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操不操作都出局
△美國原油期貨暴跌至負值 中新社發 朱慧卿 攝
大概一個月前,看到原油價格往下掉的我,蠢蠢欲動。
要不然搏一把?說不定,單車就變摩託。
然後,我找到了一個分析師朋友,發生了如下對話。
現在回頭再看,感覺騎單車挺好。
投資中國銀行「原油寶」,本金虧完,還欠銀行幾十萬的債。
因為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跌入負值,造成了中國投資者經歷的魔幻「一夜暴窮」。
如何看待這一事件?期貨市場到底什麼樣?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給出了解答。以下為答問實錄:
國是直通車:如何看待「原油寶」爆倉負債一事?
趙慶明:首先要明白,銀行提供的「紙原油」,它不算是一種真正的期貨合約,是類期貨合約。
有的時候,對於一些理財產品,銀行它就是一個經紀商,客戶選擇的產品就是對應著交易所的最終產品,價格行情都一樣,但這樣銀行往往掙得很少。
但像「紙原油」這樣的產品,銀行此刻的角色不完全是投資裡的經紀商,它會成為一個交易所,自身就存在敞口風險,需要去跟最終投資標的,比如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所在的芝商所做一些對衝。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考驗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假設有大量風險敞口不做對衝或是產品嫁接結構不合理,它可能會把最差的價格帶給投資者。
所以當價格劇烈波動,尤其是在特殊時期,平倉原則就會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虧損到什麼程度,就強制平倉。
那麼,根據合約,一旦虧損,銀行以信貸形式來墊付,所以你就要償還,這就是銀行「紙原油」爆倉負債的原因。
「原油寶」這個事情,要看它自身對於敞口的風險管理是怎麼做的,以及它對接的期貨具體合約是怎麼樣的。
是否存在技術失誤不能靠猜,需要第三方權威機構予以裁判。
任何投資者進場都會有測試的,經過評估屬於合格投資者後才允許交易,現在極端情況出現,有人虧就有人賺,最終如何判斷要回到合約條款,不能虧了就罵。
國是直通車:對於爆倉事件的官方回應,您怎麼看?
趙慶明:從專業人士角度看,假設相關方面給出的回應是全面客觀真實的,那麼基本不存在推卸責任的問題。
從交易時間、結算價、強制平倉都交代了,沒有什麼大問題。
理論上是存在這樣的現象,期貨多頭投資者,因為看到價格很低,可能就會想說堅持到最後,看看結算價是不是能上來,這樣多頭還是能賺錢。
但關鍵就在於,誰都沒有想到期貨合約會暴跌到負值,一般來說最多就是到0了。
這是極端中的極端情況。
至於誰承擔損失的問題,目前看肯定還是投資者去承擔,你是多頭那麼就要虧了,這是必然的,這裡不存在推卸責任。
國是直通車:對於期貨投資者有什麼建議?
趙慶明:第一個,要了解期貨市場交易的保證金模式。
假設保證金率為5%,那麼槓桿就是20倍,互為倒數。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20美元的原油,5%的保證金率,你有1美元就能參與購買。
保證金率越高,比如10%或20%,實際槓桿率才更低,相對安全一些。
一般情況下,期貨市場裡的原油、黃金價格波動幅度一般是比較小的,很多人會覺得,玩期貨如果不上槓桿就沒啥意思。
但要切記,對於保證金率和槓桿率的選擇一定要謹慎。
第二個,一定要定好交易原則,虧到什麼程度、賺到什麼程度就必須要平倉。
有過一個統計,普通投資者參與到期貨市場,不是玩一把的那種,在有一段時間的投資後,90%的概率是要虧損的,90%的散戶都是韭菜,所以,非專業人士謹慎進入期貨領域,要懂得拒絕誘惑。
國是直通車:期貨和股票投資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趙慶明:期貨最大的特徵就是槓桿融資和強行平倉機制。這也是期貨與股票投資最大的差別所在。
如果股票不是上了融資融券,就是出多少錢買多少股,不會出現欠交易商錢的事情。
但是期貨不同,你欠錢了,我給你平倉,欠的錢可以幫你墊上,然後你得補回來。
確實任何一種投資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但如果你真的決心進入期貨市場,首先請做好虧損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