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田常見的「屎瓜」一直被當作害草,為啥現在成了香餑餑?

2020-12-07 李九家常事

首先,說屎瓜成了「香餑餑」有點言過其實,不過就是一種中藥材而已。屎瓜的學名叫「赤瓟(pao)」,還有其它別名:山屎瓜、氣包、赤包。葫蘆科藤本植物,一般都生長於玉米地裡和其它農田裡,每年7到8月開花,8到9月果實成熟。其果實形狀有卵形和圓形,成熟後成為橙黃色,分布於山西、河北、陝西、山東、寧夏、甘肅以及東北三省。

為什麼叫它「山屎瓜」呢?因為它不是人們特意種的,而是人和牛羊等動物吃了後,拉下來藏在大糞裡被農夫運到地裡,長出來的。所以被稱作屎瓜。

其實農村田裡有良種「屎瓜」,一種是人們吃西瓜或香瓜時,連瓜子吃下,瓜子被拉出來埋藏在糞便裡,又被送到田地裡,然後生長出來的西瓜和香瓜,比瓜園裡種的小很多,所以叫「屎瓜」,另一個就是「赤瓟」,也叫「山屎瓜」,我們當地方言叫「馬比泡」是動物或鳥兒吃了後,將籽拉下,送到地裡或拉到地裡有長出來,或者第一年的籽埋在地裡,第二年長出來。

我生長於北方農村,小時候,每到秋天,收過的玉米地裡時不時就會有一株或幾株屎瓜,有的是西瓜或香瓜那種「屎瓜」,有的就是「赤瓟」,樣子看上去像圓圓的香瓜,但不能吃,因為裡面除了密密麻麻的籽沒有肉。赤瓟雖然不能吃,但是一種藥材,有降逆止嘔、祛痰止咳、行氣化瘀等功效,對反胃吐酸、吐血胸痛、肺結核咳嗽、黃疸痢疾腰部扭傷有一定療效。

記得小時候父母到地裡摘過赤瓟,連柄採下來拿回家,用繩子穿起來,掛在屋簷下風乾後,賣給當地的藥材公司,能賣幾塊錢,但那時候已經不算少了。

我們小孩子摘到赤瓟瓜,現在手裡輕輕地柔和捏,等把赤瓟的皮揉得光滑而柔軟,然後把裡面的籽全部挖出來,剩下薄薄的皮,用繩子系在一根棍子上,裡邊放一截小蠟燭,做成「屎瓜燈」,晚上到村子裡玩。赤瓟雖然不能吃,但成熟的赤瓟聞上去有一股香瓜似的香味,我們也會把它放在書包裡,帶到學校放在抽屜裡,會散發出一股香味。

總之,屎瓜的學名叫赤瓟,其它別名有山屎瓜、氣包、赤包等,它是一種中藥材,對反胃吐酸、吐血胸痛、肺結核咳嗽、黃疸痢疾腰部扭傷有一定療效。

相關焦點

  • 農村池塘有一種魚,被叫做「屎光皮」,過去沒人要,現在卻成了香餑餑
    農村池塘有一種魚,被叫做「屎光皮",過去沒人要,現在卻成了香餑餑,為啥呢?
  • 農田裡一大害草,俗稱「鵝不食」,價值卻很高,是民間鼻炎良方
    導讀:農田裡一大害草,俗稱「鵝不食」,價值卻很高,是民間鼻炎良方在很多人眼中,農村最大的特點就是野生植物多,確實如此,在農村野外有著十分多的野生植物,不管是在房前屋後,還是在田邊,亦或是山野林區,均可以見到,不過這些野生植物並非沒有價值
  • 玉米地裡小西瓜,過去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價值很高,40元一斤
    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都有類似的經歷,這也是沒辦法事,那時候的農村生活條件不像現在這麼好,想要吃什麼零食都有,那時候基本上是一窮二白,於是野外那些好吃的野果,自然就成了農村娃們的絕佳零食。農村可以吃的野果實在是太多了,可以從春季一路吃到冬季,不過有些野果雖然很好看,但老人們卻說不能吃,要麼是說有毒,要麼是說不好吃。
  • 曾是農村一大害草,除之不盡,如今卻成民間美味野菜,味似魚腥草
    當然,這些野生植物雖然可以綠化環境、淨化空氣,但有些卻遭到農民們的討厭,因為它們喜歡生長在農田附近,搶佔農作物的生存空間,給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故而成為了農民們討厭的害草。 其中就有一種叫做「草胡椒」的野草,曾是農村一大害草,除之不盡,讓農民們討厭不已。
  • 此草有豬臭味,農民常當害草除掉,我告訴你它價值,還請重視一下
    在農村地區也十分常見,在農田、山野、荒草地、灌叢、林緣及林下均有生長,並且還常常是成片的生長。豨薟是菊科豨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約30-100釐米,分枝斜升,上部的分枝常成復二歧狀;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其花期在4月到10月,果期在6月到12月。豨薟的害處。
  • 嶺南地區的客家人,喜歡用來煲湯的藥根,原來是農地裡的一大害草
    嶺南地區的客家人,喜歡用來煲湯的藥根,原來是農地裡的一大害草!有人說現在的吃客水平強大到無人能及,能吃的食物都被吃客下嘴了,不管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還是地上跑的,甚至連一些令人噁心的昆蟲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 農村最常見的雜草之一,農民把它當害草清除,但國人常年都要進口
    對於野生植物資源,最怕的就是常見但不知道功效,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難免會將其當作雜草害草清除,其中有這麼一種植物,它在農村是最常見的雜草之一,可是如今它的進口價格已經高達10元一斤了,那麼它具體有什麼價值呢?
  • 這東西在農村很常見,現在卻被城裡人「瘋搶」,成了香餑餑
    但是到了今年夏天,玉米變成了城裡人的香餑餑,一上市就瘋了。一些村民似乎很早就有先見之明,特別種了潮汕玉米,現在裝著農用三輪收穫的玉米來城裡銷售,效果驚人。一般常見的早熟玉米分為兩種。一種形狀與普通玉米相似,但吃起來甜多了,被稱為水果玉米。另一種是白色帶紅色顆粒的糯玉米。
  • 農村過去用來燒火的玉米芯,如今卻成了香餑餑,玉米芯有啥用呢
    在我們的農村,過去做法都是燒火,柴火的來源也是豐富多彩,有各種各樣的碎木頭、樹枝,也有農田之中的秸稈。其中最愛使用的,莫過於是玉米芯,玉米芯不但很容易引火,而且火力旺盛燃燒的時間長,所以在很久一段時間,玉米芯作為燒柴使用是相當普遍的,現在隨著柴火灶的慢慢退出,以及玉米芯的經濟價值凸顯,如今的玉米芯很少在作為柴火使用了,而且在農村還專門有人幹起玉米芯的行當,一年下來錢還是不少賺的。
  • 農村有種「害草」,在中醫眼裡卻是種「寶草」,今後看到要珍惜
    如今已是春天,很多農民也來到了農田裡,看看是否有野菜生長出來。每年這個時候,白蒿就會率先冒出芽兒來,將其進行採摘食用,吃起來的口感很高,可以直接進行涼拌,也可以當成一種餡料,用來包餃子。在農村人的心裡,它就是一種「害草」,其繁殖的方式比較特別,果實成熟後會隨風飄蕩,落到哪裡就會紮根生長。從春天開始,它就會大量的生長,很快就能長出一大片,到了春末時期,它就會開出花瓣。單單是從它的花瓣和葉片來看,和普通的植株相比沒什麼差別,白色的花瓣中間點綴花蕊,看上去很是清新,誰也不能將它和惡草聯繫起來。
  • 屈臣氏有種「神奇」面霜,被當作「香餑餑」,用後斑點如雨落下
    屈臣氏有種「神奇」面霜,被當作「香餑餑」,用後斑點如雨落下女人並不一定要美若天仙,只要有一張「乾淨」的臉,就會加分不少。因此,如何徹底根除臉上的色斑成了女性最關注的話題,祛斑除了注意防曬之外,還要選擇一款好用的祛斑霜,剛好前段時間在屈臣氏看到一款「神奇」面霜,店員告訴我說,這款祛斑霜一直都是她們店裡的爆款,被當作「香餑餑」,不少用過的朋友都對它讚不絕口!
  • 過去仍在地裡面漚糞,如今成為香餑餑賣錢,老農:用途很多
    導讀:過去仍在地裡面漚糞,如今成為香餑餑賣錢,一噸一千多供不應求隨著冬天的變冷,農田之中也顯得蕭瑟起來,尤其是北方地區,農作物的收穫完畢。農田之中只剩下了越冬的莊稼。秋季滿滿的收穫之後,有很多的農作物秸稈,過去的時候都是沒有多大的用途,很多時候都被村民用來漚糞,作為肥料使用,這樣的做法也被認為是常規操作,這些秸稈在過去的時候,確實是用途不大,現如今的情況卻出現了改觀,有的秸稈反倒成為了香餑餑,不但價格不低,而且很好賣。
  • 它雖長滿倒刺,但我請你別當「害草」,要移植,相信我
    長滿倒刺的植物,因為上述這些特徵,所以被人們討厭或是被人們當作「害草」看待,只要生活在農村裡的人們都知道,因此大家上山的時候都會帶著一把鐮刀,看見了就除掉。那長滿倒刺的植物就真的是害草嗎?這樣的認為是有些太片面了,因為很多長有倒刺的植物,它們的價值都不低,比如我們所熟悉的花椒,樹莓,黑,黃鎖梅等,都是身上長滿倒刺的植物,可是當它們的果實成熟的時候,哪怕衣服會被倒刺給刮破或者是勾脫線,人們都會去採摘來食用,因此不能將長有倒刺的植物當害草,哪怕是身形單薄的都不行。
  • 深山上才有的「女貞子」農民把它當害草,如今是養肝明目的中藥
    因此不少農民把野外的植物當成雜草,害草看,殊不知有些植物是非常的珍貴。就像小優今天要說的這種雜草,它一般是生長在深山裡的。可能有很多朋友都沒有見過這種植物,它的名字很特別,叫做女貞子。想必第一次聽到的朋友都會覺得十分詭異吧,女貞子過去在農村山上很常見。可惜那個時候農民並不識貨,常常把一些珍貴的植物當成雜草,害草鋤掉,殊不知現在那些越不起眼的植物越是珍貴,就像這女貞子一樣。
  • 長得像艾草,全草都有毒,如今卻被農民大量種植,在城裡是常見
    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大部分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比如現在人們很喜歡吃的薺菜、香椿、馬蘭頭、馬齒莧等野菜,不僅好吃營養高,還具有十分不錯的食療價值,但很多野生植物由於各種原因,在以前並不受待見,直到近些年,人們發現了它們的價值,才開始加以利用。
  • 超市一款「良心」國貨,被當作「香餑餑」,滋養髮根,控油,防脫
    超市一款「良心」國貨,被當作「香餑餑」,滋養髮根,控油,防脫濃密柔順的頭髮,不僅能塑造各種髮型,還能讓一個人看上去青春靚麗,活力十足,但對於油頭黨和脫髮黨來說,頭髮就是無法言喻的痛,不僅一天不洗就油膩,看起來特別髒,而且頭髮越來越少,頭皮都要蓋不住
  • 藥店有種被當作「香餑餑」的面霜,睡前抹一抹,色斑慢慢消失了!
    藥店有種被當作「香餑餑」的面霜,睡前抹一抹,色斑慢慢消失了!為了除斑,我對祛斑霜的關注頗多,在眾多祛斑霜中,藥店有種被當作「香餑餑」的面霜,睡前抹一抹,色斑就會慢慢消失了!不僅祛斑效果好,還能改善暗黃膚色,美白嫩膚。
  • 一種野果切開滿是「蟲子」,以前當寶、現在當害草,不料價比珍珠
    也許在很多時候大家都有見過,但只是沒有在意而已,就像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果」就長得非常獨特,它和另外一種「野果」是結在同一樹木上面的,不過卻有著不同的特徵,現在就來看一下這種「野果」究竟是什麼吧!一種野果切開滿是「蟲子」,以前當寶、現在當害草,不料價比珍珠!
  • 過去用來餵鴨的小河魚,如今成為香餑餑,80塊錢一斤,成下飯好菜
    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70、80後來說,童年的快樂時光總是讓人難以忘懷,上山摘果,下地挖薯,水裡捉魚,天上捕鳥,每一樣都幹過,而且每一樣都有不一樣的樂趣,一晃眼30多年過去了,如今長大成家,回想起童年時候的生活,感慨萬千,深感生活變化太快。
  • 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
    導語: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以前農村的池塘很多,小溪裡常常流著水,山裡的溪澗也特別多,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會見許多個頭不大的小魚,魚頭小嘴巴也小,在我們當地叫做「菜板魚」,也有人稱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