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兩大情商高手:亦莊亦諧的賈母和妙趣橫生的劉姥姥

2020-12-17 洛輕顏

千古奇書《紅樓夢》無疑是一部百科全書,多少年來讓一代又一代的人百讀不厭。

記得年少時讀紅樓,感覺最吸睛的總是主角金陵十二釵,因為她們自帶光環,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悲涼結局。每每讀上一段,總為她們牽腸掛肚和感嘆不已。而中年時再讀紅樓,感覺裡面活得最通透和最智慧的便是兩個老婦人: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大家族家長賈母,還有一個是做人懂變通和感恩且充滿煙火味的鄉野老嫗劉姥姥。

這兩個老婦人年齡相仿,雖然她們的身份地位,出身背景,生活環境,文化認知,性格愛好等有天壤之別,但她倆身上亦有異曲同工之處。她們都屬於活得通透,充滿生活智慧的人,所以,她們的一生經得起世事顛簸。用紅樓裡的一副對聯「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來形容她倆比較契合,是真正屬於「人情練達」和「世事洞明」的高手。

看書中描繪她倆的有關片段,著實暢快有趣,且讓人回味無窮,既能藉助她們的慧眼幫我們看透世情,更能從她們的為人處世中學會許多生存和生活的秘笈

01 「世事洞明高手」:賈母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可見在鼎盛時期,四大家族都如日中天,不分上下。讀紅樓我們首先認識的就是「賈史王薛」這四大家族。

其中賈母也稱「史老太君」,因為賈母的母家姓史,所以她從出生到出閣前,一直生活在金陵史家,屬於富庶的大戶人家的貴族小姐,夫家賈家在金陵也是響噹噹的,可見賈母的前半生和後半生都生活在富裕的生活環境裡。用賈母的話來說,賈府裡的人都是「一個富貴心,兩隻體面眼」,很是嫌貧愛富,而賈母卻是難得的保持清醒,據書中下人描述,老太君是最惜老憐貧的,也是非常得人心的。

從幾個事件可以窺探出賈母的厲害,一是她的大兒子賈赦看上了賈母的貼身丫頭鴛鴦,欲納鴛鴦為妾。在當時的賈府環境裡,身為大丫環的最好歸宿莫過於,被升級做姨娘,就像文中的趙姨娘和周姨娘。而鴛鴦偏偏是個有志氣的,不願意給糟老頭做小,寧可陪著豁達智慧的老精靈賈母。而賈母又是有慧眼的,非常會識人用人,比如晴雯、襲人、紫鵑,都是賈母一一調教出來,並妥善分配安排崗位的。所以鴛鴦作為賈母的「貼身助理」,自然深得老太太心意,用文中的話,便是老太太的生活起居等一時半刻也離不開她的。

按理,若是糊塗的老母親面對老大不小的大兒子的求情也樂得施恩成全,可賈母不一般,在鴛鴦「以死明志」的時候,她的態度非常明確!不僅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兒子,還放出狠話,不允許任何人算計她身邊的人。如此維護屬下而不偏袒自己的的兒子,這確實是一個深厚仁慈緊抓人心明智不凡的老太太!

而另一個事件,又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懂得「殺雞儆猴恩威並施」的賈老太太。在七十三回中,且看她是如何的殺伐決斷。在知道府內有人聚賭之後賈母大發雷霆,女強人風範立馬畢現,隨即下令徹查此事。不料發現迎春的乳母也參與其中,若一併懲罰必會掃了迎春的臉面,此時寶釵黛玉登場,姐妹情深戲上演,一番求情,但賈母決策果斷不為所動。在了解下人仗著主人為非作歹後,一招殺雞儆猴的整治手段使得賈府上下從此風氣大好。

而下人們此時亦心花怒放,因為所有賭資沒有充公,賈母一聲令下便分給了眾人,可謂賞罰分明,著實高明,讓一向精明能幹的王熙鳳也望其項背。素日仁厚的賈母,深諳仁慈的溫床會滋生不規矩,所以適時的殺伐果斷才可挽回散漫之局。這一棋的走法,精妙至極,令人敬佩!

從賈母重用王熙鳳這樣的手下管家我們也可以看出,賈母喜歡人才欣賞人才更懂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道理。從她對待劉姥姥的態度,我們更可以看出賈母的內心世界,是一個非常豁達智慧且善良公道的人。她在富貴的環境裡生過了一輩子,難得不忘初心,沒有嫌貧愛富也沒有虛榮浮誇,而是能從人性的角度看問題和看人。這樣的高手,誠如亦舒師太筆下形容的那樣「菩薩心腸,霹靂手段」,這才是高段位,令人折服。

何為世事洞明?做人做事非常精明且得人心!賈母無疑是成功的大家族的家長,有自己的一套準則和風格。

02 「人情練達」高手:劉姥姥

我們通常喜歡用「劉姥姥進大觀園」來形容一個人平時孤陋寡聞,偶爾見了世面長了見識。而紅樓裡的劉姥姥是不是一個普通的出身貧寒沒見識沒頭腦的老婦人呢?當然不是。她的一套生活哲學和智慧在今天仍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若讓我們選擇推選紅樓裡高情商的代表,我想劉姥姥和賈母是並駕齊驅的兩尊大神。

我們來看看劉姥姥的與眾不同處吧!首先,她懂變通。能做到「心裡哭唧唧,臉上笑哈哈」,在女兒女婿家年關艱難時挺身而出,舍下老臉,想到出路。帶著孫兒板兒去賈府找王夫人求點施捨,雖然沾親帶故,但也是遠到八竿子打不著的親,這裡不得不佩服劉姥姥的見識和做人懂變通的智慧。最後她也成功了,雖然第一次去賈府王夫人的面都沒見著,但最終還是得了20兩銀子和一吊錢,雖不多,但足夠他們過一個比較舒服的年了。

這個片段每每讀來,都讓我心頭一酸,成年人為了在夾縫中求一點便利、求一點出路,不得不學會忍辱負重,卑躬屈膝。劉姥姥除了懂變通,更讓人敬佩的是懂感恩,她不僅心計靈活,有城府,還有恩必報。

我們來看看,時令瓜果豐收時,劉姥姥帶著土產再次來到了榮國府,這一次她不是上門「打秋風」了,而是個串門回禮的親戚。身份變了,心態變了,她也不那麼窘迫了,府上留她小住,太太小姐們的精緻生活超出了她的認知,但劉姥姥並不拘謹,靈活應變,巧妙迎合。

兩府以賈母為尊,太太小姐們好奇新鮮事,劉姥姥就變著法兒編出奇聞異事哄大伙兒高興,成了一眾太太小姐丫環婆子們的開心果。話說太太小姐們瞧得起她了嗎?並沒有。照舊戲謔她,嘲弄她,但劉姥姥懂生活和交際的藝術,不介意在朱門大戶圓融地扮幾天小丑,就著尷尬的情境演繹出一番鮮活的風趣來,既贏得一片歡心,又換來些許尊嚴,還帶走不少好處,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最讓人感動的是,賈府被抄沒,光耀門戶一落千丈,賈母也隨之去世,劉姥姥聽到消息悲痛大哭,天不亮便出門趕往賈府,直奔靈堂。常言道,「得意濃時易接濟,受恩深處勝親朋」,鳳姐被她感動,在無人可依的情況下將女兒巧姐託付給她,劉姥姥應允下來。樹倒猢猻散,衰落的賈家最終被近親拆散,賈環、邢大舅等一干人竟然要將巧姐賣掉,最後是劉姥姥砸鍋賣鐵把巧姐贖回家救出火坑,真正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可以說,她是賈府由盛到衰的見證者。

反觀我們身邊,有幾個能做到劉姥姥這般對自己的困境不喪氣,對別人的奚落不記仇,對親戚的苦難不旁觀的?賈府的虛榮浮華被一陣時勢之風吹得七零八落,劉姥姥的平實生活卻綿長安穩。

與智慧通透的劉姥姥相比,為生活掙扎的我們竟是如此單薄無力。我們多少人一心守著自己的執拗,始終學不會變通,既渴望好生活又過不上好生活。要麼在變通裡丟了自己,變得油滑冷漠,埋怨世界薄情自己卻又做了最薄情的人。個人覺得,劉姥姥是整個紅樓裡活得最溫情最有人情味的一個人,可惜年少時讀不懂劉姥姥,讀懂時已滿眼淚花。

總而言之,兩個高手老太太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要麼活得太俗,要麼活得太清。其實這世上真正活得好的,便是像賈母和劉姥姥那樣的既懂人間煙火又懂理想國的人,她們之所以成為高手,也是因為悟得了人生的真諦。說到底,一個人情商高,會做人會做事,才能成為生命圓滿的人。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賈母為什麼不給劉姥姥錢,只給她兩套不穿的舊衣服?
    以上,賈母分配下的每樣東西,要麼代表老太太自己的意思表達,要麼是作者借東西隱喻,表達賈母的情緒和看法。賈母的身份、地位、教養、出身使然,令她有時候不方便直說心裡話。年輕時候可以信馬由韁從心而來,年紀大了則儘可能少說不如不說。
  • 劉姥姥與賈母:貧富兩生花——我就是你來,你就是我!
    劉姥姥比賈母還要大幾歲——這個年齡設置有點問題,劉姥姥初見賈母時,劉姥姥七十五,賈母七十歲左右,後來賈母八十大壽,劉姥姥該有八十五了,到賈府敗落時,劉姥姥該有九十歲了,這個年齡,自顧不暇,哪還有精力去搭救巧姐?《紅樓夢》中人物的年齡不能較真,一較真,書就沒法讀了,也忽略了作者的本意。
  • 《紅樓夢》小人物,劉姥姥三進大觀園之人物形象賞析
    大約是鳳姐本就喜歡言語利落之人,所以並沒有嫌棄劉姥姥,以至於劉姥姥得到了鳳姐給的二十兩銀子,喜出望外之餘不由得言語粗鄙說出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樣,你老拔根汗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鳳姐也沒有責怪和討厭她。鳳姐笑而不睬,還額外給了劉姥姥一吊錢。
  • 賈母是一隻多年野生老凡爾賽,兩宴大觀園處處對劉姥姥顯擺
    我們再仔細品味,會發現賈母在惜老憐貧,平易近人的掩蓋之下,處處在凡爾賽!賈母賈母帶劉姥姥遍遊大觀園,一方面是因為熱情,另一方面也有石崇誇奢之心。劉姥姥會捧,賈母受用,劉姥姥越捧,賈母越是得意,越發要劉姥姥見識見識什麼叫富貴,好出去傳一傳賈家榮華。
  • 劉姥姥是《紅樓夢》可愛淳樸的人,雖然鄉裡土氣,卻有大智慧
    我們常常會用"劉姥姥進大觀園"揶揄那些見識短淺、孤陋寡聞的人,也會拿來自謙或者自黑。甭說過去劉姥姥到大觀園是眼花繚亂,哪怕是現在,也常會遇上"劉姥姥進大觀園"這種情況。沒見識過的,讓你震撼的事情多了去了。但是想要具備劉姥姥那樣的勇氣和情商實屬不易。"劉姥姥進大觀園"是《紅樓夢》裡的章節,現用來比喻沒有見過世面的人來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
  • 《紅樓夢》劉姥姥75歲了,孫兒卻和60多歲賈母的重孫差不多大?
    《紅樓夢》劉姥姥75歲了,為何孫兒卻和60多歲賈母的重孫差不多大? 賈母和劉姥姥在年紀上算是同齡人,可是劉姥姥的外孫板兒卻和巧姐相差無幾,仔細分析,不難發現中間少了一代人。
  • 善於自嘲、知恩圖報,《紅樓夢》情商最高的人竟是她?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常有人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紅樓夢》,會有不同的體會,尤其是書中的劉姥姥,年輕時,只覺得一股市儈氣撲面而來;人過中年,讀到的卻是她的無奈和善良。  最近,有關《紅樓夢》人物的話題刷屏。對劉姥姥,學者劉曉蕾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不太愛面子,也善於自嘲,但情商超高,願意放低身段。其知恩圖報,頗有豫讓之風範。
  •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中)
    賈母也正想散散步,於是大家就離了席,隨著賈母一起遊玩。賈母「遂攜了劉姥姥至山前樹下盤桓了半晌,又說與他這是什麼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石。劉姥姥一的領會"。這也許是《紅樓夢》裡很少有人注意的片段,我讀《紅樓夢》久了以後,常常會停在這些地方。這兩人本是一生都不可能對話的:一個是四代富貴的貴夫人,一個是鄉下做苦工的老太太。
  • 鄙視劉姥姥的並非林黛玉和妙玉,看賈寶玉和鴛鴦怎麼說的就知道了
    紅樓夢中,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了一副對聯,上面寫著「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如果單從為人處世來說,書中的劉姥姥可是將這個對聯演繹到極致的一個充滿生活智慧的老人,。我們看劉姥姥前兩次進榮國府,收穫很多,第一次,王熙鳳給了她20兩銀子,這20兩銀子對於莊戶人家來說,花銷一年綽綽有餘。
  • 紅樓夢中從賈母送劉姥姥的禮物中,看到古代農村最缺少的一樣東西
    因為她的好,在她離開的時候賈府中人都送給了她很多東西,其中王熙鳳送了很多吃的和衣裳等,王夫人更是豪擲100兩,但是這些都不及賈母送給劉姥姥的一樣禮物來的珍貴,通過這件禮物還能讓人知道古代的農村最需要的是什麼?
  • 劉的本義是殺戮,板兒造反,打了塑像平了廟,你說劉姥姥是誰
    ——《石頭記》前言《紅樓夢》故事裡,劉姥姥進大觀園, 是一部相當熱鬧的戲,內裡暗藏乾坤。有意思的是,劉姥姥每次進大觀園,都帶著板兒,看似不過是借王家攀親戚之意,其實,板字背後大有深意。比如,劉姥姥說故事,結果引起南院馬棚裡起火,把見慣了世面的賈母唬得不得了,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來瞧,只見東南上火光猶亮,又是內念佛,又是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燒香。世人以為不過是些不相干的笑話,卻不知劉姥姥的故事背後,原是一個白骨如山的故事,而劉姥姥本身,就是那個造成白骨如山的罪魁禍首。畢竟,劉從金從刀,本意就是殺戮。
  •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下)
    說著,便袖了那杯出來,便遞與賈母房中的一個小丫頭子拿著,說『明日劉姥姥家去時,給他帶去罷。」身為一個富家公子,寶玉每天就在忙這些小事。可每一件小事,其實都是在把每一個生命安排到它對的位置上去。「交代明白,賈母已經出來,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門,回身便將門閉了。」大家再感受一下這句:「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門,回身便將門閉了。」
  • 劉姥姥來訪,貴族文化和平民文化碰撞,驚破人間蝴蝶夢
    富貴人家的潔癖與劉姥姥的屎尿屁在《紅樓夢》中,大觀園是一個寄託了作者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清淨女兒之境,在那個充滿的勢利銅臭的世界中,大觀園就仿佛是一個具現化的太虛幻境,至情至性、至美至聖,無論外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一入大觀園就變得精緻、理想、詩情畫意、真情真性了。
  • 薛寶釵一頓飯,夠劉姥姥家花一年,二十兩銀子屢次出現代表什麼?
    (第三十九回)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劉姥姥掐指一算,薛寶釵替史湘雲出錢的這頓飯,最少需要二十多兩銀子,足夠他們一家五六口吃一年的。真真體現出「朱門酒肉臭」的豪奢。
  • 劉姥姥摔跤之處,為何偏在黛玉的瀟湘館?細琢磨心內一驚
    劉姥姥扛著棗子倭瓜並些野菜到王熙鳳家時,賈母正在園中坐席,帶著眾兒媳、孫男娣女賞桂食蟹。一時宴罷,賈母回到榮慶堂,恰逢周瑞家的到跟前給王熙鳳回話,故道: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賈母一句話,就將荒野山村的芥豆老嫗引上貴奢高堂,這著實令劉姥姥喜出望外。
  • 在劉姥姥搞笑的表象之下,卻深深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作品,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相關劇照二進大觀園說的是劉姥姥見到了王熙鳳後又見到了賈母,因為賈母正好想找個上歲數的老太太說說話,所以,就留她在這兒住幾天,並帶她在這兒玩。
  • 劉姥姥:咱也不明白,咱也不敢問,為什麼賈府少爺的房間像繡房?
    劉姥姥的到來,讓賈母格外歡喜,因為這位莊戶人家的老太太,不僅是賈母的同齡人,還是賈母從來不曾接觸過的類型,給賈母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因為太喜歡劉姥姥了,賈母便留下劉姥姥住了幾天,還帶著她往大觀園中所有地方都逛了逛。
  • 劉姥姥有多懂分寸感?遊大觀園在黛玉處眉開眼笑,到寶釵處卻一言不發
    還好賈府是貴族之家,沒有為難劉姥姥這個鄉下窮婆子,雖然王夫人沒有接待她,但鳳姐還是出於大家風範贈予了20兩銀子,讓劉姥姥喜不自禁。 第二次到賈府,劉姥姥就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了。在王熙鳳贈送的20兩銀子的資助下,一家人生計得到了改善。
  • 《紅樓夢》中有道特別的菜,僅賈母能吃,做法卻暗示了賈府結局
    賈媽媽七十歲的時候就喜歡吃甜爛的食物,也喜歡嘗鮮,見賈寶玉她們都吃桃子,就嘴饞;可是到了劉姥姥進大觀園那一步,賈母就不愛吃甜膩的東西,什麼藕粉桂糖螃蟹餡小水餃,都不入她眼;再到元宵夜宴時,賈母又嫌王熙鳳準備的棗子煮的是甜的,不想吃,最後只好用杏仁茶。
  • 賈母為何不吃名貴的六安茶?
    《紅樓夢》中賈母為何不吃名貴的六安茶?原因有三個:1、賈母是個品茶高手,他知道這種茶是綠茶,吃了肉後喝綠茶,自然不是很好,弄不好會拉肚子,可見賈母對茶的功效相當了解。3、此茶為朝廷貢品,妙玉自然沒有這種茶,賈母只是開玩笑罷了,妙玉也知道,六安茶自己也拿不出來,所以賈母說之前,妙玉已經泡好了老君眉。4、賈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呆在賈府安度萬年,六安茶有散風通竅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