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伏天養生?李時珍在500年前給出了答案:喝粥

2020-12-26 生命時報

俗話說「暑天無病三分虛」,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沒胃口或是引發胃腸不適。相較其他食物,喝上一碗吸收各種食材精華的「養生粥」,是個不錯的選擇。

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的說法,大暑時節喝碗粥,消暑的同時,脾胃也舒坦了。《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用時令食材為你定製一份「夏季養生粥譜」。

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的說法,大暑時節喝碗粥,消暑的同時,脾胃也舒坦了。《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用時令食材為你定製一份「夏季養生粥譜」。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教授 羅仁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周迎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 宋新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陳霞飛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喝粥養生,流傳兩千年

粥是我國傳統的食療食物之一,也是一種老少鹹宜的食品,中國人喝粥的歷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

《周書》曾提到,自黃帝時起,人們開始「烹谷為粥」。唐代白居易有「粥美嘗新米」之詩;蘇東坡喝粥後寫下佳句:「身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南宋陸遊一生視粥為養生妙品,他在《食粥》一詩中說:「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近代作家孫犁常年喝玉米粥,稱「冬天在熱炕上捧喝熱粥,是人生一大享受。」中醫對粥的青睞,體現在很多防病治病的方劑中。

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粳米就是一味常用「藥」。張仲景會讓患者服藥後再喝熱粥,發汗以促進藥力發揮。藥王孫思邈《千金要方》中也有不少關於藥粥的記載,其《食治篇》中稱,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需要注意的是,古時候的粥,並不是現在的白米粥。古時沒有電動碾米機,除了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吃的主食都是精製程度非常低的糧食,更接近於全穀物。

一碗粥裡藏著多種健康好處

相對其他食物,粥的製作過程簡單,五穀肉菜皆可入粥,能滋補、易消化、養腸胃。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對健康也有益處。

滋養身體

熬粥時,米油會浮在稀飯最上面形成一層白黏、糊香的粥液。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米油,力能實毛竅,最肥人(滋養)。適量喝米油能滋潤胃腸道,嬰幼兒、體虛者和老人都適合。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米油,力能實毛竅,最肥人(滋養)。適量喝米油能滋潤胃腸道,嬰幼兒、體虛者和老人都適合。

有益腸胃

粥類食物便於吸收,又保護胃黏膜、增添津液,只要選對煮粥的食材,的確可以在特殊時候起到養胃作用。

胃脹氣時,少用黃豆、黑豆、綠豆熬粥。芸豆、紅小豆可以用,但比例別超過1/3,煮粥前泡水 8 小時以上。腸道敏感時,粥裡可以加些糯米、大黃米、山藥、蓮子等,更加粘稠溫糯,減少對腸胃的刺激。消化不好時,可以把食材打成糊,需要注意雜糧糊要足夠濃,否則營養成分太稀薄,而營養不良會消化更差。此外,由於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不推薦患有胃病或胃部不適的糖尿病患者經常食用,否則血糖容易快速升高,不利於控糖。

營養均衡

米粥本身的營養較為單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人每天應吃夠12種食物。以粥作為一個很好的載體,添加多種輔助食材,即可達到均衡營養的目標。

補充水分

粥的含水量通常達90%,粥裡的水和澱粉結合,通過消化道的速度較慢,在人體留存的時間較長,比單獨喝水讓人感到更加滋潤。

營養專家4步熬粥法

熬粥不只是米加水,然後上火煮熟那麼簡單,熬出一碗好粥需要不少講究。

選好原料

選好原料

煮粥原料的好壞,對粥的質量起著決定作用。新米富有膠質,具有黏性,煮出來的粥色白,滑嫩起膠,芳香可口;陳米因缺乏膠質,煮出來的粥不夠「綿」,味道也不夠純正。

辨好水質

煮粥要選用活水,即長流水,因此用自來水煮粥即可。有井水、泉水的地區,用這些活水煮粥效果會更佳。

洗米輕柔

穀類外層營養成分比裡層多,豆粒外層含大量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在淘洗時不要太用力、長時間浸泡或用熱水淘洗,也不要加鹼,會破壞維生素。

用好火候

煮粥應一氣煮成,不能中途間斷或加冷水,否則粥味不濃不香。

夏季養生粥譜

營養專家推薦6款夏日養生粥,每種口味都各有養生特長。

西瓜皮綠豆粥:消暑利尿

西瓜皮有助利尿,還能清熱解暑。綠豆是養脾胃的良品,可以幫助防暑、利尿、消腫。

做法:將大米同綠豆入鍋煮10分鐘,削去西瓜皮的外皮,切成丁後放入鍋內,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成粥,吃的時候可以加些白糖或陳皮絲。

做法:將大米同綠豆入鍋煮10分鐘,削去西瓜皮的外皮,切成丁後放入鍋內,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成粥,吃的時候可以加些白糖或陳皮絲。

薏米紅豆粥:祛溼消腫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看,薏米富含有助利尿的鉀,非常適合易水腫的人。體內溼氣大的人也可以常吃,但體質虛寒者和孕婦不宜長期食用。

做法: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這款粥四季皆宜,在炎熱的夏季最為適合。

絲瓜粳米粥:清熱化溼

絲瓜味甘性涼,可解暑除煩,清熱化痰。身熱煩渴、痰喘咳嗽的人,可多吃一些。

做法:取絲瓜、粳米適量(比例大致為2:5),絲瓜去皮、切塊;將米淘乾淨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粳米煮熟後再加入絲瓜,煮沸後等待5~8分鐘即成。

蓮子百合粥:健脾潤肺

蓮子有健脾補腎、清心安神的功效,百合潤肺止咳。此粥有助緩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不適。

做法:將百合切成小塊,蓮子用熱水泡軟,然後加入大米和百合同煮,待水燒開後,再放入蓮子和小棗,改用中火繼續熬煮到熟。

做法:將百合切成小塊,蓮子用熱水泡軟,然後加入大米和百合同煮,待水燒開後,再放入蓮子和小棗,改用中火繼續熬煮到熟。

冬瓜瘦肉粥:消暑健脾

冬瓜是夏天適宜吃的涼性蔬菜,具有生津止渴,清熱祛暑的功效。與大米和瘦肉同煮,能清熱解毒、健脾利尿,兼有減肥的功效,適合暑熱煩悶時食用。

做法:大米入鍋後煮25分鐘,將冬瓜切成小方塊,豬肉餡加鹽、溼澱粉拌勻後同加入鍋中,繼續煮10分鐘。

荷葉蓮藕粥:促進食慾

蓮藕味甘多液,可增進食慾;荷葉性涼,它獨特的清香有助消暑利溼。此粥具有緩解暑熱所致的頭昏噁心、食少腹脹等功效。

做法:將荷葉洗淨放入鍋內,水燒開後撈出荷葉,汁留下,再將蓮藕切成小粒,與大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後便可食用。▲

本期編輯:羅榕

相關焦點

  • 冬季養生必喝五穀粥
    一段時間跑題比較多,接下來的日子曼絲會認真的發養生保健的內容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冬進補的首選食物。 紅豆:富含澱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它具有生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的功能,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
  • 伏天喝熱水能把體內「寒氣」逼出來!靠譜嗎?
    只靠伏天喝熱水就徹底逆轉體質不太現實。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薛霽:消息我也看到了,如果說必須堅持喝熱水才能排出體內寒氣這就有些絕對了,人的體質不同,像陽虛體質的人確實不能食涼,但普通人偶爾食用一些涼的食物並沒什麼大礙,而且也不用一直堅持喝熱水。
  • 伏天的養生攻略要牢記!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三、眼睛最怕曬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醫師張世卿表示,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溼邪,而對付溼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溼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
  • 小暑節氣|養生喝粥消暑開胃
    盛夏悶熱的天氣讓人們吃不下飯,喝粥比較容易下咽,而且可以起到開胃的作用,那麼,小暑喝什麼粥好呢?  小暑節氣天氣十分悶熱,受天氣影響很多人會出現食慾下降、吃不下飯的情況,而且還容易疲倦,這個時候喝些粥能健脾開胃,是不錯的養生方法,那麼,小暑節氣喝什麼粥好呢?  黃菊花20克,大米150克,菊花煮水去渣後,與大米同煮成粥。常食有利尿、防暑作用。
  • 你的體質適合喝什麼粥?冬令養生這樣做就對了!
    你的體質適合喝什麼粥?冬令養生這樣做就對了!
  • 李時珍說世間第一補物是粥,這3碗養生粥,常喝皮膚嫩白清肺明目
    於是就有養生的說法,養生有養生保健屬於中醫治未病的範疇,強調防患於未然。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所以養生保健的原理就是扶正祛邪。我們要保持平和的情緒,心情舒暢,保護好我們的肝臟。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可以保持氣血流通、氣機調暢,可以防止瘀血產生,去邪扶正。我們要有規律飲食習慣來保護我們的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養脾胃對養生有好處,清淡飲食有利於脾胃。
  • 伏天喝此粥,清熱解署調五臟,伏天養生必備!
    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夏天最好的補氣藥是西洋參,這是人參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的參,即便有陰虛、口乾口渴的問題,西洋參也照樣適用。因為它是氣陰雙補的,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入伏的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
  • 二院羅萬東:苦夏不苦,時下最好的伏天養生招
    「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溼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對於有些人而言,渾身乏力、食慾不佳、精神不振、頭暈迷糊……所有這些不適症狀統統襲來。這就是令人望而生畏,卻又不得不去面對的苦夏。我們要如何做好養生保健呢?接著我上一期關於「三伏天養生」的話題,今天我還是從吃、住、行三方面談一談養生保健吧!一.伏天,吃什麼?
  • 800年前的今天,福建人喝粥竟能喝出花樣來?
    臘八吃什麼?大家都知道,喝臘八粥。今天就說說粥,臘八喝粥,拗九喝粥,甜粥、白粥、鹹粥……林洪至少提供了五種有意思的粥品。    先說說當季就能喝到的「梅粥」吧。林洪介紹的梅粥後來被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收錄,這本《遵生八箋》實為養生專著,將梅粥全然收入,其養生的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 喝粥可以治病 溫暖過冬的五款粥
    喝粥是一種簡單健康的養生方式,吃粥很容易消化,還可預防喉嚨乾澀、有助於調理腸胃、好消化,沒胃口吃它可增進食慾,有助於補充體力;對於工作量大、活動量少的人來說
  • 冬季養生 喝粥煮粥N個Q&A
    「每一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肚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大家都知道喝粥養生,但是你知道如何喝粥更健康嗎?怎麼熬粥更有營養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喝粥的N個Q&A吧。冬季喝五款養生粥  ●臘八粥。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能幫助孕婦補鐵,老年人吃了助消化,還能讓女姓補血。
  • 領1GB|800年前的今天,福建人喝粥竟能喝出花樣來?
    ——《燕京歲時記》一碗臘八粥,兼收並蓄可為粥中之王熬時滿室溫暖芬芳喝時舒舒服服、飽飽滿滿臘八喝粥、拗九喝粥甜粥、白粥、鹹粥.書中記錄了很多宋代文人菜譜大多是山裡野味寫這書的叫林洪,福建泉州人生活在南宋中後期林洪至少提供了五種有意思的粥品就來說說這當季就能喝到的「梅粥」
  • 黑芝麻燕麥粥有什麼養生功效?正確做法是什麼?
    記得在清代著名醫學家王孟英,在他的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中對粥的作用評價較高,他說,「病人產後,粥養極宜」,並進一步指出,「粥飲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無獨有偶,在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眼裡,對於粥的作用,也是極為推崇的,他還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最為飲食之良」。
  • 怎樣煲粥更營養,如何喝粥更健康
    我們中國人都有喝粥的習慣,粥與中國人的關係,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特別是在溼熱的南方,學會煲一鍋營養美味粥,是家庭主婦必備的看家本領。粥作為一種健康的滋補食物,被廣為推崇。煲粥、喝粥看起來很簡單,其實裡面也有學問。讓我們來看看怎樣煲粥更營養、如何喝粥更健康。
  • ▼什麼體質喝什麼粥?這樣做就對了!
    冬季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很多注重養生的人會在冬季格外注意調養。那麼冬季養生到底該怎麼吃?重點應該保護哪些臟器呢?粥在世界各國都是比較受歡迎的飲食,但是在中國,粥卻被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清代著名醫學家王士雄在其所著的著名中醫食療養生著作《隨息居飲食譜》裡面稱「粥飲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明代醫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介紹藥粥種類多達62種。特別是在冬季,熱騰騰的粥品更是人們的喜愛之物。根據體質的不同,飲用不同的粥,能達到冬令進補的效果。桂圓味甘性溫,能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大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 晚上不吃飯和只喝一些粥,哪個減肥速度更快?健身達人告訴你答案
    但是我並不推薦你通過不吃晚飯或者晚上只喝粥來減肥!晚上能不能不吃飯?答案是不能!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這句俗語很多減肥人士誤以為不吃晚飯,會讓減肥更快速。喝粥減肥效果如何?在常規的認識中,粥是一種養生、養胃又健康營養的食物,所以認為喝粥代替吃飯能減肥。而,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
  • 喝粥有營養嗎?喝粥能養胃嗎?專家建議……
    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胃酸分泌減少,胃的消化功能差,喝粥可以促進胃酸分泌,減輕胃的消化負擔。哪些人不適合喝粥?答:這兩種人喝粥雖然對一些人能起到好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人是不適合喝粥,「像患有胃食管反流和處於消化性潰瘍癒合期的患者都是不適合喝粥的。」
  • 喝粥對健身的影響?
    有人覺得粥裡的主要成分大米的含糖量太高,經過長時間烹煮,米的糖分在粥裡被充分釋放,也有醫學實驗表明,糖尿病人一碗白粥下肚後,大多都會血糖飆升……因此,一些健身愛好者認為,粥不適宜健身人群。但!實際上,粥對於健身後的補給和健身愛好者來說,並不是洪水猛獸,反而非常適合健身後食用。在運動後人難免會感覺累,肌肉酸痛也在所難免,這時候除了休息外,還需要在飲食上補充一些營養,使身體可以快速恢復,有效解除疲勞,據營養專家介紹,運動後喝粥是很有益的。
  • 春季喝薏米紅棗粥 祛溼補血抗過敏
    大家都知道薏米是祛溼的好食材,春季南方溼氣重,正是活用薏米的好時節;而紅棗富含鐵,更是補鐵補血的優質食品。但這兩種食物還有其他的用途,那就是對抗春季無處不在的過敏症狀,今天食神來教大家煮薏米紅棗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幫你抵抗過敏。
  • 【生活】秋季養生第一粥——百合粥
    燥熱之邪容易損傷人的肺氣,導致人體內的陰液津氣耗散,繼而出現一系列肺系病變,因此歷來人們都把「防燥護陰,養肺為先」作為秋季養生的重點。——而秋季由於氣候乾燥,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人們常會口鼻乾燥、渴欲不止、皮膚乾燥,甚至出現肺燥咳嗽。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為秋季食用之上品,所以秋季最適宜喝百合粥。接下來我們先來說說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