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3月15日10時35分訊(記者 何奇)隨著新高考改革的號角吹響,文理綜合課程「六選三」的新格局的形成,人才選拔制度將比以前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然而,科目如何選擇,未來如何規劃,也成為高中學生的憂慮。
但是,這樣的疑問在重慶市渝高中學校高中學生看來,已不再糾結,學校《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施,讓他們逐步認清自我、認清形勢,對未來人生的規劃漸漸清晰。
認清自我 擦亮心靈的窗
「我想成為一名心理醫生。念完大學後,一定要讀研讀碩,然後去大一點的醫院實習,並嘗試讀博,若能成功,要盡力爭取去英國、德國留學,學成歸來再就業……」
這是渝高中學高二(5)班李鈞鈺的《高中生涯規劃書》裡,關於「職業目標定位及分解組合」內容中的文字。除此之外,還有對自我性格的分析、自身條件的分析、如何實現目標的計劃等多項細緻的內容。
「做完生涯規劃,感覺擦亮了自己心靈的窗,在那裡看見了未來的自己。」李鈞鈺說,現在他的目標感更明確了,對未來的努力方向也更清晰,對自己存在的優點與不足也更加明了,做這份生涯規劃讓他受益匪淺。
這樣的生涯規劃,是渝高中學上學期的寒假作業。初一(2)班的陳音希也做了這份作業,只是她的內容與李鈞鈺截然不同。她完成的是一份手抄報,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其父母的工作內容與性質,並附有自我體驗和感悟。
「其實,這是學校生涯規劃課程裡的實踐活動內容。」重慶市渝高中學校課程中心主任劉文韜說。
生涯規劃 來自未來的光
渝高中學《生涯規劃》課程,是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地、迎接「新高考」應運而生的,旨在讓學生準確認識自我,明確未來方向,廣泛了解社會,精準了解職業、理解大學意義、提升核心素養,學校為此還編制了生涯規劃校本教材——《思載規劃 行走生涯》。
渝高中學在準確調研高中學生生涯意識和生涯規劃教育需求的基礎上,通過3年建設,成功開創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構建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受到社會各界好評。渝高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已經走在了九龍坡區前列,在全市乃至全國都有了積極的影響。
課程分為生涯規劃課堂教學和生涯規劃實踐活動兩部分組成,生涯規劃課堂教學用24節生涯規劃課系統地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生涯規劃實踐活動用精心設計的十餘種特色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涯經驗,而寒假作業正是生涯規劃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
根據學生成長階段差異性,各年級段在實踐課程具體實施時各不相同。上個寒假,初一、初二學生觀察、體驗父母的職業,從觀察、體驗中了解父母選擇職業的原因及標準,並聽取父母對自己未來職業選擇的建議;高一學生進行「生涯榜樣書籍閱讀」,從中分析名人如何選擇職業、如何規劃人生、如何解決問題等,並樹立自己的夢想與目標;高二學生則需要進行自我剖析,並建立與自己相適應的生涯規劃書,及實現目標的階段性策略等。
「生涯規劃,是一道來自未來的光,它將指引學生追尋美好人生。」劉文韜說,這樣的生涯規劃並非一層不變,會根據學生的成長經歷,做出適時、適宜的調整與更新。做規劃不是最終目的,關鍵在於培養學生認識自我、規劃自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