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巨虧超300億元中行原油寶涉嫌非法期貨交易?中行深夜回應!有人...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2020年投資者再次見證了歷史——4月20日,5月WTI原油期貨報-37.63美元/桶,為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國際市場的劇烈波動很快就傳導到了國內市場,投資人買了原油期貨不僅賠光本錢,可能還要倒貼錢!

有投資者算了一筆帳,4月21日,從CME查詢到最後交易日當天有77076手5月合約是按照的原油期貨結算價交易(Trade at Settlement,以下簡稱TAS)指令執行的,TAS指令允許交易者在規定交易時段內按照期貨合約當日結算價或當日結算價增減若干個最小變動價位申報買賣期貨合約。假如按照TAS指令成交的買方投資者在5月合約以4月13—17日的平均價格20.25美元/桶作為開倉均價進行估算,4月21日當日結算價為-37.63美元/桶,意味著該批投資者持有一手5月合約虧損金額為57.88美元/桶,按照TAS指令成交的77076手原油多頭將虧損77076*57.88美元/桶*1000=44.6億美元,按照21日離岸人民幣7.1元的報價核算,多頭客戶虧損金額折合人民幣為316.66億元。

中國銀行(601988,SH;昨日收盤價3.53元)最終確認,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芝商所)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為此,中國銀行將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結算或移倉。「原以為只是虧損4萬,結果平倉損益為-41萬,不僅12萬本金沒有了,還倒欠銀行幾十萬,這麼多錢我怎麼還?」原油期貨投資人李嘉(化名)對記者表示。還有投資人擔憂,「如果沒錢或拒絕補款,銀行會不會強制大家賣房(補款)?」

中國銀行連續發布公告回應熱點

4月22日深夜,中行官網發布公告:近日,部分媒體就本行原油寶業務進行了報導,該業務有關情況已在相關網站說明,本行將依法合規處理相關業務後續事宜。

在昨天(4月22日)下午,中國銀行官方陸續發布了《關於我行原油寶業務近期結算和交易安排的公告》和《關於原油寶4月22日合約結算價格的公告》,上述公告的觀點主要有兩條,一是原油寶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中國銀行將據此對持倉客戶進行結算或移倉,其中美元帳戶結算價格為-37.63美元/桶,人民幣帳戶結算價價格為-266.12元/桶;二是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新開倉交易。

昨晚(4月22日)八點,中國銀行官網發布的中國銀行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中國銀行(601988,SH;昨日收盤價3.53元)最終確認,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芝商所)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為此,中國銀行將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結算或移倉。

「從中國銀行昨日公告來看,至少說明該行有客戶持倉原油寶,但是否是市場傳言的數萬手持倉,還需要官方聲明。」期貨日報全球衍生品大賽金牌導師譚偉鴻說道。但對於購買中國銀行原油寶的投資者來說,昨日中國銀行的結算聲明,將意味著部分投資者將面臨投資損失。

到底誰的鍋?

熱點

昨日,記者登陸中國銀行手機APP,首頁溫馨提示中國銀行原油寶已經更名為「大宗商品」。

在開通「大宗商品」(即以前的原油寶)業務權限時,需要進行風險測評和籤署《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個人產品協議》。(如下圖)

中國銀行「大宗商品」業務是這樣介紹的:大宗商品,即個人帳戶商品業務,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鈎境內外大宗商品期貨合約的權益資產,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等等。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

「從中國銀行對『大宗商品』(原油寶)業務的說明來看,投資者交易『大宗商品』嚴格意義上可以認定為非法期貨交易。」某資深期貨法律人士告訴記者。

該人士認為,中國銀行「大宗商品」(原油寶)業務掛鈎的是CME上市交易的期貨合約,投資者買入中國銀行「大宗商品」(原油寶),中國銀行在CME購入相應的期貨合約。雖然投資者是不帶槓桿的保證金交易形式,但事實上買入的則是CME期貨合約,同時中國銀行宣稱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那麼,中國銀行是哪個市場的做市商?是它自己組織的「大宗商品」(原油寶)業務的做市商還是CME的做市商?(筆者未查到中行為CME原油市場做市商)

「但從中國銀行宣稱作為做市商的角度來看,該行『大宗商品』(原油寶)業務即涉嫌非法期貨交易。」該人士認為。如果中行是它自己組織的「大宗商品」(原油寶)業務的做市商,那麼它顯然是通過「大宗商品」(原油寶)業務把CME原油期貨合約進行拆解後賣給大量的個人客戶,嚴格意義上來說,中行已經涉嫌組織非法期貨交易平臺。

實際上,除了中行之外,工行、建行等大行均提供類似的大宗商品業務供個人客戶買賣。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外,目前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都開展了紙原油業務。比如,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官網顯示的理財產品中分別有2款和7款產品掛鈎原油期貨合約。

交通銀行目前在售的掛鈎原油的理財產品分別是「得利寶·慧理財」1個月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2461200105和2461200106。兩款產品掛鈎標的均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原油2009合約。

招商銀行目前在售的掛鈎原油的理財產品分別是焦點聯動系列非保本理財計劃(911025)、焦點聯動系列非保本理財計劃(911028)、焦點聯動系列非保本理財計劃(911024)、焦點聯動系列非保本理財計劃(911030)、焦點聯動系列非保本理財計劃(911038)、焦點聯動系列非保本理財計劃(118076)。此外,招行即將發售焦點聯動系列非保本理財計劃(911040)。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銀行給出的參考收益率雖然均為正收益,但是9款產品均不保本。不過,從目前多家涉及紙原油業務的銀行來看,暫未出現類似中行這種負收益的情況。

此外,上述9款產品掛鈎原油期貨,但實際產品本金投資原油期貨的比例並不大。銀行在產品設計時,還是對產品風險有所分散。

「銀行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對風險把控還是會很嚴格的。」某銀行人士稱。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新偉表示,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建議不要碰這類投資產品,因為首先移倉成本很高。「一個月的移倉費差不多是每個月百分之一點多,一年就是十幾個百分點,一年的收益率才有多少?」其次,預測市場本身是很難的。

「目前來看,因銀行不屬於中國證監會管轄,所以銀行系統提供的非法期貨交易業務還沒有對標的法律法規進行監管,屬於監管空白。」上述法律人士說道。

如何看待這一事件?期貨市場到底什麼樣?

熱點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給出了解答。以下為答問實錄:

如何看待「原油寶」爆倉負債一事?

趙慶明:首先要明白,銀行提供的「紙原油」,它不算是一種真正的期貨合約,是類期貨合約。

有的時候,對於一些理財產品,銀行它就是一個經紀商,客戶選擇的產品就是對應著交易所的最終產品,價格行情都一樣,但這樣銀行往往掙得很少。

但像「紙原油」這樣的產品,銀行此刻的角色不完全是投資裡的經紀商,它會成為一個交易所,自身就存在敞口風險,需要去跟最終投資標的,比如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所在的芝商所做一些對衝。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考驗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假設有大量風險敞口不做對衝或是產品嫁接結構不合理,它可能會把最差的價格帶給投資者。

所以當價格劇烈波動,尤其是在特殊時期,平倉原則就會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虧損到什麼程度,就強制平倉。

那麼,根據合約,一旦虧損,銀行以信貸形式來墊付,所以你就要償還,這就是銀行「紙原油」爆倉負債的原因。

「原油寶」這個事情,要看它自身對於敞口的風險管理是怎麼做的,以及它對接的期貨具體合約是怎麼樣的。

是否存在技術失誤不能靠猜,需要第三方權威機構予以裁判。

任何投資者進場都會有測試的,經過評估屬於合格投資者後才允許交易,現在極端情況出現,有人虧就有人賺,最終如何判斷要回到合約條款,不能虧了就罵。

對於爆倉事件的官方回應,您怎麼看?

趙慶明:從專業人士角度看,假設相關方面給出的回應是全面客觀真實的,那麼基本不存在推卸責任的問題。

從交易時間、結算價、強制平倉都交代了,沒有什麼大問題。

理論上是存在這樣的現象,期貨多頭投資者,因為看到價格很低,可能就會想說堅持到最後,看看結算價是不是能上來,這樣多頭還是能賺錢。

但關鍵就在於,誰都沒有想到期貨合約會暴跌到負值,一般來說最多就是到0了。

這是極端中的極端情況。

至於誰承擔損失的問題,目前看肯定還是投資者去承擔,你是多頭那麼就要虧了,這是必然的,這裡不存在推卸責任。

對於期貨投資者有什麼建議?

趙慶明:第一個,要了解期貨市場交易的保證金模式。

假設保證金率為5%,那麼槓桿就是20倍,互為倒數。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20美元的原油,5%的保證金率,你有1美元就能參與購買。

保證金率越高,比如10%或20%,實際槓桿率才更低,相對安全一些。

一般情況下,期貨市場裡的原油、黃金價格波動幅度一般是比較小的,很多人會覺得,玩期貨如果不上槓桿就沒啥意思。

但要切記,對於保證金率和槓桿率的選擇一定要謹慎。

第二個,一定要定好交易原則,虧到什麼程度、賺到什麼程度就必須要平倉。

有過一個統計,普通投資者參與到期貨市場,不是玩一把的那種,在有一段時間的投資後,90%的概率是要虧損的,90%的散戶都是韭菜,所以,非專業人士謹慎進入期貨領域,要懂得拒絕誘惑。

期貨和股票投資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趙慶明:期貨最大的特徵就是槓桿融資和強行平倉機制。這也是期貨與股票投資最大的差別所在。

如果股票不是上了融資融券,就是出多少錢買多少股,不會出現欠交易商錢的事情。

但是期貨不同,你欠錢了,我給你平倉,欠的錢可以幫你墊上,然後你得補回來。

確實任何一種投資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但如果你真的決心進入期貨市場,首先請做好虧損的心理準備。

「倒欠」幾十萬,會影響個人徵信嗎?

熱點

在22日一早發布公告,確認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的同時,中行也向客戶發送簡訊,稱原油寶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

簡訊同時指出,「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這意味著,不僅投資者本金歸零,還要補足「倒欠」銀行的錢。

以持有近400手原油寶人民幣美油05合約多單的陳大麗(化名)為例,她合計投入約6萬元,而在22日凌晨以-266.12元的價格被平倉後,帳戶平倉損益約-16萬元,扣去歸零的本金,還「倒欠」銀行10萬出頭。

而多數投資者可能並沒有注意到,根據原油寶投資協議,保證金不足部分,中國銀行可扣劃投資者其他帳戶資金用於抵償該行損失。這意味著,當投資者不主動彌補「倒欠」原油寶帳戶的錢,存款帳戶也將不保。

此外,還有投資者提出疑問,如果不補足「倒欠」的錢,是否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兩位受訪的徵信行業人士認為會上個人徵信,「因為是籤了原油寶投資協議的,具體內容可以看協議」。

中行個人帳戶商品業務交易協議顯示,因各類原因產生客戶交易專戶透支、資金不足的事實時,客戶負有及時補足資金的義務,客戶同意銀行有權暫時凍結其籤約帳戶,客戶應在銀行通知的時間內補足交易專戶內的資金。

其中,客戶逾期未補足資金的,銀行有權採取下列一種或數種方式追索:

一是,直接從其被凍結的籤約帳戶中扣劃相應金額。如果客戶被凍結的籤約帳戶中資金不足,有權按照市場即時匯率,從客戶開立在銀行系統內所有帳戶中扣劃相應款項。

二是,就未獲清償的資金計收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參照中國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執行。

「都已經說逾期計費了,肯定會上徵信的。」前述徵信行業人士認為。

在記者詢問中行APP在線客服時,對方也表示,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如果還有持倉需要100%補足保證金,如果沒有持倉,將視為欠款,銀行有權向人民銀行申請將欠款記錄納入其徵信。

一位城商行個金部負責人則認為,正常情況下,銀行是有權向央行申請把客戶的欠款記錄納入徵信的,但此次情況過於特殊。

「關鍵就是,整個事情的輿論導向現在是偏向投資者的,如果中行再有這個舉措無異於火上澆油,還是要考慮到整個的社會影響。我個人認為,可能還是用時間來消化,這批爆倉的客戶損失過於慘重,銀行想善了或者強行壓下是不可能的,可能會有什麼和解的舉措吧,但也不好說。」該負責人認為。

事實上,在中行客戶經理與客戶的電話溝通中,語氣也並不強勢,並且再三否認自己的意思是要求客戶補足「倒欠」部分款項,而是只做「提醒」。「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再關注兩天,看後面有沒有具體的一些簡訊通知。」

(文章來源:商學院)

相關焦點

  • 中行原油寶開的是虛擬交易盤!究竟是把錢虧給了美國空頭還是中國...
    實際情況已有人推演: 中行原油寶相當於是在國內開了個掛鈎WTI美國原油期貨的虛擬交易盤,成功地將將在美國針對專業投資機構的大宗商品(1手合約1000桶原油),切割成適合業餘散戶韭菜的小宗商品(1手合約1桶原油),在國內中行作為原油寶做市商撮合多頭和空頭進行交易。
  • 中行原油寶開的是虛擬交易盤!穿倉人究竟是把錢虧給了美國空頭還是...
    實際情況已有人推演:中行原油寶相當於是在國內開了個掛鈎WTI美國原油期貨的虛擬交易盤,成功地將將在美國針對專業投資機構的大宗商品(1手合約1000桶原油),切割成適合業餘散戶韭菜的小宗商品(1手合約1桶原油),在國內中行作為原油寶做市商撮合多頭和空頭進行交易。
  • 中行「原油寶」事件,投資者該補足交割款嗎?
    4月22日,媒體報導了中國銀行「原油寶」巨虧事件,創下有史以來第一次負值。據稱此次交易將導致投資者虧損達到人民幣300億元。22日,中行向投資者發送「催債」簡訊,稱原油寶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投資者收到中國銀行要求補足交割款的簡訊(圖/網絡)簡訊同時指出,「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
  • 「原油寶」穿倉投資者負債 中行、摩根大通、CME 板子該打在誰身上?
    一位購買了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表示,之前嘗試將錢打入「原油寶」帳戶中還可以取出,但從今天開始便已經無法取出。歷史罕見「負油價」的影響,正在以一種殘酷的方式發酵,中國銀行「原油寶」因為穿倉事件深陷輿論漩渦。中行「原油寶」事件爆發後小道消息鋪天蓋地,4月22日晚間中行5條內容作了公開回應,但仍有諸多疑點尚不明朗:中行是否有資質將產品賣給個人投資者?
  • 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巨虧 超七成網友認為產品設計漏洞是主因
    鳳凰網財經訊 4月23日,中行原油寶巨虧事件仍在發酵!在北京時間20日晚間至21日凌晨,美國原油期貨5月合約暴跌,罕見收盤價報負值,21日中行暫停原油寶產品交易,22日公告相關產品將以負值價格進行結算,從而使得原油寶產品多頭投資者倒欠中行3倍保證金,當天有投資者表示將對中行「發起集體訴訟」,22日晚些時候中行通過公告以表明相關產品設計正常,意為虧損應有投資者自行承擔。
  • 中行回應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處理:主要參與者仍將根據交易所規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中國銀行4月22日晚間發布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  關於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處理,中國銀行稱,根據協議約定並提前公告,4月20日為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當月的最後交易日,交易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2點。
  • 中行:已與80%原油寶客戶完成和解籤約 對多頭客戶發生虧損深表歉意
    5月16日,中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啟動與客戶和解工作以來,中行通過多種途徑與絕大多數客戶進行溝通聯繫,了解客戶訴求,回應市場關切,與客戶誠摯協商。經過雙方共同努力,截至目前,中行已與超過80%的客戶完成了和解籤約。
  • 美油期貨暴跌衝擊波 中行原油寶兩張合約暫停交易一天 上期貨原油...
    WTI6月原油期貨下跌4.60美元,跌幅18.0%,刷新收盤歷史低點至20.43美元/桶。此次油價暴跌也影響到國內部分投資者。衝擊波4月21日,中國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該行原油寶產品美國原油合約4月21日暫停交易。
  • 原油寶穿倉追蹤|投資者怒斥產品漏洞,巨虧這鍋中行該不該背
    4月21日凌晨,「活久見」成為朋友圈未眠人的刷屏詞,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格首次跌為負值,-37.63美元/桶,該合約的最後交易時間是北京時間22日凌晨2:30,之後將進入交割程序。上述「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也讓掛鈎WTI 原油期貨的「紙原油」產品多頭產生巨虧,尚未及時完成移倉的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首當其衝。4月21日,中國銀行發公告稱,正積極聯絡CME,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同時將原油寶產品「美油/美元」「美油/人民幣」兩張美國原油合約暫停交易一天。
  • 紐約油到期合約負油價 最後的「死多頭」竟有中行原油寶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紐約油到期合約負油價,最後的「死多頭」竟有中行原油寶紐約WIT原油5月合約21日收出史無前例的負價格後,一些中國投資者發現,買單的竟是自己。4月22日,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經我行審慎確認,美國時間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根據客戶與我行籤署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個人產品協議》,我行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將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結算或移倉。
  • 「原油寶」事件,中行被罰5050萬!百億虧損留下了什麼教訓?
    >中行原油寶時間的處罰結果出來了。簡單解釋下:中行原油寶,做的是期貨產品。期貨合約有時間限制,會交割。所以需要展期。做個假設,假設你買了原油2005合約,那麼它需要在5月到期交割。一般做期貨都在合約到期前1、2個月,撤出平掉到期合約。轉入下一個合約,比如2010或者2012之類,其實就是調倉換月。
  • 中行被罰5050萬!「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來了,認定存在四大違法...
    「原油寶」事件回顧(均為北京時間)4月21日凌晨美國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首次出現負值結算價-37.63美元/桶。而由於4月20日22時中行「原油寶」帳戶就已停止交易,最終導致部分投資者虧掉本金,甚至出現倒欠銀行錢的情況。
  • 原油寶揭開銀行「類期貨」業務冰山一角 中行等多家銀行介入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記者 | 惠凱中行原油寶事件爆發後,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銀行在投資者適當性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其產品設計、移倉制度暗藏風險。無論是國內、還是英美的原油期貨,門檻均較高,開戶時需有「雙錄」等手續,而原油寶的交易門檻則較低,有違證監會體系下的風控和投資者適當性原則。
  • 中行在WTI原油期貨中強制平倉到底有錯嗎?
    前一天剛寫了5月到期的WTI原油期貨合約跌了300%,其附帶效應就影響到了原油期貨投資人。先說結論:投資人的集體訴訟贏不了,因為按規則,跌穿了保證金可以追償。其次,中行移倉制度設置有些問題,但不影響投資人自己看漲油價的判斷。接下來解釋這個事件的起因和事實:首先,惹出爭議的是中行原油寶。由於直接在國外商品交易所購買原油期貨有困難,投資人大多會在銀行平臺上購買銀行的期貨產品合約,原油寶就是中行的原油期貨產品,其底層資產就是WTI原油期貨。
  • 揭秘原油寶交易原理​!穿倉人究竟是把錢虧給了美國空頭還是中國...
    據證券市場紅周刊,中行原油寶相當於是在國內開了個掛鈎WTI美國原油期貨的虛擬交易盤,成功地將將在美國針對專業投資機構的大宗商品(1手合約1000桶原油),切割成適合業餘散戶韭菜的小宗商品(1手合約1桶原油),在國內中行作為原油寶做市商撮合多頭和空頭進行交易。巨額虧損!原油寶真沒有槓桿嗎?實際上,「原油寶」與美國的期貨交易方式差別較大。
  • 看看期貨:原油寶的性質不是理財產品,是期貨交易
    中國銀行原油寶諸多客戶因為21日美國原油期貨史無前例地以負數結算,而發生本金盡蝕、還倒欠銀行一大筆錢的慘事,中行為此遭遇一片指責之聲。事後復盤,不能不問的是:到底誰更有能力、更應該對風險識別和防範承擔責任,並因此承擔損失? 先看下原油寶為何物。
  • 中行「紙原油」慘虧,投資者欲哭無淚:本金沒了,還倒...
    有投資者稱中行原油寶「虧到倒貼」20日,國際油價大跌,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因21日到期結算價暴跌超300%至-37.63美元/桶,創下歷史首次負值紀錄。據中國銀行官網介紹,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鈎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
  • 中行開始劃扣倒欠資金 原油寶穿倉背後仍有四大問題待解
    據了解,陳大麗合計投入近6萬元,持有近400手人民幣美油05合約多單,在22日凌晨以-266.12元/手的價格被中行平倉後,扣去歸零的本金,「倒欠」銀行10萬出頭。同時,該行向客戶發送簡訊,稱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
  • 「原油寶」查處結果來了,銀保監會重罰中行5050萬!暫停中國...
    原油寶事件回顧 今年4月20日,在全球疫情最後一波大恐慌即將結束之際,美國原油市場迎來了驚人一幕:5月原油期貨價格瘋狂下跌,最低跌至-40.32美元。一時之間,即便剛剛見證了全球股市不斷崩盤和熔斷,投資者依然覺得油價跌入負值不可思議。
  • WTI原油6月合約盤中暴跌近70% 中行原油寶「倒貼」
    雖然昨晚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收窄跌幅,交投於積極區域內,但投資者擔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深度經濟破壞,恐慌性拋售蔓延至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6月合約一度下跌近70%,跌破6.6美元/桶創盤中歷史新低。與此同時,布倫特原油也出現暴跌,6月合約一度下跌近30%。洲際交易所(ICE)甚至表示正為布倫特原油合約交易價格為負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