比傳統安防廠商來說並沒有明顯的特色,但其AI的對於大數據的高效處理則成為了其智慧城市競爭的王牌,通過多年搜尋引擎積累的大數據、雲技術成為了百度在城市大腦構建的王牌。
2.中層賦能領域
有了底層的硬體和軟體架構後,百度要做的就是尋找智慧城市中適合自己的領域,對此百度目前已經基於智慧城市大腦,實現對城市管理、應急管理、公共安全、智慧交管、政務服務、智慧旅遊等6大場景的持續賦能。
同時通過飛漿、崑崙AI晶片、鴻鵠語音交互晶片等為企業提供AI應用的基礎技術支撐和AI人才培養服務,讓企業級別的開發者可以快速獲得業內最好、研發成本最低、且全面可控的AI創新工具與服務,協助各地實現產業經濟發展新功能。
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基於Apollo自動駕駛及AI管控的智慧交通服務無疑構成了賦能的大頭,隨著我國還是大力推行無人駕駛技術,百度Apollo正在市場上全面發力,2020年百度就以4.6億元的金額中標廣州智能交通大單,而其AI的整體解決方案構建能力,正在中層的市場中攻城略地,迅速搶佔對AI項目有興趣的市場份額。
3.上層指揮中心統籌決策
對於智慧城市項目的整體構建來說,下層提供服務、中層提供利潤、而上層提供的則是效率。對於百度及其競爭者來說,上層指揮中心的效率,或者說是決策的智慧程度,極大程度地決定了其競爭力。
在這一方面,百度給出的答案可量化、可考核、可升級的新一代智能指揮運行中心,不僅能做到事前監測預警、事中快速響應調度和事後分析決策,同時還利用百度的搜尋引擎和深度學習系統進行產品的更新迭代,幫助客戶城市實現長久的智慧運營。
縱觀百度的產品系,既有早年的百度外賣(已出售),同時也有地圖服務、搜索服務等等,這些應用都十分契合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通過將服務靈活串聯,百度的上層指揮中心實現了一網統管下的智慧決策,讓城市管理實現可監測、可防範、可控制。
客觀來看,百度的三級統籌在中小城市或一線城市的區級智慧城市構建中具有相當的優勢,一方面百度的各類應用已經具備服務於智慧建設的能力,通過簡單的串聯即可服務於智慧城市管理。另一方面,百度的解決方案背後包含有多家企業的百度生態聯盟,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全方位的人工智慧支持。
然而縱觀一線城市的智慧城市中標情況,相比阿里、華為、騰訊,百度的劣勢還是存在的。除了體量上帶來的差距外,更重要的是其合作夥伴的體量也是極為有限的。從武漢新基建一期的中標情況來看,目前智慧城市賽道幾乎很少出現單打獨鬥的局面,都是巨頭企業間以聯合體的方式進行競標。
比如3.5億中標的騰訊—烽火聯合體,既擁有了騰訊系的眾多服務與龐大的用戶基數,同時也兼容了浪潮伺服器強大的性能,這兩點都是百度作為一家AI企業目前難以實現的功能。簡而言之,目前的百度缺少一個體量相當且靠譜的盟友,因此在一線城市的角逐中經常處於下風。
不過百度並未就此消沉,相反在智慧城市賽道的一個分支,智慧交通上百度的速度讓世人皆驚。依靠Apollo無人駕駛技術的百度正在這一領域上大殺四方。
瞄準智慧交通迅猛發力
2018年除夕夜,百度將無人駕駛車開上了春晚的舞臺,而這距離百度宣布進入自動駕駛領域僅僅才過了一年時間。
如今,百度Apollo已經成為國內最成熟商用的自動駕駛品牌,百度依靠其多年來在人工智慧及無人駕駛領域的耕耘,已經以無人駕駛這張牌打開了智慧交通的大門。
從技術實力上來看,百度已經實現了業界領先的L4級自動駕駛,僅從2019年北京發布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數量上,就可以看出百度在L4、L5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壓倒性優勢。
壓倒性的技術優勢,為其帶來了商業上的成功
不僅在國內實現了技術領先,在國際上百度也以平均行駛29060公裡才需要人工接管一次的實戰數據名列前茅,而在無人駕駛上的優異成績也讓百度拿下了國內的重要智慧交通項目。
2020年8月28日,百度Apollo方面宣布,旗下子公司已經中標了「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面向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項目」,項目金額約4.6億元,訂單具體包括當地的車路協同路網基礎設施、智能路口、車聯網等相關應用系統的建設。
而隨著新基建的不斷延展,不僅是無人駕駛,包含自動駕駛車輛運營、5G自動駕駛公交、C-V2X車路協同都有望成為百度在智慧交通領域的不斷延展,而在此支持上,百度也有望在智慧城市的賽道上繼續與巨頭們博弈。
百度的案例同時也很適用於在新基建當中迷茫的中小安防企業,相比海康大華這樣的行業巨物,中小安防企業在新基建的大局中並不佔優勢,但在某些細分賽道上,我們可以憑藉子自身技術和渠道的獨特性開闢出我們自己的機遇,從而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業績的騰飛。
既然不能成為巨浪本身,那麼做一個衝浪者,或許也不錯。
本文參考來源:搜狐網、雪球,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