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評價最終體現在行動實施的成效上,行動的實施應該包括職業生涯管理和生涯決策。從生涯發展理論的角度來看,帕森斯提出的人職匹配理論強調職業選擇的基礎是職業需求與個人特長的匹配,所以要在清楚認識與了解主客觀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合理。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論指出職業生涯因年齡的變化而發生不同的性格變化。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角度來看,高中生正處於發展的未定型階段,這一階段的青少年面臨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的危機,經歷著自我發現、自我定位的矛盾。高中學生在思維上表現得不夠成熟,選擇上極易受外界環境及各種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為猶豫不決、缺乏主見、隨大流,所以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生涯管理和決策上能力的培養。
由此可見,生涯管理和生涯決策應是高中學生三年職業生涯規劃道路中的主線,它是與生涯認知、生涯探索密切相聯繫的關鍵環節,是學生生涯能力的集中體現部分,對學生的人生規劃發展至關重要。
學生在高中三年的興趣愛好和身心上的變化表明,對學生的生涯規划進行動態化、持續化管理和監控是生涯教育的應然內容。生涯管理與決策主要培養學生自覺調整自我的生涯發展計劃、培養學會關注和了解收集社會職業發展相關信息的能力,能夠對自身的學業和職業道路具體規劃並實踐探索,發揮特長,積極主動發展。
對於高一、高二階段的學生來說,這一課程重點是培養學生科學選擇的意識與能力,逐步理清自我的「學涯」及「職涯」道路,對自我的發展規划進行管理;對於已基本完成專業課程選擇的高三階段學生來說,重點是解決他們面臨的升學與就業選擇問題。學會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下調適自我,通過客觀分析自身條件,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或就業途徑制定科學合理的升學目標與計劃,系統全面規劃自我的學習,減少學生對學習的盲目性選擇,提高對未來就業的重視度,提高學生選擇的信心,增強生涯的實行力,合理選擇自我的人生發展出路,實現人生目標。
向陽生涯專注職業規劃和生涯教育領域實戰落地18年,由中國職業規劃事業開創者向陽生涯專家團隊研發的生涯規劃師課程,是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領域首個國家級認證培訓課程,旨在培養一批兼具國際視野和本土落地能力的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人才。在生涯規劃師課程你將學會使用MBTI性格分析量表、SDS興趣分析量表、生命線技術、成就事件分析法、商業價值分析等職業定位簡快技法,幫助學生理清自我的學涯及職涯道路,想要幫助中學生的老師和家長都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