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這件事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釣友連竿上魚,有的卻釣空竿,還有的總是遇到小白條鬧窩。晚春是個釣魚的黃金時間,出釣時大多釣友都喜歡野釣,野釣的上魚率相比其他要高出很多。如今的野釣資源逐漸匱乏,導致垂釣時沒有魚上鉤,或者有小魚鬧窩,遇到小魚鬧窩到底要怎麼辦呢?
氣溫逐漸升高,魚兒們變得越發活躍起來,不少釣友還是有所收穫的。自然水域的魚類繁多,是個垂釣的好地方,雖然上魚率有所增加,但還是遇到一些問題。垂釣時最令人煩悶的一件事就是小雜魚鬧窩,它們鬧窩的程度也是相當厲害。小白條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們基本上都是成群結隊的生活,只要遇到食物全部一擁而上,生怕自己搶不到食物吃。
自然水域中小白條的數量多,隨著氣溫升高每次釣魚都會遇到,就算能夠釣上魚大多數都是小白條,這讓很多釣友不禁垂頭喪氣。垂釣時遇到這種情況非常正常,釣魚時有小白條鬧窩,會讓人很難準確地看到浮漂信號,就算窩點中還有鯽魚或者其他魚類覓食,它們也搶不過小白條。雖然小白條體型小,靈活性確是快的,比其他的魚種都要靈敏,出現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垂頭喪氣,我們可以尋找應對鬧窩的技巧,一定要記住兩點。
首先要改變餌料的形狀,製作餌料時可以適當地加入其他輔料,增加餌料的軟黏度,搓餌時儘量搓的大一些,還要更換鉛墜重的浮漂。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餌料霧化的程度,還可以加快餌料到底的速度。小白條的體型較小,鉛墜越重浮漂越穩,就算小雜魚鬧窩浮漂也是穩如泰山,可以更好地捕捉到浮漂的信號。霧化程度減少後不會引誘更多的小雜魚鬧窩,這樣不僅浮漂信號準確了,野釣時的收穫率也大大提高了。
漁具也要相對改變,最好使用短竿釣魚,魚線可以用0.6毫米的主線,0.8毫米的子線,魚鉤儘量選擇鋒利的小鉤。自然水域的小白條雖多,但是大一點的白條魚也不少,就算垂釣時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切記要應對自如,只要技巧應用到位,才不會空手而歸,以上就是應對鬧窩的技巧,希望釣友們可以滿載而歸。