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體質適合喝什麼粥?冬令養生這樣做就對了!
冬季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很多注重養生的人會在冬季格外注意調養。那麼冬季養生到底該怎麼吃?重點應該保護哪些臟器呢?
粥在世界各國都是比較受歡迎的飲食,但是在中國,粥卻被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清代著名醫學家王士雄在其所著的著名中醫食療養生著作《隨息居飲食譜》裡面稱「粥飲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明代醫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介紹藥粥種類多達62種。特別是在冬季,熱騰騰的粥品更是人們的喜愛之物。根據體質的不同,飲用不同的粥,能達到冬令進補的效果。
桂圓味甘性溫,能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大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常見表現:
容易呼吸短促,接不上氣;
喜歡安靜,不喜歡說話,說話聲音低弱,
容易感冒,常出虛汗,感到疲乏無力。
蝦味甘性溫,能補腎壯陽,鮮蝦粥不僅味道極鮮美,而且還能溫腎暖身。
常見表現:
總是手腳發涼,胃脘部總是伯冷,
衣服比別人穿得多,
耐受不了冬天的寒冷,
夏天耐受不了空調房間的冷氣;
吃(喝)涼的東西總會感到不舒服,
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量多;
豬排骨滋陰潤燥,芥菜也能明耳目,加之粥本來就潤,陰虛質要常喝粥。
常見表現:
感覺身體、臉上發熱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熱,
皮膚乾燥,經常會手腳心發熱,
面頰潮紅或偏紅,常感到眼睛乾澀,
口乾咽燥,容易失眠,經常大便乾結;
黃花菜,有解鬱的功用,木耳活血,海米天然的鹹味入腎。氣鬱質煮來吃可舒緩心緒。
常見表現:
常感到悶悶不樂、情緒低沉,易緊張、
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或容易受到驚嚇,
乳房及兩脅部有脹痛,常有胸悶感,
經常無緣無故嘆氣,容易心慌、心跳快,
喉部常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
白果味甘、苦、澀,性平,生食有毒。能斂肺定喘,化痰。味道清香,口感爽滑。
常見表現:
出汗多而黏膩,手足心潮溼多汗,
常感到肢體酸困沉重、不輕鬆,面部常油,
嘴裡常有黏黏的或甜膩的感覺,平時痰多;
溼熱質不適合吃肉,喝清淡點的紅豆粥吧!紅豆是祛溼佳品,用它煮粥再合適不過了。
常見表現:
面部和鼻尖油光發亮,易生粉刺、瘡癤,
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
大便黏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
女性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溼多汗;
山楂行氣活血,破結,血瘀質適合常吃山楂煮的粥,再加上暖身的大棗,更養顏色。
常見表現:
常在不知不覺中出現紫瘀斑(皮下出血),
皮膚乾燥、粗糙,常常出現疼痛,
面色晦暗或有色素沉著、黃褐色斑塊,
眼眶經常黯黑,眼睛經常有紅絲(充血),
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
特稟質往往正氣不足,適合滋補的烏雞來固本培元。
常見表現:
很典型的過敏體質,
即使不是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等,
容易患哮喘,易對藥物、食物、氣味、
花粉、季節過敏,皮膚容易起蕁麻疹,
常因過敏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
皮膚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
平和體質是最走運的體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放心大膽地去吃吧!
常見表現:
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
目光有神,鼻色明闊,嗅覺、味覺正常,
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
耐受寒熱,睡眠良好,食慾良好,大小便正常。
冬天的這三個月,天地氣機閉合,陽氣伏藏,水寒結冰,大地凍裂,不要擾動固藏的陽氣,故而,守護陽氣為養生第一要義。
冬天的起居,強調人要早睡晚起,等待太陽出來後起床;其次要注意躲避寒冷,注意保暖,不要使皮膚開洩。
冬天腎水味鹹,恐怕水克火造成心臟受病,所以冬天宜養心。宜居住密室,衣被溫暖,調理飲食,適應溫寒。不可冒受寒風,老人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呵護心臟。
冬天陽氣在內,陰氣在外,老人多有上熱下冷的毛病,不宜過頻洗頭洗澡。早晨起床可飲醇酒一杯禦寒,晚上可服用消痰、涼膈之類的藥物來平和心氣,不使熱氣上湧,日常飲食中可進食蘿蔔等食性清涼之物來清除內熱,民間有所謂冬吃蘿蔔等說法。少吃熱性食物,如燒烤、煎炸、肉麵、餛飩之類,所以冬季養生既要防外寒,也要防內熱。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國中醫學認為「天人相應」,冬至到小寒、大寒的時段,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冬令進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養生方法,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
人的體質有陰陽寒熱之別,臟腑氣血的盛衰千差萬別,過去的疾病史也錯綜複雜,因此進補方案需因體質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補藥前先要調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開路方」,才補得進去。
此外,還應該穩定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急躁和精神抑鬱。祖國醫學強調神藏於內,《黃帝內經》裡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躁則消之,靜則神藏。」儒家創始人孔子亦早就提出:「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又恢復到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
社會實踐證實,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多練氣功,可以有效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於身心健康。
本文轉載自網絡
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好朋友為什麼會逐漸疏遠?這是我聽過最戳心的回答!
中老年人長壽顯年輕的17個現象,你中了幾個?
人最大的教養,是善待父母
67歲老爺子看起來只有20歲!逆生長秘訣竟是.
一輩子難得一見的花卉,太美了!!
長壽秘訣已被諾貝爾獎得主破解,主因無關飲食菸酒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