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出生後的一個月內是他們最手忙腳亂的時候,不論產前功課做的有多到位,實操的時候還是會一片混亂...
有多少個難熬的夜晚被「睡渣寶寶」虐到想哭,小傢伙晚上喝了奶不睡覺,非要玩,哄了半天好不容易睡了,一放下就醒,醒後又開始哭鬧,斷斷續續直到媽媽能看到黎明的曙光…
晚上兩三個小時醒一次基本是常態,對於在職寶媽來說,第二天還得頂著熊貓眼去上班,真讓人感到身心俱疲。
況且新生兒睡不好,不僅是讓父母跟著遭罪,對他本身的生長發育也不好。
正常來說,新生兒一天中有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這個時候新生兒可以在睡眠中成長:他們睡著的時候內分泌系統會釋放生長激素,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可以使嬰兒的心臟得到充分的休息。
反之睡眠不足的新生兒很容易變得煩躁,食慾也會受到影響,這對他的成長是非常不好的。
新手爸媽們在面對這種情況時要怎麼辦呢?給大家分享這5個哄睡小技巧,幫助新手爸媽遠離「熊貓眼」~
有些寶寶是那種白天睡的香,到了晚上就非常精神,開始變著法的折磨自己的親爹親媽~所以想要更好的哄睡新生兒,第一步就是要讓他分清白天和夜晚。
🙋 「一個月大的小朋友,哪裡能分得清白天還夜晚?」
確實一個月大的新生兒是無法分辨白天黑夜的,這就要靠爸爸媽媽的加持了👇
白天趁著寶寶清醒的時候儘量多跟寶寶交流和玩耍,保持房間光線明亮,寶寶睡著的時候也沒有必要像家裡有個「炸彈」似的小心翼翼,輕手輕腳,生怕吵到寶寶,就像平常一樣就好了。
晚上寶寶醒來後爸爸媽媽也不要多跟寶寶講話或者試圖跟他玩耍,可以先裝作睡著的樣子,看看寶寶接下來的狀態,這過程中保持房間光線昏暗,讓寶寶感覺到兩種不一樣的狀態。
寶寶一般會通過打哈欠、揉眼睛、煩躁、抓耳朵等信號來提醒爸爸媽媽自己困了,想睡覺了,這時候把寶寶抱去哄睡的話,會非常容易。
但是如果沒有接收到或者錯過了寶寶發出的睡眠信號,等睏覺過了寶寶就容易出現鬧覺的情況,這會爸爸媽媽就會感覺到崩潰了。
有在我們寶媽群裡的寶寶,應該會看到很多媽媽吐槽自家娃不抱就不睡,一放就醒的臭毛病,每天抱的手都麻痺了…
秋葵小姐姐想告訴大家:其實寶寶是有自主入睡的能力的,只是大多數家長從開始就喜歡抱著哄睡或者奶睡,讓寶寶形成了這種習慣與依賴,才會導致一放下就醒的情況。
建議媽媽可以在接收到寶寶犯困的信號或者看到寶寶昏昏欲睡狀態的時候就把他放到床上去,這會兒寶寶可能會哭鬧,媽媽可以先不用著急,輕輕給寶寶一些安撫,在旁邊觀察觀察再決定是否需要抱起來哄。
規律的作息時間並不是全國統一標準的,可以按照家庭狀況和寶寶具體情況選一個比較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堅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利於寶寶生物鐘的養成。
如果寶寶每天都在差不多的時間吃飯、睡覺、玩耍,那麼一些日子之後到了入睡點再去哄寶寶入睡就會相對容易一些。
嬰兒喜歡穩定的外部刺激,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流程就相當於給寶寶發出睡眠信號,能夠幫助寶寶理解要睡覺了。
具體的睡前流程如:洗完澡—做撫觸—換衣服—餵奶—聽音樂—睡覺。
每天睡前都走一遍這樣的流程後把他放到床上再輕聲說:「寶貝,我們該睡覺咯~」
看了這些哄睡小技巧,是不是有很多新手爸媽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但還是有很多新手爸媽在哄睡新生兒的時候都會由於缺少經驗踩很多坑,下面這些「哄睡誤區」,大家一定要接收好!
誤區1:抱睡
很多媽媽從寶寶出生就喜歡抱著他哄睡,好像寶寶也很喜歡這種方式,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象,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會缺乏安全感或者觸覺比較敏感,而抱著寶寶會讓他感到一絲在媽媽肚子裡被包裹感覺。
可是要知道,這種抱睡的方式其實是不正確的。長期抱睡,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性,出現一放就醒、一直要抱著的情況,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誤區2:奶睡
如果寶寶形成了奶睡的習慣,後面想讓他安穩睡覺就更難了,不僅寶寶睡眠會受到影響,媽媽也會被折磨,更何況奶睡對寶寶的乳牙生長也不利。
新手爸媽要記住:吃完奶後不要馬上讓寶寶睡覺,一定要先幫他拍嗝,以免出現吐奶、嗆奶引發窒息。
誤區3:開燈睡
晚上開夜燈或者床頭燈睡覺對寶寶的睡眠是非常不好的,會影響他的生長發育。
如果新媽媽在月子期覺得沒有小燈不方便的話,可以在床頭裝一個亮度小點的夜燈,儘量保證屋子裡的光線不會影響寶寶睡眠。
誤區4:頻繁查看
有些媽媽生怕寶寶睡醒後大人不知道,會時不時的去看有沒有睡醒,其實這樣頻繁的查看是會干擾到寶寶正常睡眠的,可能有的時候寶寶本來沒睡醒,結果被開門聲吵醒了…
如果你也是位正在飽受新生兒睡眠折磨的新手媽媽/新手爸爸,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到你一些幫助哦,科學合理的育兒不僅僅對寶寶好,更對家長好!
要是你家寶寶在其他的方面也有著令你頭疼不已的問題,可以來到我們的【寶媽小天地】,和大家一起交流,說不定你會得到好的解決方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