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田國際教育:德國雙元制的介紹

2020-12-15 土田留學

德國雙元制中的雙元簡單說就是一元是指大學,其主要職能是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知識;另一元是企業或公共事業單位等校外實訓場所,其主要職能是讓學生在企業裡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

雙元制教育出來的學生,畢業之後不僅具備充足知識儲備,還擁有3到4年的工作實踐經驗,能迅速適應社會,必定能成為商業界、工程界、資訊科技界等各大領域的佼佼者。

相比較中國大學畢業生都抱怨工作難找,起步工資低;企業都抱怨員工難找,畢業生缺乏實戰經驗,企業還要耗時耗力從頭開始教。自1999年開始,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擴大,因為企業與學校脫節,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巨大壓力。中國急需一種合適的教育模式,來培養同時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優秀大學生以迎接未來的挑戰。而德國的產學雙元制教育模式恰恰是可供借鑑的對象。

雙元制教育是目前國際上一種密切結合學術教育及實際工作經驗的教育模式,具有較強的能力針對性。

相關焦點

  • 德國雙元制教育制度
    圖3 寶馬公司的雙元制學員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中的培訓課程設置是與時俱進的。在進行課程設置之前,校企雙方會深入社會進行調研,最終依據《職業培訓條例》共同制定課程內容。 圖4 德國的教育系統雙元制(duales studium)大學是指將在高等院校(Hochschule)的大學學習與在企業的職業培訓或實踐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學習模式,
  • 德國雙元制教育如何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德國雙元制教育的成功首先源於德國中世紀就開始的學徒文化。這種側重實踐的教育形式非常受歡迎,以至於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半職業的課程。 那麼究竟什麼是雙元制跟著微谷華德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德國雙元制教育為何如此成功?
    本文結合國家人才發展的需要,面對亟待解決的職業教育問題,對德國雙元制教育的各個領域進行了分析,不僅可以使你更接近真正的德國雙元制教育,而且也能清晰地發現我國職業教育所急需改進的方向。人才是產業的核心,作為世界公認的製造業強國,德國技能人才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德國製造的質量。
  • 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尹麗 攝人民網貴陽12月4日電 (王欽)12月4日,記者從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獲悉,該校與德國海外商會聯盟(AHK)大中華區、廣州易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中德職業教育合作「三方戰略協議」,並進行「AHK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聯盟單位」授牌,推動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在貴州本土化落地。
  • 開啟我省職業教育新模式!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落地貴州工業職院
    中德職業教育合作「三方戰略協議」籤約暨「AHK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聯盟單位」授牌儀式在這裡舉行。本次籤約暨授牌儀式由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德國海外商會聯盟(AHK)大中華區、廣州易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行,將進一步推動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在貴州本土化落地。
  • 德國雙元制大學勸退貼
    01什麼是德國雙元制大學這是德國新型的高等教育機構——雙元制大學(Duale Hochschule)。雙元制大學有著鮮明的辦學特色,在德國深得學生和就業單位的認可,其生源質量不僅堪與綜合性大學相媲美,就業率甚至還優於綜合性大學。下面,首先介紹一下雙元制大學的辦學模式和特色。
  • 德國雙元制教育—補貼留學、高薪工作、低門檻移居一站式解決方案
    如今,「一帶一路」深入歐洲,我國正積極在養老服務和制度領域向德國借鑑知識和技術。雖然德國目前也面臨著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的壓力,但作為世界上最早提出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德國擁有完善的養老制度,根據社會公共服務制度優勢,德國創建了多元化的養老保障體系,並且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有著顯著優勢,不僅吸引了護理人才到德國,還積極幫助其他國家培養相關專業人才。
  • 德國雙元制是不是人人適合?
    如果是鍍金,雙元制雖然看起來門檻低一點但不適合你,難度相對學術教育低是因為更重視解決問題能力,而不是可以「混」文憑;如果是為了學習一門技術的同時得到學歷提升,不浮不躁深研技術,那麼雙元制非常適合你。第二,你要學什麼專業?
  • 聿德康養:讓你了解聿德德國雙元制留學!
    首先,為什麼在德國學習的中國學生這麼少?因為它門檻太高了!1.老實說,德國沒有世界著名的學校。原因很簡單,因為德國的教育不以市場為導向。德國高校的畢業率只有30%,如此低的畢業率,是為了保證德國畢業生的質量。
  • 雙元制的優點和缺點
    雙元制的核心是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培訓緊密結合,學校和培養企業共同打造和定製實踐型人才,是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那麼雙元制教育與傳統教育有什麼區別呢?它的優點和缺點又體現在哪裡呢?培訓師在教授學員實習雙元制教育的優點:在雙元制大學教育模式中,企業和市場起著重要引導作用,真正體現了「學有所用」的思想。
  • 德國雙元制留學生在德抗疫日記
    張峻辰德國對疫情開始時態度是非常鬆懈的,因為在初始階段德國沒有出現死亡案例,包括我的很多德國同學和朋友都認為這只不過是場簡單的流感而已,並沒有對此足夠重視。在疫情的初始階段我需要到柏林去面試雙元制崗位。其實作為中國人來說我的心裡還是有不少恐慌情緒的,但我的英語老師告訴我:「放心吧約翰!
  • 蕃茄田藝術國際學術成果顯著 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
    近年來,蕃茄田藝術國際學術交流成果顯著,不僅頻頻登上InSE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世界大會、NAEA全美藝術教育協會大會等國際學術舞臺發表教研教學成果,還將中國孩子們的作品帶到了NOBO無界國際藝術展、神奈川兒童國際藝術展、東歐國際藝術計劃等國際權威賽事中
  •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德國「秘訣」
    德國常年位居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前列,對國際投資者充滿吸引力。儘管目前德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德國經濟治理水平逐年上升、失業率下降、工資水平和購買力提升,仍處於經濟上升期。如何保持良好的營商環境,德國擁有獨特的「秘訣」。
  • 詳解德國的HWK、IHK、ZDH、DIHK、AHK
    在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中有許多官方機構發揮著作用。AHK:德國工商大會,作為德國工商大會全球駐外機構。德國手工業協會(HWK)是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發源地和歐洲職業培訓最高標準的制定者。HWK的主要任務是連接手工業領域的企業與教學資源。為企業培養合格的員工。
  • 鄭也夫:德國教育的分流制
    具體講,就是較早分流,將一部分學生疏導到職業教育上去,降低高考的競爭強度。在當今世界,不分流的典型是中國和美國;分流的典型是德國和英國,特別是德國。思考德國的分軌制教育,可以給一個萬人擁擠獨木橋的國家特殊的啟示。 一、德國三軌制的沿革德國近代的教育制度始於1806年敗給拿破崙後普魯士邦的勵精圖治。
  • 「十三五」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發展成就。劉錦介紹,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近八成(79.9%)。  與此同時,通過引進國外高水平教育資源,進一步豐富國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圍繞「雙元制」模式深入開展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推動完善現代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 在湘「老外」抗疫記|德國專家漢斯·阿克曼:長沙「老外圈」的...
    當中國疫情最緊張的時候,漢斯·阿克曼的兒子一直打電話勸他回德國,然而他堅定地選擇留在長沙。難道他不害怕嗎? 「我相信中國的防疫措施,也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6月19日,記者在長沙市高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臺見到72歲的漢斯,淺色襯衣配牛仔褲,清爽時尚,端坐在椅子上,接受採訪時言簡意賅。
  • 缺學徒工,「德國製造」後繼無人?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工匠被認為是「德國製造」的基石,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做一名「能工巧匠」,更想進入高等學府深造。許多歐洲企業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在德國和瑞士,要成為一名工匠,首先要進入職業學校進行雙元制培訓。一般學生初中畢業後可以進入3年期的雙元制職業學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