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堂國醫館中醫養生】大年初二,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2021-02-23 眾安堂大健康

關注我們牛年牛氣沖天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祭財神的習俗。可是,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祭財神呢?各地回娘家的習俗有什麼不同?財神都有哪幾種?本期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大年初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回娘家這一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我國北方在正月初二要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正月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在臺灣有這樣的民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門擔擔。」意思是說有父母的女兒,在正月初二以後,娘家人必然來接回去團圓,只有無父無母的女兒,沒有親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來接了。

回娘家有很多講究,比如帶禮物一定要帶雙數,不能帶單數,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兒,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兒紅包。回娘家並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國陝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關,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

河 南

河南一帶,因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閨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日,恐媳婦回娘家舉家不團圓。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顧到婚姻雙方的團圓喜慶。鹿邑縣有「正月十六請(閨女),二月二送,一輩子不生病」的俗語。

山 東

山東的風俗是初二回娘家。按照傳統習俗,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是一件很鄭重的事。女兒女婿要提前備下糕點、水果、菸酒等幾樣拿得出手的禮品。娘家要擺兩三桌豐盛的宴席款待女婿,每桌都是八個碟子四個碗。

山 西

初二,山西大多數地區開始走親戚。晉北和晉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晉南多在初三。民諺有「正月初二路上看,儘是小生和小旦」之說,這正同如今正月初二上午滿街巷攜夫牽兒回娘家的城鄉景觀相映成趣。大同一帶則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習俗。

陝 北

陝北一帶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傳說是為了聯絡姻親間的感情,屆時娘家要請閨女、女婿回門團聚。河南部分地區也有此俗,不過,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聯繫的。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要是閨女不把娘來看,不死公公就死婆母娘。」

廣東潮汕地區

新媳婦回娘家叫「返厝」,古稱「歸寧」,連續三次,故有「頭返厝」(婚後三天)、「二返厝」(婚後十二天)、「三返厝」(婚後滿月)之說。「頭返厝」有三日回的,也有十二日回或滿月回的。「頭返厝」一般不能在娘家過夜,吃過午飯後至娘家炊煙之前就得返回。「二返厝」可住一兩天。「三返厝」可住十天半月,只要與夫家商量好就行。頭二次返厝,一般都要事先商量好,由新娘的兄弟來帶回。第三次返厝,通常由新娘自己回或由新郎相伴回。新郎第一次拜謁嶽父母,要備帶三性大禮。嶽父母要讓女婿「食甜卵(雞蛋)」,並沒酒席款待。女婿用完餐後當日回程,留妻子住娘家,按約定日子接新娘回去或由新娘的兄弟送回。不過,現在禮俗大多簡化。新郎親迎新娘過門後,即刻偕同新娘「返厝」,然後再出門兜一下後,再到新城「二返厝」,婚後回娘家就一切如常了。

廣東梅州

梅州客家人,年初二起,婦人「轉外家」(回娘家),探望父母、兄弟。凡在上一年新婚的,夫妻同到嶽父母家拜見嶽父母及長輩,稱為「新姑丈上門」。

正月初二為什麼要祭財神?

財神是多階層普遍信奉的神靈,民間北方於正月初二(南方為正月初五)祭財神,鞭炮聲晝夜不休。正月初二一早,住戶和商號都要祭財神,祈望今年發大財。

一般住戶家無常年供奉的財神像或牌位,就臨時到香蠟鋪請一位極糙的木刻板、水彩印刷的「增福積寶財神」碼兒,或者將除夕接進的那些財神兒夾在木製助神紙夾子上,設一祭壇,商號則仍在原奉祀的「三財」神龕前設壇。是日,有登門售財神像者,如不欲購,只能回答「已有」,忌諱說「不要」,以避不祥。

商號祭財神一般用五宗大供:1.整豬;2.整羊或用豬頭(羊頭)、前後爪、尾巴,象徵性地表示全豬、全羊;3.整雞;4.整鴨;5.紅色活鯉魚兩條,用紅絲線拴上,繞在正中央,謂之「吉慶有餘」(魚與餘諧音),又叫「一魚二水」,有借水得財之意,用「羊」與「色」,合成鮮,以示新鮮財神降臨,再發新財。

住戶祭財神則用豬、羊肉各一方,饅頭三碗,每碗五個,湯三盅(用火點燃),茶水一杯。買賣由掌柜的主持致祭,住戶由長輩主持致祭。程序是燃燈、拈香、叩首,然後將財神碼兒放在院中錢糧盆內,用松樹枝、芝麻一併焚化,院中此時鞭炮如爆豆。

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1、趙公明:

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於《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

2、比幹:

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無心」,故不偏倚,後世人奉為財神,此事載於《史記·殷本紀》。

3、範蠡: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來經商發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後人奉為財神。

4、關羽:

三國中的關羽是個「全能」人物,最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一般商號供奉關羽者居多,認為他對商號有保護作用。

上述財神中,範蠡、比幹為文財神,趙公明、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漢族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託,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深圳市民喜愛的中醫館榜單揭曉有你知道的嗎?
    &nbsp&nbsp&nbsp&nbsp當天,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人》欄目聯合中國首席醫館經管新媒體《醫館界》以及十一家上榜中醫館品牌負責人向特區中醫館行業發出了成立「中醫公益服務聯盟「和行業誠信經營的六點倡議,倡導行業自律,推動規範合規誠信經營,擦亮「特區國醫」的金字招牌。
  • 【眾安堂國醫館中醫養生】養筋就是養足你的肝氣,自然是「百毒難侵」
    《黃帝內經》云:「肝者,其充在筋;肝氣衰,筋不能動。」揉地筋可是養生的法寶,可以去肝火,養肝氣,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吃一些荔枝,對於增強精力和血液流通也是有很好的效果。揉地筋方法簡單,沒有特別要求。可在睡前熱水泡腳後,用拇指按揉15分鐘,把它揉軟,左右腳各按摩一次,要每天堅持。除了按揉,也可以用手掌手指(四指併攏)拍打,或者用梳子背等物推,稱為推地筋。
  • 北京同世堂國醫館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近些年來,從事醫療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從事中醫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人中有本質是醫生出來創業的,也有其他行業跨行而來的,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在中醫這方面能夠賺得到錢。那麼在一個行業中賺得到大錢需要滿足哪些需求呢?
  • 大年初二,除了回娘家,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本期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大年初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回娘家這一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 39.9元享『御宗堂國醫館』門市價1313元:肩頸推拿+油推+光子能量床等~
    門市價1313元的『御宗堂國醫館養生理療套餐』現在只要實力完全不在話下從開始中醫辯證論治,專業到就像火眼金睛直接看穿你體內毒素問題,對症下藥全程保證無任何隱形消費!御宗堂國醫館總是以實力碾壓質疑對比X團,單人推拿最低都是188元!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靜坐冥想不僅可以改善機能狀態,還有助於抗壓,消解不適等諸多功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腦部的功能狀態,對於老年群體尤其適合。翻看國醫大師的養生心得,就有3位都推崇「靜坐養生」!
  • 弋陽安生堂筋骨蒸療館即將盛大開業!堂主竟是民間中醫文化傳播者
    安生堂獨創頸椎病中醫五法治療方案還你健康頸椎
  • 國醫大師話養生王玉川:養生先要了解自己
    來源:根據人民網、中醫人網站相關內容綜合整理  國醫大師王玉川現已過耄耋之年,他的養生秘訣之一就是「知己」。他指出,以下5種方法,可以讓你迅速判斷自己氣血是否充足,從而做出相應的調節。  法一:看眼睛  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則代表氣血不足。
  • 【分享】菊花茶薰眼睛、菊花蜜塗鼻子,這些小竅門你知道嗎
    菊花茶薰眼  衝泡菊花茶之後,可以不先急著喝,用來對著眼部進行燻蒸。  取茶杯一隻,杯口的大小約與一隻眼眶的大小相當,放入菊花幹品15~30克,衝入沸水,加蓋悶3~5分鐘後,用來薰蒸眼部。看《本草中國,說養生故事》「秋風惹菊香」全文刊登在《中國中醫藥報》2016年10月10日「養生保健」專版。
  • 國醫大師鄧鐵濤:中醫並非落後,而是太超前,所以西醫看不懂中醫
    尤其是在某一段時間內,中醫變成了「迷信」的一種。比如魯迅就說「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不過,當代著名國醫大師鄧鐵濤:中醫並非落後,而是太超前,所以西醫看不懂中醫。鄧鐵濤出生於1916年,當時清朝已經滅亡,正處在軍閥混戰時期。戰亂使得疾病和人為的傷痛更加的頻繁,宅心仁厚的鄧鐵濤於是下決心學習中醫,救治天下人的痛苦。
  • 中醫養生別走偏(品牌論)
    然而,目前社會上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魚目混珠、服務能力參差不齊、產品宣傳不科學不規範不合法等現象時有發生。網絡上、生活中充斥著各類「中醫養生」技巧。它們往往引經據典,聲稱「祖傳秘方」,或現身說法,找來「病友」講述聲情並茂,讓人難以分辨,這給民眾健康帶來了危害,也影響了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如何科學宣傳中醫養生理念,完整準確向大眾傳遞正確的中醫養生信息,在當今狀況下愈顯緊迫。
  • 國醫大師王琦院士蒞臨中醫婦科特色診療專家座談會
    11月21日,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醫藥健康促進分會第一次中醫婦科特色診療專家座談會在青島召開。會議由百草醫坊女子中醫主辦。本次研討會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中醫婦科主任醫師王必勤教授,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外科主任醫師夏仲元教授等中醫藥領域專家出席。嶗山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紹美,嶗山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金善超,嶗山區衛生健康局中醫藥科科長管淑霞等領導也應邀出席。
  • 【養生新知】如何自製檸檬蜂蜜水 檸檬泡水的功效
    4.提高免疫力檸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菌、提高免疫力、協助骨膠原生成等多種功效,經常喝檸檬水,可以補充維生素C。感冒時一天喝上500至1000毫升的檸檬水,可以減輕流鼻涕,感冒散得也快,尤其是剛感冒時,可以不藥而愈。除了抗菌及提升免疫力,還有開胃消食、生津止渴及解暑的功效。
  • 為中醫而生的國醫大師!
    錚錚鐵骨立傳世豐碑曜曜精神引時代前行2021年1月10日,是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離開兩周年的日子。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廣東省中醫院在二沙島醫院舉行緬懷鄧老活動。躬耕杏林不知倦矢志岐黃濟蒼生鄧鐵濤,祖籍江門,是全國首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現代著名中醫學家。
  • 養生理療館有哪些項目?
    首先,不管養生館開展什麼項目,都是以中醫的理論為基礎指導的,比如說暢通經絡、調和陰陽、行氣活血等。比較傳統的項目有:推拿,刮痧,拔罐,火療,艾灸,敷藥,火療,食療,汗蒸,足療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細分化,在傳統養生理療項目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很多新興的項目比如:Spa(水療)、芳香療法、泥灸、電療透析、生物波疏導等等五花八門;再如,直接切中客戶需求的各種項目:頸肩護理,面部護理,腎保養,卵巢保養,胸部護理,精油開背,美容刮痧……多如牛毛!那麼開個養生理療館,應該如何選擇項目呢?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西醫也說...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靜坐冥想不僅可以改善機能狀態,還有助於抗壓,消解不適等諸多功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腦部的功能狀態,對於老年群體尤其適合。翻看國醫大師的養生心得,就有3位都推崇「靜坐養生」!
  • 大年初二除了回娘家,你還知道哪些講究?
    今天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 這一年,你過得好嗎? 也許,會有一些挫折、一些難過 當然,也有收穫、喜悅 無論如何,這一年就這樣翻過去了 今天是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和夫婿同行,也稱
  • 中醫藥越來越走紅「醫療」「養生」要分清
    將中醫門診部下移至社區、市縣,是未來的方向,省中醫院通過技術指導、人才培養、標準化建設,還將在長沙開設兩三家門診部,在其他市州開設4到7家醫聯體中醫門診部。 像省中醫院一樣增加開設中醫門診部的不少:老百姓大藥房開設藥聖堂中醫門診部,將醫療器械銷售、藥物銷售跟中醫門診相結合;湖南善孝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開設善孝堂國醫館,將養老服務與中醫門診相結合;而奉喜堂國醫館則專門從事糖尿病康復。
  • 岐黃學者 浙江省國醫名師 省名中醫名單公示
    岐黃學者 浙江省國醫名師 省名中醫名單公示 2018年12月14日 21:50:06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鄭希均 》等文件要求,經本人申請、單位審核和公示、地方審核、省級審核、專家評審、評選委員會審定等程序,將第二批浙江省國醫名師名單予以公示。
  • 溫州有一家 開了十年的名醫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王章延繼承潘老醫德醫術,經營拯生堂,後來更名為「延生堂」,恪守「悉尊古法務盡其良,貨真價實存心利濟」的祖訓,堅持「擇藥尤精,選料必佳,選功盡善,煎制用心」的用藥原則,致力於為百姓祛病養生,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