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輝 攝
昨天8:28,陳先生來電:望江門這邊已經有活雞活鴨賣了,就在海潮農貿市場後面。我昨天下午就看到了,兩個攤位在賣,我看到的時候,買的人不多。有幾個人在問,也不清楚這些雞鴨從哪裡來的,安不安全?
10:10,劉先生來電:望江門外直街,昨天就開賣了活雞鴨,就兩個攤位在賣,也有人在買的。我是昨天中午看到的。
記者陳健、培訓生郭波核實報導:穿過鐵路涵洞,望江路與海潮路交叉口南邊,就是海潮農貿市場。昨天下午4點多,陣雨剛過,市場裡顧客不多。農貿市場地下室的兩家活禽攤位,都沒恢復營業。
農貿市場後門的望江門外直街,遠比市場熱鬧。200多米的小街兩邊,擺滿蔬菜、瓜果、豬肉……路面坑坑窪窪,冒著潮溼的熱氣。街道中段最擠,人挨著人,推輛電瓶車只能慢慢往裡挪。
188號樓的6號、7號、8號店面,原本都販賣活禽。禽流感疫情襲來後,三家店全都改了行。6號店面賣蔬菜,7號賣黑魚,8號賣水果。
昨天下午,三家店面都恢復了活禽買賣,總共一百五十來只活雞,關在籠子裡,擺到直街上,「咯咯咯」叫著。
早晨買雞的人很少,到下午下班時間,生意好了起來。到傍晚6點關門,三家活禽店面昨天總共賣掉大概70隻雞。
老闆娘反覆強調:
「都是好雞啊!」
昨天上午,望江門外直街上只有188-6號、7號兩家活禽店面開著門。早市下來,街邊的籠子裡還剩下二十來只雞。
生意最好的是188-6號活禽店面,他們前天早上就已恢復營業。
6號攤老闆娘姓馮,江蘇人,40多歲,在望江門賣了5年活禽。戴一串雪白的珍珠項鍊,個頭不高,說話輕聲細語。
「前天,勾莊市場有三四家活雞批發商開門了,打電話給我們,問要不要進貨。我們就趕緊去勾莊運了50多隻雞回來,昨天早上正式開賣。」馮老闆娘反覆強調,他們賣的雞已經通過檢驗檢疫。「都是好雞啊!沒檢疫證明,哪裡敢賣?證明的單子放在貨車上了。肯定不騙你!」
下午3點多,運雞的貨車開回來,老闆娘把一張複印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拿給我們看。字跡比較模糊,粗略辨認:起運地點是嘉興海鹽,到達地點是杭州勾莊,總共運輸1千隻雞。蓋著兩隻橢圓形印章,有官方獸醫的籤名。檢疫時間是5月26日。
《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真偽,記者無法辨別。
馮老闆娘向我們解釋:雖然市區還沒有放開活禽買賣,但開始籤發《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表示主管部門已經默許了活禽買賣。「上個星期,檢疫合格證是根本弄不到的。我們估計,下個星期杭州的雞鴨買賣就能全部恢復了。」
一位大媽很擔心:
不是說不好賣的嗎
會不會又出事情?
7號活禽店面,昨天早上也恢復營業。
「看隔壁都開賣了,我們當然要趕緊拿雞!早點開張,就好少損失點錢。」7號攤老闆娘感嘆,「兩個月,光房租就虧了6000多塊!禽流感最嚴重時候,一隻雞賣5塊錢都沒人要……」
老闆娘姓朱,也是江蘇人,快50歲,做了30多年活禽生意,染著黃頭髮,風風火火,大嗓門。
可無論她怎麼吆喝,早晨的生意依舊很慘澹——整整一個上午,8號店面賣了五六隻雞,7號只賣了兩隻。
「早上一般老年人買菜,看到活雞還是有點害怕的。」朱老闆娘說。
一位六十來歲的大媽拎著一袋白菜經過活禽店,聞見味道,趕緊捂鼻子。「報紙不是說不好賣的嗎,怎麼回事,會不會又出事情?」大媽有點擔心。
直街旁有許多商鋪,不少老闆對活禽買賣也不放心。「除非哪天政府發了通知,說農貿市場可以賣了,我們才好放心吃雞。大家還是小心點好!」開鎖店的師傅說。
還有居民向所在的木場巷社區反映情況。昨天下午,社區工作人員回覆:社區並不知道有人在買賣活禽。核實情況後,他們會上報,並勸服商販儘快停止交易。
雞肉價格跟禽流感前差不多
年輕顧客說:禽流感過了,不怕
7號店面也是從勾莊進的貨。朱老闆娘說,《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他們也有,絕對符合規定。
禽流感前,7號店面的生意很好,因為老闆娘會攬客。「黃腳雞吃飼料的,8塊一斤。黑腳的好吃,農民家裡養的,10塊。土雞14塊,絕對正宗。」朱老闆娘拍拍胸脯打包票,「沒禽流感了!沒禽流感了!我家小孫子,9個多月,中午喝了兩碗雞湯。大家放心吃!」
雞的羽毛顏色,樣子都差不多。據朱老闆娘講,黑腳,紅眼睛的就是好雞。如果可以和她討價還價,有時10塊錢的黑腳雞,8塊錢就能買到。
來買菜的顧客們說,現在的活雞價格跟禽流感前差不多。
中午12點多,出了太陽,小街上顧客不多。倒是許多二十來歲的小年輕,路過雞攤會停下來看看,也不還價,直接稱一隻。他們都是住在望江門一帶的打工族,兩個來月沒吃過雞鴨,平時不常做菜,都說:禽流感過了,不怕。
「第一次看到有雞賣,肯定要買只回去燉湯喝。」女服務員小李說。
下午4點半到6點
活雞銷量井噴
上午算是活禽店的「試營業」。下午3點半,又從勾莊運來一大車活雞。6號、7號店面補貨,8號店面也開了門。
雞籠直接擺到了小街上,最精神的雞都被攤主抓了出來,綁好繩子,直挺挺地站在籠子上。三個店面前總共擺了一百五十來只活雞。
一陣雷雨過後,顧客突然多了起來。
兩個小夥子即使全身溼透,也要等到雞殺好了再走:「晚上和兄弟們喝啤酒,吃雞肉。」
三十來歲的江西姑娘和外婆一起來買雞:「媽媽叫我來的,特別囑咐過,要買最好的雞。可外婆說沒一隻是真土雞,隨便買吧。」
四十來歲穿旗袍式花裙子的大姐,要求特別多:「雞頭不要,屁股剪掉。不能扔進桶裡轉!慢慢拔毛……」
昨天下午4點半到6點,活雞銷量井噴。
這個時候,來的顧客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剛剛下班,手上還拎了其他蔬菜水果。看攤主忙得來不及收拾雞毛,再到小街上蕩一圈,買好菜了再回來拿雞。
穿藍襯衫的王先生,花40多元買了只「正宗土雞」:「兒子快考試了,燉半隻給兒子補補身體。另外一半紅燒雞塊。」
8號店面老闆姓徐,杭州人,原來開小吃店,半年前才轉行賣活禽。他主動拿出《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給我們看,也是複印件,同樣從嘉興運到杭州。「真當晦氣,兩個月虧了兩萬來塊。」徐老闆說,「下個星期,鴨子就要運過來了。」
到昨晚6點關門,據老闆們估算:6號店面賣掉40多隻雞,7號賣掉20多隻,最晚開門的8號店面賣了8隻雞,三家活禽店全天總共賣出近70隻雞。
電話隨訪杭州餐飲店
部分雞鴨類菜品已上桌
杭州餐飲店的雞鴨類菜品有沒有上桌?昨天,我們電話隨訪了幾家知名餐飲店。
外婆家杭海路店:「現在我們雞鴨類的菜品都有,茶香雞、老鴨煲、青椒仔鴨等,是大約十天前開始賣的。」
新開元虎跑路店:「前幾天店裡開始賣老鴨煲、香酥鴨、醬鴨等鴨類菜品,雞類菜今天開始上餐桌。」
新白鹿中山北路店:「大概一周前我們開始賣竹園雞、鄉巴佬雞、香酥鴨等,網上菜單上有的現在都有。」
綠茶龍井路店:「我們店裡雞類菜品有烤雞、東坡雞、椒麻雞等,是5月25號開始賣的。鴨類菜只有醬鴨頭。」
樓外樓玉泉店:「現在只有叫花童雞,都是廠家做好了送來的,這個菜我們一直都在賣。現在還沒有鴨類菜品。」
花中城大酒店:「雞鴨類菜品只有冷菜,原料都是冷凍的,熱菜還沒開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