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宜昌吃貨小分隊佳昕,在這個萬物復甦的春天,真是讓人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期望(甚至產生了近日能找到一個男票的幻覺)。
美好的心情,就連味蕾也被喚醒~畢竟在生機盎然的日子,一定要吃一些帶點春意的食物~
隨著天氣日漸升溫,最美的季節已經到來。
對於這樣的季節而言,餐桌上吃的最多的當屬應季時蔬。畢竟彭于晏站在前方等妳,不吃幾天花花草草怎麼好意思和他約會?
隨便去菜市場淘一些花花綠綠的菜,回到家裡就是一頓色澤誘人的減脂餐啦~總感覺自己不瘦天理難容~
現在宜昌各大菜市場,不僅菜品齊全新鮮,多了不少以前沒見過的稀罕菜,最關鍵是環境要比以前好太多!一目了然的清新盎然~
各色新鮮的蔬菜壘碼整齊,賣相極好,當季的菜滿眼皆是。
每個攤位都圍著「家庭掌勺」們。你挑我撿,總感覺有著使不完的力氣。
椿,和「春」同音,想來是最能代表春天的一種食物了。
小枝的香椿紮成一紮,紫褐色的葉子。據一旁撿菜的奶奶說,要趕在穀雨前採下的香椿芽才好吃。
而且價格也是非常金貴:這種時令菜最貴的時候賣到8塊錢一兩,現在由於上市已久,大概4塊錢一兩也能買到。
一提到香椿的搭配,必定是離不開雞蛋的。把香椿洗淨切段,濾乾淨水分,然後和雞蛋混合攪拌,再用小火煎熟。
出鍋後的雞蛋透著椿天葉的清香,應該是每個人記憶裡的一道美味吧。我媽媽就特別喜歡吃椿天,所以每年椿天都是家裡必不可少的菜。
不管是醃還是抄,在家裡的飯桌上都屬於搶手菜~
在舌尖上的中國·時節裡,就看見過雨後破土而出的春筍。又到了春筍嘗鮮的好時節,這道也是熱門菜系之一了。
跟冬筍相比起來,春筍要脆嫩很多,而且可葷可素,可湯可菜,和火鍋、腊味結合起來。那滋味~嘖~誰吃誰知道~!
年後的臘肉加上剛冒出來的春筍,仿佛有一種生命勃發的力量。清爽的春筍沾滿了臘肉的薰香,真是香得滋滋冒油。
水芹在菜場也是很常見的,還是專屬「春天」的蔬菜之一,要是嘗鮮嘗遲了,就可能要等來年了。
水芹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割一茬長一茬,所以基本每個菜場都會有,兩塊錢就能買到一大把。
相比旱芹菜,水芹莖稈更細嫩,而且香味極重,無論是用來素炒、涼拌或者炒肉都有一股異香,尤其提味。
一開春,蕨菜就長得漫山遍野,山上全是成群的摘蕨人,難怪號稱「山菜之王」。畢竟只有每年3-6月份鮮嫩得能掐出汁來,等時節一過,它就老得嚼不動了。
鮮蕨菜還可以醃製成乾菜,把蕨菜頭部的茸毛搓掉,再切成兩三釐米的長度,淖水後曬乾後儲存。
吃的時候用熱水泡發,加鮮肉、辣椒炒制,酸辣爽口,帶著春日彌留的味道,非常美味。
貴為黑暗料理的頭把交椅,而且評價兩極分化嚴重:喜歡的人嗜之如命,討厭的人深惡痛絕。
但絕對是宜昌人飯桌子高頭必不可少的菜!!相信在宜昌就算有人鄙視吃折耳根,也不敢說出來吧。
可以用來炒臘肉、炒蛋,最常見的還是直接涼拌著吃。洗淨切段,加點鹽和紅椒,淋上香油,再配上蔥花,就成了春日的涼菜標配~
我本人最愛的青菜之一,因為口感較嫩,因此用水煮或者清炒的方式最能突出它的特點。每次吃火鍋都忍不住要點上一份。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來做餃子餡、蒿子粑粑,當清氣充斥舌尖,那滋味就像嚼了一大口的「春天」,至今讓人念念不忘。
其實這個我也很少吃,摘了莖葉的藠頭,乍一看還以為是大蒜,讓人望而止步。最常見的是醃製過的藠頭,在泡菜罈子裡,一個個晶瑩剔透。像玉一樣。
藠頭清爽脆嫩,如果和臘肉一起抄食,十分下飯。
除了上述的菜色,宜昌人餐桌上常見的時令春菜還有白菜苔、野韭、小蒜、藜蒿…不知道你們最常見的是哪一些?
▍主編:三日 | 編輯:佳昕
▍出品:宜昌吃貨小分隊,轉載需授權
▍圖片:部分來源網絡
▍商務:18086235596(電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